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就餐禮儀

  餐前表現

  指的是準備用餐、等候用餐時的所作所為。無疑,它是用餐表現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要使餐前表現符合禮儀規範,應要注意以下問題:

  (1)適度修飾。

  外出用餐,尤其是外出赴宴或聚餐時,應適度地進行個人修飾。總的要求是:整潔,優雅,個性化。一般而言,男士可穿套裝,並剃須。女士則應穿時裝或旗袍,並化淡妝。倘若不加任何修飾,甚至儀容不潔、著裝不雅,則會被視為不尊重主人,不重視此次聚餐或宴請。

  (2)準點到場。

  應邀赴宴,或參加聚餐時,一定要準點抵達現場。嚴格地講,抵達過早或過晚,均為失禮。早到的話,主人往往還未作好準備,因而措手不及。晚到的話,則會令他人望眼欲穿,甚至打亂整個原定的計劃。另外,無特殊原因,切勿早退。

  (3)各就各位。

  在正式一些的用餐活動中,一定要按照指定的桌次、位次就座。倘無明確排定,亦應遵從主人安排,或與其他人彼此謙讓。切勿爭先恐後,不守座次。一般而言,在入座時,應於主人、主賓之後就座,或與大家一道就座。搶在他人之前就座,顯然是不合適的。

  (4)認真交際。

  大凡宴請或聚餐,其主要目的是在交際,而不僅僅是為了大快口福。所以在用餐前後,尤其是用餐前稍事等候時,不要忘記盡可能地進行適當的交際活動。要問候一下主人,聯絡一下老朋友,並爭取認識幾位新朋友。假若一言不發,則顯得與其他人格格不入,則難免會給人以“專為吃喝而來”的印象。

  (5)傾聽致詞。

  在正式宴會開始前,主人與主賓大都要先後進行專門的致詞。當賓主進行致詞時,務必要洗耳恭聽,專心致誌。此刻開吃、閉目養神、與人交談,或是打打鬧鬧都是缺乏禮貌的。若此刻暫時離去,則更會令人生疑。

  餐時表現

  主要是指在用餐期間的活動,也是用餐禮儀最重要的體現,它和下麵的食物品嚐共同構成了餐桌禮儀的主體。

  關於這點,我們結合國內外的禮儀要求,總結出了“九要十不要”,來提醒讀者在用餐時,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以符合禮儀規範。

  九要:

  第一,要正襟危坐。就座時,應從左側進入,並使身體與餐桌保持兩拳左右的距離。在餐桌上保持良好的姿式,上身呈挺拔之態,絕不能像個布娃娃似的東倒西歪、彎腰駝背地癱在座位上。雙手不要支在桌上,也不要同時擺在腿上,但在上菜空檔,把一隻手或兩隻手的手肘撐於桌麵卻無傷大雅,因為這是熱烈與人討論時自然而然的姿式,不過吃東西時,手肘最好還是離開桌麵。雙腿不要亂伸,因為有可能防礙他人,另外,姿式也不雅觀。

  第二,要舉止高雅。正統的禮儀源自古代宮廷,並且相延已久,故其程式化的規定極多。其中很重要的,尤其是正式宴會,都要求用餐者嚴格約束個人舉止,力求使之高雅動人。例如,進食禁聲:用餐之際,不論有意還是無意,不論吃東西還是喝飲料,都不要搞得進口有聲、嘖嘖作響,那是不懂起碼禮數的表現;再者,防止異響:除用餐外,體內的任何聲音,不管是咳嗽、打噴嚏,還是腹中咕咕作響,都應離開餐桌,自覺控製,不要當眾出醜。另外,在就座用餐時,不要隨便挪動桌椅,也不要把餐具搞得鏗鏘作響。

  第三,要慎用餐具。務必正確使用餐具,這一點在西餐中更為注重。如果不會使用,最巧妙的辦法是模仿女主人的做法。不宜主動拿餐具當教學儀器去主動教別人,這種指點是不必要的。

  第四,要吃相幹淨。在用餐時,既要維護環境衛生,又要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吃得“四處開花”,身上、臉上到處“留痕”,也不要把餐具、餐桌和地麵搞得一塌糊塗。

  第五,要禮待主人。賓客在宴請活動中,不要一入席就開始大吃,即使餓了,也不要給人以饞相。禮貌的作法是要時時幫助主人,以禮還禮。特別是在西餐宴請活動中,女主人往往處於“第一順序”。其具體表現是:女主人要坐首位,由她宣布用餐開始或結束。中國家宴時,女主人忙裏忙外,到處張羅,甚至難以入席,更應以禮相待、多加問候。

  第六,要照顧賓客。客人之間也要相互照顧,不要來到之後,互不搭理,致使場麵尷尬、氣氛沉寂。在就餐時,不論是否相識,男士都要扮演“護花使者”的角色,要處處積極、主動地對女士多加照顧。比如,就餐之前,要幫助其存外套,或引導就座。在用餐桌上,要為女士取菜提供方便,拿調味品,並陪其談話等等。這既體現了紳士風度,又是起碼的餐桌禮儀的良好體現。當然,如果女方是女教主義者,或不喜歡被當作“小寵物”格外照顧,那你最好尊重其觀念,不要一廂情願。

  第七,要尊重侍者。在一些宴會中,一般有正規的侍者,無論主人還是客人,都要對其發自內心的尊重,不但要口頭上表示感謝,經濟上還要給點小費。

  一般而言,小費由主人按照餐費的15%給取,可放在桌上,也可置於托盤上,給小費時可再次表達對周到服務的謝意。

  第八,要積極交流。參加餐會,除了品嚐美食,不要忘記進行適當的交際活動,而且,有時候後者更為重要,實際上交際活動也正是多數宴會的主旨所在。

  第九,要自我控製。既使菜肴再豐盛也要抵住誘惑,不要饞涎欲滴。另外,即使菜肴再怎麽合自己口味,也要依據自己的飯量來食用,不可如狼吞餐,不知饑飽,如果撐吐了,那就會成為他人的笑柄。同時,要注意自己的實際酒量,不要充大頭,若被灌醉,禮儀喪失不講,於己於人都極不方便。所以,適時加以自覺控製最好,給人留下進退有度的良好印象。

  十不要

  不要違食俗;不要壞吃相;不要胡布菜;不要亂挑菜;不要爭搶菜;不要玩餐具;不要吸香煙;不要清嗓子;不要作修飾;不要亂走動。

  茶肴的食用

  餐會上的各道菜式,在具體的品嚐方法上均有所不同。若不了解各種菜肴的具體品嚐方法,同樣也有失禮節。以下,將扼要介紹一下常見菜肴的相關吃法,結合宴請實際規格,恰當采用,以體現良好風範。

  (1)喝湯的禮節。

  喝湯十分容易發出聲響。在日本文化傳統中,喝湯時發出聲響是正常而自然的舉動,但大多數國家以喝湯不發聲響為美,因此喝湯時盡量要小聲,用湯匙舀湯,入口前要吹涼湯匙裏的湯,吹時也應小聲吹氣。

  如果湯是裝在湯碗中,湯裏還有料,應先把料吃光,再喝湯。如果不是非常正規的宴請,你可以拿起湯碗,直接喝碗裏已經涼了的湯。不過,千萬不可捧起盤子,直接從盤裏喝湯。

  如果是清燉肉湯,而且湯的熱度已經不再滾燙,你也可以直接拿起湯碗來喝,不須用湯匙一匙一匙地喝。

  (2)蝸牛肉的取食。

  吃這道佳肴,你可能會沾得滿手蒜頭奶油,也可能使嘴巴散發出的濃濃的蒜頭氣味整晚不散。因此,晚餐之後有約會的人應該避免在晚餐上吃這道菜,否則必須先確定對方也點了這道菜,才可以痛享一番。

  有些飯店會提供客人一種金屬製、形狀像鉗子的“蝸牛鉗”,當你用小叉子或尖核針挖取蝸牛肉時,可使用這種蝸牛鉗鉗住蝸牛殼。如果沒有這種蝸牛鉗,也可以用餐巾護手(以免燒燙的蝸牛殼燙傷手指)抓住蝸牛殼,以另一手挖取蝸牛肉。

  待蝸牛殼溫度冷卻,且殼內的肉已經挖空,可以一個接一個拿來吸吮,享受殼內鮮美的湯汁。如果你覺得這樣太冒險,可以把蝸牛殼倒蓋在金屬盤子上,然後以叉子叉上小饅頭片吸取盤子內的湯汁來吃。

  (3)蝦蟹的吃法。

  吃蝦蟹肉開胃品時,應該使用擺在餐桌上餐具中最小的那把叉子(通常放在最左側,有時也可能擺在最右側)。如果這道開胃小菜還附有一小碟醬汁,可用湯匙取少許淋灑在蝦肉或蟹肉上,也可以用叉子叉蝦蟹肉,沾這些醬汁來吃。

  如果用來裝蝦子的是高腳盤,且蝦子體積甚大不能一口吞下,但是要在高腳盤中將蝦子分切成數段又有困難,在這種狀況下,你可用小叉子叉起大蝦,放到碟子上,然後用刀將它分切成兩段或三段。如果你覺得這樣做還是冒險,也可以用叉子叉起蝦子,一口一口地吃。

  (4)蛤蜊的吃法。

  蒸蛤蜊一向是煮蛤餐會、龍蝦大餐或“海濱餐會”的開胃主菜。餐宴主人提供蒸蛤蜊這道佳肴時,會細心發給客人一二條大餐巾,甚或一條圍兜,以免弄髒衣服。還會發給一個空碗,或者一個公用的大碗,用來裝蛤蜊殼。此外,還應該有一小瓶融化的奶油,以及一隻湯碗,用來盛以蒸蛤蜊的湯汁調製而成的熱蛤湯。

  蒸過的蛤蜊至少應該半開,如果蛤蜊再怎麽煮也不開口,就丟掉它,因它可能已經壞了。如需把蛤蜊殼完全打開,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加以固定,然後以右手手指抓住它細細的頸部把蛤蜊溜滑的身軀拉出,用手指剝開頸鞘外的一層薄膜,丟棄不要,再把整個蛤蜊身軀放進融化的奶油中,或者放入蛤蜊湯內,然後入口品嚐,享受它的美味。這種吃法雖然會沾染雙手,但感覺很不錯。吃完一整盤蒸蛤蜊後,應該把兩手洗一洗。在宴客場合上,主人這時應該提供客人洗指碗,碗內裝溫水,讓客人清洗手指。

  真正嗜吃蛤蜊的人在享用這道佳肴時,必定要喝蛤蜊湯,才算真正品嚐完這道菜。湯碗底部通常會有海沙沉澱,吃時要避免把海沙吃進嘴。

  (5)生嚎的吃法。

  布置在碎冰塊上的生嚎,是一道昂貴的佳肴。以左手手指抓緊剩下的的那一片殼,以右手持小生嚎叉,將生嚎整個挖取出來,如果還有任何部分仍然黏附在殼上,利用叉子將它都挖出來。然後把生嚎放到盤子中央的醬碟裏蘸一番。有些人則隻在生嚎上滴幾滴檸檬汁,他們認為刺激辛辣的醬汁會破壞這種海產鮮美的原味。

  吃完生嚎後,你可以拿起空殼來吸吮一番,品嚐餘留的美味原汁。這時要盡量避免發出嘖嘖的吮吸聲。

  如果你喜歡,也可以把幾塊小片嚎餅放進醬碟裏,再用嚎叉挑出來吃。

  (6)貽貝的吃法。

  醺貽貝或醃貽貝有時會插在牙簽上,當作餐前菜。不過,貽貝還是以烹煮成蒜味湯汁,裝在湯盤中當作開胃小菜最為常見。你可以使用嚎叉或尖核針將貽貝自打開的貝殼中拉出,或者也可以拿起貝殼,將殼緣放在兩唇之間,用嘴吸食殼內的貽貝和湯汁。吃貽貝時,可以舀一些貽貝湯來喝,它的味道非常鮮美。

  吃貽貝時,也和吃龍蝦一樣,一手吃東西,另一手則應該抓住餐巾圍在胸前,而且吃完後也一定需要在洗指碗洗一下手指,並用一塊幹淨的餐巾拭幹。

  (7)雞肉的吃法。

  吃雞肉、火雞肉或任何一種家禽時,要注意的事項都是一樣的。如果是在野餐、烤肉或任何戶外非正式的場合上,用手拿雞肉來吃,自然並無不妥之處,但在室內的餐桌上,則應該使用筷子。是否可以動手將剩餘的部分拿起來吃個幹淨,則要視情形而定。當然,這樣做並不是很雅觀,如果是在國宴上,或者和有身份的人一起就餐,這樣的行為應該避免。

  (8)小鳥肉的吃法。

  吃如鵪鵪等小鳥肉時,盡量使用筷子,然後隻用單手來吃,直到小鳥身上沒有任何細嫩美味的肉絲留下為止。主人和餐桌上所有其他人也都是這樣的吃法。

  (9)帶肉排骨的吃法。

  吃帶肉排骨時,如動手去拿,雙手必定會沾滿油膩之物。因此,如果你在自家舉行的餐宴中上了這道食物,記住多發給賓客一兩條餐巾或足夠的餐巾紙,並提供裝有溫水的洗指碗。

  (10)魚的吃法。

  吃魚要當心魚刺。如果端上餐桌的是一道魚片,魚刺多半已剔除,進食時可以放心。如果端上來的是整條魚則要注意。

  如果盤中的魚頭部尚在,那麽可先將魚頭切去,再將魚切成片。你可以向侍者多要一個小碟子用來裝魚骨和魚頭,並請侍者將碟子拿走,這樣你就可以不必在“魚”目睽睽之下吃魚,而可以盡情地享用美味的魚肉。

  (11)龍蝦的吃法。

  龍蝦是一道汁多味美的佳肴,不論在什麽場合,要吃龍蝦之前,都不要羞於戴上圍兜。

  有些人吃龍蝦,要蘸融化的奶油,有些人則蘸美乃滋,有些人則喜歡在龍蝦肉上灑一些檸檬汁,因此在準備這道菜時,這些附料也要準備齊全。

  如果廚房沒有將龍蝦的殼徹底敲裂,你的桌麵上可能會有一把胡桃鉗和小嚎叉或尖核針。胡桃鉗可用來夾裂龍蝦殼,小叉子則可用來挖取狹窄難取之處的蝦肉,至於較大部位的蝦肉則可用普通的筷子來挖取。

  首先以左手將龍蝦固定在盤中,右手用力拔下龍蝦的大鼇,放在盤子邊。然後,繼續將龍蝦身軀固定在盤中,並以筷子取出尾部的蝦肉,分切成數小塊,以便蘸醬入口。然後用手拔下小蝦螫,由有裂口的這一端吸取甜美的蝦肉和汁液。接下來將放在盤子邊的大蝦螫夾裂,取出蝦肉,分切成數小塊,蘸上你喜歡的醬汁。

  然後可以吃龍蝦胃腔內稱做玉米餡餅的綠色物質和龍蝦卵了。龍蝦卵隻在雌蝦體內才有,是十分美味的佳肴。用叉子叉起它,分切成數塊,再依照個人喜好蘸醬調味。

  通常餐宴主人或餐館應該提供大碗或大盤子,讓客人放置龍蝦殼。吃過龍蝦,還要給客人送上洗指碗。

  (12)麵食的吃法。

  吃麵或條狀的麵食,最方便的方式是用筷子,但動作要輕,防止麵帶著湯亂濺。吃細長的麵條時,假如你是堅持“正統”吃法的人,可用筷子卷繞麵條,卷繞不宜太多,約卷四五條。卷繞時要慢,讓所有的麵條結實地卷繞在筷子上,然後就可以將它送入嘴裏。

  (13)麵包的吃法。

  現在,某些餐會,即使是中餐式的,也像西餐一樣,開始有了麵包。麵包主要有鮮麵包和烤麵包兩種。二者在吃法上有些差別,須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但要記住一點,無論吃哪種麵包,都不能用它蘸湯或擦盤子。酒水的飲用凡是宴請,均不可無酒,“無酒不稱宴”。飲酒可謂是餐桌上的重要活動,可以和菜肴並重。善於飲酒的人,不僅能飲,而且會飲。要真正做到善用酒水,合乎禮儀,一般需要特別注意搭配菜肴、敬酒幹杯和酒量適度三大事項。

  搭配菜肴 酒水的主要功能,是在用餐時開胃助興。然而欲使酒水正確地發揮這一作用,就必須懂得酒菜搭配之道。惟有如此,二者才會相得益彰。不然,就很有可能會是事倍功半,甚至令人食欲大減。

  下麵,分別就中餐與西餐聚餐、宴請時,酒水與菜肴的正確搭配方法,略作一些介紹。

  (1)中餐中酒菜的搭配。

  通常情況下,正式的中餐宴會通常要上白酒與葡萄酒這兩種酒。因為飲食習慣方麵的原因,中餐宴請中上桌的葡萄酒多半是紅葡萄酒,而且一般都是甜紅葡萄酒。選用紅葡萄酒,是因為紅色充滿喜氣,而選用甜紅葡萄酒,則是因為不少人對口感不甜、微酸的幹紅葡萄酒不太認同。

  通常在每位用餐者麵前餐桌桌麵的正前方,排列著大小不等的三隻杯子,自左而右,它們依次分別是白酒杯、葡萄酒杯、水杯。

  具體來講,在搭配菜肴方麵,中餐所選的酒水講究不多。愛喝什麽酒就可以喝什麽酒,而且想什麽時候喝就什麽時候喝,沒有太多的限製。

  正規的中餐宴會一般不上啤酒。在便餐、大排檔中,啤酒較為常見,客觀地講,以之搭配涼菜,效果要更好一些。

  (2)西餐中酒菜的搭配。

  在正式的西餐宴會裏,酒水是主角,它不僅最貴,而且它與菜肴的搭配也十分嚴格。一般來講,吃西餐時,每道不同的菜肴要配不同的酒水,吃一道菜便要換上一種新的酒水。

  西餐宴會中所上的酒水,一共可以分為餐前酒、佐餐酒、餐後酒三種。它們各自又擁有許多具體種類。

  餐前酒,別名開胃酒。顯而易見,它是在開始正式用餐前飲用,或在吃開胃菜時與之配伍的。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喜歡在餐前飲用的酒水有雞尾酒、味美思和香檳酒。

  佐餐酒,又叫餐酒。毫無疑問,它是在正式用餐期間飲用的酒水。西餐裏的佐餐酒均為葡萄酒,而且大多數是幹葡萄酒或半幹葡萄酒。

  在正餐或宴會上選擇佐餐酒,有一條非常重要的講究需要知曉,即“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這裏所說的白肉,即魚肉、海鮮、雞肉。吃它們時,須以白葡萄酒搭配。這裏所說的紅肉,即牛肉、羊肉、豬肉。吃這類肉時,應配以紅葡萄酒。鑒於西餐菜肴裏的白肉多為魚肉,故這一說法有時又被改頭換麵地表述為:“吃魚喝白酒,吃肉喝紅酒”。其實二者的本意完全相同。不過,此處所說的白酒、紅酒均指葡萄酒。

  餐後酒,指的是在用餐之後,用來幫助消化的酒水。最常見的餐後酒是利口酒,它又叫香甜酒。最有名的餐後酒,則是有“洋酒之王”美稱的白蘭地酒。

  在一般情況下,飲不同的酒水,要用不同的專用酒杯。在每位用餐者麵前桌麵上右邊餐刀的上方,大都會橫排放置著三、四隻酒水杯。取用它時,可依次由外側向內側進行,亦可“緊跟”女主人的選擇。在它們之中,香檳杯、紅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往往必不可少。

  敬酒幹杯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飲用酒水頗為講究具體的程式。在常見的飲酒程式之中,斟酒、祝酒、幹杯應用最多。下麵分別對其各作一些說明。

  (1)斟酒:通常,酒水應當在飲用前斟入酒杯。有時,男主人為了表示對來賓的敬重、友好,還會親自為來賓斟酒。

  在侍者斟酒時,勿忘道謝,但不必拿起酒杯。可是在男主人親自來斟酒時,則必須端起酒杯致謝,必要時,還須起身站立,或欠身點頭為禮。有時,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禮”。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輕叩幾下桌麵。這種方法適用於中餐宴會上,它表示的是在向對方致敬。

  主人為來賓所斟的酒,應是本次宴會上最好的酒,並應當場啟封。斟酒時要注意三點,其一,要麵麵俱到,一視同仁,而切勿有挑有揀,隻為個別人斟酒。其二,要注意順序。可以依順時針方向,從自己所坐之處開始,也可以先為尊長、佳賓斟酒。其三,是斟酒需要適量。白酒與啤酒均可以斟滿,而洋酒則無此講究,要是斟得過滿亂流,顯然未必合適,而且也是浪費。

  除主人與侍者外,其他賓客一般不宜自行為他人斟酒。

  (2)敬酒:亦稱祝酒。它具體所指的是,在正式宴會上,由男主人向來賓提議,為了某種事由而飲酒。在敬酒時,通常要講一些祝願、祝福之言。在正式的宴會上,主人與主賓還會鄭重其事地發表一篇專門的祝酒詞。因此,敬酒往往是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項程序。

  敬酒可以隨時在飲酒的過程中進行,頻頻舉杯祝酒,會使現場氛圍熱烈而歡快。不過,如是致正式的祝酒詞,那應在特定的時間進行,並以不影響來賓用餐為首要考慮。

  通常,致祝酒詞最適合在賓主入席後、用餐前開始,有時,也可以在吃過主菜之後、甜品上之前進行。

  不管是致正式的祝酒詞,還是在普通情況下祝酒,均應內容愈短愈好,千萬不要連篇累牘,長篇大論,喋喋不休,讓他人等候良久。

  在他人敬酒或致詞時,其他在場者應一律停止用餐或飲酒。應坐在自己座位上,麵向對方認真地洗耳恭聽。對對方的所作所為,不要小聲譏諷,或公開表示反感於對方的祝詞。

  (3)幹杯:指的通常是在飲酒時,特別是在祝酒、敬酒時,以某種方式,勸說他人飲酒,或是建議對方與自己同時飲酒。在幹杯時,往往要喝幹杯中之酒,故稱幹杯。有的時候,幹杯者相互之間還要碰一下酒杯,所以它又被叫作碰杯。

  幹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議。提議幹杯者,可以是致祝酒詞的主人、主賓,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在場飲酒之人。提議幹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後,再以左手托扶其杯底,麵含笑意,目視他人,尤其是注視自己的祝酒對象,口頌祝頌之詞,如祝對方生活幸福、節日快樂、工作順利、事業成功以及雙方合作成功,等等。

  在主人或他人提議幹杯後,應當手持酒杯起身站立。即便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水杯裝裝樣子。在幹杯時,應手舉酒杯,至雙眼高度,口道“幹杯”之後,將酒一飲而盡,或飲去一半,或適當的量。然後,還須手持酒杯與提議幹杯者對視一下,這一過程方告結束。

  過去,在中餐中喝白酒,幹杯必須一飲而盡,杯內不剩殘酒,現在則不必非得如此。在西餐裏,祝酒幹杯講究隻用香檳酒,而絕不可以用啤酒或其他葡萄酒替代。飲香檳幹杯時,應飲去一半杯中之酒為宜,但也要量力而行。

  在中餐裏,還有一個講究。即主人親自向自己敬酒幹杯後,應當回敬主人,與他再幹一杯。回敬時,應右手持杯,左手托底,與對方一同將酒飲下。

  有時,在幹杯前,可稍為象征性與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時,不要用力過猛,出於敬重之意,可使自己的酒杯較對方為低。與對方相距較遠時,可以“過橋”之法作為變通,即以手中酒杯之底輕碰桌麵,這樣做,也等於與對方碰杯了。

  不過,這一方式隻是中式的。在西餐宴會上,人們是隻祝酒不勸酒,隻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使用玻璃酒杯時,尤其不能彼此碰杯。

  在西式宴會上,越過身邊之人,而與相距較遠者祝酒幹杯,尤其是交叉幹杯,都是失禮的表現。

  酒量適度 不管是在哪一種場合飲酒,都要有自知之明,並要好自為之,努力保持風度,做到“飲酒不醉為君子”。

  (1)飲酒限量。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爭強好勝,故作瀟灑,飲酒非要“一醉方休”不可。飲酒過多,不僅易傷身體,而且容易出醜丟人,惹事生非。我國的古語裏,早就有“酒是傷人物”、“酒乃色媒人”之說,因此飲酒時勿忘以之自警。

  不僅高興之時需要如此,心情不佳之時也需要如此,萬萬不可借酒澆愁。至於存心酗酒,則是更不應該的自殘行為。

  (2)依禮拒酒。

  假如因為生活習慣或健康等原因而不能飲酒,可以下列合乎禮儀的方法之一,拒絕他人的勸酒。方法之一,是申明不能飲酒的客觀原因。方法之二,是主動以其他軟飲料代酒。方法之三,是委托親友、部下或晚輩代為飲酒。方法之四,是執意不飲杯中之酒。

  不要在他人為自己斟酒時又躲又藏,亂推酒瓶,敲擊杯口,或倒扣酒杯,甚或把酒偷偷倒掉。另外,把自己的酒倒入別人杯中,尤其是把自己喝了一點的酒倒入別人杯中,更是失禮的。

  (3)拋棄陋習。

  在飲用酒水時,不要忘記律己敬人之規。特別是要拋棄下列既有害於人,又有損於己的陋習惡俗。

  第一,不耍酒瘋。極個別的人,在飲酒時經常“酒不醉人人自醉”,借機生事,裝瘋賣傻,胡言亂語。這一做法,實有損形象。

  第二,不要酗酒。有的人嗜酒如命,飲酒成癮。這不僅有礙身體健康,而且也有損個人形象。

  第三,不要灌酒。祝酒幹杯,需要兩廂情願,千萬不要強行勸酒,說什麽“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非要灌倒他人,看對方笑話不可。

  第四,不要劃拳。有人飲酒時喜歡猜拳行令,大吵大鬧,嘩眾取寵。其做法是非常失禮的。

  茶水的品嚐 在正式的宴請場合,飯前餐後,飲茶是必不可少的。品茶對於中國人而言,更是一種文化底蘊的外露。飲茶禮儀是餐桌禮儀的重要組成內容,和上述內容要同等視之,做到文明、禮貌。具體而言,需要在下述二個方麵特別加以注意。

  (1)態度謙恭。

  既然以茶待客是一種禮儀,既然主人在以茶待客時處處以禮待人,那麽作為接受款待的一方,客人在飲茶之時,也應對主人投桃報李,勿失謙恭與敬意。

  當主人上茶之前,向自己征求意見,詢問大家“想喝什麽”的時候,如果沒有什麽特別的禁忌,可以在對方提供的幾種選擇之中任選一種,或告之以“隨便”。在一般情況下,向主人提出過高的要求,是失禮的。

  如果自己不習慣飲茶,應及時向主人說明。若自己尚未說明,而茶已上來了,不喝就是了。千萬不要麵露不快,更不可因此而責怪主人或為自己上茶的人。

  若主人,特別是女主人或者長輩為自己上茶時,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當即起身站立,雙手捧接,並道以:“多謝”。不要視若不見,不理不采。當其為自己續水時,亦應以禮相還。其他人員為自己上茶、續水時,也應及時以適當的方式向其答謝。

  如果對方為自己上茶、續水時,自己難以起身站立、雙手捧接或答以“多謝”時,至少應向其麵含微笑,點頭致意,或者欠身施禮。不喝的涼茶、剩茶,千萬不要隨手潑灑在地上。

  在社交活動中,與交往對象正在交談時,最好不要飲茶。不論是自己或交談對象正在講話時,自己要是突然轉而飲茶,不但會打斷談話,而且也會顯示出自己用心不專。隻有在自己不是主要的交談對象時,或是與他人的交談告一段落之後,才可以見機行事,喝上一口茶潤潤嗓子。

  (2)認真品味。

  在飲茶時,要懂得悉心品味。這樣做,不僅體現著自身的教養,而且也是待人的一種禮貌的做法。

  飲茶之時,應當一小口、一小口地細心品嚐。每飲一口茶後,應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這樣品茶才香。無論如何,飲茶時都不要大口吞咽,一飲而盡,喉嚨咕咕直響,茶水順著腮幫子直流。以這種方法喝茶,隻能解渴,卻絲毫談不上對茶的美妙之處的品味。

  在端起茶杯時,應以右手持杯耳。端無杯耳的茶杯,則應以右手握茶杯的中部。不要雙手捧茶杯,以手端起杯底,或是用手握住茶杯杯口,那樣做,或是動作欠文雅,或是不夠衛生。

  使用帶杯托的茶杯時,可以隻用右手端起茶杯,不動杯托。也可以用左手,將杯托連茶杯,托至左胸高度,然後以右手端起茶杯飲之。

  飲茶的時候,忌連茶湯帶茶葉一並吞入口中,更不能下手自茶中取出茶葉,甚至放入口中食之。萬一有茶葉進入口中,切勿將其吐回茶杯,或是嚼而食之。

  飲蓋碗茶時,可用杯蓋輕輕將飄浮於茶水之上的茶葉拂去,不要用口去吹。茶太燙的話,也不要去吹,或是用另一隻茶杯去折涼茶水,而最好待其自然冷卻。

  飲用紅茶或奶茶時,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將其插放在茶杯中。不用時,將其放在杯托上即可。

  若主人告之所飲的是名茶,則飲用前應仔細觀賞一下茶湯,並在飲用後加以讚賞,不要不予理睬,或是隨口加以貶低,說什麽“沒聽過這種茶的名字”,“喝起來不怎麽樣”,“這茶有些走味”,或是“沒把好茶泡好”之類讓主人不快的話。

  餐桌的祝福

  在各式宴請活動的餐桌上,祝福,無論是在是在賓主之間、賓客之間,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場聚餐如果沒有幾句祝福,隻顧吃的話,那是有欠社會文明和極失水準的。而餐桌祝福又往往和酒水的飲用聯係到一塊,因此,又被稱為敬酒或祝酒。

  一個好的舉杯祝福,是智慧、天賦、藝術和禮儀的綜合,也是一種重要的感情交流、商業交往、國際交好的工具。知道了如何舉杯祝福,也就明白了如何建立美好的氣氛,把賓客和會場情緒推向高潮。

  (1)主人舉杯祝福。

  主人應進行第一次的舉杯。祝福餐會如果主人一直沒有舉杯祝福,某些主賓也可以起來做第一次也是僅有一次的舉杯祝福。一位傑出的總經理如果非常害羞在公開場合長篇大論,在主持宴請活動時,他隻需說:“歡迎每一位來賓,為了今後的友好合作,讓我們幹杯!”然後便是酒杯交措,賓客開懷暢飲。接下來就可由聰明的幾位部下,幫助招待和小範圍祝福。但這第一次是必不可少的。

  男女有平等責任舉杯祝福。男主人的配偶,如商業聚會中企業領導者的妻子,在領導者祝酒之後,也可以再次舉杯祝福,有時也可以首次舉杯進行,這沒有絕對的標準。

  (2)個人舉杯祝福。

  這主要是賓客的祝福規範,這裏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大家祝福時要避免犯這些錯誤。

  ①不要搶在主人之前舉杯祝福。第一個舉杯祝福是主人的權利。如果你想舉杯祝福,宜事先輕聲對主人講明,而主人一般會樂意你舉杯祝福的。

  ②在舉杯之前,還要看看四周,看大家酒杯裏是否有酒,不能臨時再倒,有礙秩序。

  ③最好的舉杯祝福時間是1分鍾;主要的舉杯祝福,時間約3~5分鍾。任何超時太長的祝福,都會成為受罪。

  ④舉杯祝福時,可以輕微碰杯,也可以用杯底輕擊桌麵,但都不能用力過猛,打破杯子的事在酒會上多有發生,很不好。

  ⑤喝太多酒後,就不要再祝福了。含糊不清的大腦,即使是祝福,大家還是擔心的。況且酒後吐真言,說了不該說的話,會追悔莫及的。

  ⑥一般而言,賓客,尤其是普通客人,舉杯祝福一次就行了,不要頻繁起立,要給別人表現的機會。

  ⑦賓客在被祝福之後,還要懂得回敬的禮節。你的回敬祝福要盡量簡短,也不要拾人牙慧。特別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簡潔總是很受歡迎,像“幹杯!”、“祝你好運!”之類,會把宴會推向高潮。

  §§第十章 商務涉外禮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