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6章 人物春秋重讀曹禺郭啟宏

  記得那一年,某次全國文代會前夕,我應邀回潮州,為家鄉的大學講課。在我的“詞典”裏,文代會者,無非是一次“換屆”,或日‘重分配、再就位”,代表的作用也就舉一舉手。北京籌備組的熟人調侃我,你可真牛,文代會都不來。我笑著解釋,實在脫不開身。就在開會前夕,我從報上得知,曹禺先生逝世了!我當即給李玉茹先生和萬方女公子去電話……當時隻是惘然,之後多有懷念。我寫過幾篇文字,始終不滿意,我總覺得自己並不了解這位堪稱恩師的前輩。

  我與先生的交往其實不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地位懸殊,宛若雲泥。先生於我,向來‘危乎高哉”,我始終仰望著先生,我沒有瑞士人迪倫馬特的勇氣,把前輩權威隻當作‘對話者”和‘激發者”,盡管我心裏明白,迪倫馬特的說法不無道理。

  在我調入北京人藝之前。曹禺先生會上會下都曾談到我和我的劇本,特別是那部《南唐遺事》,令我受寵若驚;到北京人藝後,我的首部作品是《李白》,是時隻求上演,別無奢望。劇本是於是之大兄帶到北京醫院給曹禺先生的。不承想竟得到先生的大褒獎,又寫信,又題詩,令我大喜過望,但我想起社科院關於錢鍾書的一句歇後語,“錢(鍾書)讚——不可當真”,在曹禺先生麵前。我確實不敢沾沾自喜。

  我與曹禺先生第一次比較深入的‘對話”,不是談創作,而是談“師道”。應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我去北京醫院看望曹禺先生,說起兩天後要去廣州,參加我的導師中山大學王季思教授從教七十周年紀念活動,曹禺先生說,他與季思教授有過一麵之交,惜無機緣深談,他說他十分敬佩季思先生的學問,要我見麵時一定轉達他的問候,然後談起老師這一神聖的職業。他說他有過很多老師。念起一連串名字,我隻記得張彭春,還有巴金,他神情嚴肅地說,天地君親師,五倫之中,別的不說,那是無從選擇的,唯獨這個師,最了不起,沒有血緣關係,卻把一生的知識無私地傳授給學子,師道尊嚴是批不得的,得有師道!後來,我回到母校,作為季思師受業的學生代表在大會上講了曹禺先生的這番話,永芳堂裏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事後,季思師對我說,你替我謝謝曹禺先生,他懂得我的心,生能得此一語,死可無憾!

  有一次,我潮州老家的石壁山風景區要搞文化碑林,有關部門選中山頂上一塊巨石,通過我請曹禺先生題字。我跟曹禺先生直說,他痛快地答應,你的家鄉,應該寫的。我為他鋪紙溶墨,他忽然問,寫什麽?我說您寫什麽都行,人家要的是‘曹禺”二字,他說,你出詞吧!我連連擺手,我哪敢呀?他又解釋,我一想詞,頭就疼。無奈。我隻好另紙寫上三個字——“攬玄黃”,行不?他一看,嗯,山頂上,天地玄黃,好!一揮而就。這三個字如今成了風景區的一幀名片。

  交往的多寡究竟有限量,而影響的深淺則屬無形。就我個人對戲劇的認識,更把話往絕對上說,中國的劇作家堪稱大家的,隻有曹禺一人!北京人藝被稱作‘郭(沫若)老(舍)曹(禺)”劇院,“郭、老、曹”並提,且置曹於末後,妥否?當然,學術上的排序不必過於認真,初唐四傑‘王、楊、盧、駱”,當年當事人就有異議,後代後來人更多歧見。倘若論及真正對戲劇藝術規律有精準把握。當推曹頭(老北京人藝人對先生的尊稱)。郭與老,不及也!更有高風亮節,先生作為人藝一院之長,全力揖讓郭與老的作品在人藝舞台上占盡春光,這是何等博大的胸懷!

  我每感到曹禺先生對人對事常有一種偉大的寬容。近幾十年來,人們對先生多有批評,這種批評包括為人和作品。比如作品,尖銳的批評集中在他於中國政權易手後寫的幾個劇本上:而對早年間的名著,偏又肆意劫掠。先生的名著被後來者“改編”的次數幾乎不可勝數,他似乎沒有反對過,他寬容後來者施行各種各樣的“嚐試”,他容許後來者站在他的肩膀上向茫昧眺望,與其說他不計較,莫如說他有一種巨人的自信。尊家聽說過曹禺先生明白表示過他支持哪一種“改編”(或日“解構”、“顛覆”)嗎?換言之,尊家無妨想想,《詩經》《楚辭》需要‘改編”嗎?莎士比亞需要“改編”嗎?在下說得再直白點,不朽的傑作是不能‘改編”的!許多‘改編”者無非借助曹禺先生的大作“沽”“釣”時下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當此際,我相信先生在九天之上當“頷之而已”。(語出《左傳》)

  中國研究曹禺的專家田本相君,寫了一本《曹禺訪談錄》,書中披露了曹禺先生的內心世界,他幾經斟酌,以‘苦悶的靈魂”為正題。我極口讚同這個正題,並應田兄之邀,寫了一篇文論,題目由茲而來——《惟其苦悶,所以偉大》。我認可一個道理,天才原本都是苦悶的靈魂!文章寄到《中國戲劇》,當時的編輯部主任很讚同,主編卻壓製,說現在是太平盛世,有什麽“苦悶”!主任為難了,真有點“苦悶”了,問我可否轉給《文藝報》?我說,哪棵樹不能吊死?文章便在《文藝報》上發表了,似也未有誹謗盛世的不良效應。今日重提這樁往事,遑論如煙如鉛,鄙人已經出離憤怒了:當下的意圖正是著眼於“苦悶”二字,重新解讀曹禺先生。

  曾聽萬方說過,好多年前,曹禺先生時常在夜間獨坐陽台,問他想什麽,他說想跳下去……乍一聽,腦袋瓜兒嗡然震蕩,似要開裂,如我這般快意朵頤、貪戀殘生的主兒簡直不可思議!漸漸地,萬方的話被我演繹成一個場麵,定格了,我也漸漸悟出些什麽。

  我想起不少人對曹禺先生的批評,自然都是善意的批評,尤其是畫家黃永玉先生那封出了名的信。

  黃先生在信裏首先表示‘你是我極尊敬的前輩,所以我對你要嚴”,然後指出曹禺先生“為勢位所誤,從一個海洋萎縮為一條溪流”。語氣相當率直。“你泥溷在不情願的藝術創作中,像晚上喝了濃茶清醒於混沌之中。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得也不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的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

  聽說黃先生是個很有才氣且極具個性的人,他的批評似也有理有據;然而,在我看來,似也值得商榷。從表麵看,華瞻的文采難掩偏激的立論。所謂“為勢位所誤”,是不了解曹禺先生的一種誤讀!先生的內心並不追逐‘勢位”,果有‘勢位”,他也是‘應該應份”的,中國戲劇界的領袖人物(從前叫“排頭兵”,當下時髦語叫“領軍人物”),除卻田漢、曹禺,還能有誰?事實上,“勢位”問題恰恰是他的無奈和痛苦。比如,與‘勢位”偕行的不止是名利,更有永不消停的表態(包括言論和行動)。所謂‘萎縮”,同樣似是而實非。天才的海洋依然存在,隻不過為更廣大的穹廬所覆蓋,我們隻能偶爾看見海洋的一抹浪花。比如,上述田本相君的訪談錄中所記述的曹禺先生的真知灼見,又如,那出有主題先行之嫌的《王昭君》,其中的孫美人的藝術形象便是‘最後一次在我的眼前/滾動著蔚藍色的波濤/和閃耀著驕傲的美色”。(借用普希金《致大海》)

  應該指出的失誤是黃先生這封信的矛頭指向。如果說,曹禺先生‘解放後”的‘不作為”是一種文藝現象,那麽,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由絕不僅僅是曹禺先生們自身的弱點,歸根結底是曹禺先生們的生存環境使然。錢鍾書在《管錐編》裏從羅列古代真言引禍、文網飛災人手,論及中國人的生存環境:“……諸如此類,皆斤斤嚴口舌之戒而弛口腹之防,亦見人之懼禍過於畏病,而處世難於攝生矣。”倘說錢鍾書是在談論曆史教訓,未必定與現實掛鉤:可巧,毛澤東答羅稷南問談及魯迅的今生來世,卻是實實在在的現實問題。據黃宗英回憶,一九五七年在上海的一次座談會上,羅稷南問:“主席,我常常琢磨一個問題,要是魯迅今天還活著,他會怎麽樣?”‘魯迅麽——要麽被關在牢裏繼續寫他的,要麽一句話也不說。”(《南方周末》2002.12.5)中國偉大的文化旗手魯迅先生尚且如此。更何況曹禺先生們!真個是“瞑禍過於畏病,處世難於攝生”。

  生存環境的安危緣自社會製度的優劣,我們都從“文革”中走過來,我們不能‘嚴”要求誰,既無資格,也難實現:我們甚至不能要求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也是被一種遠非完美的製度的力量推著走的。

  聽說曹禺先生把黃永玉的信鄭重其事地裱掛起來,我驀然想起司馬光的‘警枕”,光‘以圓木為警枕,少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王應麟《困學紀聞》)莫非曹禺先生以此信為警示,一日三省吾身?我回想這些年來所見所聞曹禺先生行狀,不由深深歎服先生麵對命運不能自主的生存環境,竟能養成如斯自覺的自我保護意識,而又葆有大海的胸臆、赤子之心!試想,先生沒有被打成右派,沒有被關在牢裏,難道不是‘奇跡”?他甚至比毛澤東眼裏的魯迅更多了一種選擇。他盡可以‘不作為”,但聽說他逝世前還被內定‘文聯主席”的‘勢位”,這是多麽了得的生存智慧!人們究竟苛求先生什麽?

  重讀曹禺,我漸漸認識到一種胸襟、一種精神、一種境界,叫寬容。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