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06.上線啟動

  我們創建網站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讓網站有趣比賺錢更重要。——馬克·紮克伯格

  馬克靠在椅子上,麵對著頁麵,一隻手不時地使勁抓著自己的頭發,看到不滿意的地方趕緊動手修改。雖然愛德華多在旁邊不停地說:“很好,已經很好了,我相信用戶們肯定會喜歡。”但馬克覺得仍有不滿意的地方需要進行修改。

  馬克進入網站的後台,添加著一些東西。個人模擬簡介的頁麵,是人們在注冊和添加個人信息後能看到的頁麵。頁麵上方有一個圖片框,可以在這裏添加任何你想添加的圖片。頁麵右邊的特征列表,可以添加進入大學時的年齡、專業、高中、家鄉以及所屬的俱樂部和個性簽名。然後是朋友列表,你可以自己添加或邀請別人加入。一個“窺探性”的申請可使你查看別人的個人簡介,讓他們知道你查看過他們的資料。此外,還有用大號字體顯示的你的“性別”、你在“找什麽”、你的“感情狀況”以及你對什麽“感興趣”。

  那就是網站的天才成分之所在,這將使一切運轉起來。找什麽、感情狀況、對什麽感興趣,這些事情是位於大學生活核心的履曆表。這三個概念簡單地定義了大學生活—從派對到教室,再到宿舍,這就是驅動校園裏的每個孩子的引擎。

  這個網站說白了就是複製現實,那麽就意味著網絡與現實一樣,驅動這個社交網絡的因素跟驅動大學生活的因素是一致的—性。即使是在哈佛這樣的世界名校,一切真的都跟性有關。得到它,或得不到它,那也是人們加入俱樂部的原因。那就是為什麽他們選了某些課程,為什麽沒選某些課程,以及為什麽要坐在食堂的某些位置上,這一切都跟性有關。

  馬克又敲打了幾個按鍵,把頁麵切換到當你訪問The Facebook。com時看到的第一個頁麵。愛德華多看到上方是深藍色的橫條紋,以及稍淺點的藍色的“注冊”和“登錄”按鈕。頁麵看起來極其簡單和清爽,沒有閃爍的燈光,沒有煩人的鈴聲。

  “點擊這裏就可以登錄了吧?”在旁邊一直看著的愛德華多問。

  “是的。”馬克點擊了一下注冊欄。

  “這裏得需要哈佛的郵箱才可以注冊。這個是最關鍵的!”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知道申請的人是不是熟人,或者身邊的其他人!”

  這意味著要注冊Facebook,必須是哈佛的學生。馬克和愛德華多深知這種限製會使網站更流行,這也會使你確信你的信息將被保留在一個封閉的係統中,是私密的。隱私是重要的,人們希望對他們放在網絡上的資料具有控製權。

  “那是什麽,最底下的?”愛德華多的身子前傾,眯著眼讀一行小號印刷體文字。

  “由馬克·紮克伯格製作!”

  那是馬克給每個人看的簽名。這行字會出現在每個頁麵上,就在屏幕的最底下。現在,坐在馬克的作品前,仿佛所有的辛勞都得到了回報,網站差不多完工了。他們已經在幾個星期前,也就是1月12號,注冊了域名——The Facebook。com。馬克他們已經從紐約州租好了服務器,大約每月85美元。服務器會負責網站的流量和維護。明顯是從Facemash事件中學到了教訓,他再也不需要更多的被凍結的手提電腦。服務器可以處理相當大的流量,因此, 即使這個東西和Facemash一樣受歡迎,也不會再出現網站凍結的問題了。

  一切都有條不紊。 TheFacebook。com可以開始運行了。

  “讓我們開始吧。”

  馬克手有些顫抖,這是興奮激動造成的,他鄭重地按下“確定”鍵。看著網站正式上線了,馬克與愛德華欣喜若狂。但是為了能夠讓網站迅速地傳播開來,他們還不能去喝酒慶祝,他們必須完成最後一步。

  “這些男孩都是鳳凰俱樂部的成員。如果我們把The Facebook。com的網址發給他們,它就會被相當快地傳開來。”

  馬克非常同意。先發給鳳凰俱樂部會員是愛德華多的主意,他們畢竟是校園裏的社交明星,而Facebook正是一個社交網絡。如果這些孩子喜歡這個社交網絡,並把它發給他們的朋友,那它將會被很快傳播開來。這些鳳凰會員認識很多女孩。如果馬克隻是打算發給他自己的電子郵件列表上的人,那它就隻能在計算機係中間傳來傳去,當然還有猶太兄弟會的成員。但肯定不能傳到很多女孩手上。這樣的情況是不理想的。

  愛德華多寫了一封簡單的電子郵件,隻有幾行字,介紹了一下網站,並附上The Facebook。 com的鏈接。然後深吸了一口氣,敲下按鍵,在彈指間將郵件群發了出去。完成了!愛德華多閉上眼睛,想象著微小的信息包飛向外麵的世界,在銅線裏呼嘯而過,彈跳出軌道衛星……微小的電子流從一台電腦跳躍到另一台電腦,就像廣袤的神經係統中的一道道光。

  “我們去喝一杯吧!現在是慶祝的時候了!”

  愛德華多把一隻手放在馬克的肩膀上,把他嚇了一跳。

  “好!”

  午夜,大街上一片安靜。馬克和愛德華多肩膀搭著肩膀奔跑在大街上,他們邊呼喊亂叫邊向酒吧跑去,仿佛整個世界是他們的,的確這個世界就是他們的。他們不僅是走向酒吧,更是走向成功。

  在它的主頁上寫著:“Facebook是一個在線目錄,它將校內社交圈的人們聯係到一起。我們在哈佛大學內掀起了廣受追捧的Facebook風潮。你可以在Facebook上:搜尋自己學院的同學;找到自己班級的同學;查找自己朋友的友人;勾畫出自己的社交圈子。”

  馬克為自己申請了從一號到四號四個登錄帳戶(前三個都是為測試使用)。五號是室友休斯,六號是莫斯科維茨,七號是愛德華多。馬克的朋友,也是同學之一的安德魯.麥克科倫以網上找到的阿爾·帕西諾頭像為藍本,將數字一和零覆蓋在上麵,設計出一個標誌——這些是數字媒體的基本構成部分。

  這個消息最初流傳得很快。網站的首批用戶是馬克那些和自己住在一起柯克蘭宿舍的左鄰右舍,他們發郵件給其他學生,邀請對方加入並結成好友。有人還建議給柯克蘭宿舍郵件名單上的所有學生群發郵件,這棟宿舍樓的總人數大約是300人,轉眼間就有幾十人注冊。就這樣,Facebook開始了井噴式增長。網站開通後第四天是星期日,截至當日,注冊的學生已達到650人左右,星期一又有300多名學生加入。Facebook幾乎立刻成為哈佛校園食堂和課間的熱點話題,大家都愛不釋手。

  在這個網站上注冊時需要一張單人照和少量個人信息以創建個人簡介。注冊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相關狀況,會從下拉式菜單中選擇:單身或者未確定伴侶關係,還要確定自己的電話號碼、用戶名、郵箱;說明自己選修的課程(這是受“課程搭配”啟發的一個特色);最喜歡的書、電影和音樂;參加的團體、政治立場;態度(十分開放/開放/穩健/保守/十分保守/冷漠)以及最愛的名言。Facebook自身沒有內容,它不過是一個程序,是為滿足客戶需要而提供的一個平台。由於隱私管理是最初設計的一部分,所以有一些重要的限製要求:沒有哈佛大學地址的郵箱就不能注冊,而且登錄者必需使用真實姓名。這使Facebook具有排外性,但也確保了用戶的資料絕無虛假。

  馬克後來向哈佛《深紅》透露,他希望隱私選項會有助於在Facemash事件引起學生憤怒後重塑自己的聲譽。通過這種方式讓用戶的身份真實有效,也使Facebook與此前互聯網上包括Friendster和MySpace在內的其他網站有著根本區別。在這個網站可以設置隱私選擇,決定具體哪類人能看到自己的個人信息。這類限製可以設為在讀學生、自己班級的同學或者在自己住處的舍友。

  一旦設置完個人簡介,網內互動就開始了。這個過程很受限製。在邀請其他人成為朋友以後,用戶會看到自己的社交關係圖表,其中顯示出與自己有聯係的所有人。用戶也可以指向其他人,Facebook上稱為“捅一下”其他用戶。隻需要在對方的頁麵上點擊一下,對方的主頁上就會顯示出被“捅”的跡象。這意味著什麽呢?對此馬克在網站上貼出了他漫不經心的回答:“我們認為這是有趣的做法,是一種沒有特別意義的特色……那麽就隨意運用這個功能吧,因為你不會從我們這裏得到解釋。”

  Facebook上的許多活動最初都是年輕人荷爾蒙作用的結果。在那裏你會被問到是否對男性或女性“感興趣”。此外,那裏還會對是否列出與他人的關係提出建議,並且要求用戶填寫標示為“尋求”對象的內容。一個經常選到的選項是“隨意不限”。在“捅一下”別人時,被捅的狀態隻會顯示在對方的簡介上,對方也能回捅自己。至少對一些學生而言,這種互動有著明顯的性意味,畢竟這是麵向大學的網站。

  另一方麵,很多人會發現Facebook擁有實際又全麵的作用—在班上建起研究小組、為社團安排會議、發布聚會的通知。這個網站是自我表現的工具,甚至在其發展初期,用戶們就開始意識到個人的許多方麵都能在網頁上展現出來。

  對許多學生來說,Facebook的另一特色是它的及時性。在網上點擊一門課程就能看到誰選修了這門課,就像“課程搭配”的功能一樣。網站推出時學生們正在選擇此後一學期打算修習的課程。這個時期在哈佛被稱為“采購周”,課程都於此時才開始,但學生能自主決定添加或放棄哪些課程。就哈佛學生而言,確定自己的選修課部分基於誰與自己一起上課。因此,Facebook的這個特色立即就能派上用場。這有助於解釋網站成立之初為何能快速推廣,以及馬克為何在那一周啟動網站。

  如今放在柯克蘭宿舍H33寢室裏的白板已不同於從前,它扮演的角色已經不那麽抽象了。馬克開始在上麵繪出顯示Facebook增長數據的表格和圖表—內容主要是每日增加用戶數和采用了哪些特色服務,白板上還記錄著哪些用戶擁有的朋友最多。

  就在300名新用戶注冊Facebook的那個星期一,第九期哈佛《深紅》采訪了馬克,該報的記者已經慢慢習慣了這樣的訪談。“建這個網站的本意,”馬克接受采訪時說,“就是為了使每個用戶在讓朋友加入自己的圈子時可以感覺更棒。”對於因Facemash事件而受到的指責,他的回應依然機警。他在采訪中強調自己“小心行事,確保用戶上傳的信息並非受版權保護”。這家校報對他的動機做了些調查:“馬克說,他成立這個網站不是為了盈利。‘我沒打算出售任何人的電子郵箱地址,’他說,‘我曾經想過,用戶也可以把簡曆上傳到我做的這個網站,然後用人會司可以從哈佛的求職者裏找尋合適人選。但我不想觸及這方麵。這會增加網站的嚴肅性,會減少趣味性。’”

  讓網站有趣比讓它賺錢更重要。這樣的聲明在Facebook不長的曆史中始終擲地有聲。 Facebook也許意在取代哈佛宿舍裏的花名冊,但從一開始兩者就有明顯不同。入學第一周拍攝的那些相片中,新生們通常都是姿勢別扭,既不起眼也不掩飾。而在Facebook上貼出的相片會展示出他們最積極可親的一麵。正如他們本人想象的那樣,一派明日巨星的青春風采。

  哈佛《深紅》的一位專欄作家在這篇報道中頗具預見Facebook許多特色在成為其核心魅力後就會永遠存在。5年後成為《紐約客》執行總編的阿米麗亞·萊斯特那時還是名大二學生,她當初這樣寫道:“Facebook沒有明確地把用戶集結在一起,結成浪漫交友的圈子,而是表現出其他許多本性:一種尋求歸屬的渴望、一種虛榮的衝動和重重的偷窺心。”

  Facebook很快在競爭中嶄露頭角。從啟動的第一天起,一些用戶就沒有把它僅僅看作聯係和收集有用信息的方式,還將它視為能交到最多朋友的途徑。許多用戶如今仍然這樣認為。

  第一周結束時,約有一半的哈佛本科生已經在Facebook注冊了。截至2月底,注冊的本科生已有總數的四分之三。可是把照片傳到網上的並非隻有學生。由於注冊唯一需要的是一個哈佛大學的郵箱,這就意味著Facebook的用戶不僅限於哈佛的本科生和畢業生,還有校友和大學教職員工。有些學生抱怨不該讓教員也加入這個網。然而,在3月份以前,隻有極少數大學員工和1000名左右的校友注冊,大多數都是在校生。3周以後,Facebook擁有了6000名用戶。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