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明朝開國第一大將的用兵謀略

  展招江南,鞏固根基

徐達是明王朝開國的第一大將。

放牛娃出身的徐達似乎是個天生的軍事家。為了鞏固江南根據地,徐達從實際出發設立軍事警戒,防止同為紅巾軍的張士誠,陳友諒等部的偷襲。首先,建立好軍事防線可以確保根據地的安全,使根據地的經濟發展得到保障;其次,讓妄想襲擊的紅巾軍因徐達早有準備而有所顧慮;最後,即便發生戰事,已有的防線也可更好的抵禦對方攻擊。

堅持穩妥的方針,確保萬無一失是成就功業的必備素質。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三月,身為郭子興女婿的朱元璋因郭子興病故而執掌軍權。

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朱元璋令徐達率軍渡江,攻占集慶。將集慶路易名為應天府,打算以此為老巢,與盤踞大都(今北京)的元朝政府相抗衡。當時,應天府的東麵有義軍張士城部,西麵有義軍徐壽輝、陳友諒部,南麵有為數不多、戰鬥力不強的元朝官軍和地主武裝,北麵有紅巾軍韓林兒、劉福通部。東、西、北都是勢力頗大的抗元義軍,恰似一隻大鼎把元軍主力擋在門外。針對這種亂世爭雄的格局,徐達等人一致認為,當務之急是集中優勢兵力掃除東南一線的元軍力量,建立和鞏固江南根據地。同時,向東、西兩麵設置軍事警戒,防止同為義軍的張士誠、徐壽輝兩部的偷襲。為什麽要這樣做呢?因為元末各路起義軍隻是名義上號稱紅巾軍,實際上互不統屬,各自為戰,矛盾重重。朱元璋要想在應天站穩腳跟,就必須築起東、西兩道戰略防線,以抵擋張士誠、徐壽輝、陳友諒可能發動的軍事進攻,方保萬無一失。這是建立江南根據地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務。巡視手下戰將,朱元璋毫不猶豫地任命徐達為大將,讓他肩負起展拓江南、構築防線的重擔。

東南的鎮江是徐達首先要攻占的軍事重鎮。為了嚴肅軍紀,頗有心計的徐達與朱元璋合謀搞了一個“苦肉計”。出師前夕的一天,朱元璋當著諸位將領的麵,指責徐達治軍不嚴,下令將他捆綁,推出轅門斬首。謀士李善長急忙求情,眾將領“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請求朱元璋免徐達一死。朱元璋見狀,心中暗喜,馬上下令釋放徐達,命其立功贖罪,同時告誡諸將:“城下之日,不許擾民,否則軍法從事”眾將應諾。於是,朱元璋軍軍紀嚴整,由徐達率領一舉攻克鎮江,改鎮江路為江淮府。大軍進城時,徐達領兵自仁和門入,“號令明肅,城中安然”。此戰攻堅取勝,為以後攻略城池、北伐滅元樹立了良好的攻堅榜樣。拿下鎮江後,徐達被朱元璋授予淮興翼統軍元帥。

占據常州的張士誠意識到朱元璋羽翼漸豐,銳氣逼人,遂率領水師叛將陳保二部進攻鎮江。陳保二原為鎮江守將,徐達攻克鎮江時,其率部投誠,未久複叛。其慣用黃布包頭,又稱“黃包軍”。徐達率軍在龍潭大戰張士誠,擊敗陳保二的“黃包軍”,並乘勝圍攻常州。張士誠沒有料到徐達如此厲害,遂派遣得力將領前來救援。徐達在常州城外設下兩支伏兵,挑選一員虎將王均用打頭陣。等敵人援軍趕到,徐達下令擂響戰鼓,王均用出陣迎敵,槍挑敵軍前鋒。徐達見狀,揮師掩殺過去,敵軍慌忙後退,進入埋伏圈,被打得大敗。徐達身先士卒,力擒敵軍張、湯二將,隨即進圍常州,於次年將其攻克。朱元璋稱讚徐達的軍事指揮才能,把他擢升樞密院僉事。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徐達一鼓作氣,克寧國,征宜興,下常熟,擒獲張士誠的胞弟張士德。至正十八年十月,徐達派兵封鎖太湖,督師攻取宜興。至此,一條北起江陰、下沿太湖、南到長興的東部防線勝利築成。

東部防線甫就,徐達又馬不停蹄趕赴西部戰場。元順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徐壽輝的二員大將陳友諒、趙普勝在樅陽建立水寨,兵占池州,對應天府構成威脅。次年四月,徐達率師與院判俞通海水師合兵大敗趙普勝,克複池州。正在經營浙東的朱元璋聽到捷報,立即提拔徐達為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

八月,徐達率軍進攻安慶,遭到趙普勝的頑強抵抗。趙普勝勇猛善戰,徐達一時難以將其製服。後來朱元璋巧用反間計,使趙普勝成為陳友諒刀下之鬼。趙普勝一死,徐達馬上率軍進逼樅陽水寨,於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月將其拿下,然後揮師進攻安慶。陳友諒知道安慶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遂親率大軍回援。徐達與常遇春聯手抗敵,在池州南麵的九華山大敗陳友諒軍,斬首萬餘,生擒3000人。生性嗜殺的常遇春建議徐達殺掉這些俘虜,說:“此勁旅也,不殺為後患。”徐達搖頭不許,認為既為俘虜,則非頑敵。如果連俘虜都殺,就會使敵軍與我決戰到底。應該請示朱元璋,再行處理。常遇春卻瞞著徐達,夜坑俘虜千餘人。朱元璋對常遇春的行為大為不滿,稱讚徐達有勇有謀,是難得的將才。

徐達在東、西戰場往來馳騁,屢建戰功,不久,其勢力擴展至蘇、浙、皖、贛,不僅確保了應天府的安全,而且為朱元璋屯糧練兵,實現戰略轉移,最終鏟除陳友諒、張士誠奠定了基礎。

兵圍平江,剿滅士誠

在攻打張士誠的過程中,麵對平江敵軍精銳之師,徐達用圍而不打,使其自困的方法取得勝利。首先,麵對精銳之敵,盲目攻擊即便獲勝也會給自身付出巨大代價。即是古人常說“傷人一千,自損八百”。其次,將敵軍圍在平江城內,可以用饑餓作為最好的武器來打擊對方。當對方缺糧後,民心大亂,軍失鬥誌即可以最小的代價取勝。最後,雖然張士誠頑強抵抗,但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在鄱陽湖之戰中大獲全勝,消滅了陳友諒勢力。

之後,張士誠理所當然地成為朱元璋軍事打擊的下一個目標。朱元璋羅列張土誠不忠不孝的八大罪狀,傳檄征討,命徐達率軍剿滅張士誠軍。

張士誠的軍事勢力綿延長江南北,可分為江南的浙西和江北的淮東兩大區域。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秋,徐達首先向淮東地區張士誠守軍發起攻勢。在連下泰州、興化後,徐達率軍進圍高郵。這時,徐達突然接到張士誠進攻江南宜興的消息,他命大將馮勝率部繼續圍攻高郵,自己率領一支部隊迅速渡江,擊潰了圍攻宜興的敵軍。至正二十六年三月,徐達再度率軍北上,一舉占領高郵,生擒敵軍1000餘人。緊接著,徐達與常遇春合攻淮安,在馬騾港大破張士誠軍。淮安守將梅思祖大開城門,投降徐達,獻出所轄四個州。徐達乘勢攻破安豐,擒獲元將忻都,獲船舶無數。元軍見安豐易手,出兵徐州。徐達策馬迎戰,大敗元軍,俘斬數萬人。至此,張士誠在江北的軍事據點全部化為烏有。

淮東地區落入朱元璋之手後,他馬上召集最高級軍事會議,商議征討張士誠事宜。右相國李善長認為張士誠仍然很有實力,不宜匆忙出兵。眾人見相國如此意見,都閉口不言。朱元璋見徐達低頭沉思,便問他有何感想。徐達拱手起身,認為李善長過於保守,說:“張士誠腐敗而殘暴,不得人心。大將李伯升之流是貪財好色之徒,根本不是對手。掌握實權的三個參軍黃敬天、葉德新、蔡彥文,隻會紙上談兵。我憑借您的威德,統率大軍進剿,浙西地區可以馬上得手!”朱元璋大喜,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騎兵和水師總計20萬人出征。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八月,徐達師出太湖,向湖州猛撲過去。湖州守將張天騏兵分三路迎戰徐達,徐達也兵分三路相接,另遣精兵斷其退路。徐達大敗張天騏,生擒其將吏200餘人,然後兵臨城下,把湖州圍個水泄不通。張士誠聞訊,派遣大將呂珍等人領兵6萬前來解圍,在距湖州40裏處安營紮寨。徐達派遣常遇春等將領在城東的姑嫂橋築起10座營壘,切斷呂珍與湖州的聯係。張士誠見湖州告急,遂親率精兵馳援,在皂林(今浙江桐鄉北八裏)被徐達打得大敗。張士誠落荒而逃,徐達遂攻占湖州東麵水陸各寨。呂珍、朱暹、五太子等人望風而降,徐達將其綁縛湖州城下示眾,張天騏在絕望中打開城門投降。

拿下湖州後,徐達率軍直下吳江州,從太湖進圍張士誠的老巢平江。平江敵軍是精銳之師,不宜速決,徐達決定圍而不打,令其自困。徐達屯兵葑門,另遣大將常遇春屯兵虎丘,大將華雲龍屯兵胥門,大將湯和屯兵閩門,大將張溫屯兵西門,大將康茂才屯兵北門,大將耿炳文屯兵城東北,大將仇成屯兵城西南,大將何文輝屯兵城西北。另在四周築起高台,俯瞰城中動靜,讓神箭手在高台上射殺敵軍。“台上又置巨炮,所擊輒糜碎。城中大震。”在圍困平江的過程中,徐達屢次派遣使者到應天請示朱元璋。朱元璋對徐達恪守君臣之道的行為深表滿意,說:“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今事必稟命,此將軍之忠,吾甚嘉之。然將在外,君不禦。軍中緩急,將軍其便宜行之,吾不中製。”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九月,平江城中出現斷糧現象,一隻老鼠竟然價值百錢。徐達聞報,認為時機成熟,遂令諸將發起總攻。徐達率領士卒首先攻破葑門,進逼平江城下。張士誠令唐傑、周仁在外城抵抗,自己督師城內。徐達先以火炮轟擊,然後強行攻城。唐傑、周仁等人漸漸支撐不住,紛紛投降。在進城之前,徐達與常遇春約定:“師入,我營其左,公營其右。”並且傳令三軍:“掠民財者死,毀民居者死,離營二十裏者死。”徐達指揮軍隊潮水般衝進城裏,與張士誠的殘餘部隊展開激烈的廝殺。張士誠揮劍督師,頑強抵抗,終於抵擋不住徐達的猛烈攻勢,自己也被生擒。攻占平江後,城中軍民20餘萬人向徐達投誠。由於徐達治軍嚴謹,平江百姓的生活秩序安然如故。

徐達擒獲張士誠,使朱元璋占據了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朱元璋親臨應天府戟門,迎接凱旋之師,封徐達為信國公。張士誠被押送應天後,朱元璋親自勸降。張士誠寧死不屈,仰天長嘯:“天日照爾不照我。”朱元璋下令用弓弦將其縊死,具棺埋葬。

戰略包圍,攻克大都

為了取得勝利,徐達吸取了劉福通紅巾軍孤軍北上的教訓,采用穩紮穩打的方法,除屏障剪羽翼、據門檻逐步占領大都周邊地區,使大都處在明軍的戰略包圍之中。然後,又仔細的分析時局,讓朱元璋下令進攻大都。最終一舉攻克。破城之後嚴明軍紀,更民安居,市不易肆,王者風範,仁義之師。

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後,朱元璋擁有富庶的江南地區,兵精糧足。他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步騎25萬人,揮師北伐。

徐達與常遇春諸將製定了詳盡的作戰方案:先取山東,除去大都的屏障,進而揮師河南,剪掉大都的羽翼,再占領潼關,據有大都的門檻,最後奪取大都。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徐達率軍進攻山東,連克沂州、嶧州、莒州、密州、海州。接著,徐達派遣大將韓政率軍扼守黃河,繼遣大將張興祖,率軍進取東平、濟寧,自己率領大軍攻克益都,盡掃淮、膠諸州縣;十二月,元將朵兒打開濟南城門投降。徐達乘勝攻取登州、萊州,山東諸地悉定。

山東捷報頻傳,使朱元璋心花怒放。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即帝位,國號明,年號洪武。他任命徐達為右丞相,又冊立皇太子,以徐達兼太子少傅。這一年,徐達才36歲。

明王朝的建立,使北伐大軍士氣大增。二月,徐達揮師入河南,連下永城、歸德、許州、汴梁諸地。緊接著,徐達率軍自虎牢關進逼洛陽,與元將脫因帖木兒在洛水北岸殺得天昏地暗,元軍慘敗而逃,梁王阿魯溫打開洛陽城門投降。徐達又略定嵩,陝、陳、汝諸州,馬踏潼關,西至華州,元將李思齊、張思道等人棄城而逃。徐達率軍勝利完成了預定的攻占山東、河南、潼關的作戰任務,使元朝大都處在明軍的戰略包圍之中。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五月,朱元璋親臨汴梁犒勞北伐將士,特召徐達入幃帳,設宴以示慰問。酒過三巡,徐達以戰略家的眼光剖析時局,建議朱元璋下令進攻大都:“大軍平齊、魯,掃河、洛,王保保(指元將擴廓帖木兒)逡巡觀望;潼關既克,思齊輩狼狽西奔。元聲援已絕,今乘勢直搗元都,可不戰有也。”朱元璋點頭稱許。徐達又問:“元都克,而其主北走,將窮追之乎?”朱元璋回答:“元運衰矣,行自漸滅,不煩窮兵。出塞之後,固守封疆,防其侵軼可也。”徐達頓首受命,遂與諸將會師河陰,派遣裨將分兵進攻黃河以北的各戰略要地,連下衛輝、彰德,廣平諸地。

是年閏七月,徐達在臨清會合諸將,派遣傅友德開辟陸路以通步騎,又命顧時疏浚河道以通舟師,然後引兵北上。當時,常遇春已經攻克德州,徐達與他合兵攻長蘆(今河北滄州)、扼直沽(今天津),水陸並進。隨即大敗元軍於河西務,又趁大霧彌漫,一舉攻克通州(今北京通縣)。大都為之震動,元順帝於閏七月二十七日深夜,帶著後妃、太子倉皇逃出建德門,直奔上都開平(今內蒙古多倫西北)而去。

八月初二,徐達兵臨齊化門,命將士填壕登城,攻入大都。元朝監國準王帖木兒不花、左丞相慶童等少數留守大臣拒不投降,被徐達斬首。其他元朝大臣和官兵,凡願歸降者,徐達均予以寬大處理,同時禁止將士濫殺、擾民,受到大都百姓的普遍歡迎。拿下大都後,徐達高瞻遠矚,辦事果決,號令嚴明,充分顯出他既善於征戰又長於治國的傑出才幹。史載,徐達“封府庫,籍圖書寶物,令指揮張勝以兵千人守宮殿門,使宦者護視諸宮人、妃、主,禁士卒毋所侵暴。吏民安居,市不易肆”。

徐達攻占大都,給元朝162年的統治畫上句號。

持重有謀,功高不驕

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在曆史上是有名的,而徐達雖聲名顯赫卻逃過此劫。這與他功高不驕,恪守君臣之道有很大的關係。

自從追隨朱元璋參加紅巾軍起義,徐達置生死於度外,衝鋒陷陣,征戰四方。對徐達來說,每年開春即奉命領兵,掛帥出征,直至歲末深冬時節才班師回朝,似乎是家常便飯。

徐達功高蓋世,卻不驕不躁,謙遜謹慎,嚴於律己。在軍中,徐達一方麵嚴格要求,軍令如山,“諸將奉持凜凜”;另一方麵,他又關心、體貼手下將士,“善拊循,與下同甘苦,士無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在朝中,徐達從不擺將軍的架子,在朱元璋麵前“恭謹如不能言”。每次奉詔班師,手握重兵的徐達立即上交帥印,毫無貪權篡位之心。班師回朝後,朱元璋必設宴為徐達接風洗塵。開懷暢飲之際,朱元璋暫時放下皇帝的架式,以“布衣兄弟”稱呼徐達,追懷兒時牛背上的友誼。每當此時,徐達並不因之而驕狂起來。相反,他對朱元璋“愈恭慎”。歡宴之後,徐達也不前呼後擁,招搖過市,而是“單車就舍,延禮儒生,談議終日,雍雍如也”,儼然一位氣度祥和的謙謙君子。

有一次,朱元璋對徐達說:“徐兄功高蓋世,卻沒有一座好房子,我把一座舊宅送給你。”所謂舊宅,是指朱元璋稱吳王時的官邸。徐達堅決不要。過了幾天,朱元璋帶著徐達來到這座官邸。他把徐達用酒灌醉,蓋上被子,命人抬進臥室。徐達酒醒,慌忙跑下台階,俯伏在地,大呼死罪。朱元璋躲在旁邊偷窺,心中大喜,一是因為由此可見徐達沒有稱王奪位之心,二是因為徐達果然功高不驕。朱元璋隨即下令在這座官邸旁另修一處住宅,賜名“大功坊”,送給徐達。朱元璋常在人前誇獎徐達“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徐達高風亮節,形如聖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