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獨奏音樂

  即由一件樂器演奏的音樂。其曲目通常稱為“獨奏曲”。中國傳統樂器除部分體鳴、膜鳴樂器外,其餘大部分都可以獨奏,其中最為古老的獨奏音樂品種,當推古琴音樂,先秦時即已出現著名琴師伯牙和他所彈奏的名曲《高山》和《流水》。漢末琴家蔡琰(約177~?)和魏晉間琴家嵇康(224~263),即因善彈琴曲《胡笳十八拍》、《廣陵散》而聞名於世。此後,又相繼出現《酒狂》、《碣石調幽蘭》、《離騷》、《瀟湘水雲》、《平沙落雁》等一批優秀曲目。1963年中華書局影印出版的《琴曲集成》,共收集整理唐、宋、元、明、清各代傳譜近百種。另一影響較大的獨奏音樂品種是琵琶音樂,它的首次發展高峰期在唐代,當時著名琵琶高手有段善本、曹善才、曹保、曹妙達、康昆侖、雷清海等人。段善本所彈轉調《綠腰》,曾轟動京城長安。明代有張雄和湯應曾,張雄因善彈《拿鵝》而著稱,《拿鵝》即今傳名曲《海青拿天鵝》;湯應曾則因精於《楚漢》而為人稱道,《楚漢》即今傳名曲《十麵埋伏》之前身。清代以來,琵琶音樂流派蜂起,代表人物有華秋蘋、陳子敬、沈浩初、汪昱廷、李芳園、沈肇洲等,各派均有曲譜傳世。至此曲目已分“文套”和“武套”兩種風格:文套抒情、典雅,如《夕陽簫鼓》、《月兒高》、《漢宮秋月》、《塞上曲》之類;武套雄壯、激情,如《十麵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鵝》之類。近40年琵琶音樂發展更甚,無論演奏技巧還是藝術表現能力,均有迅速提高,新創曲目《彝族舞曲》、《狼牙山五壯士》、《天山之春》、《草原小姐妹》等,體現出這一器樂領域又達到一個新的高峰。除古琴、琵琶外,另一引人注目的器樂獨奏領域是二胡音樂,它於20世紀20年代崛起,傑出民間藝人阿炳(1893?~1950)和傑出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劉天華(1895~1932),為此作出了奠基性貢獻。阿炳創作、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三首獨奏曲,作為傳統器樂曲目精品已得到廣泛傳播。劉天華創作、傳授的《病中吟》、《光明行》、《空山鳥語》、《燭影搖紅》等“十大名曲”,開辟了二胡音樂創作和教學的專業化道路。50年代之後,在諸多演奏家共同努力下,二胡音樂又有新的發展,陸續出現《江河水》、《秦腔主題隨想曲》、《豫北敘事曲》、《戰馬奔騰》、《一枝花》、《長城隨想》等一批深受聽眾喜愛的優秀曲目。笛子音樂至20世紀50年代形成南北兩大流派,北派為梆笛音樂,具有熱情、奔放、爽朗的藝術特色,代表曲目有馮子存(1904~1987)演奏的《喜相逢》、《放風箏》、《黃鶯亮翅》,劉管樂演奏的《賣菜》、《蔭中鳥》等;南派為曲笛音樂,具有典雅、柔美、抒情的藝術特色,代表曲目有陸春齡演奏的《鷓鴣飛》、《歡樂歌》,趙鬆庭演奏的《三五七》、《早晨》,江先渭演奏的《姑蘇行》等。除上述幾種獨奏音樂之外,其餘箏、三弦、板胡、馬頭琴、笙、嗩呐、揚琴、巴烏等樂器,亦有數量可觀的優秀獨奏曲目傳世,它們從總體上體現出傳統器樂獨奏音樂的鮮明個性和多彩風姿。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