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其實,人如玉石,也是要不斷地與朋友互相切磋、琢磨,尤其要不斷地自我雕琢,才能愈來愈圓融,愈來愈成熟。如何雕琢自我,有四點意見:
第一、智能要能開發:智能不是口裏說的,也不一定是記在書本上;真正的智能是在自己的心裏,開發自己心地的智能,佛教稱為「明心見性」。心地的智能一開發,「大圓鏡智」一現前,宇宙間的形形色色、森羅萬象無有不明。智能不同於世智辯聰的知識,所以智能不從外求,而是要從內心去開發。一個人有了般若智能,就能明白真理。
第二、性情要能調和:有人的脾氣很大,他說我生來就是如此;有的人生性懶惰,他也理直氣壯,認為我天生就是這樣。甚至有的人貪欲心強、有的人好與人鬥;不管如何,性情不要有太多的暴力、太多的意氣用事,或是過於任性與情緒化。我們要透過後天的雕琢、修正,讓自己的性格變得和諧,才能見容於社會。
第三、處事要能樂觀:人際相處,難免會遇到不如己意的人。有的人稍有不順,就灰心失望,認為我不需要交你這個朋友,我不必要再做無謂的努力。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應該帶著樂觀的心情,不能對人要求太多;你嫌他不好,就是因為他不如你,如果你能慈悲一點,反過來幫助他,一切都會改變。所以,隻要我們用樂觀的心情處事,人生會變得更美好。
第四、德行要能健全:人我相處,必須靠道德來維護,道德觀念有多重,人格就有多高;以道德節義與人交往,則品德自然清高。所以,我們要雕琢自我,要改善自己的行為,要健全自我的德行,而不是要求別人;要求別人,不如要求自己。
人要在社會上立足,除了要有健康的身體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雕琢自己的智能、心性、思想、德行,讓自己健全起來,才能發揮自己的能量。
每個人都是玉,需要雕琢才能成器。好好努力。共勉!
我看了這篇就是看進心眼去。對比一下,我不符合這第二和第三點,我心躁看事又走極端,看來我是塊不成器的玉。55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