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十六章 尋找曹操墓

  二百多年前的一個盛夏,住在漳河附近的人們惶惶不可終日。因為聽說漳河裏的水怪又開始吃人了!很多人並不太相信,還是繼續在漳河中洗澡消暑。可洗著洗著,就會有人突然被什麽東西拽入河底。不久河麵就會浮現出一條胳膊或者半個腦袋。在那裏洗澡的村民,驚恐萬分的注視著水麵,他們發現河底接近懸崖處,有個黑影在不停地晃動。村民認定這就是那吃人的漳河水怪,從此再沒有人敢接近這條河了。

  當地的縣令知道漳河出了吃人的水怪,為了一探究竟。他下令趁河流的枯水期時,把上遊的水給截住,當河水落下去之後,人們並沒有發現吃人的怪物。而是在崖下發現了一個很深的大洞,這個洞的四周架著一排水輪轉刀。把刀撤下來,走進這個洞裏,就看見一塊大石碑。石碑的上麵清楚地寫著:曹孟德之墓。打開墓室,裏麵全是奇珍異寶。

  上麵這段,就是源自蒲鬆齡《聊齋誌異》中《曹操塚》的故事。《聊齋誌異》裏麵的章節,描寫的都是一些流傳廣泛的民間傳說。可是關於曹操墓的這個故事,並不完全是捕風捉影。曹操風雲一世,曹操墓千古難尋。關於曹操墓的故事有很多,但是流傳最廣的還是“曹操七十二疑塚”。

  據說曹操生性多疑,為了防止後人挖掘他的墳墓,曹操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殯的那一天,鄴城內所有的城門同時打開,72具棺木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抬出,葬入事先準備好的墓室內。於是,後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墳,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塚。但是,根據考古發現,這所謂的曹操的72疑塚,並不是曹操自己修建的,而隻是北朝時期東魏、北齊帝王貴族們的一個墓葬群,確切數字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那麽曹操墓到底在哪兒呢?

  古人對陰宅是非常重視的,孔夫子講過“唯送死者以當大事”,這下葬選墓地,可是一檔大事。陰宅的風水也關係到子孫後代的生活。比方說誰家孩子有了大出息,就會戲稱他家祖墳肯定冒青煙了。至於曹操這麽大的權勢之人,按照常理推算他的陰宅一定會非常奢華。

  可事實上卻恰恰相反。曹操一生節儉,甚至連隨葬衣物還打著補丁。在曹操所做的《終令》中,他要求將自己葬在“瘠薄之地”,更對喪葬規格做出了明確要求,即“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就是要穿著平時常穿的衣服下葬,不準用金銀珠寶做陪葬,看來曹操也是曆史上提倡薄葬的帝王之一。

  他叮囑大臣薄葬的用意有四點:一是為了節約國家開支,安定軍民之心,免遭怨恨,同時也可以為自己留下個好名聲;二是為後代及其他大臣樹立一個榜樣;三是免得叫那些盜墓者大發橫財;四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喪葬從簡,不會興師動眾,各地駐軍仍能堅守崗位,嚴防吳、蜀兩國趁機入侵。

  由於曹操不肯為自己的陵墓多花錢,所以他死後幾年的時間,陵上的祭殿就已經損壞了。因為沒有貴重的金銀珠寶等隨葬物品,最後連盜墓賊都懶得光顧了。

  更有人傳說,曹操早年也曾幹過盜墓的勾當,他親眼目睹了許多墳墓被盜後屍骨縱橫、什物狼藉的場麵。因此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出現這種慘狀而故意提出薄葬。這樣做,既保護了自己,也使盜墓者無從下手。

  其實,曹操墓本來就不是一個謎,相對於眾多生前就開始大造陵墓的帝王而言,曹操對自己的墓地問題並不是特別重視,不過人們還是能找到較明確的“說法”。

  《三國誌・武帝紀》中收錄曹操死前一年多作的《終令》,稱“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說明曹操主張葬在貧瘠土地上,並選擇了自己的墓址在西門豹祠以西丘陵,不建封土堆,也不種樹,可以說是喪葬從簡。在他臨終頒布的詔令中,更是明確了“斂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要穿著平時的衣服入葬,且不要珠寶陪葬,他還要求葬儀從簡,不設墓祭。

  而從現存的史料看,曹操對自己墓葬的安排也得到了認真的落實。他的兒子曹丕的《策文》、曹植的《誄文》中都描述了葬禮和入殮的情況,不僅交代了葬在鄴城之西,而且寫到曹操入殮時穿的是補過的衣服。

  晉代文人陸機、陸雲兄弟的《吊魏武帝文(並序)》等作品中,都有關於曹操喪葬和墓田情況的介紹。在《三國誌》、《晉書》等史書中司馬懿、賈逵、夏侯尚等人的傳記裏也都有他們護送曹操靈柩到鄴城入葬的記載。可以說明曹操是公開葬在鄴城的史料還有,如果一定要說曹操設疑塚的話,那他就是在留給後人的這麽多史料上都作了假,不僅在生前,死後還有兒子、大臣以及改朝換代後的文人、史家出力,且在隨後的幾百年間無人發現,之後卻被人沒有多少切實依據而指出來,這似乎有些荒誕。

  根據有關記載顯示的情況是,由於喪葬從簡,沒有建設高大堅固的祭殿,過了沒幾年,陵上的祭殿就毀壞了,而對曹操墓的官方保護在他死後沒幾年,曹魏政權尚可稱盛期就結束了。

  因為沒有隨葬金玉器物,也不為盜墓者所重視,再加上沒有封土建陵,也沒有植樹,過了幾個朝代之後,曹操墓所在便無人知曉了。史料顯示,到唐代人們對曹操墓的位置還沒有什麽疑問,唐太宗李世民曾路過曹操墓,作文為祭。但從北宋開始,雖然曹操墓的大概位置在史書上有記載,但在實際的地理位置中就沒有人知道了。

  也是從北宋開始,因為多種原因,曹操奸雄形象開始定型,其墓址不詳就成了反映他奸詐的一個證明。鄴城以西有北朝墓群,被傳為曹操的七十二疑塚,並從口頭傳說逐漸進入詩文,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將傳說加以渲染,成了曹操“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塚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傳說成了“遺命”,顯示出曹操一息尚存就要行詐,渲染了其奸雄形象。

  蒲鬆齡《聊齋誌異》中的《曹操塚》並將地點從鄴城擴大到許昌城外,位置從地下擴大到水底,點出曹操墓可能在其設的七十二疑塚之外,更顯示出其詭詐。隨著這些著作的流傳,曹操墓之謎就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撲朔迷離了。但宋代司馬光著的《資治通鑒》中仍有曹操葬於高陵的記載,元代胡三省的注中更是指出高陵在鄴城之西。從《三國誌》到《資治通鑒》,曹操的喪事和墓葬,在史書記載中沒有多少疑問。但在眾口相傳的民間輿論麵前,史料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3章澤
4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