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 明清的城市與宮殿建築

  明代的南京及其宮殿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虞美人》。南唐告亡,金陵(今南京)敗落,宮城一片荒蕪。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移到了黃河地區。南宋時江南有所繁榮,後被元兵所破,趨於式微。當時愛國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押送去北方途中在金陵南京驛留,寫下了名篇《金陵驛》:“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漂泊複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合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元代九十餘年,金陵仍衰落破敗,一直要到明太祖朱元璋坐江山,建立大明、定都南京(金陵),才使得這座虎踞龍盤的石頭城重新興旺起來。

  曆朝曆代,凡建都南京者,無論建業(東吳)、建康(南朝)還是金陵(南唐),都隻是割據中的都城;一直到明朝,才是一統天下的大國國都。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渡江打敗元兵,攻克集慶路,改為應天府(即南京),自稱吳國公。第二年,當他攻下徽州時,有一位叫朱升的儒生向朱元璋獻策:定都金陵,改為南京;都城建設概括為“九字方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此策得到朱元璋的肯定,作為建都立國的指導方針。據《明太祖實錄》中記載:“初,上召諸老臣問以建都之地。或言關中險固金城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理適均,汴梁亦宋之舊京;又或言北平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者。上曰:所言皆善,惟時有不同耳。長安、洛陽、汴京實周、秦、漢、魏、唐、宋所建國,但平定之初,民未蘇息;若建都於彼,供給力役悉資江南,重勞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宮室,不能五更作,亦未易化。今建業長江天塹,龍盤虎踞,江南形勝之地,真足以立國。”於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南京。

  南京城有山有水,本為好地方,但也給建設帶來麻煩。建造都城,從1366年開工至1386年完成,足足用了二十年時間。城周長37140米,平均高度1421米,用花崗石作城基,上砌巨磚。這些磚由“二十八府”、“一百十八縣”分工負責製成,每塊磚上刻有所作府縣及監造人的名字。磚的規格統一,質量保證。城門共有十三座,分別為聚寶門(今中華門)、三山門(今水西門)、石城門(今漢西門)、正陽門(今光華門)、通濟門、太平門、神策門(今和平門)、全川門、鍾阜門(今新民門)、朝陽門(今中山門)、清涼門、定淮門、儀風門(今興中門)。有的城門建有甕城,為軍事所需。聚寶門前臨長幹橋,後倚鎮淮橋,三道甕城有四道拱門貫通,各門均有上下啟動的千斤閘和雙肩木門。第一道城門設有旗杆,上有敵樓。城牆外設置磚垛,上有望口和射洞。在城牆基部埋有石刻武士像,作為“鎮城”之用,同時也有標方位的功能。

  明代的南京城既為大國之都城,因此城市規劃和建設也甚講究。南京城是一座很不規則的城市,西北有長江,東北有鍾山,南環秦淮河,北倚玄武湖,所以它的城市形象完全依從自然地形而成。城有三套,即外城、應天府、皇城。

  明南京的皇城偏向應天府城的東南。皇城裏麵還有宮城,這個做法是繼承我國曆史上的都城形製,但略有改變。宮城又叫紫禁城,在皇城的中央之南正門為午門,左有太廟右有社稷壇,宮城兩側有東安門及西安門,皇城兩側有東華門及西華門。午門南北均有禦河,上均設五龍橋。在外五龍橋東西兩側,還有青龍橋(東)和白虎橋(西)。從圖中可以看出,紫禁城從最南的正陽門向北,是一城套一城的堅固結構,裏麵的門自南至北有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經內五龍橋,才到皇宮正殿奉天殿。中間是南北向的禦道。禦道東側為文職各部,如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翰林院、太醫院等,西為中左右前後軍部都督府、太常寺、儀禮司、錦衣司、旗手衛等。承天門內東為太廟,西為社稷台。這種型製後來到了明代北京建都時也照搬而用。

  關於明南京都城,有一段特殊的曆史。起先,由於此城之自然條件,建城時填湖造宮,不久房屋發生傾斜,傳有“江山不穩”之嫌。朱元璋本來就有遷都長安或洛陽的設想,因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派太子朱標去西北巡視,比較兩地的利弊得失。不料第二年太子病死,朱元璋傷心不已,更因年邁,無力興師動眾,作遷都之舉。後來朱元璋病逝,葬於明孝陵,遷都之事便擱置了。第二件事是不久便演出了一場叔侄爭王位的政變。燕王朱棣本鎮守北平,朱元璋之孫朱允炆即位,是為惠帝(建文帝),年號建文。但不久燕王朱棣(朱元璋之子)以除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名,引據明太祖製定的《皇朝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之惡。”遂揮師南下。建文四年(1402)六月,大軍直逼南京,惠帝與諸妃在宮中縱火自焚而亡。從此,大明天下為朱棣所得,棣於同年七月登基炆,次年改年號為永樂,並決定遷都北京。但又一說:朱允炆沒有自焚,而是暗中西逃,一直逃到貴州長順縣的白雲山。那裏有個庵,叫羅永庵,相傳朱允炆就在庵中削發為僧。據說這裏原無水,自建文帝至,溪龍湧波,泉水清澈,後來竟終年不涸,而取水時“必跪而勺”,因稱“跪勺泉”。庵內有流米洞,米自洞中流出,供建文帝食之。洞左有潛龍閣,供有建文帝像。又說庵右之古鬆為建文帝手植。《明史記事本末》載有建文帝在庵中題壁詩兩首,在此錄其一:“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發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南京的城市街衢很有特色,也注重曆史積澱。早在東晉建康之時,這裏住著兩大家顯族。一家姓王即東晉著名宰相王導的宅邸;另一家姓謝,即東晉名將謝安的宅邸。他們的宅舍建築占了一整條街,即烏衣巷,位於秦淮河邊。秦淮河上有橋,名朱雀橋。這裏駐都城衛戍部隊,軍人都穿黑衣。後來東晉覆亡,家族敗落。所以唐代詩人劉禹錫作了一首吊古詩《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種候鳥,冬天到南洋群島去過冬,次年春分(3月20日)前後飛回長江流域,哪家燕子仍回哪家築巢消夏。但王謝兩家到了唐代已不見蹤影,所以燕子隻好就地擇百姓家居住。如今烏衣巷尚能依稀找到舊跡,就是在南京白鷺洲公園西夫子廟文德橋南一處。

  明代的南京注重風水,這裏有個街坊,叫石貓坊,又叫百貓坊,位於今升州路南彩霞街菜場。這裏有座牌坊,為明代虢國公俞通海所立。相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與他一起打天下的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淵三兄弟因戰績赫赫而均封侯、公。俞通海死後,被追封為虢國公,諡忠烈,並為他的後代造了一座國公府。但俞氏生前有結怨者,他們在明太祖麵前告俞宅有“王氣”,朱元璋本人也信風水,於是就叫劉伯溫去破“王氣”。劉在俞家門前立一座牌坊,牌坊上刻一百隻貓,所以叫“百貓坊”;又因為用白石所刻,因此又叫白貓坊或石貓坊。坊前還要挖一口井,在宅後又設堵門樁。宅東設釣魚台,宅西設趕魚巷,據說這就是破“王氣”的“八卦陣”。如今這裏的小路尚有某些遺跡。那座石貓坊現存四柱及橫額,雕刻的石貓尚在。

  明清北京及其宮殿

  北京,元代稱大都;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原稱應天府),則稱此地為北平。後來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占南京,廢除建文帝,奪得帝位,於永樂元年(1403)正月,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並建設都城,城成遷都。永樂四年(1406)正式下詔,宣布次年開始營建北京。永樂十八年(1420)都城建設基本完成。翌年,明成祖在北京稱帝。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入主中原,是為清朝,也建都北京,而且把明代北京城及宮廷殿宇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僅改建築的名字及一些細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皇朝,建立中華民國,也未有多大破壞。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又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這是值得欣幸的。今天,北京故宮仍如故,可以說已有580年的曆史了。如此長久、如此完好地保留如此大規模的古建築,為世界曆史所罕見。

  如今的北海公園,還是金中都時的皇家園林呢!而元大都時城北的大片土地,在明代建都時劃出城外,一片荒蕪。如今北京城牆雖已拆除了許多(城市建設的需要),但有的仍留有城門、城樓,有的尚保留古地名。

  北京這座城市,明清時期分外城、內城、皇城三重;而皇城之中還有紫禁城(宮城)。讓我們先從外城說起。

  北京的外城建在城之南,但此城是後來加建的。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騎兵攻到北京城下,十分危險。故決定加強城防,提出“城必有郭,城以衛民”,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建外城。本想把內城四麵圍起來,但因財力不足,隻修了內城以南的一部分。外城共七個城門:東便門、廣渠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寧門(清代改為廣安門)、西便門。外城工程於嘉靖四十三年(1564)竣工。由此,北京便成了一個“凸”字形。

  內城是元大都城改建的。明軍攻克大都,變為一座府城,即北平,後來漸漸衰微,特別是城北更是荒涼,城市重心南移。因此當時徐達命拆除北城,南移五裏另築新城牆。後來又將城牆南移二裏,東西兩邊仍為元代的城牆。當時城周長四十六裏,城牆高12米,共設九門: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

  皇城在內城的中間南側,周長十八裏,南為大明門,其兩角門為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東為“T”字形廣場,其中設中央機關,如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鴻臚寺、欽天監等,西為五軍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和錦衣司等,其北為皇城正門承天門(清時改名天安門)。前設金水橋、華表石獅等。關於華表,須說一說它的曆史:華表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曆史,最早是在堯舜時代,但那時的華表是“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形似桔槔”(《古今注·問答釋義》),叫“誹謗木”。據《淮南子·主術訓》上說舜在各交通要道設立誹謗木,讓人民書其善否於木上,以表王者“納諫”。由於此木立於街道口,因此也成了一個標誌物。隨著曆史的發展,路標作用也就更大。秦始皇廢除誹謗木,統治者變得獨裁專製起來。漢代恢複,但已不是用來納諫,而是叫“桓表”,“舊亭傳於四角麵百步,築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柱出,高丈餘,貫柱四出”。後來“桓表”改名“華表”,則純屬標誌性了。漢以後,作為宮殿、橋梁、陵墓等的飾物,當然也是一種等級的表示。天安門(當時叫承天門)前後兩麵的兩對華表是明永樂年間所立的。柱身有雲龍圖案浮雕,柱上橫置雲板,再上為圓形的承露盤,盤上有一石獸。華表下設方形圍欄,均用漢白玉製成。承天門東為太廟,右為社稷壇,所謂“左祖右社”之製。現在太廟改為勞動人民文化宮,社稷壇改為中山公園。

  北京城內街衢,幾乎都是正南北、正東西向的,小的叫胡同,據明末張自烈的《正字通》中說,“胡同”就是街道小巷之意。

  明代北京皇宮,建築嚴整雄偉,金碧輝煌,舉世無雙。皇城裏麵是紫禁城,此城周長六裏,城高10米,裏外砌磚,碧水環城,波光倒影,四隅建有高聳的角樓,宮城四麵開門,南為午門,北為玄武門(清代改為神武門),兩側則為東華門和西華門。

  關於紫禁城上的角樓,還有一段趣事。相傳明成祖朱棣一天夜裏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座動人的建築,美妙無比,由“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所組成。第二天,他就命匠人要照此樣建造,而且須在九天內完工,做不出來就殺頭。匠人心急如焚,正值一籌莫展,急得想尋短見之時,忽然遇見一位賣蟈蟈之籠的老人到匠人麵前說:“要不要買這個籠子?”匠人歎了一口氣說:“腦袋也快沒有了,還有心玩這個?”老人卻說,“這個籠子與眾不同,包你喜歡。”說著,將籠子往匠人眼前一舉,那匠人畢竟有經驗,此時已看出幾分名堂,於是就買下來。回家仔細一看,數了數,呀!正好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而且是個美麗的建築樣式!他猛一想:“這興許是魯班顯靈,來救我了。”於是召集匠人,終於造就這美妙的角樓。

  午門下城上樓,平麵呈“凹”字形,有漢宮雙闕的意象,中間三開門,旁邊各開一門,故又叫“五門”。城樓正中九間大廈,兩邊有廊廡、角亭,連同中間的廡殿重簷頂,五個屋頂,如五隻朱鳳齊飛,故曰“五鳳樓”。午門是皇帝頒詔宣旨及百官常朝之地。這裏也是處罰之地,所謂“廷杖”,元代就有,明代承之。廷杖是犯罪人縛兩腕,囚服逮至午門外杖所,列校百人,手執木棍,司禮監坐午門外西墀下左邊,錦衣衛使坐右邊,每五杖換一人。每喝一聲環列者大喊響應,聲震甸服。杖畢,受杖者血肉模糊,慘不忍睹。例如嘉靖三年(1524),群臣爭大禮儀,聚哭於左順門,朱厚熄大怒,命廷杖豐熙等一百三十四人,打死十七人。

  這裏還要說說金水橋。北京故宮金水橋很多,但可以分為兩類:天安門、太廟、社稷壇前的,叫外金水橋,三孔拱券式,共七座;午門內太和門前的叫內金水橋,單孔拱券式,共五座。明永樂四年(1406),開始營建皇宮,紫禁城、皇城的南牆較元代時都要南移,使相互間距增加。設計師為了使拓展了的空間不顯得空曠單調,便精心設置了太廟、社稷壇、宮廷廣場及大朝門(太和門)前的建築設施,設禦河金水橋即屬此意。我們知道,明清時金水橋是宮禁“關隘”的標誌,不僅絕對不許百姓行走,就連官僚也不能隨便亂走,外金水橋正中那座叫“禦路橋”,最寬大,是專供皇帝用的;其兩旁的叫“王公橋”,是宗室親王通行的;再兩邊的叫“品級橋”,是三品以上文武大臣行走的;太廟和社稷壇處的叫“公生橋”,是四品以下的官僚走的。

  內金水橋另外還有講究:從望柱上的飾物就可知其等級。中間主橋位於中軸線上,共有二十八根刻有雲龍的望柱。左右的四座,則用火焰紋,並刻有二十四道彎線,表示“二十四氣”之意。

  午門內是“外朝”,有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謂之三大殿,兩邊又有文華、武英二殿列於東西兩側。三大殿有三次遭火災,三次重建。初建時三殿名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建三殿時改名。到了清代,又將此前三殿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明代時,皇帝在皇極門(太和門)聽政,禦座叫金台。皇帝升座後內使捧香爐於禦榻前,奏曰:“安定了!”然後奏政事。皇極門內居中正殿即皇極殿,殿內設禦座,殿前為丹陛,環以白石欄杆。每年元旦、冬至、皇帝生日三大節及國家重大慶典,皇帝禦殿受百官朝賀。凡重大朝會、宴享、命將出師、臨軒策士等,多在皇極殿舉行禮儀。皇極殿後為中極殿,凡遇三大節等禮儀,皇帝先在中極殿冊封群臣禮畢,再出禦皇極殿。中極殿後為建極殿,冊封皇後、冊封太子頒詔時,皇帝先至建極殿袞冕,再到皇極殿升座。殿後有巨大的整塊雲龍陛石,重達二百多噸。這塊雲龍陛石是從北京故宮百裏外的房山運來的。如此重的石頭,在當時沒有機械運輸設備的情況下如何搬到此地呢?當時人們稱運此石非萬人不可。相傳有人想出個辦法:民夫們在嚴冬季節,沿途挖井汲井水潑於道路當中,結冰後用旱船拉運。拉旱船用騾馬千餘頭,分組排起來,敲鑼驚騾馬,一起使勁,終於運到了故宮。據明代的《兩宮鼎建記》中記載:“三殿中道階級大石……派順天八府民夫二萬,造旱船拽運。派同知通判縣佐貳督率之。每路掘井,以澆旱船資渴飲。計二十八日到京,官民之費,總計銀十一萬兩有餘。”

  建極殿後為乾清門,裏麵即為“後三殿”: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乾清宮是皇帝寢宮,是皇帝皇後生活居住的地方。這裏在明代曾發生過重大事件:嘉靖二十一年(1542),一天夜裏,宮女楊金英等用黃絨繩勒嘉靖皇帝的脖子,氣息將絕,被皇後等趕來得救,吐血數升才醒。楊金英等被殺害。定製,乾清宮暖閣九間,每間上下兩層,設三床,共二十七床,皇帝隨意居寢,以防不測。但宮中事情又發生,萬曆皇帝駕崩,其子朱常洛繼位,他吃了李可灼所進的“紅丸”後,僅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就死在乾清宮,這就是所謂“紅丸案”。朱常洛死後,朱由校登極,即天啟皇帝,此人好玩,常在月夜與太監一起到乾清宮基下的一個洞(即老虎洞)裏去玩。

  坤寧宮是皇後的寢宮,它與乾清宮之間有一正方形的建築,即交泰殿。這三座建築都是應《周易》中的說法,乾坤即天地、陰陽,交泰即“天地交泰”,陰陽和諧之意。

  後三殿東西兩邊即為後宮,所謂東六宮、西六宮,裏麵養著宮女、太監成千上萬。

  1644年清兵入關,滅明改清,都城及皇宮仍在此,僅改建、重建一些建築,並改掉了許多名字。

  清朝統治者自知靠一時的軍事實力,要統治全國,畢竟勢單力薄,所以它要聯合漢、蒙諸族,才能保安。因此,皇宮中的建築取名多有“和”字,求“和”,方能長治久安,永保江山。

  順治二年(1645)五月,重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依次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另外,皇宮中各殿宇和門匾額,都用滿漢兩種文字。

  前三殿的主殿太和殿,於康熙年間兩次重建。建築形製為最高等級,重簷廡殿頂,上設黃色琉璃瓦,屋角走獸數十個。建築用十一開間,也是最多的。清代時,這裏是大朝之所,每年元旦冬至萬壽三大節及慶典、朝會、宴饗、命將、頒朔之禮等,都在太和殿舉行。中和殿是纂修《玉牒》(皇室譜係)舉行告成儀式之處(每十年一次)。保和殿,清代時每年新春在此舉行賜外藩蒙古王公等盛宴。

  前三殿之東為文華殿,此殿為經筵之所。文華殿後,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文淵閣,藏《四庫全書》。蘭大殿右為武英殿,為皇帝齋戒和召見大臣之地。清代武英殿又為修書處,康熙年間在此編纂《古今圖書集成》。殿後的“虎殿”是皇帝去世後停放棺槨的地方。

  “後三殿”在清代有較大的變動,順治十三年(1656)按滿族的習俗,仿盛京(今沈陽)清寧宮,對坤寧宮進行改造。將菱花窗改為窗紙糊在窗欞外的吊搭窗。宮內西部沿著南、西、北三麵牆設連通大炕,在這裏祭祀釋迦牟尼、關雲長和蒙古神等。大祭之日,皇帝和皇後親自參加。宮內中部是祭神吃肉之處,北邊有灶,在此設大鍋煮肉蒸糕。每次大祭畢,皇帝與參加祭祀的諸王、貝勒、尚書等在此食肉和糕。宮的東部為東暖閣,是皇帝與皇後結婚的洞房。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帝就在這裏婚合。

  養心殿在宮中是一座最特殊的建築,它位於乾清門的西側,是連接前三殿和後三殿的重要樞紐。這一組建築本來是皇帝修身養性之所,但到了清代雍正時,則作用就大不相同了。本來皇帝起居內務都在“後三殿”,但自雍正開始,用兵西北,戰事頻繁,故增設軍機處,設在緊靠內廷的乾清門廣場,便於隨時召見軍機大臣,所以雍正皇帝就由後三殿改到養心殿來居住,起居政務都在此處。

  養心殿是一組建築群落,正門叫遵義門。養心殿東麵隔一條長街就與乾清宮相接,北則為西六宮,南東則是緊接乾清門廣場的軍機處。這一組建築由兩個院落組成。遵義門內有琉璃影壁,後麵就是外院,四周建值房,院北過養心門,裏麵是內院。院子的當中是一座壯觀的大殿,金色琉璃瓦,高高的台基,殿前聳立六間抱廈,這就是養心殿。兩側有東、西配殿,它們屋宇相連,組成一個三合院。養心殿後是寢宮,左右是體順堂和燕禧堂兩朵殿,朵殿兩側是廡房,一直向南部延伸。後寢宮及朵殿、廡房也形成一個三合院,並把養心殿及其東西配房緊緊地包圍在中間,好似兩個三合院套在一起。養心殿前部三合院為皇帝政務用房。院內有陳設,如日晷、銅爐、三頭鶴香爐、銅缸等。後寢宮和朵殿等為皇帝後妃生活起居用房,空間不大,很有生活情趣。

  養心殿東暖閣內,麵西處設兩個寶座,中間有一道黃紗簾,慈禧太後就在此垂簾聽政。養心殿西暖閣分隔成幾個小屋,其中較大的一間懸掛著雍正所寫“勤政親賢”匾,這是養心殿中最小的辦公場所。皇帝召見軍機大臣等重要官員商議絕密大事就在這裏,為了遮擋視線,還在窗外的抱廈中置木製屏壁,可謂“密室”。

  養心殿具有這許多特點,所以雍正以後,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帝,直到年幼的宣統帝,都在此生活,處理政務。

  在故宮的東北,有一處宮殿叫寧壽宮,在此建築前的西麵,乾隆時建造了一個小花園,叫寧壽宮西路花園,又叫乾隆花園,小巧精致。這座園林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92),四年後建成,是為乾隆做滿六十年皇帝而建,後來他就在這裏歸政養尊,做“太上皇”了。園的正門叫衍祺門,是用湖石堆出的山屏。殿後即是一座古雅的建築——古華軒。軒西有亭名曰楔賞亭。這是仿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在紹興蘭亭“修禊賞樂”而建的流杯亭,流觴曲水、飲酒賦詩。亭對麵有假山,山頂建承露台,山下有洞,過山洞是一小齋,曰抑齋,是乾隆晚年靜坐養性之處。古華軒北有垂花門,裏麵是個三合院式的空間,正房叫遂初堂,堂之後又是假山,山頂有亭,挺拔秀麗,即聳秀亭。這裏地勢較高,可以望見林木蔥鬱,遠處隱約可見金碧輝煌的殿宇,故有飄飄然如臨仙境之感。假山之北有萃賞樓。樓北又是假山,山正中一梅花亭,亭形五柱五脊,形似梅花,十分別致。山北有園中最大的建築——符望閣,雕梁畫棟,端莊華麗。由於建築內有隔擋,人行其間,轉彎抹角,不知方向,故有“迷樓”之稱。這是一個南北向十分狹長的花園,南北長100餘米,東西寬不足40米。最北即最後,乃是倦勤齋,這裏有一個小院,弧形牆麵,上有琉璃磚漏窗。中有一門,八角形,入門有一玲瓏精致的建築:竹香館。空間雖小但布置得秀巧和諧,十分注重園林空間手法,多是從江南園林手法中學來的。

  相傳北京故宮裏有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為什麽造這個數?據說天上宮殿有一萬間,世間皇帝須比天上的少一些。而這“半間”在何處呢?那就是文淵閣下西頭的一小間。但北京故宮數百年來屢有圮建,所以據1955年統計,如今有房八千六百六十二間(那小小的半間也算做一間)。

  北京故宮紫禁城的北門是神武門(明代叫玄武門,清代因避諱“玄”字而改),出門向北,過禦河,對麵為北上門,可上景山。這裏本是元代的“精苑”。景山早在元代建大都時由人工堆出來,原名“青山”。明代加以擴建而成今貌。據說這裏堆有許多煤以備用,故亦稱“煤山”。清代在後山增建了宮殿,在山上建亭,並改名萬壽山。後來因這裏種林植樹,秀色滿目,風景如畫,所以又叫景山。山上有五峰,每峰有亭,中峰最高,叫萬春亭,東二亭名曰“周賞”、“觀妙”,西二亭名曰“富覽”、“輯芳”。中峰高近46米,站在高處,俯視故宮,軸線明確,屋頂琉璃,金碧輝煌,東方泱泱大國宮殿造型,曆曆在目。

  景山東麓,原有一棵不太高的樹,樹周有一道紅牆圍繞著,據說這就是當年崇禎皇帝自縊之處。明崇禎十七年(1644)3月19日清晨,崇禎帝朱由檢慌慌張張逃出皇宮(李白成起義軍攻入皇城),未戴皇冠,披頭散發,一隻腳穿鞋,另一隻鞋子在路上掉了,來到景山自語道:“我待臣下也不薄,今日到這步田地,群臣為什麽沒有一個跟我一起盡節!”然後解下腰帶,吊死在老槐樹下。後來在此為他樹一碑“明毅宗殉國處”。建國後改換木牌,上寫“明崇禎帝自縊處”。古槐樹在“文革”期間被搞死,進補植新槐,十餘年後已亭亭如蓋。

  沈陽故宮

  滿族是金的後裔,在未入關之前存在於東北一帶。大約在公元17世紀初,滿人勢力漸強。女真族首領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於1616年定國號為金(史稱後金),至1636年改國號為清。後金天命十年(1625),定都城為盛京,即今之沈陽。盛京滿語之意為“興盛的城市”。滿清入關前,在此建都達十九年餘,直到1644年入關,遷都為北京。盛京(沈陽)時代的清王朝已十分強大,故城中建築相當講究。城內建有舉世聞名而又具有滿族建築特征的宮殿:沈陽清故宮,還有“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有佛教喇嘛廟實勝寺,以及諸政府機構,如內三院後(改為“六部”)和皇家園林等。

  沈陽故宮大體可分為三大部分:東路、中路、西路,分別用三條縱軸線布局。

  東路部分以大政殿為主,兩邊分立十王亭,為努爾哈赤時期所建。大政殿建於1625年左右,初時名為“篤恭殿”,康熙時改為大政殿。平麵拔腳重簷攢尖頂,須彌座台基,每邊長9米,高15米,正南有禦路。建築周邊有廊,殿內有精巧的鬥拱和天花藻井。外環井口的方光內有繪作梵文字樣;內環井口的圓光內繪作福、祿、壽、喜等字樣。外簷五鋪作鬥棋,梁架作“和璽”彩畫,屋頂為黃琉璃瓦,南麵中間二柱為盤龍柱。大政殿是努爾哈赤王朝舉行大典的地方。十王亭除北端的兩翼王亭外,其餘八亭依八旗序列設置,這是努爾哈赤召集八旗王商議國事、供八旗王辦公的地方。這些建築的形式布局,尚留有古遊牧民族氈包形式特征。每個建築平麵均為正方形,三麵是牆,正麵辟隔門,周圍出廊。角柱為圓,中柱為方,內部梁架為月梁卷棚式,外觀則為起脊歇山頂。

  沈陽故宮中路是主要建築群。南麵大清門為故宮正門,入大清門經禦道直達崇政殿,這是宮的正殿。1636年,皇太極在此即位,將後金改為大清。崇政殿為五間九檁,前後有廊,硬山式屋頂,上設黃色琉璃瓦。殿前設大月台。殿內“徹上明造”(無藻井),以增加室內空間的高度。殿兩側有左右翊門,各三間,也用硬山頂,上設黃色琉璃瓦。崇政殿及右翊門,其建築裝飾是十分考究的。山牆搏風及垂脊設有許多琉璃雕刻,與山牆基座的簡潔形式形成對比,可謂繁簡得體,比例也十分協調,可見滿清後金與漢地建築文化已十分相近。從宮廷建築來說,做得華麗多彩,如崇政殿正麵廊簷上的裝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崇政殿前左右各有閣,與大清門一起組成四合院。北麵有鳳凰樓,此樓建於天聰年間,康熙二十一年(1680)重修。這裏是舉行宴會的地方。後來遷都北京,這裏改為置放玉璽和帝王像的地方。

  西路建築也是中軸線布局,自南向北為嘉蔭堂、文溯閣及仰熙齋等建築。這一組建築造得很晚,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建的。嘉蔭堂是帝王們看戲的地方,四合院形式,南側有戲台。文溯閣是存放《四庫全書》的地方(這是一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叢書,須七個書樓來存放,除了這個文溯閣外,還有文淵閣、文淵閣、文津閣、文宗閣、文匯閣及文瀾閣)。

  §§第三章 舞蹈曆史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