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昔日伯牙為子期奏高山流水,子期死後,伯牙碎琴,不複奏矣。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感人故事。
二十一世紀了。我們今天爬格子,寫專欄,給人罵的多,讚的少,子期已矣!然而,寫文章,我們還是希望能有較多讀者。是很不容易的工程。嘩眾取寵可求短暫之趣,長線弄巧反拙。言不由衷容易看得出來,沒有內容砌出來的也有同樣效果。文字好,有趣味,基本上足夠,這是今天在香港足以生存的專欄寫手的一般條件。罵歸罵,但一般讀者認為,中、港、台三地,專欄文章香港的最可讀。
我的困難是寫分析性專欄,顧得內容,顧得邏輯,顧得理論,不容易顧及讀者。有時自覺有深度,稱意,但讀者反應平平,使我有曲高和寡之感。不打緊,但今天的網頁提供「點擊率」這項新玩意,我不用計算機,但同學們頻頻報告,使我不能漠視自己的不同文章的讀者數量變化。
永遠不試圖增加點擊率,但這篇高,那篇低,我自然地考慮是哪些因素促成讀者的增減。曾經有一篇罵人的文章,在國內一個大網站上點擊率高達三十萬。這不算,之後不再寫這類文章。《悼小凱》一文,據說轉載的網頁一萬四千處,但我喜歡小凱,有感而發,不是分析性文章。
最近發表《假貨需要禁止嗎?》,在一個大網站上,隻兩天點擊率達五萬五千。這是難得一遇的分析性文字的高點擊。我於是回顧此前獲高點擊的,比較一下,發覺有雷同之處,也知道讀者多的分析文字可遇不可求。
有兩篇可與《假貨》相提並論,是好些日子之前發表的了。一篇題為《訊息費用與類聚定律》,寫歡場女子,說在同一五星場地,賣笑佳人的姿色一律不俗,而且奇怪地平均。我的解釋,是顧客隻知市價的大概,小姐沒有把價格掛在胸前,這樣,如果姿色不類聚,不堪入目的賣不出去,美若天仙的價太低,要虧蝕。類聚同價有減低訊息費用之效。第二篇寫《香口膠的故事》,指出香港、新加坡與日本的處理方法不同。香港花巨資清理街上的香口膠印;新加坡禁吃香口膠;日本人的習慣,是不把吃完的香口膠吐在地上。該文指出清潔可以是簡單的事,但要靠不簡單的文化培養。
連《假貨》在內,上述三篇文章有三個共同點。一是淺白,二是有新意,三是明顯地對。每一點都不容易,三點俱備難於登天!
說文字要淺白老生常談,但要寫得出談何容易?我自己可說千錘百煉,老是記著昔日老師的教誨:要寫得清楚自己先要想得清楚。困難是自己認為清楚,讀者不一定那樣看。寫專欄,比較深入的探討,無論自己怎樣翻來覆去地解釋,總有讀者不明白,有時解釋得愈多愈容易引起混淆。
新意要講際遇,不可強求。坐下來,刻意地要寫一篇有新意的文章,肯定寫不出來。自己的經驗,新意一般是無意的發現。好比《假貨》一文,一位同學要求我寫中國複製法拉利,他傳來資料,動筆了,該同學來電話說不對不對,因為有兩部複製的。但文章開了頭,怎麽辦?不知從哪裏來的靈感,我想到勞力士名表那邊去,文章於是一氣嗬成。
明顯地對更困難。擺明是對,總有人不同意。有網上客不同意《假貨》的論點,問賣假藥又怎樣了?我不是說得很清楚不能一般化嗎?也有人提出什麽仁義道德,但我分析的是金錢的賺蝕,怎可以扯到孔夫子那裏去?
記得一九六三年開始旁聽老師艾智仁的課,他得到一個明顯是對的結論,一位同學說:I can find you people who disagree with you on this。艾師立刻回應:I can find you people who disagree with everyth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