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59 --- 戲說大人物和小人物

(2004-12-21 05:18:36) 下一個

過去的這兩年對於中國的“大人物”們來說,可謂是一波三折,命運多舛。先有‘上海大亨’周正毅落馬,‘中原巨富’喬金嶺自殺,再有‘總理紅人’王雪冰受審,荷蘭華僑’楊斌入獄,‘新疆啤酒花’老板艾克拉木神奇失蹤。說來也怪,自從這些當年的‘小人物“搖身成為許多名人榜上的“大人物”後,就命運不濟,見光就死。

 

其實這些“大人物”也是人,人哪能不犯錯。在這個浮躁虛無,誠信低下的社會裏,大人物頭上的光環更讓這些人做起“大事”來理直氣壯,從不臉紅。結果人們為了爭當和扮演不同層次的“大人物”而忘我“試錯”,結果許多人上了名人榜就一路隨風而去,直到完全消失。那些名人評選單位則大多依附一些國家機構,拿著蓋有國徽紅章的紅頭文件,真讓人感到皇恩浩蕩,福祉世間,恨不得馬上麵跪北方,三呼萬歲。隻不過這些名目繁多,花樣不少的“人物排行榜”真正有意義的不多,大多數是為化緣而來。

 

細究起來,中國的許多問題就是與這些“大人物”有關。如果把近十年中國出現的許多經濟社會問題仔細研究一下,不難發現其因果關係的背後均有各色“人物”,大問題有“大人物”,小問題就有“小人物”。這些年來,許多大貪汙受賄案中主角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光環,什麽“人大副主任”、“東方之子”、“全國勞模”、“三八紅旗手”、“全國人大代表”等不勝枚舉。說他們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我認為不是,最根本的是社會體製和遊戲規則出了問題。在社會諸般利益的誘惑下,抵禦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解決痛苦的辦法僅有兩種:一是接受誘惑,解決物質生活方麵的痛苦,但卻永遠背上了精神上的痛苦;二是承認現實基準所帶來的物質生活方麵的痛苦,以普通人的心態去過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然與同個社會階層的人相比物質生活標準低些,但卻少了一份精神上的包袱,還有什麽能比得上精神自由的呢?

 

說到中國官場上的“人物”就更有意思了,這裏是以官階來排序的:從九品至一品,一品以上不叫“官”了,統稱領袖,曆史上的各朝稱之為皇帝、天子。所以,官場上的“人物”也就分“大人物”和“小人物”了。文革前行政十四級以上稱之為“高幹”,餘下就是“幹部”了。應該說“高幹”算得上“大人物”了。中國官場上的金字塔幾千年未變,隻是官場上的玩法與時俱進,創新不斷。孔夫子說: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最難養的人物其實是“小人物”,你不養不行,養得不好就更麻煩了。中國曆史上概稱為“優孟”,即是宮廷裏為帝王提供日常娛樂服務的特殊階層。曆史走到今天,“優孟”也不局限於原有的範圍,千百年來,其人格狀態像天體運行一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滲透到民間大眾之中,成為一種中國文化,至今運用,普及之廣,內容豐富多彩是前所未有的。所有的“吃、喝、玩、樂、送”皆屬此道。

 

最後說說“人物”,本人才疏學淺,不敢妄解,隻能以百姓之粗來略為解釋。“人”是有思想的高級動物,“物”則是“東西”。若把“人物”兩字連起來,就是“人這個東西”。所以,在我們百姓的俗語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說法:“你這個老百姓”。因此類推,“大人物”既是“大老百姓”,“小人物” 則是“小老百姓”。怎麽還是覺得有點別扭啊!

 

 

 

寫於2004年12月19日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