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一波三折

  隨著河內軍隊向南方的挺進,“越南化”已名存實亡,南越軍隊甚至都不能組織有秩序的撤退。尼克鬆、基辛格氣哼哼地宣稱要取消最高級會晤。最終不過是虛張聲勢,反倒是莫斯科警告華盛頓,在河內攻勢麵前有所克製,有助於最高級會晤的成功。

  盡管北越步步緊逼,並取消了4月份的巴黎秘密和談,尼克鬆仍然簽發美軍從越南撤軍的命令,他這樣做是出於對大選臨近的考慮。

  5月,基辛格在南越軍隊幾乎完全喪失戰鬥意誌的情況下重新安排了與黎德壽的秘密和談。他聲稱這次和談是冷酷無情的。一點也不奇怪,在北越取得節節勝利之際,他們決不願意停火或妥協。基辛格中斷了談判。

  基辛格回國後,黑格乘直升飛機到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接他去見尼克鬆,這表明黑格的地位有所變化,他已不再僅僅作為基辛格的助理,而是作為有獨立身份的參加者被邀請來討論問題。

  在“紅杉號”快艇上舊馬達的轟鳴聲中,三人決定要對北越采取重大軍事行動。至於說這個月下旬與莫斯科的最高級會晤,尼克鬆極不情願地說隻好取消了。

  將要失去最高級會晤的前景令基辛格惶惑不安。一想到即將產生的談判破裂以及國內騷亂,他就頭疼。何況,他這三年來苦心經營的外交均勢也是靠與蘇聯的最高級會晤得以完成。

  尼克鬆和基辛格一心想尋求一條路子既能使他們在北越攻勢進行過程中去莫斯科,又能使他們看上去不是那麽輕易上鉤。就在他們竭誠殫慮之際,一個新念頭冒了出來:原先要取消最高級會晤是因為當蘇聯提供的坦克在屠殺美國士兵時,在克裏姆林宮碰杯顯然是不合適的,並且也要使有關美蘇關係將受到影響的威脅兌現。但現在既然尼克鬆已決定采取重大軍事行動,美國必須立刻宣布取消最高級會晤才行,否則蘇聯人就會搶在美國前麵宣布。

  霍爾德曼一直不明白基辛格的思路:為什麽美國進攻北越,蘇聯會取消最高級會晤。霍爾德曼的感覺是對的,勃列日涅夫本質上是個政治仆從,而不是一個談判戰略家,他不太可能把越南問題跟最高級會晤糾纏在一起。

  尼克鬆派基辛格去征求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的意見。康納利的強硬,盛氣淩人的自得,肯吃苦耐勞的政治本能,使他新近成為尼克鬆的金發寵兒。

  基辛格對在港口布雷表示憂慮。“如果我們這樣做,就不得不取消最高級會晤。”基辛格絞著雙手,愁眉苦臉地說。

  “這沒有道理”,康納利回答道,“如果我們取消,我們就會看上去像做錯了什麽。尼克鬆應該想轟炸就轟炸,想布雷就布雷,隻要能懲罰北越,什麽方式都行。”康納利建議道,“如果蘇聯人要取消最高級會晤,讓他們去。但我相信他們不會的。”

  “康納利一說完,我就知道他是對的。”基辛格過後回憶說。於是,尼克鬆、基辛格共同承認他們從前的打算是錯誤的,他們決定盡管對方一再忽視他們的威脅,他們將繼續去莫斯科參加最高級會晤。

  5月4日,尼克鬆在行政大樓的密室研究將對北越采取什麽規模的軍事行動。參加者有基辛格、霍爾德曼和新近加入核心圈的成員——黑格。國務卿羅傑斯、國防部長萊爾德照例被排除在外。基辛格建議在海防港和其他主要北越港口布雷,在河內附近增加B-52轟炸機轟炸。

  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共同得出結論,在港口布雷軍事意義不大,因為正在進行的共產黨攻勢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基辛格不同意,他認為北越的大部分石油都從海上運輸,即使布雷不能阻止現在的攻勢,但至少能削弱共產黨想要無限期戰鬥下去的決心。

  這裏,基辛格為羅傑斯設下一個圈套。他知道在北越港口布雷已是尼克鬆的決定後,打電話告訴副國務卿約翰遜,說他擔心布雷一事會影響最高級會晤,希望羅傑斯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糾正這個想法。約翰遜把基辛格的話告訴羅傑斯,羅傑斯懷疑基辛格心術不正。於是,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羅傑斯故意含糊其辭。約翰遜注意到羅傑斯的感覺是對的,基辛格隻是偽裝反對這項計劃,基辛格慫恿羅傑斯反對總統已經作出的決定是為了“叫總統更進一步不信任他”,但基辛格竭力否認他有這種企圖,他說他想要羅傑斯在會議上有發言權。

  尼克鬆在電視講話中宣布了軍事升級的決定後,國內朝野一致認為在海防港布雷會使最高級會晤流產。基辛格對此也持悲觀論調,甚至連蘇聯大使多勃雷寧也抑鬱不樂,因為他肯定他的克裏姆林宮主子會取消最高級會晤。基辛格為他的連環套又加了一環,他告訴多勃雷寧,西德政府已保證有足夠的票數通過上次簽訂的有關柏林的協議。這對蘇聯人來說十分重要。雖然美國對推行柏林決定起不到什麽作用,但基辛格裝作是這麽回事。有趣的是,美國政府對西德政府的控製與蘇聯對河內政治局的控製半斤對八兩,但雙方都想象對方有更多的影響力。

  勃列日涅夫在決定是否取消最高級會晤的會議上顯得特別輕鬆自在。這個會議由克格勃的主席安德羅波夫主持。他後來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

  勃列日涅夫的美國問題專家阿巴托夫主張不取消最高級會晤,政治局大部分人同意,隻有烏克蘭共產黨主席強烈反對:“我不願握住在越南沾滿鮮血的手。”他提到尼克鬆時說。但來自烏克蘭的其他政治局成員不這麽看,勃列日涅夫轉向烏克蘭主席說:“同誌,你可以代表自己,但不能代表所有烏克蘭人說話。”

  由於地區共產黨領導大部分都唱反美論調,勃列日涅夫害怕自己的領導地位因此會受到影響,於是他在最高級會晤召開的三天前開了全體中央委員會特別會議來正式批準這項決定。“我不願獨自承擔指責。”勃列日涅夫告訴阿巴托夫。

  “在促使我們覺得有必要保持與美國的關係過程中,基辛格覺得是中國起了決定性作用,”阿巴托夫多年以後說,“但實際上是柏林起到更大的作用,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在中央委員會召開期間,西德開始對有關柏林的協議投票。勃列日涅夫宣布休會,以便等結果出來。協議以一票之差通過。“如果在波恩出現的是另一種情況,勃列日涅夫和中央委員會肯定會決定取消最高級會晤。但我們從基辛格那兒得到過協議會通過的保證。”

  5月10日,多勃雷寧來拜訪基辛格時,基辛格一下子明白了蘇聯人已同意舉行最高級會晤。多勃雷寧帶來的抗議書措辭溫和,並拿出了一個封好口的信封要基辛格猜政治局的決定。隨後,他問總統是否已決定接見蘇聯的貿易部長,基辛格回答說:“這有可能安排進尼克鬆的日程表。將會有記者和攝影師在場”,基辛格補充道,“蘇方會不會介意?”多勃雷寧回答:“不會。”

  蘇聯貿易部長到達橢圓形辦公室後,他與美國總統對“友誼”這個詞在不同語言裏的表達法進行了探討。一位NBC電視台記者高聲提出最高級會晤是否還會進行的問題,蘇聯貿易部長回答道:“我們對此毫不懷疑,我不懂你為什麽提出這個問題,難道你對此有疑問嗎?”

  美國布雷—轟炸計劃從未征求過南越總統阮文紹的意見,但他對這條消息感到十分高興。惟一叫他遺憾的是這次軍事升級壽命太短。“如果你們不停地轟炸河內,你們會從飛機上看到白旗升起。”20多年後他回顧道,“基辛格對俄國和中國顧慮太多,你們這是打一場無把握的仗。”

  1972年5月的軍事升級行動不像1970年5月的對柬埔寨的入侵,沒有引起軒然大波。越南化進程已經平息了國內的不滿,蘇聯同意舉行最高級會晤的決定也使不多的幾聲抗議悄然逝去。

  北越進程很快開始減緩。黎德壽又回到談判桌上。基辛格的原助理羅傑·莫裏斯評論道:“布雷至少使北越的迅猛攻勢停了下來,並且在某種程度上贏得了時間。”

  基辛格又神氣活現起來。“緩和”的第一個主要嚐試就導致了蘇聯策略性地接受美國在越南采取的軍事行動。在他和總統去莫斯科的路上,他宣稱這是最偉大的外交成果之一。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