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現實篇
從歐洲旅行回來,休息了一陣,經朋友介紹,女兒進了曼哈頓新開的一家餐廳做領位。開始她聽說是中餐廳,一臉猶豫,她大概以為是唐人街那些亂哄哄的餐館。我便帶著她去那家餐廳吃了頓飯,讓她見識一下新時代中華料理的風姿。她一進去就說喜歡那種風格,還老資老格地說人家老板的品味跟她一致!
我反複告誡她不要把媽媽的臉和介紹她工作阿姨的臉弄丟了!她也點頭答應我努力工作。結果第一天她就遲到兩個小時!她睡過了!經理打電話給她她才醒。醒了一看時間,電話她老爸說鬧鍾沒響,遲到這麽久人家肯定不要她了,她想就此放棄了,爸爸勸了半天才把她勸進了城。第二天又遲到半小時,理由是林肯隧道裏塞車......第三天總算準時上班了,下了班說經理肯定不喜歡她,因為她聽到經理用中文跟別人說新來的人做事有點亂,我知道都是她敏感加一知半解的中文水平惹的禍!。第四天算是無風無浪,她也報告經理已把她下一周的班都排了,我們鼓勵她這就是肯定啊,證明經理覺得她是勝任工作的,第五天紐約下大雨,她就一早電告經理,說她沒有雨傘,要回家拿雨傘,不去上班了!
每天我都感覺我這張老臉要被她丟到爪哇國去了,每天我都恨恨地對老公說我再也不幫她找工作了!
昨天因為開車送一家朋友去法拉盛,便順路把女兒送去曼哈頓上班,晚間送完朋友在法拉盛買了八個狗不理肉包子,我和先生又巴巴地繞道曼哈頓接女兒下班,下了班的她坐在汽車後座一口氣吃掉八個肉包子,讓我們目瞪口呆!她還大歎:有人接送上班真幸福,又省錢又省力。
問她上班第二周了,感覺怎樣,她說一點點好起來了,工作真辛苦,但是感覺也真好。
想想她上班要乘汽車從她住的公寓到曼哈頓再轉地鐵到下城附近,每次來回兩個鍾頭,上班一直站著不能坐,看似領位很輕鬆,連著站立幾個鍾頭,她直嚷嚷腿要斷掉了,我完全明白,因為我年輕時也曾經做過她那樣的工作。看她一口氣吃八個包子,也挺心疼她的,剛想說是不是不要那麽辛苦少上點班,吃完包子的她精神抖擻地開始描述她工作的餐廳和她工作的狀況,言談舉止頗有點驕傲的味道,便又覺得就為了這點自信也已非常值得了。她說她們是高檔餐廳,食客中華人與西人一半一半,華人中有一半是年輕人,估計Google的年輕人不少。她卻說年輕人中不少是FOB,就是那些中國富裕家庭送出來的子女,否則怎麽吃得起那麽貴的菜!問她菜那麽貴合理嗎?她說那個環境和情調好啊!她就是不喜歡員工餐,以前她工作的西餐廳都是可以在菜單上點一份作為工作餐,中國餐館一般都是員工一起吃工作餐,那個她不大習慣,所以她大多不吃,急急地趕回家,深夜自己吃晚餐。累歸累,但她說感覺好。這點也很重要啊!學習自食其力,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定要感覺好,否則挫敗感就會把人擊倒。
送女兒到她的公寓,我們繼續往家開車,都禱告這份工作她能堅持一段時間,學到她應該學的東西包括work hard,與人相處,待人接物,獨立自主,自信自強和快樂生活。
God blessing。
夢想篇
聽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說mid life crisis 是不是有點好笑?可這真實的發生在我兒子身上,卻還相當的有說服力。
話說幾天前我正在電腦前寫作,兒子打來電話,問我知道不知道中國這幾所醫學院:複旦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院,南京醫科大學,中山醫學院......他說他想申請美國政府資助的一項獎學金,如果能申請到,就可以去中國這些醫學院中的一個做一年醫學研究,他想在他美國醫學院完成三年級之後去中國一年,再回來讀四年級。我心裏雖說也有點疙瘩,但還是說尊重他的意願,無論他做什麽,媽媽都支持。
和兒子的爸爸一說這事兒,爸爸有點想不通坐不住了!爸爸說醫學上美國比中國先進太多,為何要跑到中國去做研究?為何要中斷美國醫學院的學習?為何不早點畢業做他的醫生?他不明白這個兒子怎麽現在越來越什麽都往中國靠?我同意不中斷學業的觀念,也同意美國醫學更先進,但是我覺得大孩子之所以這麽愛中國,與我們從小對他的教育有關,因為他看到的中國都是比較好的一麵,所以他才會對其華人父母、祖父母和親屬尊敬又愛護,這沒什麽不好啊!他想去南京醫科大學做一年研究,就是因為外公在南京,如果他能與外公生活一年,對他對外公都將是珍貴的記憶。所以我勸爸爸讓兒子自己做決定。
周末兒子與爸爸通電話,爸爸還是忍不住說了他不太讚同的看法,兒子說他一直想去中國生活一階段,想看看他在那裏生活會有一種怎樣的感受?他還說他讀大學時就想能去中國做交換學生一年,也是因為我們不大喜歡他中斷八年本醫連讀的學業,他放棄了去香港一年學習的機會,他大學畢業後也想gap 一年去中國或者周遊世界,也是顧忌父母的看法放棄了,現在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了,如果不爭取一下,他醫學院一旦畢業,就要投入忙碌的住院醫工作中去,再也不可能實現他一直想要的生活在中國的夢想了,等他到了中年,有中年危機時就會為這個夢想沒能實現而懊惱,所以他現在要去實現這個夢想。
爸爸無言以對,什麽能與孩子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相抗衡呢?醫學生學費貸款多一年的利息不能,晚一年做醫生又如何?兒子說他如今在班上是同學中年齡最小的,別人已體驗太多不同的生活,而他一直在學校讀書,他也要去體驗生活,尤其是體驗生活在中國的感受!因為那是他父母出生長大的地方。我很為兒子的這份心而感動呢!
我勸兒子的爸爸,別太擔心,首先兒子並不是在中國醫院裏做醫生,不過是在中國醫學院裏做研究,更何況一年而已,這會兒離他三年級結束還有近兩年的時間呢,誰知道他會不會有變化?前陣子他不是還準備去哈佛讀公共衛生管理一年的嗎,現在不就變成要去中國做研究了嗎?況且他申請的那個獎學金很難競爭很大,他也不一定能拿下。不如讓他知道無論如何我們都支持他,樂觀其成吧!
我其實挺為有這樣一位親中國愛中國的兒子而驕傲的。看到有些ABC孩子把父母的中國背景和中國文化批的體無完膚,父母苦惱孩子不尊重他,我常想孩子的那種偏見與父母也有一定的關係吧?我們家爸爸有點擔心我們兒子有點過了,過於向往中國,我卻覺得這沒什麽不好,與其做一個無根地的漂泊者,不如尋找到自己的根,也能更腳踏實地,不僅享受陽光雨露的滋潤,更能吸取泥土的營養。
做醫學研究從美國去中國?!太搞笑了!不去會後悔,去了更後悔。
well said!
我有朋友的女兒進斯坦福讀大學,喜歡做醫生,孩子爸不認同, 勸孩子讀醫療工程。 孩子聽話, 四年畢業, 又在S讀了碩士, 再工作了兩年。 實在不喜歡。 最後還是考醫學院, 一步步到去年結束學習,match成了醫生。 白白浪費了好幾年時間。
你兒子這麽優秀, 能夠去中國一年,一定會給他不同凡響的經曆, 無論文化,成熟度, 曆史感, 都會給他深度和厚度,非常寶貴。他這麽年輕。不在乎耽誤一年, 反而這一年的經曆會是他outstanding,與眾不同。 就像你說的, 去不會後悔, 而不去申請將來一定後悔。
祝福你們。
對於樓上某些喜歡用英文(雖然充滿了語法錯誤)寫作的人士,建議不要以自己的小人心態猜疑別人家孩子的尋根之旅。你可以漠視中國,但請不要以你的偏頗去評點整個中國。這塊土壤上,從來不乏中國的脊梁。
it is not a good time !
may be he has his own concerns . find a wife ? may be .
as a doctor , he does not need to go to china finding a wife.
keep a distance from china , you may see some bea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