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易道民風之四十九:歐遊散記

(2008-10-21 01:30:54) 下一個
歐遊散記

by 大凡

從歐洲回來的時候,心裏久久無法平複。也許是極為沮喪的緣故,現實的泛泛不如回憶的風景更令人追懷。知道最美好的聚會已經結束,青春的夢想已經在上一個遊曆中鑄就,而今隻是撫今追昔。

羅馬的晨曦,那波裏的藍色汪洋,都好似童年的全麵複歸,夢永遠比現實美麗,尤其是在少年時。當我聽著《我的太陽》重歸心中的蘇蓮托的時候,好像遊子回到了家鄉。這不就是我生活過的海邊小鎮麽?童年記憶中,家裏不是很貧窮麽?買豬肉都憑票嗎?我還穿打補丁的衣服嗎?不!回憶告訴我,時光是否美好,絕不是因為貧富,而在於夢想。那時的陽光多麽燦爛,那時的街道多麽幹淨,那時的大海充滿著年輕的氣息,而那時的我有多麽朝氣蓬勃呀!

歐洲成為反思與回味的重地。我的祖國已經日新月異,而在這裏,才能看到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成不變的博物館、長廊,甚至一條長凳。

在重上薩爾茲堡的刹那,我才知道自己是多麽的孤獨,多麽希望有人分享自己的快樂。眼前夢幻般的美景絲毫沒有變化,我激動,卻悵然若失,美好的青春已經留在了薩爾茲堡的午後。

盧塞恩的湖邊,我在密林中穿行,終於找到瓦格納的故居。麵朝湖對岸氣象萬千的山巒和光影的奇幻組合,看到了作曲家演出《諸神的黃昏》中的舞台。踏入屋子的大廳,我讓管理員播放了最喜歡聽的《紐倫堡的名歌手》的序曲,心裏頓時充溢著神聖的陽光,力量究竟來自於上帝的激發還是自我的覺醒?尼采就是在離開這間屋子後與瓦格納徹底決裂,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幕竟然在我的身邊展現:我仿佛看到了瓦格納與尼采在鋼琴邊激烈的爭論------上帝究竟是不是死了!

到日內瓦轉車的時候,無意間在小巷的深處看到了盧梭的故居,居然有中文版的幻燈講解。這位啟蒙大師將天賦人權的理念植入人類的心靈,激發了曆史上最偉大覺醒和最殘酷的革命。我該如何思考?為什麽英國的革命沒有法國這般徹底,卻誕生了更為強大的資本主義力量?理想主義的殘暴與現實主義的妥協哪個更能推動進步?我在後來的法國之行中慢慢加深了理解。

到了巴黎凡爾塞宮,震驚的奢華與美麗,一路以來從古羅馬時代、基督教時代、文藝複興一直到近代法國宮廷藝術的發展脈絡,令我感到中國藝術的封閉與自大。其實隻從藝術方麵來講,我們的藝術絕不是世界文化的主流,隻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交流與碰撞,藝術之花不會常新;不注重對人性的關注,藝術之樹不會茁壯。曾幾次去圓明園流連,除了曆史的研究價值之外,所謂中西合璧文化瑰寶我是堅決不認同的,它在藝術上是個十足的贗品。妄圖恢複圓明園盛況的想法就是在敗錢。郎世寧在文化交流上是一個功臣,但在建築設計和實施上,可能連1000名都排不上。遺址上的那些雕刻,也許是歐洲最末流的雕刻匠和建築師在中國教出的徒弟的習作。三千年前的古羅馬廣場上的任何柱子,都不知精美多少倍。也許是中國的特色,凡是中國最有名的皇家園林和宮殿,你都不能確切的知曉設計者是誰。而在羅馬、在佛羅倫薩、在巴黎,任何精美的建築和藝術品,都有設計師的詳細記載。當你淹沒在米開朗琪羅、布拉曼特、貝爾尼尼等巨匠設計的浩渺的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廣場的時候,不得不讚歎:大師就是大師,這才是全世界古典藝術的巔峰之作。

這裏我不由得想起大部分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識問題。我們長期在國內深受宣傳的熏陶,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在家門口滋生出若幹豪氣衝天的力量,但一到國外就有點不知所措,不是繼續的盲目自大,就是自卑的否定一切。培養世界級的眼光,就要有世界的經曆,對自己的定位要客觀。在遊曆中,不止一次的與華裔的餐館老板、商店店主交流,問到中國崛起的問題,大家都啞然失笑:華人的地位在歐洲是很低的,你國內的富裕僅僅是這幾年的遊客增多,看不到文化的認同,看不到優質產品的輸出,看不到國民素質有什麽本質的提高,看不到大使館裏的工作有什麽改進,也看不到移民有減緩的跡象。在那波裏到羅馬的火車上,同車廂的意大利人很不客氣地說:你們怎麽能把有毒的東西喂給孩子吃?辯論是蒼白的、不誠實的,事實放在那裏,我們不能說那是我們中的敗類,我們是好人雲雲,我們就是別人看到的代表,我們整個民族要反思。

我們的國家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在一棟房子都有上百年曆史的歐洲,這30年卻是一瞬。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僅是要讓別人更多地了解你,而是自己要真正地去努力改造自身,從小事做起。

2002年在巴黎的時候,我曾經豪情萬丈的暢想,再過幾年,巴黎的街頭將會出現中國的品牌。6年過去了,我在巴黎的街頭什麽都沒有看見,甚至在整個歐洲,中國的元素除了中餐館和中國製造的服裝鞋帽,我幾乎什麽都沒有看見。但我看到了豐田汽車的很多修理站,街上跑著很多設計新穎的現代汽車,看到了幾乎每個遊客都拿著索尼、佳能的攝像機和照相機,地鐵中很多年輕人都聽著蘋果的播放器,在機場的大廳,到處都是三星的顯示屏。在國內被告知中國銀聯和維薩一樣好用,可是在國外消費的時候,沒有一家肯接受中國銀聯。帶著這種心情,經過十個小時的飛行,終於回到了偉大祖國,在機場嶄新的快速列車上,看到了海爾的廣告:行銷100多個國家——世界的海爾。我啞然失笑:中國崛起之路,既慢且長。我們不僅僅要創造一個迅速富裕的國家,更要鍛造一個現代化的製度和現代化的民族。

時間關係,隻能草草收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