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細菌性痢疾的防治

  痢疾為夏秋多發的腸道傳染病, 以腹痛、裏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及發冷發燒為主症。遠在2400 多年以前祖國醫學就有記載。《內經》“火淫所勝, 民病為注赤白, 少腹痛,

  注下赤白”, “腸AF5赤白”。《傷寒論》“下痢便膿血”。7 世紀時祖國醫學把它正式定名為痢疾。《諸病源候論》有“赤痢”、“白痢”、“赤白痢”、“膿血痢”、“休息痢”等名稱。《濟生方》“今之所謂痢疾, 古之所謂滯下也”。《證治要訣》“痢疾古名滯下, 以氣滯成積, 積久成痢”。明代張景嶽“痢疾即內經腸F5A, 古今方書因其閉滯不利稱滯下”。

  痢疾這種病不少人都聽說過, 也許有的見過患痢疾的人或者某些人還是受害者呢。它是多發病, 常見病, 的確是個古老疾病之一, 有的人對此病不在乎或無所謂。其實不然,

  寥寥數語, 隻是知其然, 不知所以然罷了, 痢疾對人類影響極大, 曾經不少人死於此病, 受其痛苦折磨的人就更多了。

  雖然數千年來對痢疾的病原體、發病過程、治療情況的研究進展均快, 收獲極大, 但距離要求還遠呢。甚至現在病原體分子生物學有較深的研究及發展, 但還遠遠不夠。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造福於人民。

  為什麽2000 多年來痢疾沒有消滅? 特別在現代科學發達進步、世界經濟發達的國家也沒有例外, 現階段隻能是減少。原因很複雜, 這與痢疾杆菌本身適應能力, 抵抗能力, 結構等有關, 還與宿主、外環境、社會因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有著密切聯係。

  就病原體細菌來說, 各型痢疾均有內毒素, 它能引起人體全身反應, 如發熱、毒血症、休克和大腸粘膜的血管收縮、缺血、壞死與潰瘍的因素。不僅如此, 痢疾杆菌中誌賀氏既可產生內毒素, 也可產生外毒素, 後者引起的病人, 其臨床症狀一般較重。①痢疾杆菌各菌株均有特異的抗原結構, 根據生化反應以及抗原組成, 1958 年國際微生物學會將痢疾杆菌分為四個群及50 餘種血清型( 包括亞血清型); 丁群: 宋內氏誌賀氏菌( 宋內氏痢疾杆菌) 。②甲群: 痢疾誌賀氏( 誌賀氏痢疾杆菌, 血清型和亞血清型); 乙群: 福氏誌賀氏菌( 福氏痢疾杆菌、血清型和亞血清型); 丙群: 鮑氏誌賀氏菌( 鮑氏痢疾杆菌及其血清型和亞血清型); ③痢疾杆菌型多而複雜, 除丁群( 宋內氏痢疾菌) 外, 各群均有許多血清型與亞血清型, 各血清型之間並無交叉免疫。④痢疾杆菌在外界環境的存活力或抵抗力都比較強, 尤其是丁群痢疾杆菌。其生存期與外界環境中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有關。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 痢疾存活時間可以有很大的差別。該菌在外界條件存活的時間主要和溫度、濕度及酸堿有直接關係。一般說來, 溫度越高, 其死亡越快, 反之則生存越強。空氣中濕度對存活時間有影響, 如幹燥棉布上的痢疾杆菌, 當空中相對濕度為10 ~60 % 時, 存活時間最短, 高於或低於此相對濕度時, 存活時間都有延長。外界的土壤、水、食物、糞便等的PH 高低對痢疾杆菌的存活時間影響更大, 如在偏堿的土壤中, 當溫度高達45°C 時仍可存活12 天; 在弱堿性的水中可存活3 ~4 個月; 在偏堿性的食品中不僅可以存活, 而且可以大量繁殖; 如在食品中加入食醋或發酵後則很快死亡。

  痢疾杆菌為什麽能長期存活下來呢? 並使人或有些動物腹瀉呢? 我們知道痢疾杆菌還有其特殊的地方。除上述外, 對許多藥物, 它能產生耐藥性, 事實已證明了這一點。自磺胺類藥及抗生素先後在臨床應用以來, 痢疾的治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1945 年以前, 磺胺類藥治療對90 % 以上痢疾有抑菌作用, 臨床療效顯著, 給臨床醫師及患者均帶來過好處或便利, 但是好景不長, 自1949 年以後, 對磺胺產生耐藥現象的痢疾杆菌發生率逐年上升, 現已達90 % 以上, 臨床療效相應降低或無效。鏈黴素、氯黴素、合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也和磺胺相似, 初用時效果甚佳, 治愈了無數菌痢患者。接著出現的新藥, 如痢特靈等, 在初上戰場時, 確實連戰皆捷, 在醫學史上享有盛名, 可是不多年又敗下陣來, 同樣沒有避免類似結局。多年來, 國內外調查結果均表明,痢疾杆菌對各種抗痢疾藥物的耐藥性逐年增加, 不僅對一種、兩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 而且同一株痢疾杆菌可以對五種以上抗生素或更多抗生素都具有耐藥性, 據作者本人近年的研究發現, 10 餘種抗生素的多耐藥菌株亦很常見。對新近應用的抗生素亦可產生耐藥性, 並且也有逐漸增長趨勢。

  你想知道痢疾杆菌為何能逃過一代代的抗生素, 而自己適應活下來嗎? 痢疾杆菌的耐藥性主要通過耐藥因子(R 因子或叫R 質粒) 傳遞所引起。細菌的耐藥性主要由適應和基因突變兩種方式形成, 並可借傳導、接合、轉化等途徑由耐藥菌將耐藥質粒(R 質粒) 轉授給敏感菌株。1950 年首先發現痢疾杆菌產生耐藥性的主要原因是耐藥基因―R 質粒( Re sistant Plasmid) 在腸道菌的種內進行傳遞所致。R 因子( Resistant factor) 即R 質粒是核外單獨存在細胞漿的遺傳因子, 它是染色體外的細胞質, 不影響細胞的繁殖, 由脫氧核糖核酸組成, 通過結合而傳遞; 能使細菌產生特殊的傳遞, 不但在同種菌型的分裂繁殖時通過複製傳給下代, 而且在腸杆菌種不同屬革蘭氏陰性杆菌間互相傳遞。結果不但耐藥菌株越來越多, 而且被涉及的細菌也越來越多。耐藥質粒的耐藥機理主要是使用細菌產生或加強破壞抗生素的酶係統。並能夠在人和動物體內外, 以及在細菌的種內和種外之間進行傳遞。但是耐藥質粒有自然消失的可能, 若耐藥性自行消失, 則細菌重新成為敏感菌株, 在臨床上利用耐藥質粒的自然消失, 曾使用過的耐藥抗生素, 數年後又會變得有效。

  當我們知道病原體的情況之後, 再了解病原體對人致病情況, 那就更好理解了。痢疾杆菌侵入人體後, 是否都患病呢? 那還不一定, 得不得病, 取決於痢疾杆菌致病力與人體抵抗力這一對矛盾相互鬥爭的結果。痢疾杆菌入口後, 必須突破胃酸的非特異性防禦屏障作用和腸道的防禦機製才能引起疾病; 腸道正常菌群對外襲菌有強烈的抵抗作用; 人體腸粘膜表麵存在著對抗腸致病菌的特異性抗體( 主要屬IgA) , 對痢疾杆菌有排斥作用, 使之不能貼附在腸粘膜上皮細胞, 防止該菌對上皮細胞的侵襲。通過以上防禦功能和腸道淋巴組織等的協調作用, 人體可以消滅侵入的痢疾杆菌, 不致發病。隻有在人體的全身或腸道局部的抵抗能力下降時, 才有可能讓痢疾杆菌入侵腸粘膜上。同時其發病還必須具有一定痢疾杆菌的數量。雖然如此, 我們仍應加強預防, 防止病從口入。

  痢疾杆菌侵入結腸粘膜上皮後, 在上皮細胞內繁殖, 隨之入侵鄰近的上皮的細胞, 然後進入固有層繼續繁殖, 並引起結腸的炎症反應。病變彌漫性分布, 表現為腸粘膜及粘膜下層充血、水腫及嗜中性白細胞浸潤, 粘液分泌增加。嚴重的病例, 病變可進一步發展, 大量纖維蛋白性滲出物覆蓋於粘膜表麵, 隨後粘膜表層組織及滲出物的細胞發生壞死, 兩者互相融合, 形成一層灰白色糠皮樣的附著物即假膜, 假膜脫落後, 在脫落處形成潰瘍。

  急性細菌性痢疾的病人有哪些主要症狀呢? 其臨床特點: ①發病急, 有明顯的以發熱為主的全身中毒症狀, 常是突然起病, 開始的症狀表現為發熱, 體溫一般多在38 ~39°C, 嚴重者可更高。發熱多持續1 ~3 天, 同時可伴有畏寒、疲乏、酸痛、食欲不好、惡心或嘔吐等。②腹痛、腹瀉, 隨著發熱, 迅速地出現腹痛, 初為全腹痛或臍周疼痛, 以後在左下腹疼痛明顯, 性屬絞痛。③裏急後重, 當直腸發生痢疾的病變時, 直腸受刺激, 患者排便雖很少, 但常有排便不淨的下墜感, 這即為裏急後重。④左下腹有壓痛。⑤患者大便時, 從肉眼可見膿血、粘液。

  一旦出現上述症狀, 必須及時診斷, 不要延緩時間, 要及時合理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特別要注意中毒痢疾, 多為高熱、驚厥、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或進而昏迷, 初為無明顯腹 瀉。更需及時搶救治療, 其搶救治療與一般急性菌痢不完全 一樣, 現隻將急性菌痢的治療介紹如下: ( 1) 一般治療: ①休息對病人保持體力極為重要, 必需 根據病情與條件來采用不同的休息方式, 急性菌痢病人一般 在發熱、腹瀉、乏力、納差時, 需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 ② 飲食在病初以流質為主, 隨著病情的好轉而逐漸改用半流質 與軟飯。③對症處理可 以減 輕病 人的 痛苦, 促進 疾病 好轉。 ④依據病情輸液, 先鹽後糖, 先快後慢, 見尿補鉀, 好轉後 改為口服補液。 ( 2) 抗生素治療: 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可加速病原體的 消失, 從而有利於促進痢疾的早日痊愈。但是當前耐藥性的 痢疾杆菌增 長的 原 因 又與 廣 泛 應 用 抗生 素 有 密 切 聯係。 因 此, 治療菌痢的抗菌藥物, 原則上應根據當時、當地的病人 具體情況, 來選擇有效的藥物。更應強調的是按醫師指導下 進行治療, 決不要自己到藥店隨便購些藥物治療, 以免延誤 治療。常用抗菌藥物: ①黃鏈素; ②萘¤酸; ③吡呱酸; ④ 甲氧苄氨פ ( T MP) ; ⑤強 力黴素; ⑥ 卡那黴 素; ⑦ 慶大 黴素等。 治療疾病應該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搞好宣傳, 做好糞 便管理, 爭取主動, 管好飲水衛生, 把住病從口入的關。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