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 奇妙的“透光鏡”

  “透光鏡,”在想象中應該是一種透明物質製作而成的鏡。一般來說, 應用最多的、最常見的透明材料是玻璃, 那麽, “透光鏡”是透明材料的鏡子嗎? 回答是否定的, “透光鏡”是銅製的。在上海博物館收藏著三麵西漢時的透光鏡, 當時, 周恩來總理參觀博物館, 對這些透光鏡發生了興趣, 並指出應研究透光的問題。

  在中國, 銅鏡的製作由來已久。大約在4 , 000 多年前, 青海和甘肅地區就有人使用銅鏡。戰國成書的《考工記》中還有關於鑄銅鏡材料的配方。西漢時, 鐵產量遠遠超過銅產量, 但是鐵易生鏽, 不適宜鑄鏡體。這使銅鏡仍很流行, 這就大大刺激了銅鏡鑄造技術的發展。

  透光鏡是怎樣“透光”的呢? 從表麵上看, 透光鏡與普通銅鏡沒有什麽區別。但是, 當把透光鏡放在陽光下, 使鏡子反射的光照在牆上就會發現, 鏡背麵的畫紋和字跡會清楚地映在牆麵上。就好像是光線照在鏡麵透過金屬再從鏡背麵反射出來一樣。

  透光鏡這種奇妙的效應使許多人驚奇不已。日本人也很喜歡這種能“透光”的鏡子, 他們稱它為“魔鏡”。19 世紀初, 歐洲人在印度的加爾各答市發現了透光鏡。後來, 法國的一位科學家把一麵透光鏡贈給法國科學院, 並做了演示, 引起了歐洲科學界的熱烈反響, 並為此爭論了100 年。

  由於日本與西方接觸較多, 歐洲人研究的透光鏡主要是日本的“魔鏡”。1974 年, 在東京召開了一次國際學術會議, 日本一位教授放映了一部名為《魔鏡》的影片, 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許多代表都爭相購買魔鏡進行研究。

  透光鏡奇妙的效應受到曆代科學家的重視, 他們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類, 其代表人物是宋代的沈括和元代的吾邱衍。

  沈括的收藏中有透光鏡。他發現, 透光鏡是否透光與鏡的厚薄無關。他認為, 鑄鏡有一個冷卻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有銘文或花紋的地方比較薄, 冷卻得慢些。沒有銘文或花紋的地方比較薄, 冷卻得快些。冷卻快的地方收縮得較大, 這就出現了與銘文或花紋一致的花紋。這樣的解釋是有道理的, 但沈括並不放心, 他仍提出了疑問: 按照這樣的解釋, 凡是有厚薄的銅鏡都應“透光”, 而實際情況為什麽不是這樣呢? 清代科學家鄭複光對沈括的觀點有進一步研究。

  鏡麵微小的凸凹不平造成“透光”現象, 而不在強光下照鏡子是難以發現的。他還舉例說明: 水麵很小的波紋把陽光反射到牆壁上就會發出點點瑩光。

  吾邱衍分析透光鏡之所以“透光”是因為鏡麵不平所致, 但是這種不平並不像沈括所說的那樣。他認為, 先用“清銅”鑄鏡, 在鏡背鑄就一定的花紋( 如盤龍狀), 而後再用質地不同的“濁銅”補鑄在鏡麵。用它反射日光就會再現鏡背的紋飾。

  透光鏡為什麽可以“透光”, 雖有沈括、吾邱衍、鄭複光等人的解釋, 但是透光原理仍未揭示, 特別是它的鑄造技術都一直是個謎。

  1975 年, 上海一些單位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儀表鑄鍛廠的研究人員利用不同的方法製成透光鏡, 都有較好的“透光”效果。

  複旦大學概括沈括的說法, 采用了“淬火法”, 即將鑄好的青銅鏡磨光之後加熱, 投入鹽水中冷卻。這樣, 鏡子再拋光後就具有“透光”作用。然而, 西漢的銅鏡比較脆, 用淬火法極易斷裂, 因此, 用淬火法不可取。後來, 上海交通大學和儀表鑄鍛廠采用砂型鑄造後再磨研, 磨成薄鏡, 鏡子就“透光”了。

  經過測定, 透光鏡之所以“透光”, 這是由於鏡麵有微小的凸凹不平所致, 人眼是不易覺察出來的。因此, 西方人把透光鏡叫做“曲率不等鏡”。這種銅鏡反映出西漢時高超的冶鑄工藝和刮磨技術, 是不可多得的國寶。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