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031 道家學派創始人

  李耳

  “傳略”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

  厲鄉曲仁裏(說這今安徽渦陽人)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後見周朝衰落、社會風氣頹敗,於是棄官歸隱。傳說老子歸隱時騎青牛路經函穀關,函穀關守令關尹請求老子著書,於是有《老子》五千多言留於後世。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傳見《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

  “影響”《老子》即《道德經》,本書分“道”與“德”兩部分,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道”本是道路、道理以及規律的意思。老子將“道”從其原來意義中抽象出來,賦予其形而上本體的意義,“道”是天地萬物的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思想中的“道”用言語是難以說清的。《老子》首句說,“道可道,非恒道”,然而老子留下了五千多言正是要說明“道”的。老子在說“道”這個名字起源時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名之曰大。”老子對這個“寂兮寥兮”的“道”進行描述時說,這個“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它“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所以“道”是“無”,但這個“無”並非不存在。“道”是“虛”,因其有巨大的包涵性。

  “無”“虛”的“道”在自然現實中含有豐富辯證法。老子認為現實中的一切都是相對的,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先後、善惡、美醜、智愚、損益、榮辱、強弱、勝敗、靜躁、輕重、大小等,它們都相對而存在,其相對的雙方時時處於矛盾運動之中。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其表現就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還有“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不過道在本體上是絕對的,是靜的,所以老子又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德者,得也。”德就是得到“道”。在人世、社會、政治中如何才能得到“道”呢?老子首先揭出世道衰落的原因,即“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貞臣”。其“仁義”“智慧”“孝慈”“貞臣”的出現是因為失落了“道”的本體,從而降低而表現成了欲塵,欲塵的紛亂相雜最後導致社會複雜、狂亂。要想挽救社會之衰落,老子提出了“絕聖棄智”的口號。並循著忠→慈→義→仁→德→道的回歸路線,希望恢複到小國寡民之世。老子認為“小國寡民”是最自然的,也應該是人最理想的生存環境,小國寡民就是老子的“道”在社會上的再現,老子描述小國寡民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針對恍惚、窈冥的“道”,“無不為”指“德”而言。但如欲達到“德”的無不為必須先具備“道”的無為。如果專就德中學習一些方法、策略,沒有道的涵養,那是不會“無不為”的。而後世頗有人隻注意在謀略上利用老子的思想,卻忘卻或忽略了老子“無為”的根本思想,這不符合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教導。

  “餘論”老子的道家思想開啟了中國幾千年來崇尚自然、努力與自然合一,務使生活超然、灑脫、逍遙的精神內涵,並使一切都飄有靈逸之美,中國藝術的靈魂離不開道家的思想。《老子》一書也成了中華民族的珍寶,後道教興起,奉《老子》為寶典,對《老子》有了新的挖掘,並從氣功的角度對《老子》進行了探索。魏晉興起的玄學,所依據的三經(三經即《易經》《老子》《莊子》)之一就是《老子》,其對《老子》新的解釋,一倡魏晉尚自然之風。到宋朝時儒釋道合一,道家思想更植根於中國人心中,形成了中國人性格中的一部分,以致到現在老子的思想依然給予現代人深刻的、有價值的啟示。

  (梁一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