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節

  傳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1,平王崩。赴以庚戌2,故書之3.

  1壬戌:二十五日。2赴:報喪,今言“訃”。3平王崩於三月壬戌(二十五日),周人訃告稱庚戌(十三日),是為了讓諸侯速至京師奔喪。《春秋》根據赴告書天王崩於庚戌,是為了懲戒臣子的過失。

  夏,君氏卒。聲子也1.不赴於諸侯,不反哭於寢2,不祔於姑3,故不曰薨4.不稱夫人5,故不言葬,不書姓。為公故6,曰“君氏”。

  1聲子:隱公之母。聲是諡號,子是本姓。2反哭:葬後家人從墓地返回祖廟和殯宮,號哭盡哀,稱反哭。寢:指殯宮。3祔(fù):祭祀名。死者與祖先合享之祭。古代喪禮,人死後百日祭祀,停止無時之哭,改為朝夕一哭,稱為卒哭。卒哭後的第二天,奉死者神主祭於祖廟,稱為祔。姑:祖姑。即祖母。4薨:古代諸侯及夫人死亡之稱。5不稱夫人:如果稱夫人,則例當書“夫人子氏薨”,這樣,就無法與桓公之母區分開來了。6“為公故”二句:隱公之母死,不稱夫人,不書姓氏,是出於謙讓。但隱公當時在魯君之位,他的母親不應等同於一般姬妾,故《春秋》特書“君氏”,以標明身份。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1.王貳於虢2.鄭伯怨王3.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4.王子狐為質於鄭5,鄭公子忽為質於周6.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7.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8.秋,又取成周之禾9.周、鄭交惡10.

  君子曰:“信不由中11,質無益也。明恕而行12,要之以禮13,雖無有質,誰能間之14?苟有明信15,澗溪沼沚之毛16,兇蘩蕰藻之菜17,筐筥錡釜之器18,潢汙行潦之水19,可薦於鬼神20,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21?《風》有《采蘩》《采兇》22,《雅》有《行葦》《泂酌》23,昭忠信也24.”

  1卿士:王室執政之卿。2貳於虢:謂不專任鄭伯,有時也分權給虢公。虢:指西虢公。3鄭伯:指鄭莊公。4交質:互換人質。5王子狐:周平王之子,名狐。6公子忽:鄭莊公之子,名忽。即鄭昭公。7畀(bì):給與。8祭(zhài)足:鄭大夫。即隱公元年之祭仲。名足,仲是排行。帥:同“率”。溫:周王畿(王城周圍千裏的地方)內的小國,故城在今河南溫縣。趙翼認為鄭用夏正,四月當為夏之四月,麥已成熟,故鄭人取之。杜預則認為周之四月,當夏之二月,麥尚未成熟,“取”是割除踐踏的意思。9成周:指西周的東都洛邑。故城在今河南洛陽市東郊白馬寺東。禾:秦漢以前禾指粟,即今之小米。後世指稻。

  10交惡:互相怨恨。11由中:發自內心。中:同“衷”。12明恕而行:謂明其信而行之。明、恕義同。《墨子·經上》:“恕,明也。”13要(yāo):約束。14間:離間。15明信:誠信。明、信義同。16澗溪沼沚(zhǐ):澗、溪都是山間的水流,沼是水池,沚是水中小洲。毛:草。地所生曰毛。17兇:一種多年生水中蕨類植物,葉有長柄,每莖四小葉呈田字形,也叫“田字草”。夏秋開小白花。蘩:即白蒿,可食。蕰(wēn):即莙,水藻名,又稱“牛藻”、“大葉藻”。藻:水藻的總稱。18筐筥(jǔ):兩種竹器。方者為筐,圓者為筥。錡(qí)、釜:兩種烹飪器。有足為錡,無足為釜。19“潢汙”句:泛指所有的水。潢汙(huánɡwū):不流動的水。積小水為潢,不流動的水為汙。行潦(lǎo):流動的水。20“可薦”二句:此二句互文見義。薦、羞都是進獻的意思。21焉:安,何。22《風》:指《詩經》中的國風。《詩經》有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衛、唐、秦、陳、鄶、曹、豳十五國風。《采蘩》《采兇》:均為《詩·召南》篇名。《傳》引此詩,義取“不嫌薄物”。23《雅》:指《詩經》中的《小雅》《大雅》。《行葦》:《詩·小雅》篇名。《泂酌》:《詩·大雅》篇名。泂音(jiǒnɡ)。《傳》引二詩,取誠信之義。24昭:彰明,顯示。忠信:誠信。忠、信,複詞同義。武氏子來求賻1,王未葬也。

  1“武氏”二句:謂魯不供奉王喪,致令王室遣使來求,《春秋》載之,以示譏諷。

  宋穆公疾1,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2,曰:“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3,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4,得保首領以沒5,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6?請子奉之,以主社稷7.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對曰:“群臣願奉馮也8.”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9,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10?光昭先君之令德11,可不務乎12?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13!”使公子馮出居於鄭。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殤公即位。

  君子曰:“宋宣公可謂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饗之14,命以義夫15!《商頌》曰16:‘殷受命鹹宜17,百祿是荷18.’其是之謂乎19!”

  1宋穆公:名和,宋武公之子。公元前728年—公元前720年在位。2大司馬:宋國官名,掌管國家軍政大事。孔父:名嘉,亦稱孔父嘉,是孔子的祖先。屬(zhǔ):同“囑”。囑托。殤公:宋宣公的太子,名與夷,公元前719年—公元前711年在位。

  3“先君”句:謂宋宣公將君位傳給弟弟穆公,而不傳給自己的太子與夷(即後來的殤公)。先君:指宋宣公。公元前747年—公元前729年在位。舍:棄。寡人:自謙之辭。意思是寡德之人。《左傳》中的寡人都是諸侯自稱。4以大夫之靈:客套話,等於說仰仗您的保佑。靈:福。5“得保”句:謂得以善終。保首領:指不被殺戮。沒:終。6其將:將。其、將義同。何辭以對:用什麽話來回答。7主:主持。社稷:土神和穀神。代指國家。

  8馮:穆公之子,即後來的宋莊公。9棄德:背先君之德。10豈曰能賢:豈能稱為賢能。曰:為。能、賢同義。11光昭:昭明。令德:美德。12務:勉。13吾子:對對方的敬稱。語氣比稱“子”更為親切。其:尚,希望。表示祈使語氣。14饗:通“享”。指享有宋國。15“命以”句:謂遺命立弟為君而不傳位於子,合於道義。夫(fú):句末語氣詞,表示感歎語氣。

  16《商頌》:以下引詩見《詩·商頌·玄鳥》。《頌》是《詩經》三大組成部分之一,與《風》、《雅》並列。《頌》詩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三部分。17殷:即商,朝代名。受命:授命。指傳授君位。宜:義。18百祿是荷:即荷百祿。承受各種福祿。是:助詞。用於句中,起提賓作用。19“其是”句: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其:殆。表示測度語氣。

  冬,齊、鄭盟於石門1,尋盧之盟也2.庚戌3,鄭伯之車僨於濟4.

  1齊:國名,薑姓,周武王封太公望於營丘(在今山東臨淄西北)。春秋時,桓公為五霸之一。田氏取代薑齊,為戰國七雄之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為秦所滅。石門:齊地,在今山東濟南市長清區西南。2尋盧之盟:重申前盟。尋:溫。盧:齊地,在今山東濟南市長清區西南二十五裏。盧之盟在春秋前。3庚戌:此年十二月無庚戌。月或日有誤。4僨(fèn):僵仆,傾覆。濟:水名,古代四瀆之一,濟水源出河南濟源市王屋山,過黃河而南,東流至山東,與黃河並行入海。後來下遊為黃河所奪,唯發源處尚存。

  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1,曰莊薑2,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3.又娶於陳4,曰厲媯5,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媯6,生桓公,莊薑以為己子7.

  公子州籲8,嬖人之子也9.有寵而好兵10,公弗禁11.莊薑惡之。石碏諫曰12:“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13,弗納於邪14.驕奢淫泆15,所自邪也16.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籲17,乃定之矣18;若猶未也,階之為禍19.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20,降而不憾21,憾而能眕者22,鮮矣23.且夫賤妨貴24,少陵長,遠間親25,新間舊,小加大26,淫破義27,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28,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29.君人者30,將禍是務去31,而速之,無乃不可乎32?”弗聽。其子厚與州籲遊33,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34.

  1衛莊公:名揚,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35年在位。於:語助詞,無義。東宮得臣:齊莊公的太子名得臣。東宮為太子所居。2莊薑:莊是丈夫的諡號,薑是本姓。3賦:賦有誦、作二義。此指創作。《碩人》:《詩·衛風》篇名。此詩主要描寫莊薑的美貌及其出嫁時的盛況。4陳:國名,媯姓,虞舜之後,魯昭公時為楚所滅,在今河南淮陽及安徽亳州市一帶。5厲媯(ɡuī):厲是諡號,媯是姓。下文“戴媯”與此相類似。6娣:女弟,即妹妹。桓公:衛桓公,名完。7“莊薑”句:謂莊薑將桓公收為己子。8州籲:衛莊公的庶子。9嬖(bì)人:寵愛之人。指姬妾。10兵:指武事。11弗禁:不加禁止。12石碏(què):衛之上卿。13義方:做人的正道。義、方同義。14納:導,引導。15泆(yì):同“逸”。放蕩,放縱。16所自邪:邪所自(來)。謂驕奢淫泆是邪惡的根源。17將:欲。《廣雅·釋詁下》:“將、闓,欲也。”18乃:則。19階之為禍:謂寵祿無度,隻會助長他緣寵而為禍患。階:台階。此用作動詞。20降:謂安於地位降低。21憾:恨。22眕(zhěn):止。謂僅止於恨,而不采取進一步的行動。23鮮(xiǎn):少。24且夫:連詞,連接句子,表示要進一步議論。妨:損害。25間:疏離。26加:侵陵。27淫破義:因淫欲敗壞道義。28行:道。謂守臣道。《國語·晉語三》:“下有直言,臣之行也;上有直刑,君之明也。臣行君明,國之利也。”韋昭注:“行,道也。”29速:召,招致。30君人:為人君。31將:當。禍是務去:即務去禍。32“無乃”句:副詞“無乃”與助詞“乎”組成固定格式,用委婉語氣表示肯定的看法。可譯為“恐怕……吧”。33厚:石厚,石碏之子。遊:結交。謂交好。34老:告老,官吏年老辭官。

  經

  四年春1,王二月,莒人伐杞2,取牟婁3.

  戊申4,衛州籲弑其君完5.

  夏,公及宋公遇於清6.

  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7.

  秋,翬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8.

  九月,衛人殺州籲於濮9.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10.

  1四年:公元前719年。2杞:國名,姒姓,禹之後,戰國時為楚惠王所滅。3牟婁:杞邑,今山東諸城市有婁鄉,即其地。4戊申:二月無戊申,戊申當是三月十六日。5州籲:衛莊公的庶子。完:衛桓公的太子。《春秋》稱臣弑君,皆臣之罪。弑為犯上作亂之稱。臣殺其君,子殺其父,《春秋》特書“弑”,以討其罪。6遇:會,會見。清:衛邑,在今山東平陰縣東阿鎮南約三十裏。7蔡:國名,姬姓,蔡叔度(周武王弟)之後。其時都上蔡(在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上蔡故城)。平侯遷新蔡(在今河南新蔡縣)。昭侯遷州來(亦稱下蔡,在今安徽鳳台縣)。春秋後二十一年滅於楚。蔡、衛軍隊的將領非卿,故不書其人。8翬(huī):公子翬,字羽父,魯大夫。9濮(pú):陳地,在今安徽亳州市東南。10晉:衛宣公,桓公之弟。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