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157:誰狙擊了可口可樂收購匯源?

(2009-03-19 23:12:19) 下一個
誰狙擊了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幕後有四股力量(圖) 北京晨報

  否決收購無關貿易保護 全局利益和民意因素是主因

  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讓外界大感意外,匯源果汁股價全天下跌42%。昨天,外交部和商務部昨日雙雙發表評論,以打消各界對於中國外資政策收緊的擔心。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一事,並不是貿易保護主義。“否決有關裁決是根據反壟斷法所做出的決定,旨在保護消費者利益及確保中國市場的公平競爭。”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同樣強調,商務部做出禁止收購的決定,既不受外部因素的幹擾,也非保護主義。“本案的裁決與中國的外資政策無關。”

  “仔細分析此次收購中的重重阻力,如品牌、經濟利益和民意,我們就不會對收購失敗的結果感到意外了。”昨天,有專家這樣分析收購失敗的主要原因。

      2009年3月18日,可口可樂公司宣布,由於中國商務部公布了不批準對匯源果汁業務建議收購的決定,因此可口可樂公司將不能繼續有關收購行動。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狙擊力量之1

  品牌

  品牌一直是收購案的爭議焦點。盡管自始至終,可口可樂都強調“將保留匯源品牌”,但是由於匯源是國家認定的知名品牌,因此惹來業內不少人的反感,和君創業公司總裁李肅說:“沒有品牌,中國將永遠困產業在金字塔底層。”而據此引發的品牌與資產分家的替代方案也一度占據輿論。

  雖然這一替代方案沒有得到商務部確認,不過在18日的公告中,商務部曾表示:“為了減少可口可樂並購匯源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商務部與可口可樂公司就附加限製性條件進行了商談,要求申報方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而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中國反壟斷機構曾告知可口可樂,收購後,可口可樂必須放棄中國匯源果汁這一品牌。”

  顯然可口可樂的修改方案沒有符合這一要求,由此才出現了“經過評估,商務部認為修改方案仍不能有效減少此項集中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的結果。

  狙擊力量之2

  土地

  “零地價隱藏了巨大的法律隱患。”早在可口可樂宣布收購計劃時,一位知情人士就表示,真正考驗的並非當事雙方,而是地方政府,尤其是那些招商引資時給予了巨大優惠的地方政府,“匯源目前在全國有30多個工廠,多數是‘零成本’擴張的。”

  實際上,此前匯源前高層也曾透露:“別的企業投資辦廠要耗費大量資金等成本,而匯源的朱新禮卻能夠通過建廠來擴張、賺錢。”

  分析人士表示,盡管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追求這種優惠並沒有錯,但是“那些以‘零地價’方式取得的工業用地存在很大隱患。”據了解,地方政府為了規避政策風險,往往會要求企業簽訂鎖定協議,因此雖然這些土地具備了合法的土地使用證,但是如果牽扯到轉讓,需要協調的地方就很多。

  “時至今日,隨著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地方政績觀的轉變,匯源這種緊密捆綁地方政府的發展模式遇到瓶頸是遲早的事。”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去年匯源業績下滑、朱新禮急著出手,原因之一正是這種發展瓶頸越來越影響企業進一步擴張。

  狙擊力量之3

  同行

  此次並購案中,一直持反對立場的中介機構和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力量。由於中介機構和企業均存在變相炒作嫌疑,而且並沒有出現多大聲音,所以一些專家對此並不認可。

  不過商務部的解釋中對此有清晰的闡述,可口可樂公司在碳酸飲料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但是在果蔬汁市場上卻沒有優勢。假若集中後,可口可樂公司利用其在碳酸飲料市場上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綁銷售果汁飲料,或者采取措施,限製果汁飲料市場競爭,對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造成擠壓,對潛在競爭者也是危害。

  由於這一論斷與不少專家“飲料市場無壟斷”的心理預期相背,也導致此次反對聲音高漲。實際上,正如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商務部此前召開的非正式不公開的聽證會上,“所有參加企業都投了反對票”,原因在於,“快銷品行業內,一個廠商在某個品類具有高銷售份額,就會擠壓競爭對手在同一零售渠道的位置和資源。”

  顯然,比起專家們感性的認識,業內企業與從業者的聲音更具參考價值。

  狙擊力量之4

  民意

  此前的網絡調查中,有超過82%的網友反對這一收購計劃。網民認為,從大寶、樂百氏、娃哈哈到匯源,曾經讓國人引以為豪的民族品牌就這樣一個個被“吃掉”了,為什麽大多數民族品牌做大做強之後總是難逃被收購的歧途?網民甚至提出中國的民族品牌還能走多遠的問題。

  正是由此,有人懷疑,“商務部這一決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此前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按市場規則進行的普通收購,與產業安全無關,更不要用民族主義情緒來考量收購。”有專家還試圖從各種角度證明商務部在法理上站不住腳。

  此前,商務部外資管理司副司長林哲瑩就表示,可口可樂的收購可能麵臨三個困難:過度炒作對行政決策形成幹擾、對並購的後期影響仍需評估、從整個產業健康發展方麵做出的評估對收購也會造成影響。“顯然民間的民族品牌保衛戰,對商務部造成無形的壓力。”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不過,把網民的力量劃歸為“民粹主義”是個誤導,不如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待。收購計劃公布之後,一些網友就掀起了抵製匯源活動。而商務部的裁決中,一個明確的點就是消費者利益。 晨報記者 周治宏

  相關新聞

  匯源股價暴跌42%

  昨日匯源果汁的股價在前日暴跌20%的基礎上,又一度急跌50%,全天下跌42%,而一些分析人士更是強調,“匯源股價恐怕再也不能重回8港元。”各大投行也對匯源紛紛作出減持評級。

  昨日,市場對於匯源前景的悲觀氣氛在開盤間就已經爆發。集合競價結束後,匯源果汁開盤即暴跌51.99%,報3.99港元,股價攔腰斬斷。此後更一度急挫至3.88港元的盤中低點。隨後股價震蕩回升,但已難改頹勢,股價報收4.8港元,幾乎回到收購消息公布之前的股價。去年,收購消息發布後,匯源股價由4.14港元飆升172%至11.28港元。

  而分析機構普遍認為,在經曆了兩天的大跌之後,匯源股價仍未見底。大華繼顯的觀點則更加悲觀,將目標價大幅降五成至2.6港元,比市價大幅折價45%。(記者 劉映花)

  記者手記

  再提飲料業“水淹七軍”事件

  熟悉上世紀九十年代飲料市場格局變化的人可能還記得著名的“水淹七軍”事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以雷霆之勢殺入中國,導致數年之間,中國八家最大的飲料廠有七家落馬,幾乎全軍覆沒。如果年齡稍大的人,肯定還記得這些已經消失的品牌:北冰洋、天府可樂……

  很多“精英”可能會覺得,從市場競爭角度講,優勝劣汰是必然的,這沒有錯,可惜用在這裏並不適用。如果仔細研究“水淹七軍”的過程,不難發現一些問題,當時可口和百事最慣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合資和收購後雪藏該品牌。

  飲料市場可不可能存在壟斷?部分學者可以發表意見強調飲料市場不存在競爭可能。但是比起他們的聲音,更值得考慮的是從業者和消費者的訴求。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的,“從市場集中度看,碳酸飲料絕對屬於寡頭壟斷,可口和百事沒給其他企業任何進入的機會。”市場、渠道都是有限的,在兩家財力雄厚的企業擠壓下,其他企業還會有生存空間嗎?從這個角度講,比起很多支持收購的專家,商務部的決策無疑是慎重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