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之所以有名,倒不在於他是美國總統,而是因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任登陸歐洲剿滅希特勒的盟軍總司令。

  1890年10月14日,艾克出生於德克薩斯州的德尼遜。他出生不久全家就移居到堪薩斯州的阿比倫。他家境不寬裕,半工半讀念完了中學。由於西點軍校是不收學費的,所以他於1915年進了西點軍校。他的脾氣特別溫和,與同學的關係處得非常好,也得到了老師的喜愛。

  畢業後,他投靠在潘興將軍麾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一名低級軍官。1924年,他進了陸軍參謀學院,1926年在該校以第一名畢業。當麥克阿瑟當陸軍參謀長時,他是麥的部下,領少校銜。1930年麥克阿瑟帶領軍隊在華盛頓鎮壓退伍軍人請願團時,艾克也是隨行者之一。

  麥克阿瑟被派往菲律賓時,他又隨同前往,並成了麥的得力助手。

  1939年,他回到美國,任第三軍參謀長,在1941年路易斯安納的軍事演習中表現不凡,引起了當時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馬歇爾就召見他,任他為陸軍參謀部作戰計劃組助理組長。

  在初次同馬歇爾麵談時,他隻是一名上校。但他一貫擅長“公共關係”,他對馬歇爾表示:“我根本不在乎你是否提升我或擴大我的權力,我也不考慮我是否喜歡或不喜歡這項新的工作。作為一名軍人,我唯一考慮的是要恪盡職守。”這一番話正擊中了要害,大大地取得了馬歇爾的歡心。

  艾森豪威爾在回憶時就這樣寫道:“自那天起,他就提升我,啊,不是從那天起,是在10天之內,他親自寫推薦書給參議院,要求升我為少將。我升少將後不久,他就決定派我到英國去。而當他正式派我去時,他又加給我一顆星,接著又加一顆星。”

  1942年6月,艾森豪威爾到達倫敦出任歐洲戰場最高司令。

  《世界傳記大全》對他做了如下的評價:

  在隨後的歲月中,證明艾森豪威爾的個人性格正好適合於這一項工作。他必須與一批英國將軍打交道,而他們的作戰經驗都要遠遠超過他。他還須與首相丘吉爾打交道,而這是一位唯我獨尊旁若無人的人。他既要與這些人相處得得體,又要不失作為盟軍最高長官的地位。他做到了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又做到了用人恰到好處。

  1942年,他為北非戰役鋪平了道路。1944年,他壓倒了英國將領們的嘀咕,決定在6月進入歐洲大陸。他選擇了正確的時機和地點在諾曼底登陸。他一路橫掃德軍(隻有一點小挫折),勢不可擋。在蘇軍的強大配合下,歐洲戰爭乃告勝利結束。當柏林勢在必陷之際,他拒絕丘吉爾的進攻柏林之議而遵守協議,止於易北河,讓蘇軍首先進入柏林。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艾克立即成了全美國最知名的人士之一。

  在最初,他沒有政治野心。他拒絕從政,在1948年出任了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接著,他受杜魯門總統之請,於1950年出任了剛剛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第一任司令員。這裏的人事關係比以前更複雜了,但他善於處理,充分顯示了他的公關才能。

  1952年是大選之年。共和黨從1948年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他們覺得一定要找一位能得人心的候選人,挑來挑去,覺得沒有人能比得上艾克。其實,艾森豪威爾在曆次選舉中都沒有投過票,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是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但共和黨政客們設法論證他是共和黨人,於是就被推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艾森豪威爾的外表特點是他的“微笑”。共和黨就廣為宣傳他的笑是“特別的、孩子氣的、熱烈的、生動的、熱情的、迷人的、跳躍的、可愛的、有感染力的、自然而不做作的、好似100瓦特的微笑”。

  共和黨還製作了一種圓形小徽章。上麵畫的是艾克的微笑頭像,並標上了三個字:I like Ike。這三字中的I都發長音,因此念起來像一支小曲,其妙無窮。

  艾克很容易地取得了勝利,進入了白宮,成為美國第34任總統。

  他在位八年,籠統地說,做了三件好事。

  第一是結束朝鮮戰爭,在板門店簽了停戰協定,肯定了這是一場不分輸贏的戰爭,因為雙方都沒有得到便宜。南北依然以38度為界。

  第二是始創了戴維營精神。他乘斯大林去世及赫魯曉夫上台之機,謀求美蘇諒解。他向美國人民講:製造每一尊大炮、建造每一艘軍艦、發射每一枚火箭,歸根到底,都是一種盜竊行為,是向饑餓而沒有飯吃的人進行盜竊,向寒冷而沒有衣穿的人進行盜竊。

  建造一架現代重型轟炸機的費用就可以用來在30個城市內各建一座磚砌的新學校;一架戰鬥機的費用就可以買50萬蒲式耳的小麥;一艘驅逐艦的費用可以為上萬人提供新的住宅。

  在你頭上轟鳴的噴氣飛機,每架值75萬美元。一個每年掙一萬元的人,工作一輩子也掙不到那麽多錢。我們這個世界怎麽可以長期負擔這樣的東西呢?我們現在正在進行軍備競賽,這會把我們每個國家帶到哪裏去呢?搞得不好,就是原子戰爭。就算搞得好,也會把每個國家自己的勞動果實剝奪幹淨。

  “對蘇維埃政權老是這樣簡單地加以譴責,我已經太厭倦了。我想,大家也已厭倦了。我不準備譴責他們。我感興趣的是未來。他們和我們政府都有新人上任,這完全是新的開始。現在讓我們開始相互對話吧。”

  於是,赫魯曉夫被邀訪問美國,在戴維營舉行了會談,這就是“戴維營精神”。赫魯曉夫也在美國人民麵前說:“美國是一個美好的國家,它的人民是偉大的人民。美國是裝配線生產之父。在十月革命後,我們就向美國學習。我們曾派人到美國接受訓練,有的在大專院校學習,有的在福特汽車廠及其他工廠實習。我們現在有一位部長叫斯特羅金,他是最優秀的汽車工程師。他過去就是在福特汽車廠工作的。老福特先生假如今天還活著,他一定可以告訴你們,他為有這樣一名徒弟而感到多麽高興。反過來,你們有一位工程師柯柏上校,曾在第聶伯水力電站當工程顧問,獲蘇聯紅旗勞動勳章。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到蘇聯工作的美國人有上千人,我們是非常感謝你們的,現在我謹向你們鞠躬致謝。你們應當為我們的成就感到驕傲,正如一名優秀老師看到他的優秀學生取得輝煌成績而感到驕傲一樣。我們是你們的學生,是無愧於老師的學生。現在我們要力求趕上你們和超過你們,作為老師的你們,應當為此感到驕傲。”

  艾森豪威爾本來要回訪蘇聯,但發生了所謂間諜飛機事件,結果不了了之。但有人認為赫魯曉夫的“戴維營精神”是修正主義,至今成為懸案。

  第三個功勞是任命厄爾·沃倫為美國最高法院院長,也就是首席大法官,來頂替去世的大法官文森。

  1952年,許多向公立學校種族隔離製挑戰的案子遞到文森為首的最高法院。由於未能作出判決,法官們安排以後再討論。沃倫上任後,重新辯論,並於1954年5月17日對有代表性的布朗訴托皮卡案作出裁決。法院一致認為:根據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製是違憲的。這就完全推翻了1896年普萊西控弗格森案的“隔離但平等”的原則。沃倫堅定地宣布:“在公共教育領域,‘隔離但平等’的原則是站不住腳的。隔離教育設施是天生不平等的。”

  一年以後,法院擬定了執行程序。它訓令聯邦地區法院下令取消各自轄區內學校的種族隔離製,並要求地方當局須有誠意“迅速而合理地開始行動”。布朗案的裁決影響極大。它打破了南部2l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原有學校體製。它要改變占美國公立學校注冊人數近百分之四十的八百多萬白人兒童和二百五十多萬黑人兒童的教育方式。沃倫法官的這一舉措是林肯的解放黑奴令以來最偉大的有關黑人權利的立法。

  “隔離但平等”的原則在其他領域內也跟著紛紛落馬。在一係列其他判決中,法院又宣布公園、公共住宅、市立高爾夫球場、公共海濱和浴室,州內公共汽車、州際汽車站、火車和飛機等的種族隔離都為不合法。1955年,州際商業委員會下令鐵路取消所有維持種族隔離的規定和慣例。

  從此,美國黑人的人權運動就滾滾向前,不可阻擋。

  但在中美關係問題上,艾森豪威爾期間沒有絲毫改進,原因之一是當時的國務卿福斯特·杜勒斯是一名不可救藥的反華分子。他至死抱住台灣的“中華民國”而不承認七八億人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他甚至說,承認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政治道德問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