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2276: 危機真的過去了麽?

(2010-01-04 06:26:37) 下一個
危機真的過去了麽?
作者:周其仁 出處:周其仁博客 發布時間:2009-12-28 13:58:28

當全球和中國經濟複蘇的時候,某些失衡也會複蘇

金融危機的衝擊不過一年有餘,“後危機時代”的輿論就鋪天蓋地而來。作為對經濟現象感興趣的人,我很好奇,這個“後危機時代”怎麽就來得如此之快?我們似乎有必要借這個題目來回頭看看當時對危機性質的認識和估計,究竟哪些對頭、哪些不那麽對頭。這對理解當前和今後的經濟形勢,可能是有益的。

  對這場金融危機,比較普遍的傾向,是從早先的估計不足轉向對危機估計得過於嚴重。開始的估計不足是顯見的,無非是偌大一個美國,區區一些“次貸”應該算不上大問題,更不可能對美國以外的經濟發生嚴重衝擊。可是隨著事態的惡化,流行的估計就越來越嚴重,甚至把這場金融危機看得比1929-1933年的大危機還嚴重,成為百年以來最為嚴重的市場危機。

  現在來看,這種估計是過頭了。1930年代的大危機前後持續4年,僅美國的失業率就超過四分之一,倒閉的公司和銀行無數,股市則跌掉90%。當然論到資產賬麵值的損失,現在的應該遠大過當年。不過,要是拿美元不變價算,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最顯著的不同是,不過兩年時間,“後危機時代”就到了。

  粗略比較,這場金融危機與上個世紀30年代大危機,至少有兩點不同。第一,1929-1933年危機的背景,是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圈子內,發生了新興國對老牌國後來居上的秩序變動,比如美國、德國相對於大英帝國的崛起。那終究還是一個比較小的圈子。

  今天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化,尤其是中國、印度、前蘇東國家等一大批經濟體,積極地卷入了全球化。這個圈子大得多了,裏麵有兩大經濟板塊,即發達國家與新開放的新興工業化國家。這兩大板塊之間,收入差距的落差十分巨大,譬如中國剛開放時平均的人工成本隻及發達國家的百分之一。這麽兩大板塊,過去被冷戰壁壘隔開,經濟來往少,互相不比賽。可是隨著中國的開放,以及印度和前蘇東集團國家的陸續開放,兩大板塊開始打通。這不能不激發出極其巨大的競爭潛力、不能不釋放巨量的優勢,也不能不帶來極其巨大的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同時,這個大變局也無可挽回地要打破原有的全球秩序與平衡。

  舉個例子。原來的汽車主要在年薪6萬-8萬美元的地方生產,其他地方搞不了多少。可是現在中國年收入3000美元的工人也能夠生產出蠻像樣的汽車,這就引發了規模巨大的替代、來往、產業轉移與結構重組。原來的秩序無從維持,原來的平衡要被打破。這是“全球失衡”問題的根源。這樣的“失衡”,其實過去就發生過。美、德崛起時出現過,日本、東亞崛起時也出現過。區別在於,今天的世界更全球化,而兩大板塊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更為巨大。所以,一個合乎邏輯的推論是,由此帶來全球範圍內比較優勢的發揮,也一定更為顯著、更為長久。這是全球經濟格局的基本麵,並不因為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而有根本的改變。

  第二,1929-1933年大危機時,主要發達國家實行的是金本位製,也就是貨幣掛鉤黃金。黃金本位的貨幣如有的經濟學家講過的那樣,是比較“誠實”的貨幣,因為誰也不容易在裏麵“兌水”,一般搞不起嚴重的通脹。但是,金本位的貨幣製度遇到通縮時,各國也沒有可能大手釋放貨幣來刺激經濟。其實,1929-1933年的大危機,最後也是先讓英鎊、美元分別與黃金脫鉤以後才得以擺脫的。這次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全球主要貨幣早已與黃金脫鉤,全球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法定不可兌現貨幣”的時代。在這個製度背景下,各國當局隻要擔心通縮之痛,短期內就有足夠的手段打開貨幣龍頭,大手刺激經濟。這是1930年代大危機不可企及的“優勢”,在分析和估計經濟形勢時不可以忽略的。

  所以,從全球格局的實體經濟層麵來看,發達國家與新興開放經濟體這兩大板塊從隔絕走向開放,由此激發出巨大的比較優勢,推高了全球經濟增長。同時,一旦金融市場爆發危機,引起了所謂係統性的恐慌、衰退和蕭條,各國也還有一個鬆動貨幣供給、刺激經濟的後手棋可以下。把這兩個方麵加到一起,結果就是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盡管一時來勢洶洶,卻沒有、也不可能那麽容易地就把1929-1933年的大危機真正比下去。

  至於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也有一個從估計不足到估計過於嚴重的過程。2008年10月份,中國出口大幅度下滑,市場價格跳水。那是一個嚴峻的時刻。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增長靠工業主打,而工業製造又高度依賴出口。但過了2008年年中,中國出口從過去每年正的20%-30%的高增長,失速為負的20%——有50個百分點的下滑!當時一位名家判斷,中國經濟在2009年和2010年都將出現負增長——不要說保八,就是保零都艱難。這也是中國政府出台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的背景:兩年4萬億國家投資,外加上三年7500億專項醫改花費,再加上出人意料的一年高達9萬億-10萬億的銀行信貸。最後的結果,今年最低一個季度的GDP增長率,還是超過了6%。2009年全年過8,現在無人懷疑了。

  在認識上還要加上一點,即中國經濟的微觀基礎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不同。特別顯著的,是中國的勞動者、建設者非常肯幹,因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幹就什麽也沒有了。去年春節前,2000萬農民工返鄉的消息炒得全世界都知道,但是過了春節,農民工還是出來找新的機會。我也注意到工業增長方麵的一條消息:到2009年9月為止,規模以上的民營工業的增長率要比國有與國有控股的增長率,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不難理解,這背後是體製優勢、而不是投入優勢在起決定性的作用。由於微觀基礎還是可靠,而政府在宏觀刺激的同時還解開了不少束縛經濟增長的限製性政策措施,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強勁複蘇。
  對明年的經濟形勢怎麽看?目前還是有擔心,認為複蘇不穩固、不可靠。但是從數據來看,今年前9個月投資對GDP的增長貢獻了7.3的百分點,消費的貢獻是4個百分點,出口則是-3.6%;加到一起GDP增長7.7%。

  對此可問三個問題:未來中國的投資增速會不會減少?消費增速會不會減少?出口會不會增加?我自己這麽看,把明年的投資和消費加到一起算,應該不會減少。這樣看,隻要出口回升,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應該就會加快。也許有讀者知道,去年10月在網上可以查找到我的如下言論,“中國經濟進入衰退的可能性等於零”。現在要看低明年的經濟增長,可能性應該比零更低才對頭吧?

  我的基本觀點就是中國的增長速度不是問題。美國金融企穩之後,其進口需求免不了還要回升的。奧巴馬總統要讓美國成為出口大國,但他們必須能夠生產出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才行。否則如上文所說,非要年薪8萬美元的工人去生產年薪3000美元的工人也能生產出來的質量相若的汽車,美國人真那麽笨嗎?也許我是過於樂觀了:全球化貿易還是廣闊天地、還是大有作為。從這一點推,隻要中國出口回升,經濟增長速度就一定上行。

  問題是救市的代價。全球主要是這個問題,中國也是這個問題。放出去這麽巨量的貨幣,譬如比GDP的增長還高出20個百分點的廣義貨幣,絕不會沒有後果的。大量投放出來的流動性將繼續在整個市場裏漫遊,集結到不同的產業部門、不同的資產領域,或者不同的商品上,由此帶來相對價格較大的波動,最後或早或晚推高物價的總水平。這就可以回應一個當下流行的觀點,就是還看不見通脹,因為CPI不過剛剛轉正而已。這也有道理,因為按傳統定義,通脹率無非就是消費品物價指數。不過,“物價總水平”指的可不僅僅隻是消費品之價,也包括生產資料和各種資產之價。按這個我認為更準確的定義看問題,說今天“還沒看見通脹”,恐怕就沒有那麽大的把握了。至於“寧要通脹、不要退縮”之類的高論,那是值得刻到石頭上的,免得將來哪一天無人認領。

  總體來看,當全球和中國經濟複蘇的時候,某些失衡也會複蘇。不僅如此,為了應對“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各國釋放出太多的貨幣在全球漫遊,究竟會對經濟決策的環境造成什麽影響,非常值得我們在“後危機時代”密切加以關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250島 回複 悄悄話 實在不希望罵作者,實在太了.智商絕對成問題.通篇胡言.尤其說什麽金本位解除擺脫了大蕭條.年級大了,不要再寫這種民科萊騙人了.

遭遇民科
February 26, 2008 11:00 pm UTC | In Life, Study
所謂“飽暖思淫欲”,有些民間非科研人士在吃飽了穿暖了的情況下就開始強奸科學,
這種我們一般叫做民間科學(家),簡稱“民科”。前幾天正在和老板開會,老板接到
一個民科電話,唧唧歪歪了十多分鍾。此人受教育程度良好,先前聲稱自己推翻了相對
論,最近又有了新的發現希望和物理學家討論。老板曾經收到此人十多頁的《新相對論
》手稿,裏麵沒有一個公式!拜托,你可不要以為相對論隻有在接近光速或者強引力場
裏麵才能派上用場,光光對準 GPS 衛星上的原子鍾,就需要考慮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兩種效應,如果沒有公式來計算,GPS 的誤差就不是幾米了,而是幾公裏,飛機撞到塔
台上你給負責啊……

關於民科的特點,我了解的不夠全麵,隨便轉載一篇文章裏提到的六個特點:1. 選擇
性近視;2. 新名詞極多,邏輯混亂;3. 受困於常識,又喜歡發表一些超越具體問題之
上的議論;4. 常常誇大結論的意義,尤其喜歡表達愛國情懷;5. 常常把結論建立在未
來的可能性上;6. 往往認為自己受到學閥的歧視和打壓。可是有不少討論民科的文章
連現代民科是什麽都沒搞清楚,比方光明日報有篇科技時評,竟然把現代民科和瓦特、
愛因斯坦混為一談。瓦特、愛因斯坦那都是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在鑽研科學技術,隻不過
他們起初沒有正式的學術職位;而現代民科呢?他們連基本的科學修養都沒有,紙上畫
幾個圖就敢號稱發明永動機了。光明日報這篇文章還說:“在自己感興趣領域進行自由
探索是每個公民的權利,這種探索不會給社會造成任何危害。”能沒有危害麽?我身邊
就有物理學家每年要和十多個民科長期作戰,還得耐心,不能毀了學術界的公眾形象;
行騙十多年的“點水變油”,又耗費了多少國家資源,造成了何等惡劣的影響?

相比起來,TIME 雜誌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對於民科現象的總結就很到位,摘要如下:

Cranks are an occupational hazard that every scientist eventually faces.
Fortunately, these characters are usually easy to spot. If someone claims to
have a grand theory that overturns centuri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especially when the theory spans unrelated fields like physics and biology
and economics–the odds are good that he or she is a crank. If the author
publishes not in a standard scientific journal but in a book for general
readers, watch out. And if the book is issued by the author rather than a
conventional publisher, the case is pretty much airtight.
xiangshui 回複 悄悄話 危機被推遲,不會這麽簡單的過去。

大蕭條真正過去是二戰以後,所以形勢並不樂觀。
vwbeetle 回複 悄悄話 1)"美元分別與黃金脫鉤"
是1970年代尼克森決定的.

2) 中國需要發展內銷(需)
研究自主的核心技術.目光全球化...不可以隻是注意幾個大國啦.
georgiagirl 回複 悄悄話 新年好!
但是在全球經濟回升如此疲軟的情況下, 中國的出口能增長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