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節 北伐敗什麽

  北伐挫敗,多數曆史學者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曹魏非速亡之國。二、益州非進取之地。三、諸葛亮非將略之才。

  我們來逐條分析,這些說法是否有道理,並看看能不能發現一些什麽新的說法。

  蛇吞象

  根據現代政治學的理論,一個政權、一個國家亡不亡,一看其政治基礎,二看其綜合實力。

  一個政權的政治基礎,一看其合法性,二看其內部各大利益集團是否平衡協調。

  就曹魏帝國的合法性而言,在劉備、諸葛亮的心目中,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是反動的。曹丕篡漢自立,大逆不道,是非法的。現實情況是,曹操在幾十年的奮鬥過程中,借助皇帝和中央政府這個殼,生了一大堆自己的蛋,這些蛋終於孵出了一窩又一窩姓曹的小雞。到了他兒子曹丕手上,通過政權“禪讓”,終於順利地借殼上市。拿易中天先生的話來說,這隻新股票還頗為暢銷,是事實上的績優股。曹丕在他父親死後,通過實行“九品官人法”,與儒家、士族妥協並合作,在國內已獲得了穩固的政治基礎。

  東漢王朝實際上是被曹丕篡奪的。但在形式上、法理上,曹魏帝國的政權是禪讓而來的。誰也不能否認,禪讓是政權更迭的一種合法形式。在國內,曹魏帝國的統治,已有充足的合法性(能得到各大實力派的認可,就是所謂的合法性);各大利益集團之間,基本上能和諧相處。

  蜀漢帝國這邊,劉備擁有一個縹縹緲緲的皇族身份,靠奪取其他皇族成員的地盤,建立了一個隻擁有一個州的帝國,也稱為漢。然而,蜀漢政權內部,矛盾重重;國內的少數民族,反抗不斷;那些外來的冠冕堂皇又精打細算的讀書人(儒家知識分子)以及那些刀頭舔血又唯利是圖的豪強軍閥,恐怕早已不相信什麽“複興漢室,還於舊都”了。

  諸葛亮的北伐口號且不說國外,就在國內,有多少人相信呢?也就劉備和諸葛亮開大會、作報告時,揮舞著拳頭對台下的聽眾叫叫而已。就曹魏政權的合法性而言,諸葛亮隻能“望魏興歎”。諸葛亮複興漢室的理想,已是鏡中花、水中月。

  就綜合實力而言,其實不用多說。戰爭年代,軍事實力是綜合國力的主要體現。蜀、魏之間的實力對比,舉兩個例子,就能說明問題。

  諸葛亮的第一次和第五次北伐,東吳帝國都在東方策應。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真在隴右,司馬懿在荊州(曹魏帝國的“荊州”,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市),曹休在揚州(曹魏帝國和東吳帝國都有各自的“揚州”,曹魏帝國“揚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在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上,擺開三大軍團,阻擋吳蜀兩國的同時進攻。

  東吳大都督陸遜率軍攻擊皖城(廬江郡治所,今安徽省潛山縣),他的對手、曹魏揚州刺史曹休所屬步騎兵就有十萬之多。在荊州的司馬懿,不僅派兵攻擊江陵(公元219年關羽失“荊州”後,東吳帝國的“荊州”治所設在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企圖叛變的新城郡(治所在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太守孟達。西線的曹真,派部將張郃在街亭一戰擊潰蜀軍,馬謖身敗名裂。

  《三國誌》所說的“關中響震”,不過是虛驚一場。看看,吳、蜀兩國聯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想好好地玩他一把,狠狠地撈他一票,曹魏帝國方麵呢,灑灑水啦。

  第五次北伐(公元234年),東吳帝國派三路大軍攻魏,策應諸葛亮。陸遜攻襄陽,孫韶攻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孫權禦駕親征,攻居巢(今安徽省巢湖縣)。西邊,諸葛亮望敵興歎;東邊,孫權三軍敗績。這就是實力。什麽叫實力?實力就是實實在在的力量。

  曹魏本來就是非速亡之國,說它非速亡之國,說了等於白說。說北伐挫敗,是因為曹魏非速亡之國,是不準確的。準確的說法是,相對於蜀漢,曹魏是個龐然大物,要亡也不會亡在蜀漢手裏。

  羊腸小道

  這個“益州非進取之道”,有兩個方麵的原因:地形地勢、後勤保障。

  諸葛亮的北伐,是從漢中平原越過秦嶺山脈,進入關中。

  漢中到關中,有四條道路可走。從東往西依次為子午穀、儻駱穀、褒斜穀、祁山道。前三條道都以“穀”命名,道如其名,要經過深山峽穀,峽穀中隻能以棧道通行。西邊的祁山道,雖有道可行,卻向西繞了一個大彎,經陳倉這一險關,才能進入關中。長途跋涉的蜀軍步兵,仰攻以逸待勞、居高臨下的魏軍騎兵,勝敗有憑,其勢可料,其局可知。

  另一方麵,通過棧道或繞個大圈運糧,後勤保障是個巨大的問題。戰爭是高成本、高風險的買賣。且不說別的,僅後勤供應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蜀國就難以支付。

  說到後勤供應,確實體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為了解決糧草運輸的問題,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這兩種運輸工具。

  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麽玩意,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有學者考證,木牛就是有前轅的小車(幾輪小車?),流馬則是一種人推的獨輪車。根據小時候在家鄉山區砍柴燒炭、拉板車、采鬆脂的經驗以及對史載資料的理解,結合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我對木牛、流馬的描繪,可能比較接近客觀實際。

  首先肯定一個概念,木牛、流馬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是車,不是人造的四隻腳的牛馬(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和許多曆史學者的複原物,都是四足的牛、馬模樣)。

  再明確一個概念,諸葛亮發明的這個東西,不管它是什麽東西,應該是行駛的物件,而非行走的物件。行走,無論是雙肢行走還是四肢行走,每個肢體必須至少有三個關節(如人的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在那個時代,以木材、鋼鐵為原料,造出當代機器人般活動自如的四肢、關節,是不可思議的。

  根據物理學的基本原理,運輸是要做功的,做功是要消耗能量的,所謂的永動機隻在神話裏存在。三國時代沒有利用核物理能和化學能的動力裝置,隻能利用生物能,即使用畜力或人力從事陸地運輸。

  蜀國缺少人力和畜力,牛車、馬車也比較適合平原運輸,不適合山地運輸。因為,牛、馬拉車在前,對後方方向的把握很差,在山路、棧道上容易翻車或墜入深淵。於是,諸葛亮苦思冥想,奇思妙想,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運輸車輛。

  《諸葛亮集》記載:“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裏,群行者二十裏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

  古人敘事說理,喜歡用比喻的方法。對木牛、流馬的比喻,首先應該明白,“牛”是牽的,人在前;“馬”是驅的,人在後。“轉者為牛足”,說明木牛的“足”指車輪;“一腳四足”中的“腳”不是指動物行走的器官,而是指器物的底部(如牆腳),即車的底盤。很多學富五車的大學者對“一腳四足”這句話中的“足”和“腳”的理解有問題。

  在流馬的具體製作方法中,諸葛亮提到“頭入領中”、“方腹曲頭”是說,車轅與底盤之間有一個頸形(凹陷縮小)的連接部,連接部的前端(頭)彎向前下方(這樣拉車省力),兩個車轅之間有一個橫置的拉杆。底盤之上裝糧食的車廂是方形的。這裏的“舌”可能是一種刹車裝置,連接在底盤上。這種刹車裝置有一個隱蔽機關,把這個機關移動或旋轉到某個位置,就將車輪刹死,無法啟動。這就是《三國演義》裏魏軍來搶糧卻推不動車子的原因。

  如果這樣理解正確的話,木牛就是一種一個人拉的四輪車(也不排除後麵有人推)。可能在使用過程中,一人拉車,人前車後,不好把握車輪的方向,遂改為人推的,車前人後,叫做流馬。

  總之,據我的理解,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應該是古代的人力汽車。順便一提,曹操在官渡與袁紹作戰時使用的“霹靂車”——發石機,也就是古代的人力大炮,隻不過炮膛裏裝的不是火藥,而是石頭、碎鐵片。秦始皇時代的方士,就是現代的化學家;方士們練的仙丹,就是現代的保健品或偉哥。

  世事各異,古今同理,這就是讀書的精髓所在。

  之所以沒人想到或相信木牛、流馬是四輪車,除了理解上的偏差外,還因為人們相信,山地不適合四輪車行走。理論上的確如此。

  但考察事物、探究真相,不能理論脫離實際。諸葛亮北伐,所經之處,要麽是山路,要麽是棧道,棧道的成分還要多些。棧道是在梁上鋪木板的(至少有一點五米寬吧),其實就是平地。山地盡管崎嶇不平,但軍隊是有工兵的,工兵在山地上開出一條寬一米多的道路來,也不會太難。

  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諸葛亮發明的人力汽車——木牛、流馬,僅供棧道使用。上文說過,棧道就是最好的平地上的康莊大道。而且,棧道占蜀軍糧草運輸線長度的大部分。有可能,在山地上,用肩扛人挑,把糧食大量地聚集到棧道的入口,則改用木牛、流馬運輸,出棧道口以後,又改為肩扛人挑。

  木牛、流馬是不是諸葛亮個人發明的,不能肯定,也可能他手下有一幫高級工程師。也可能,他那個奇醜無比的老婆幫了忙。據野史記載,黃婉貞對機械是很有研究的。但至少,知識產權是諸葛亮的。

  看來,男人怕投錯行,女人怕嫁錯郎,一點不錯。要是諸葛亮不去當什麽丞相,或當了丞相不去搞什麽徒勞無益的北伐,專心發明創造,靠賣專利就能過上大康生活。

  男人投錯行

  這個觀點,最早是陳壽在他的《三國誌》裏提出來的:“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才幹特點,在訓練軍隊、行軍布陣方麵有特長;在用兵打仗方麵,卻不善於奇謀詭計。治理民眾方麵,有突出才幹,這方麵的才能,明顯優於他的兵謀將略。

  後世的一些膜拜諸葛亮的曆史學者,對陳壽的這一觀點大肆攻擊,甚至有學者認為陳壽有私仇公報之嫌。

  陳壽的父親曾是馬謖的部下,馬謖被斬後,陳壽的父親也被處以髡刑(剃光頭發,古代的一種人格刑)的處罰。陳壽本人是畢業於蜀國太學的才子之一,在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手下為官,也鬱鬱不得誌。

  陳壽是個嚴謹、正直的曆史學者,說他借著書立說之機,私仇公報,可能性不大。

  其實,用不著為諸葛亮的才幹特點爭論不休,更用不著懷疑陳壽先生,看看諸葛亮幹了些什麽,幹得怎麽樣,也就一目了然。事實勝於雄辯嘛。

  對於諸葛亮最適合幹什麽,劉備最有發言權。我們來看看,諸葛亮投奔劉備以後,劉老板派他幹了些什麽。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荊州(今湖南省、湖北省加上河南省南部)被曹(代表中央政府)、劉、孫三家瓜分。公元210年,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實際上是荊州的南郡,即今湖北省西南部長江北岸部分,治所在江陵)。

  公元211年,劉備率領誌願軍入川“幫助”劉璋防張魯(實際上是防更北方的曹操),以龐統為隨軍軍師,留諸葛亮協助關羽和張飛守備、治理、穩定荊州。

  公元214年龐統戰死,劉備攻占綿竹後,調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實際上,劉備調他們三人入川,主要的是借張、趙兩員猛將的兵威,以威懾劉璋,促其投降,若威懾無效,則武力解決。

  劉備占領益州後,留諸葛亮治理益州,以法正為隨軍軍師,攻打漢中(公元219年)。劉備稱帝(公元221年)後,攻擊東吳的搏命一戰(夷陵之戰),也是諸葛亮留守,以馬良、程稽等參謀軍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劉備對諸葛亮的工作安排相當於劉邦對蕭何的安排。

  諸葛亮掌握軍權,親任統帥,是劉備去世以後的事。當然,劉備去世以後,連士兵二十大棒以上的軍法處置,都要諸葛大丞相親自斟酌決定了。

  看得出來,劉備去世之前,諸葛亮幹的大多是行政工作、參謀工作,或者說文職工作。請注意,曆史上真實的劉備並不是《三國演義》中一哭二鬧三上吊,靠擤鼻涕、抹眼淚過日子的窩囊廢。劉備不僅意誌堅定,屢敗屢戰,還善於籠絡人心,善於識人、用人。否則,劉備不可能在艱難困苦中成就一番事業,也不可能有一幫鐵杆兄弟始終追隨他。

  既然善於識人、用人的劉老板在生前多數時候派一些行政工作(當然,行政工作也很重要,重要不重要與適合不適合是兩回事)給諸葛亮幹,說明諸葛亮的行政管理能力是深得劉備賞識的。進益州、奪漢中,劉備帶的隨軍軍師分別是龐統和法正,諸葛亮留守後方,說明諸葛亮的行政能力在龐統、法正之上,而軍事能力在他們之下。“諸葛一生惟謹慎”,這是曆代史學家的共識。太過謹慎的人是不適合當司令官的。兵凶戰危,戰爭的環境瞬息萬變,戰機的隱現變幻莫測,勝利的把握須當機立斷。戰爭有時要敢於冒險,善於冒險。

  由此觀之,諸葛亮謹小慎微的性格顯然不是很適合戰爭。如果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自己留守成都,負責處理政務,訓練士卒,保障供給;自己運籌帷幄之內,魏延決勝千裏之外;自己統攝國政,讓魏延統軍北伐,結果會如何呢?

  這隻能是個懸念。

  也有人會說,劉備對諸葛亮的工作安排,隻證明諸葛亮長於行政,不能反證他拙於軍事。

  這樣說的確有道理。那麽,我們就來看看,諸葛亮的將謀兵略到底如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先看第一次北伐。

  史載,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出發之前,在漢中大本營開過一次軍事會議。會上,魏延提出,曹魏帝國沒有想到我們會突然攻擊他們,他們的西線守備空虛,東方的軍隊集結並馳援長安需要時間;鎮守長安的是曹操女婿、花花公子夏侯楙;關中地區官方和民間儲糧豐富,足供支持一段時間,我們的部隊不必攜帶大批糧草,可輕裝前進。

  魏延建議諸葛亮親統大軍,大張聲勢,由褒斜穀進軍,魏延則率五千戰鬥部隊、五千後勤人員,從褒中(陝西省漢中市西北)出發,於秦嶺南麓折向東,經東線的子午穀(長約三百裏,行程約十日)北上,奇襲、徑取長安(長安在子午穀的正北方,距離漢中最近,行程最短,但道路最險要),諸葛亮率大軍經郿縣(今陝西省眉縣)與魏延會師於長安。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冒險,拒絕采納。從此戰的結果反過來看,“子午穀奇謀”是可行的。

  當時曹魏帝國沒有料到蜀國會有大規模的北伐行動,沒有做好思想上和軍事上的準備。真正有戰鬥力的隻有曹真的部隊,在褒斜穀出口處的郿縣駐防,魏延出子午穀後,即使不能占領長安,也能牽製住長安守軍,阻擋魏軍東方來援的部隊,甚至可以與出褒斜穀的諸葛亮主力部隊夾擊曹真;即使不能夾擊曹真,諸葛亮的大軍也能擊破曹真軍(在魏國東方援軍到來之前)。

  諸葛亮不采納魏延“子午穀奇謀”的後果,是向西北繞一個大大的彎,經祁山,繞至隴山的北出口街亭,讓魏國東方部隊有時間馳援西線,等張郃率領五萬大軍進至隴山之後,即使馬謖不犯錯誤,第一次北伐失敗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如果實施魏延的“子午穀奇謀”,占領關中和隴右地區,是很可能的。至於能否長期占領關中和隴右,並向東方發展,完成“複興戰爭”第二階段的“西方戰役”,則是另外一個話題。

  諸葛亮實際的打法是這樣的:請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諸葛亮“布疑兵於箕穀”,也就是派趙雲經今天的陝西省留壩縣,進兵太白縣,疑惑性地威脅駐軍今眉縣的魏軍主力曹真部,做出要正麵攻打曹真的樣子。

  諸葛亮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從今天的陝西省漢中市出發,經甘肅省成縣、禮縣、天水市、秦安縣,抵達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就在這裏的街亭,馬謖一敗塗地。而先鋒魏延部,則到達更遠的甘肅省鎮原縣。

  我沒打過仗,曹真的行為我看得懂,他的主力駐軍今陝西省眉縣,是有道理的。

  諸葛亮的目標是長安,從漢中進攻長安的最佳路線是褒斜穀,眉縣正好是褒斜穀的北出口。若諸葛亮經此而來,曹真正好當麵鑼對麵鼓地幹一場;若諸葛亮放棄此道,向西經散關(地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或街亭(地在今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迂回進攻長安,曹真可立即機動策應。

  我看不懂的是,諸葛亮把疑兵趙雲部布置在曹真的眼皮底下,卻繞一個大大的圈子去消滅曹真這個敵人。

  正確的做法應與諸葛亮的做法相反。把疑兵布置在散關或街亭,當駐在眉縣的曹真主力向西分兵時,閃電般地出兵占領眉縣,長安就指日可待了。

  諸葛亮的不善奇謀,還體現在他的第五次北伐上。公元221—233年,諸葛亮推廣農耕,擴充軍備,為了解決山區運輸困難,用木牛、流馬將大量的糧食運送至褒斜穀南穀口,又修複褒斜穀的棧道,次年從褒斜穀進軍。

  看看,還沒有出發,就將自己的軍事意圖和進軍路線明白地告訴敵人,有這樣打仗的麽?換了我這個庸才,明裏把這條道修好了,暗地裏卻偏偏從那條道上幹他一票。

  劉備的老祖宗劉邦,就玩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把戲。即使不講什麽創新,依照老祖宗的葫蘆畫個瓢,總是不難的吧?

  的確有些可惜,如果魏延當統帥,如果魏延的“子午穀奇謀”被采納,如果諸葛亮按老古我的謀劃去做,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以上三條導致北伐挫敗的原因,的確算得上是原因。隻不過是諸葛亮北伐挫敗的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技術層麵的而不是戰略層麵的,表麵上的而不是實質上的原因。

  上麵已說過,北伐之戰,是政治和形勢的需要,是蜀國統治集團壓製國內反對勢力的手段,同時也是諸葛亮與劉禪的君臣相處之道。

  所以,諸葛亮根本不太在乎北伐成功還是失敗,他隻是要北伐而已。這就很好解釋,雖然不可能成功,還是要打下去,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玩完老命拉倒。

  如果諸葛亮真心真意地北伐,我們就應從更深層次去尋找北伐失敗的原因。

  毛澤東說過,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是決定因素。反過來說,政治路線不正確,再好的幹部也枉然。那麽,我們就倒過來看看,諸葛亮和劉備的“政治路線”是否正確。

  路線問題

  劉備和諸葛亮的“政治路線”體現在《隆中對》中。我們來看看《隆中對》全文。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以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其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和劉備探討他們的發展大計時,估計隻是口頭討論,是不成文的。隻是後來諸葛亮或他的秘書將它整理成文字,形成一篇千古奇文,讓千千萬萬讀書人吟誦不絕。

  拿現代的話來說,《隆中對》是一個發展戰略的規劃。

  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發展戰略是其政治路線的具體體現。一個完整的發展戰略應包括發展目標、發展道路、發展步驟、外部條件、內部條件和發展動力幾個部分。其中發展目標和發展動力兩項是最重要的。我們以現代管理學的視角,來看看諸葛亮幫劉備製定的發展戰略如何。

  發展目標:圖霸業,興漢室,統一中國。

  發展道路:先占荊州,再占巴蜀,建立穩固的根據地;條件成熟時分兩路北伐中原。

  發展步驟:兩階段、三步走。第一階段:包括兩步,先占荊州為立足點,再據有益州,並治理好這兩個地方。第二階段:北伐中原,一統天下,恢複漢室。

  外部條件:安撫南方少數民族,東與孫權結盟,並等待北方地區出現動亂或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

  內部條件:治理好並穩定益州和荊州,積蓄力量。

  發展動力?此處“發展動力”後麵用的是問號,而不是省略號。諸葛亮在他的發展戰略中,其他要件考慮得相當全麵和完善,對發展動力這一最重要的問題也有所考慮,但考慮得並不是那麽周詳。

  如今什麽偉大的企業家或什麽天才的規劃大師,關起門來,神秘莫測地謀劃什麽發展戰略,弄得神秘兮兮的,還要掙那些冤大頭的大把鈔票。其實,製定一個發展戰略再簡單不過。

  就比如你開車回家。家(戰略目標)是你的前進目標;要走哪條道(發展道路);轉幾個彎(發展步驟),車的性能、道路狀況、氣候條件要正常(外部條件);司機要掌握基本的駕駛技能(內部條件);當然,最重要的,油箱裏要灌滿汽油(發展動力)。

  戰爭的動力是什麽?是資源,包括精神資源(即軟實力,主要是指政治資源)和物質資源,後者又包括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並不是沒有考慮到發展動力的問題。政治資源方麵,劉備“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物力資源方麵,荊州“利盡南海”,益州“沃野千裏”。這種分析,是靜止的、片麵的,並不全麵、客觀。我們來分析劉備占領益州(包括漢中,劉備占領漢中,同時關羽也就失去了荊州)後三國的力量對比。

  從國土麵積上看,曹操集團占有今天的華中大部、華北、西北以及東北的西南部、華東的東北部。孫權集團占有今天的華東大部、華中小部分以及廣東、廣西大部。劉備集團占有今天的四川、重慶、雲南以及陝西南部。曹操集團占有當時已開發國土麵積的大部分。當時北方的經濟要比南方發達,長江下遊地區的經濟要比中上遊地區發達。

  從人口來看,三國各自立國之際,全中國的人口從東漢的5000萬降到約1000萬。其中,曹操集團擁有人口約500萬,孫權集團約260萬,劉備集團100多萬。必須注意,一般狀態下,人口是按幾何級數增長的。曹操集團人口的增長潛力遠遠不止於劉備集團的五倍。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盡管諸葛亮考慮了發展動力的問題,但隻考慮自身,而沒有考慮對手,沒有對比的概念。政治上,劉備有個皇室遠支的身份,曹操卻以中央政府的名義發號施令,“挾天子以令諸侯”,哪個更有號召力,哪個更有權威?物質資源方麵,隻考慮物力資源,而沒有考慮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的考量,也沒有對比的概念。

  這就像兩兄弟想開一家民營石油公司,關起門來一合計,市場前景看好,自身也擁有不少的資源和優勢,於是,一拍桌子,不經工商局批準,立馬就鳴炮掛牌。營業之後,才突然發現,還有中石化、中石油等幾個龐然大物,原來石油是國家壟斷的,世界五百強中的好些外國公司還虎視眈眈。

  發展戰略不能閉門造車,要進行深入、細致、廣泛、全麵的市場調查,還要橫向比較、動態考察;也不能隻撿自身的優越條件以資鼓勵,對自身的不足和對手的優勢視而不見。否則,一單買賣做下來,可能會虧光血本。

  當然,戰爭與做生意也不完全一樣。大多數生意現金回流快,隻要公司的現金流不斷,生意就能做下去,公司就有轉機的可能。戰爭從長遠看,當然是有收益的,否則,沒有人會發動戰爭。但在戰時,在國家和政府的層麵,主要是甚至純粹是消耗——消耗政治資源和物質資源(將軍們則肯定發橫財)。誰消耗得起、消耗得最持久,誰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戰爭的勝利者。

  戰爭的勝敗道理就是這麽簡單。與劉備相比,曹操不僅擁有巨大的政治資源,還擁有巨大的物質資源。蜀漢的政治資源和物質資源怎麽樣?諸葛亮忘記了或不願意進行比較。

  從《隆中對》來看,諸葛亮的戰爭理論素養存在明顯的缺陷。也有可能,諸葛亮將他的《隆中對》獻給劉備,作為晉身之階,這本身就是一筆交易;既然是做買賣,當然隻把自己產品最優的一麵展現給買家。如果是諸葛亮戰爭理論素養導致《隆中對》的錯,一代代的中國人把他捧為一流戰略家就有些奇怪了。連一個戰略規劃都做得不及格的人,稱為一流戰略家,即使不奇怪,至少有些勉強吧?

  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很發達,而管理學則停留在經驗階段,即使存在一些管理理論,也是經驗總結,並與哲學混為一談,也談不上理論升華,更沒有實驗依據。我們不能以現代管理學的理論高度來要求古人,這裏也隻是用現代管理學的理論來分析諸葛亮《隆中對》這一戰略規劃的得失。

  可以說,諸葛亮為劉備製定的發展戰略從一開始就是不正確的,表現為其中規劃的戰略目標太高,不切實際;與統一全國的目標相對照,發展動力嚴重不足。

  一個切合實際的發展戰略,對組織目標的實現,具有巨大的指導意義。當客觀環境尤其是發展動力明顯地不足於實現發展目標的時候,就應對發展目標進行修正,否則,發展目標隻能胎死腹中。

  比如你開車走高速公路回家,家在一千公裏之外,車上隻有半箱油,而高速公路上又沒有加油站,你最好往前開了三百公裏就離開高速公路,加滿油後再往前開,或者找個地方住下來。如果你一味蠻幹,不顧一切在高速公路上往前開,最後,汽車肯定拋錨在高速公路上,等待排障車拖走。

  諸葛亮年輕時,對自己製定的《隆中對》應該是充滿信心的。因為他製定這個戰略規劃時,發展動力似乎是充足的。這就涉及“荊州”這一概念。

  從《隆中對》全文中的語境來看,諸葛亮所說的“荊州”,應該是東漢後期行政區劃意義上的荊州,包括今湖南、湖北省以及河南省南部、重慶市東北部。

  黃巾起義以及此後的北方戰亂,使中國北方民生凋敝,而荊州則在溫和派地方軍閥劉表的治理下相對安定,大批富裕的、高素質的北方人逃離家園,安家落戶於此(主要在南陽郡)。南陽郡在當時屬於發達地區。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荊州被曹、孫、劉三家瓜分。

  公元210年,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實際上是把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奪取的江陵(南郡的小部分,南郡大部分仍被曹操占領)讓給劉備駐防。

  公元215年,孫權向劉備索還“荊州”,幾乎大打出手。隻是曹操於此時占領漢中,劉備不得不妥協,以湘水為界,兩家重分荊州的江南四郡,湘江以西歸劉備,湘江以東歸孫權。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前,曹、孫、劉三家都有自己的“荊州”。荊州的北部(南陽和南郡大部)屬曹操,東南部(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屬孫權,西南部(南郡小部、武陵、零陵)屬劉備。曹操的勢力未突破長江,吳、蜀的勢力也僅局限於長江中上遊,未突破漢水中遊。公元219年襄樊之戰後,蜀國徹底失去了“荊州”。

  從荊州腹地進入中原,西有武當山脈,東有桐柏山脈。所以,《隆中對》規劃的兩路北伐,其東路必經襄陽、樊城這漢水中遊南北兩岸的兩座軍事重鎮。襄陽、樊城的確是北伐很好的根據地和策源地,地理上在魏國本土——中原——的邊緣,接近北方政治中心洛陽,形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赤壁之戰後,公元219年之前,劉備和諸葛亮的“荊州”隻是荊州的西南部,是荊州最落後、最不利於向北進攻的一小部分,包括襄、樊兩座軍事重鎮的整個南陽郡,牢牢地掌握在曹操的手中。要從劉備的“荊州”出發,北伐中原,隻有等到二十世紀才能辦到:飛機轟炸,大炮開路。

  到公元219年,關老爺幹脆把巴掌大的“荊州”也弄丟了。諸葛亮想從東路,即經襄、樊北伐,飛機加大炮也沒用,隻能動用導彈了。也就是說,《隆中對》的不切實際,還要加上一條:前提錯誤,這是一個假設條件下而不是現實條件下的戰略規劃。

  更現實、更嚴峻的問題是,憑蜀漢的力量,不可能占領荊州全境。基於地緣政治的考量,東吳也絕不會讓蜀漢單獨占有荊州全境。因為劉備一旦占有荊州全境,三國均衡的形勢立刻向東南傾斜,最先被吃掉的,肯定是孫權。關羽襄樊之戰時,呂蒙背信棄義,偷襲江陵、公安,就是明證。

  也就是說,赤壁之戰結束,三家瓜分荊州後,根據劉備所占荊州的方位和份額,諸葛亮就應該認識到,《隆中對》的目標是難以實現的。因為,他和劉備擁有的荊州不是《隆中對》中的“荊州”;關羽失“荊州”之後,在天時、地利、人和盡失的形勢下,實現《隆中對》的戰略目標,更是無異於癡人說夢。

  連我都認識到這一點,聰明的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那諸葛亮為什麽還要不停地打?這就回到本集前麵的話題:不能不打呀,不打曹魏,蜀漢沒理由活,也活不了呀。

  話又說回來,凡事不能絕對化。戰爭中(這裏說的是戰爭,不是戰役,戰役中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曆史上比比皆是),弱小的集團戰勝強大的集團,不是沒有可能,也不是沒有先例。

  秦末漢初,劉備的老祖宗、漢中王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的楚漢戰爭,是弱小勝強大的光輝典範。雖然劉邦身上有些流氓習氣,但此人有堅強的信念、堅忍的意誌(這點劉備有些類似於他的老祖宗),屢敗屢戰,同時使用了三個天才:張良、韓信、蕭何。

  劉邦在滎陽之戰中,自己與項羽苦苦糾纏,卻派韓信轉戰趙、燕、齊諸國,開辟河北戰場;又指示彭越襲擊項羽的補給線,黥布騷擾西楚的大後方。漸漸地,死纏爛打的小流氓劉邦,由弱轉強,最後垓下一戰,使驕傲的沒落貴族、強大的西楚霸王四麵楚歌,自刎烏江。

  從上麵幾個範例可以看出,戰爭層麵(不是戰役層麵)的以弱勝強,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弱小的一方必須有堅強的信念或有滅種的危險。

  第二,必須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或有開辟第二戰場的餘地。

  第三,政治、軍事天才的存在。

  第四,對方有機可乘,如重大自然災害、大規模動亂或統治集團內部火並、外族入侵等。

  用以上四個條件對照當時的蜀國,似乎一個條件也不具備。

  首先,蜀國與魏國的戰爭,就像兩兄弟打架,不會往死裏打(上文已述),信念不足;有亡國的可能,卻沒有滅種的危險。

  其次,蜀國可以借助的第三方力量——東吳,其實是心懷鬼胎的牆頭草,孫權像一個短視的商人一樣急功近利;又像一個莊園主,隻顧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旱澇收成。

  同時,關羽失“荊州”後(哪怕“荊州”不失),蜀國沒有在魏國後方開辟第二戰場的餘地。

  再次,蜀國人才凋零,沒有出奇製勝的天才。諸葛丞相是行政人才,魏大將軍是軍事人才,但都不是天才,其他人物更是泛泛之輩,與司馬懿父子、徐晃、張郃、郭淮等能征善戰之將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最後,諸葛亮北伐期間,曹魏帝國也沒有可乘之機,諸葛亮並沒有可乘之機。

  所以說,諸葛亮的北伐成功,蜀漢帝國戰勝曹魏帝國,沒有“例外”,沒有“如果”。

  如果諸葛亮把北伐當成蜀漢帝國統治合法性的一種手段,當成他自己的一種生存方式,他繼續執行這一早已注定無果而終的戰略規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諸葛亮心知肚明,所謂的北伐,隻不過是漢帝國統治合法性的需要,隻不過是蜀漢帝國君臣之間的一種相處之道。如果諸葛亮北伐,真的是為了實現他的偉大理想,這就不是態度問題,而是認識問題,也可以說是水平問題,累死了,還是水平問題。

  世間的許多事,曆史上的許多事,說不清是態度問題,還是認識問題,抑或是水平問題。如果搞不清是什麽問題,最好,就不要搞出那麽多問題,安生過日子的好,安穩睡大覺的好,一切順其自然的好。

  §§第3章 襄樊之戰——真正的北伐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