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工業革命的開始

  德意誌的工業生產起始於弗裏德裏希二世時期的重商主義改革和發展計劃。但具有現代意義的工業發展,是從拿破侖占領和控製德國開始的,拿破侖的大陸封鎖一方麵為德國的對外貿易帶來消極影響,並使一些傳統的工業生產遭到嚴重損害,另一方麵也刺激了國內一些新興工業的發展。其一是通過發展毛織品、人造染料、菊首咖啡和甜菜製糖等工業,使代用品生產在一些地區發展起來;其二是在薩克森和萊茵地區的紡織業、金屬加工業中出現了最初的機器生產,部分地區的生產組織也開始從家庭手工業向機械化工業過渡。此外,封鎖比舊製度下的重商主義理論和局部實踐,更能使人們領會到:保護關稅在促進早期企業精神方麵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占領時期逐步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德意誌資產階級,到了和平時期,就能夠借助過去的基礎和經驗來促進工業的自主性發展。

  20年代,是德意誌現代工業真正起步的重要時期。

  在這一時期,由於1806至1815年間所進行的改革已初見成效,舊的生產關係受到較大的衝擊和破壞,維也納會議所確立的保守秩序已不能阻止變革所導致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1825年英國取消機器出口禁令的決定,正好為德意誌工業的新發展提供了機遇和條件,渴望發展民族工業的資產階級立即在國內掀起了工業生產的熱潮。

  從19世紀初到20年代末,工場手工業在德國得到廣泛的發展。在薩克森和西裏西亞,新興的棉紡織業和傳統的麻紡織業,都獲得長足的發展;在萊茵河西岸,采礦、冶金和金屬加工工業,逐漸上升為主導性產業。

  盡管生產組織形式仍以工場手工業為主,但由於廣泛利用了英國的進口機器和新技術,機器工業開始發展起來。同英國一樣,德意誌的棉紡織業最先采用機器。自1783年安裝第一台水力紡紗機以來,到180年已增至20台。1814年僅在薩克森已有機織紡錠28萬枚1831年,機械棉織機已達10台。1802 年建成第一家毛紡工廠。1810 年紡麻業也開始采用機器生產。與英國不同,德國的重工業和機器製造業起步較早。181 年,弗裏德裏希·克虜伯(1787-1826年)就在萊茵地區的埃森建立了他的鑄鐵廠。1826年,其於阿爾弗雷德·克虜伯(1812-187年)接手後擴大經營,成為聞名世界的軍火製造商。1819年,弗裏德裏希·哈爾科特在魯爾區建立了一座礦山機械廠,在英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這家企業以後發展成為德意誌蒸汽鍋爐製造的最早中心。著名的機械製造之父卡爾·戈特利布·豪格爾德在 1820 年就設計了梳理羊毛機,並從 1826 年開始在開姆尼茲設廠製造紡紗機和蒸汽機,對西裏西亞紡織工業的興起產生了巨大影響。19世紀初,在亞深還出現了由查爾斯·科克裏爾和詹姆士·科克裏爾兩兄弟創辦的機械製造學校和紡織廠,1815年他們又在柏林設校辦廠,大力發展紡織機械。因此,在工業革命啟動之先,德意誌的輕、重工業的發展已具備廠一定的基礎,除了英國的影響,法國和比利時的工業化進程也產生了示範效應,同時也與德國自然地理和資源的分布有密切關係。

  但是,在 30 年代以前,由於各地區生產的分散性和不平衡性,難以抵製英國商品的大量傾銷,德意誌機器工業的發展在整體上還是相當緩慢和微弱的,尚處於工業革命的準備階段。從 30 年代起,以普魯士為中心的德意誌關稅同盟的建立,首次在國內形成統一的民族市場,工業發展才真正進人革命性的“起飛”階段。其標誌是手工生產開始向大機器生產過渡,生產的組織形式亦由手工工場向現代化的工廠轉變。

  上述兩方麵的變化最先從紡織工業開始,通常被視為工業革命的開端。19世紀30至40年代,機械紡織業已開始在薩克森推廣,並出現第一批工業企業。從1834至1838年,建立了大約45家大紡紗廠。其中開姆尼茲是棉紡織業的中心,有“德國的曼徹斯特”之稱此外,在波希米亞、西裏西亞、維也納和柏林,棉紡織業的機械化、工廠化也有了較快增長。1846年,曾詹士已有機械織機460台,1861年增加到15258台。在關稅同盟的範圍內,1846年德國的紡紗廠已有313家,紗錠數達到75萬枚。1846至1850年間,棉花消耗量為15782噸,186至1870年達68281噸,增加了3倍多。毛紡織業在棉紡織業之後也進人機械化時期。1846年,普魯士的毛紡織業已有機械紗錠45萬枚。由於適應生產更精美呢絨的需要,毛紡織業工廠和作坊發展很快,家庭製造業已失去地位。亞麻紡織業的機械化程度較差,到 19 世紀中期僅有麻紡廠14家,紗錠4.5萬枚,尚處於起步階段采煤、冶金和金屬加工業在德國是沿著不同的道路發展起來的。由於新的技術設備的采用和 40 年代以後鐵路修建的刺激,獲得快速發展。由於煤鐵資源蘊藏量豐富,重工業在德國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新技術的引用,這些長期埋藏在地下的能量和資源相繼得到開發。其中萊茵河西岸的魯爾區和薩爾區已成為采煤和冶金業的中心。在薩克森、漢諾威和拿騷也逐步形成較為集中的煤鐵產地。隨著蒸汽機和礦山機械的廣泛采用以及一係列冶金新技術的輸人,德意誌的煤、鐵產量飛速上升,至 1850 年,煤產量已達 670 萬噸,生鐵產量增至21萬噸。進人50年代,一些巨大的高爐和大型鋼鐵廠相繼建成,集煤礦、煉焦廠、軋鋼廠於一身的聯營企業已逐漸出現。

  采煤、冶金工業的發展以及後來鐵路建設的巨大需求,推動了機器製造業的發展。機器製造業是“大工業之母”,在工業革命以前,這一產業有限的發展已經展示了德國工業革命將走上輕、重工業同步發展道路的特點。繼30年代的零星發展,到40年代機器製造業已有了長足的進步。1837年,曾在柏林官辦的工業學校讀過書的奧古斯特·博爾齊希曾把巧至 20 家鉗工工場合並為一個擁有 50 人的機器製造廠,10 年後他的工廠發展到 120.人。1842年,這個工廠按美國式樣製造了第一台機車,第二年其產品已超過英國設計的產品,井在1853年開始機車出口。同在1837年,克虜伯家族的傳人阿爾弗雷德·克虜伯通過生產柑渦鑄錠和研製機車,使家族產業進人活躍發展時期。1848年他的工廠雇傭工人已達130人,機車訂貨年67台。埃森地區由於克虜伯聯合企業的存在發展,被稱為“克虜伯城”。此外,漢諾威的埃格施托夫、開姆尼茨的裏夏德、哈特曼、巴伐利亞的西門子等人所開辦的大型機器製造廠也在發展同類生產。他們除了製造機車,還製造紡織機械、礦山機械以及軋鋼廠和麵粉廠所用的機械等。1846年,德意誌共有機器製造廠130家,至1861年已增至60家,其中有些規模之大,已不亞於英國的同類廠家。

  鐵路修建和內河航運業的發展,是推動工業革命深人的重要條件,也是德國工業化的重要特點。德國由於政治分裂,各邦政府受英國鐵路建設的啟發,普遍認為發展鐵路交通有助於打破各地方彼此隔離的狀態,對鐵路建設持積極支持的態度。1835年,在巴伐利亞首次建成德國境內的第一條鐵路。這條鐵路從紐倫堡至菲爾特,全長僅 6.1 公裏,但它標誌著德國鐵路運輸時代的開始。自此,“鐵路熱”開始在全德興起。1838 年柏林與波茨坦之間的鐵路通車;1839 年萊比錫至德累斯頓鐵路竣工;1841 年柏林與安哈爾特之間,1842 年柏林與什切青、1843 年從安特衛普到萊茵河岸的科隆之間的鐵路相繼通車。從1837至1850年,全德鐵路投資從210萬馬克增至8.914億馬克,增長約40多倍。截至1845年,共建成大約20條鐵路,全長2131公裏,加上奧地利境內的728公裏鐵路,其總長度已達2859公裏,到1850年,已接近 60 公裏,大約為法國的兩倍在鐵路建設興起以前幾十年,特別是從20年代使用輪船以後,德意誌的內河航運就有一個興旺時期。由於德國北部河流密布,加上運河和河道擴建作為補充和中介,有著發達的內河航運傳統,但隻有在使用蒸汽動力之後,才逐步改變了航運時間過長、運費過高的局限。1816年,在不來梅已建成第一艘蒸汽動力船。

  1824 年,第一艘汽船開始在萊茵河上航行。1825 年普魯士萊茵汽船公司創立。1829年,在魯爾區開始建立造船廠,同年維也納也建立了第一家“多瑙河汽船公司”。1831年3月,萊茵河所流經的各邦簽訂《萊茵河航運議定書》,實行了航運自由,產品的運價才大為降低。不過,發展內河航運的重點以後不是增加航線的長度,而是提高效率,增加船隻,提高噸位。在鐵路建設興起以後,鐵道運輸的作用已超過水路交通,但在德意誌南部山區修築鐵路比較困難的地帶,內河航運的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隨著內河航運的發展,德意誌境內興起一批內河港口城市,像萊茵河畔的科隆、杜塞爾多夫,美因茲,及其支流上的法蘭克福、斯圖加特,多瑙河上的累根斯堡等,既是水運的碼頭,也是水陸交通樞紐隨著工業化的深人,德意誌的工業資產階級迅速崛起。在經濟最發達的萊茵地區,先後興起了一批依靠家族產業發展起來的工業家,像克虜伯、亨克爾、格裏洛、曼內斯曼、賴弗艾森、康普豪森等。在薩克森則出現了一批在進出口貿易方麵有重大影響的企業主,像達維德·漢澤曼、維爾納·西門子、霍瓦爾德等。在威斯特伐利亞,也有一批工業家嶄露頭角。他們中有不少人脫胎子舊式商人、手工工場主,也有不少工業家族最初出身於工匠、農民甚至農奴。他們通過自己的發明創造,或憑借經商、賺錢的本領,在工業革命的大潮中迅速崛起,加人資產階級行列。前文提及的克虜伯家族,在 19 世紀初起步的時候,僅是一個雇傭 4 名工人的小業主,其中一度因負債停產,連生活都難以維持。其後在阿·克虜伯的更新經營下,才逐步發展成有名的軍火製造商。達·漢澤曼(1790-1864 年)是普魯上企業家、銀行家。生於漢堡附近,1824年靠創辦火災保險公司起家,30年代後又經營鐵路,在政治上成為資產階級自由派的代表。18511#他又通過創辦貼現公司,步人金融界。在其子阿·漢澤曼的經營 F,該家庭迅速發展為銀行業巨頭。

  40年代,以漢澤曼、康普豪森(1803-1890年)為代表的工業資產階級掀起了自由主義運動。他們通過上書普魯士國王,要求實施憲法,召開全國議會,承認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權利,並通過創辦《萊茵報》積極宣傳政治變革的主張。這些都標誌著工業資產階級政治意識的成熟。但是,由於德國資產階級誕生的特殊曆史環境,它不能像英法兩國資產階級那樣以革命手段實現自己的政治要求。此外,它對日益發展的工人運動采取的敵視態度,也使它失去了真正能夠和封建專製製度對抗的力量。這樣,溫和的自由主義改革要求必然以失敗告終。德國資產階級的政治態度,對德國未來政治統一和民主化改革的特定形式產生了重要影響。經濟高速發展與政治民主滯後將成為德國現代化的一大特點。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