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古代東南亞與中國的交往

  一、古代印支半島各國與中國的交往

自古以來,中國和越南人民便有著經濟來往和文化聯係。越南人民對中國農業方麵的貢獻,是傳入了越南中部(占城)的耐旱稻種。宋真宗時(公元998年~1022年),因江浙旱荒,取占城稻種3萬斛播種。當時稱為占城旱稻,其米粒大而味甘。11世紀初,占城稻種在閩、浙及長江、淮河一帶種植,以後又推廣到北方各地。其次,中國人民所喜愛的甘薯(又名紅薯,北方稱地瓜)也是從越南傳入中國的。後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說“甘薯……出交趾武平,九真興古”。中國人民在生產技術等各方麵,對越南有很大的幫助。中國的鐵製農具和牛耕、養蠶織錦、造紙印刷先後傳入越南,對越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國的建築技術、武器製造、醫藥針灸等先後傳入越南。越南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加以發展,也有很多成就。明初有不少越南人移居中國,其中建築師阮安曾參與當時北京的城池、宮殿、衙署等的建築規劃和設計。

中國的漢字、漢語很早就傳入越南。越南的許多文人對中國的經義、詩賦等有高度修養。在現代的越南人民中,仍有很多人熟悉漢文。越南人民的語言裏,也采用了不少漢語詞匯。13世紀,越南創造了以漢字為基礎的“字喃”(意即南國的字),但純粹的漢文,仍然是主要的表達工具。中國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在越南流行很廣。

長期以來,中國漢族和越南人民彼此在另地任職和移居乃屬常事。8世紀中葉,越南愛州日南(清化)人薑公輔在內地考中進士,很受唐德宗器重,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代仍屢有剛建國不久的越南人舉族移住廣州、郴州、海南島等地。15世紀初又有不少越南人移居中國。17世紀中葉,中國著名學者朱舜水不甘忍受清統治者壓迫,曾兩度僑居越南,著有《安南供役記事》一書。

清代,中越兩國的商業交往分陸路和海路。陸路貿易主要依靠車拉肩挑,局限在邊界的小量貿易,以日用品為主。大宗的是海上貿易,中國出口物以布匹、綢緞、紙張、顏料、煙、茶、藥材為主,進口的有大米、檳榔、胡椒、砂紅、冰糖、竹木及海產品等。

老撾人民和中國人民很早就有了來往。據我國史書記載,早在公元3世紀初(吳黃武六年,公元227年),就有堂明“朝貢”的記載,說明從這時起,中國老撾間已有正式的往來。唐朝時與文單國的關係十分友好。文單曾先後四次向唐朝遣使,受到盛情接待。宋元兩代中老之間交往減少,至14世紀以後,中老之間官方交往又密切起來。“老撾”一名始見於《明史》,明朝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對老撾開始稱為“南掌”,意即“萬象之邦”(因老撾盛產大象之故)。在明朝存在的270年中,老撾先後有十位國王向中國遣使三十餘次,帶來禮物有大象、馬、犀牛、金銀器等,明王朝也多次遣使訪問老撾。由於中老兩國陸路交通十分便利,也為民間貿易的開展提供條件。《皇明職貢圖》卷一載:老撾人“知耕種,勤紡織,其近在普洱府東界外者常入內地貿易”。老撾出產的乳香、西木香、烏爹泥、鮮子、訶子和樹頭酒等都為我國人民所喜愛。又如老撾特產神品蘭花被移栽至揚州後“人爭來看,門幾如市”。而老撾人民也從中國學習了釀酒、養蠶、製絲的方法,豐富了他們的生活。

柬埔寨古時叫做扶南和真臘。《三國誌吳誌·呂岱傳》提到過交州刺史呂岱派遣官員訪問扶南等國。這是中國最早派往柬埔寨的使臣。當時扶南與南海各國及印度均有來往,並有自己修造的大船,可載百人。晉朝統一中國後,扶南不斷有使臣來中國。中國北朝時期,扶南國王憍陳如曾“遣商貨至廣州”。南齊永明二年(公元484年)憍陳如又派印度高僧那伽仙為使臣,向南齊皇帝贈送“金縷龍王坐象一軀,白檀象一軀,牙塔二軀,古貝(即木棉)二雙,琉璃蘇釹(音立,食器)二口,玳瑁檳榔柈一枚”。中國皇帝回贈的禮物是“絳紫地黃碧綠紋綾各五匹”。

中國從南朝的宋、齊、梁、陳,到隋唐一直和扶南保持聯係。當時各國的佛教僧侶,彼此往來,南朝時期,扶南就有幾位高僧來中國譯經授徒。其中僧伽婆羅、曼陀羅曾在梁朝翻譯了不少佛經。公元548年來中國的扶南高僧真諦,留居中國二十多年,做了不少工作,最終老於中國,唐代的玄奘便和真諦有師承關係。玄奘雖沒到過柬埔寨,但在《大唐西域記》卷十中也提到伊賞那補羅國(即柬埔寨)。唐代另一中國高僧義淨從海道去印度取經,到過柬埔寨,受到當地國王的熱情接待。

真臘本是扶南的屬國,約在6世紀中葉兼並扶南。隋煬帝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真臘的使臣來中國,“帝禮之甚厚”。唐朝前期,真臘分為兩部分,北部叫陸真臘,在今柬埔寨、老撾地方,南部叫水真臘,即扶南舊境,在今柬埔寨和越南南方。唐朝中期,陸真臘和水真臘合而為一。自唐高祖武德年間(公元618年~626年)至唐憲宗元和(公元806年~820年)時期,不斷有真臘使臣前來我國,長期保持友好關係。唐代陸真臘王子和副王先後來長安贈送馴象。南宋時,真臘合並占城(今越南中部)一度改名為占臘,元朝仍稱真臘。元朝時中國曾有使臣去真臘,隨行人員周達觀在真臘住了一年,回國後寫了《真臘風土記》一書,詳細記載了當地風俗物產。從他的描寫中看出,中國運去真臘的商品主要是金銀、絲綢、瓷器、鐵鍋、雨傘等,真臘運來中國的商品主要是象牙、犀角、寶石和香料。據《明史》記載,明朝與真臘兩國政府之間的關係很密切,常有使節往還。鄭和下西洋也到過真臘。柬埔寨這個譯名,從明朝一直沿用至今。

二、古代泰國、馬來半島各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中國的交往

13世紀中葉,泰國境內的泰族建立素可泰王朝,《元史》稱這個國家為暹國。在暹國以南,曾出現了由真臘分出來的羅斛,是孟族和一部分泰族所建。暹國第三代國王藍摩甘亨(敢木丁)曾六次遣使通好中國,帶回許多中國瓷匠,並在該國建立陶瓷工場。他死後暹國分裂,不久即為南部的羅斛國阿瑜陀耶王朝所並,“因合為暹羅國”(《新元史》卷二五二)。是為今天的泰國(1939年改國名為泰國)。自唐宋至元明,泰國和中國的來往十分密切。明朝援助朝鮮抗擊豐臣秀吉侵略時,暹羅曾向中國來函願派兵直搗日本,斷其後路。15世紀後期,汀州人謝文彬曾在暹羅朝廷任坤嶽(即宰相)職,移居暹羅的中國人也很多。清朝與暹羅關係密切。自順治九年(1652年)首次遣使“朝貢”,此後,有清一代,使節來華達四十餘次,清政府對暹羅使團友好接待,“貢使所帶貨物,聽隨便貿易,免其征稅”。

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都處在中西海上交通的要衝,漢武帝時,隨著中國人民在南部海上航行的發展,便和東南亞各國及印度發生了海上交通的聯係。從兩晉南北朝至唐宋,馬來半島上的各國都和中國有密切的來往。15世紀初在馬來半島建立的滿剌加王朝和中國明朝的關係尤為密切。明朝時,兩國使臣往來不斷。特別是從1411年至1433年,滿剌加有三位國王先後五次訪問中國。滿剌加國王第一次訪問中國是在1411年(永樂九年),代表團人數達五百四十多人。明成祖舉行盛大宴會表示熱情歡迎。滿剌加國王辭別時,明成祖贈給滿剌加國王、王妃、國王的子侄、陪臣等大量禮物。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得到滿剌加的大力支持。鄭和曾在滿剌加修建倉庫,儲存貨物。從馬來半島各地運來中國的貨物主要是寶石、象牙、犀角、香料和錫塊。中國運回的貨物主要是絲織品、瓷器和鐵器。新加坡博物館現仍保存有中國明朝的遺物如瓷盤、古錢等。

印度尼西亞的考古學家在印尼各主要島嶼如蘇門答臘南部、爪哇西部和加裏曼丹東部都曾發掘出許多漢代陶瓷的殘片。後漢史家提到印度尼西亞古國葉調與東漢政府的聯係。公元131年(順帝永建六年)“葉調國王遣使師會詣闕貢獻”。這充分說明兩國人民最遲在漢代已經建立了經濟和文化的友好聯係。5世紀初東晉高僧法顯從斯裏蘭卡經海路回國時,到過印尼境內的耶婆提國(應在爪哇島上)。法顯在耶婆提住了五個月,然後從這裏坐商船回國。在法顯回國之前,兩國之間早已有商船來往,而且通常是50天便到廣州。

隋唐時,中國人民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的經濟、文化聯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新唐書》(卷四十三下)輯錄了賈耽的“廣州通海夷道”,即從廣州出發,經海南島,沿越南東海岸南航,即可抵達現在的新加坡海峽。海峽南岸是佛逝國。從廣州到佛逝國隻需20天左右。唐代中國和佛逝國及訶陵國的海上交通以及商人往來頻繁,佛教僧侶的來往與外交使節的聯係都要乘坐各國商船。南宋周去非所著《嶺外代答》(1178年成書),詳細記載了三佛齊和闍婆兩國商人來中國廣州和泉州的路線。趙汝適在所著《諸蕃誌》中也說從泉州出發隻要月餘即到闍婆。元朝時兩國的貿易範圍比以前更加擴大了,印尼的許多地區都和中國發生了經濟聯係。印尼的摩鹿加群島與中國的經濟聯係據考證即始於元代。元朝對外貿易繁盛時期專管外商貿易的市舶司多至七處,這些機構的所在地是在泉州、上海、澉浦、溫州、廣州、杭州、寧波。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先後跟隨鄭和前往東南亞各地的中國水手、工匠、士兵及其他人員,他們回國之後把在各國的見聞轉告國內的人民。跟隨鄭和出使的費信和馬歡分別寫下了《星槎勝覽》和《瀛涯勝覽》兩部著作,記錄了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來往。

中國同印尼境內古國的使節往返,根據各種材料不完全的統計,爪哇和蘇門答臘古國中從公元132年初至1499年以葉調、闍婆達、訶羅單(嗬羅單)、訶陵、末羅遊(末羅瑜)、室利佛逝(佛逝、屍利佛誓、佛誓)、闍婆、三佛齊、爪哇等國名稱遣使中國共約七十多次。爪哇和蘇門答臘兩島以外的其他印尼古國還沒有計算在內。

隨著中國與印尼之間經濟聯係的加強和使節的來往,文化上的接觸與交流也更加擴展了。唐代的高僧義淨前後在印尼留居十年以上。他所寫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等書,對東方各國文化交流以及研究印尼曆史都有重要價值。義淨記載了唐僧會寧與印尼僧人智賢(若那跋陀羅)合譯佛經的事。會寧是中國成都的僧人。他於7世紀60年代曾在爪哇島上的訶陵國住了三年,和當地高僧智賢合譯了《阿籍摩經》的一部分。後來會寧委托另一唐僧運期將這一佛經送回長安。成為兩國中世紀文化合作事業上有明確記載的良好範例之一。

中國的重要發明和生產技術也傳到了印尼等國,陶瓷和絲織品在漢代已傳到印尼,養蠶織絲技術據說在唐代已傳至印尼。《冊府元龜》卷九七一記載,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七月,唐玄宗給室利佛逝國王的使者“賜帛百匹”。當時來往於兩國之間的商船較多,商人販運絲絹為數一定不少。南宋趙汝適的《諸蕃誌》闍婆國條便說當地“亦務蠶織,有雜色繡絲”。中國紙張早在7世紀就由義淨帶到了印尼。16世紀中國商人把紙張運到印尼,使印尼人民不再用尖刀和樹葉來書寫,這對印尼文化的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從《諸蕃誌》和元朝汪大淵的《島夷誌略》有關印尼各主要條目的記載,可以看出中國絲絹、青白花碗等瓷器、漆器在宋元時不斷運往印尼。明朝的馬歡也說爪哇人最喜歡中國的青花瓷器。印尼各島的木棉和棉布在中世紀不斷運到中國,為中國人民所喜愛。在長期經濟來往中,印尼的各種香料植物如龍腦香、沉香、丁香、龍涎香、冰片等陸續運到中國,豐富了中國的藥物和食用香料。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先後僑居印尼等國,他們是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對印尼等國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在中世紀就作出了重要貢獻。

菲律賓出土的中國唐宋的瓷器,說明唐宋時,中國和菲律賓的經濟來往已很密切。《諸蕃誌》、《島夷誌略》、《元史》、《明史》都記載了現今菲律賓群島範圍內的一些地方。《明史》記載菲律賓多次派使臣來中國。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國的東王、西王和峒王親自率領家屬和臣僚等來中國,代表團人數多至三百四十餘人。《明史·呂宋傳》記載華僑潘和五等250人不堪西班牙殖民者壓迫虐待,夜晚起義殺死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及西班牙殖民者多人,使西班牙掠奪計劃破產。此後華僑和菲律賓人民多次並肩戰鬥,給殖民者以沉重打擊。繼明代以後,清朝與蘇祿國仍保持密切的外交關係,自1726年(雍正四年)至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三十餘年間蘇祿國先後十次遣使訪問中國,清廷對其朝貢使節“所帶土產貨物,聽該夷照例貿易,免征關稅”。

唐宋以後,中國同南洋一帶的貿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留居南洋各地的華僑逐漸增多。南宋滅亡後,閩廣一帶農民,困於生計,逃避苛政,不斷移居南洋。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以前,蘇門答臘的舊港,爪哇的杜板、新村、蘇兒把牙(泗水)等地已有不少華僑。15世紀中葉,明朝政府停止官方的遠航活動以後,民間出海的船隊仍未中斷,不少華人到南洋經商或定居。15世紀後期,還有很多華人移居暹羅。16、17世紀之間,閩粵農民移居南洋的日益增加,到印尼和菲律賓的人尤多。南洋華僑大都從事農業、手工業和采礦業,傳去中國先進的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對於南洋的開發很有貢獻。

三、古代緬甸和中國的交往

據《唐會要》驃國條稱,魏晉之間有人寫書,說永昌(今雲南保山縣北)西南二三千裏有驃國。隋唐時,驃國和中國地方政權南詔的關係很密切。《資治通鑒·唐紀》稱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驃國“聞南詔內附而慕之,因南詔入見,仍獻其樂”。《新唐書·驃國傳》記載驃國國王雍羌派使節難佗訪問中國,隨行的歌舞團中,樂工共35人,帶來樂器32件,演奏了12支樂曲。

這些緬甸音樂家在唐朝宮廷演奏,得到很高的評價。文人學士如白居易、元稹等紛紛寫詩歌頌驃國音樂,一致讚揚樂曲優美。與此同時,兩國人民之間的來往亦多。中國南詔拓建東城(今昆明)時,有數千驃國人參加修建。許多緬甸人長期定居雲南。

1044年,驃國王族阿奴律陀做了緬甸蒲甘王朝國王以後,中緬兩國關係更為密切。阿奴律陀曾親自到雲南大理求取佛牙,受到中國大理地方政權的款待。大理王送給阿奴律陀一尊碧玉佛帶回緬甸。阿奴律陀的兒子江喜陀在1105年(宋徽宗崇寧四年)派緬甸佛教僧侶把珍貴禮物——大象贈給大理。第二年,緬甸使節和佛教僧侶又隨大理的代表訪問宋朝,備受款待。1156年,緬甸遣使向宋朝贈送金銀書《金剛經》三卷,金書《大威德》三卷。宋朝回贈了金劍、繡衣等禮物。唐宋時代,中國的寺院建築和壁畫藝術等對緬甸影響頗大。兩國之間聯係密切。宋朝對蒲甘的使節很重視。

中緬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可上溯到西漢,唐代以後有了更大的發展。緬甸的木棉、玻璃罌(容器)、瑟瑟(綠寶石)是運來中國的主要商品,中國運往緬甸的貨物則以絲綢為主。13世紀時,中緬之間的玉石貿易擴大。緬甸從中國聘去大批開采玉石的工人開礦,大量緬甸玉石運入雲南加工後,製成精致的裝飾品再在中國銷售。當時雲南的珠寶玉石商人在緬甸開設店鋪百餘家。中國封建統治者本來禁止銅鐵輸出國外,中國商人還是把銅鑼、鐵鍋、剪刀等日用品運入緬甸,成為暢銷品。緬甸的八莫城成為中國明朝時中緬貿易的一個中心。長期密切的經濟來往,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中緬兩國在音樂、舞蹈、戲曲、象牙雕刻、漆器以及佛教美術方麵都有許多相似之處。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