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探討過男女個體的相異,講員引領讓我們思考夫妻各自原生家庭的差別。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長背景, 我們父母長輩在我們生長期所帶給我們的影響, 往往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人生中的種種:待人處事,愛與被愛以及我們對自己的子女的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 隻是有時我們自己和配偶渾然不知。
我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父母都是醫生,所以我一直有種“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思想,但是,我四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對我造成的衝擊和影響至今我仍能清楚的感覺到。因為父母之間的恩恩怨怨,我很小就知道深藏自己真實的情感,父親對母親的怨恨,使得我在他麵前從不表達幼小的我是如此相念自己的母親。這種情形到了我結婚成家後,就變成:我很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丈夫對我的愛, 可是我很少表達對他的感覺,以至於很來我們之間發生了問題時,他的第一句問話就是:“你愛我嗎?” 我很氣憤覺得他是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 我不愛你幹嗎嫁給你?但是他說:“我每次說愛你,你從不回應!你一直說你嫁給我是因為我對你好, 可你從沒有說是因為愛我!”
先生出生在一個民族資本家的家庭裏,當年他的祖父在大上海打下的“棉紡業的江山”,雖然在上個世紀公私合營中歸了共,但是, 共產黨對上海的民族資本家們似乎還算沒有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的地步,他的父輩們仍然可以倚仗祖蔭過著比一般中國人享受的生活。不過好景不長,文化大革命是他們一家災難的極點,他的祖母為了保護子女免遭折磨,自己一肩抗起所有的罪過,上街掛著牌子遊街,從花園洋房中掃地出門後,她自己住在閣樓上, 把正屋讓給兒子一家。先生的父母也是如此, 把大床讓給兩個兒子, 自己在地板上打地鋪直到文革後落實政策再回到洋房之中。當紅衛兵在他家打砸搶的時候, 先生隻有兩三歲,我多次聽婆婆說起還是孩子的他被那種瘋狂的行徑嚇壞了, 以至於從此一見戴紅袖章的就哭, 婆婆擔心兒子會不會給嚇傻了。因為這樣的家庭和兒時的經曆,他性格中有著怕事不愛熱鬧的特色。也因為父輩的榜樣, 他對我們的一對子女十分的盡心,從嬰兒期的換尿布, 到如今的課外活動接送,他都非常的盡職, 他是個好父親!
可是到我們夫妻之間, 他的這種個性和我有時就會有矛盾,我是個獨生子女, 特別不喜歡孤獨, 所以我喜歡呼朋交友地開 Party, 他有時就會嫌煩。他們家父輩至今仍吃著祖上積下來的財富,他對於創造財富就沒有享受財富那麽積極, 也因此我們兩人的價值觀也不盡相同。
以前,我們倆對各自的原生家庭的不同, 常以負麵的觀感來表達,也因此很多時候把對方原來家庭中的問題變成了我們夫妻間的問題。我們沒有權利選擇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但是, 我們卻可以選擇做一個感恩的人,那天,我對先生說:“謝謝你的父母!無論你家族是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攜手一生,而且他們之間的愛和對子女的愛給了你很好的榜樣,使得你今天是個易於表達自己的情感、愛家庭愛子女的好男人!” 他對我說:“謝謝你父母對你的教育, 尤其是你父親在我們經曆危機中,仍能堅持鼓勵你,讓你能夠最終為了我們家庭的完整而做出犧牲!我真心感謝!” 我們執手相對,淚盈眼眶。那一刻我們倆都明白:愛是無條件地接納,接納自己的過去, 也接納配偶的過去,因為我們都需要被了解、被支持和被愛護。
待續
.....
無論如何, 我知道, 我是生活在神的恩典裏的. 我也感恩, 我也快樂.
神給我們的一定是最好的. 感謝神!
在你的(二)裏也留了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