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科舉製是如何在晚清“壽終正寢”的?

  晚清重臣曾國藩是深得科舉之利的,他自己科舉中第後一帆風順步步高升,是科舉製度下一位“科舉寵兒”。但就是這樣一位科舉製度的幸運兒,卻對其有著消極的評價,認為科舉誤人。他在《與弟書》中對自己的弟弟告誡道:“幸而早得科名,未受其害,向使至今未嚐入泮,則數十年從事於吊渡映帶之間,仍然一無所得,豈不靦顏也哉!此中誤人終身多矣”。

  與曾國藩相比,蒲鬆齡、吳敬梓兩位書生的科舉之路,真是“路漫漫”可謂慘矣,幾誤終身。

  蒲鬆齡十九歲時就開始參加秀才考試,他在淄川縣、濟南府、山東省,三試第一,成了秀才。山東學政施閏章錄取蒲鬆齡時為他寫下“觀書如月,運筆如風”的批語。這堅定了他步入仕途的信心和決心。然而上天卻跟他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第一次竟然也是唯一一次科舉中第。

  在這以後的三年一考中,他共考了十次左右,在三十年的時間裏考試全部落榜,直到七十二歲高齡,才補了個歲貢生,得了個“候選儒學訓導”的虛銜。他“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夢想終於成為“黃粱一夢”。

  蒲鬆齡一生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對科舉製度、科場積弊有透徹的了解;對科舉失意之痛,有著更深刻的體驗。他在《聊齋誌異》許多文章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舉對人身心巨大的摧殘和戕害。《王子安》篇篇末借“異史氏”的口總括概括出秀才參考前後的神態,描寫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令人感慨不已。

  “秀才入了考場,有七種比喻。剛入考場時,赤腳提著籃子,像討飯的。點名時,考官喝斥,衙役們叫罵,像囚犯。等到進入了自己的座位,隻見每個考欄內伸頭露腳,像秋末挨凍的蜜蜂。等出了考場,精神恍惚,天旋地轉,像剛出了籠子的病鳥。等待考試結果期間,心神不寧,草木皆兵,夢幻交替,喜憂不定,有時夢見得中,頃刻間錦繡前程展現在眼前,有時夢見榜上無名,一生前途毀於一旦,這期間,坐立不安,吃不好睡不著,像被揉搓的猴。忽有一天快馬來報,名單中真的沒有自己,立時神情驟變,如同猝死,像中毒的蒼蠅,任憑擺弄也沒有知覺。清醒後,灰心喪氣,罵考官沒有水平,筆墨沒有靈驗,一氣之下,將書桌上的筆墨紙硯全部投入火中,燒不壞的就用腳踩碎,踩不碎的則扔進臭溝。然後披發進山,麵對石壁。遇到再有勸他從學問上找出路的,定會抄起家夥轟趕人家。待時間一長,氣也慢慢地消了,又萌發趕考之心,像剛出殼的山雞,重新營巢,重置學習用品,故技重施。這種情景,當事人痛苦萬端,而旁觀者,還有誰不覺得比這更可笑的嗎?”

  無獨有偶,清人吳敬梓二十二歲考上秀才,二十九歲赴滁州參加鄉試預考,試官對他的評價是“文章大好人大怪”,取消了他去省城參加鄉試的資格,這等於斷絕了他的科舉之路。一心希望通過科舉博取功名的吳敬梓,屈辱地“匍匐乞收”,遭到試官“斥逐”,受盡侮辱。稍後僥幸得到了參加鄉試的機會,卻榜上無名。從此之後,他放棄了“諸生(秀才)”籍,終生遠離科考,再也沒有參加。他在《儒林外史》中,對科舉製度用功名利祿腐蝕知識分子,進行了深刻地痛斥,《範進中舉》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展現了讀書人十分悲哀的一幕。

  這兩位大文學家,尤其是蒲鬆齡矢誌不移卻屢屢受挫,一生都在撞南牆,卻是隻開花不結果。痛恨之下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筆來宣泄滿腔憤恨。

  與蒲鬆齡、吳敬梓兩位相比,曾國藩認為,科舉考試隻不過是進入官場的“敲門磚”,僅是謀生的一種手段,在這上麵鍥而不舍隻會誤人終身。曾國藩對科舉製度的評價更加客觀,更發人深省。

  光緒二十六年(1901年)清政府宣布“變法”,實行“新政”。宣布:科舉流弊太多,決定從次年起,廢止八股文程式鄉會試,改試策論和四書五經義。同時命令將各省書院改為學堂,並鼓勵遊學。各省普遍辦學堂,留學人數也開始大規模增加。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直隸總督袁世凱、湖廣總督張之洞會奏,以科舉阻礙辦學,請將科舉中額按年遞減,三科減盡,聖旨準議。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袁世凱、張之洞再次聯手會同兩廣署總督岑春煊、兩廣總督周馥、盛京將軍趙而巽、湖南巡撫瑞方六人聯銜會奏《請廢科舉折》:“臣等默觀大局,熟察時趨,覺現在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竭力振作,實同一刻千金。而科舉一日不停,士人皆有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礪實修之誌。民間更相率觀望,私立學堂者絕少,又斷非公家財力所能普及,學堂決無大興之望。就目前而論,縱使科舉立停,學堂遍設,亦必須十數年後人材始盛。如再遲十年甫停科舉,學堂有遷延之勢,人材非急切可成,又必須二十餘年後,始得多士之用。強鄰環伺,豈能我待……”奏折要求從次年丙科起,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初四日,清廷頒布上諭:“著即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其以前之舉、貢、生員分別量予出路,及其餘各條,均著照所請辦理。”丙午科是原定於光緒三十二年舉行的科舉鄉試,這一上諭的發布標誌著科舉時代的終結。

  自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設進士科始,科舉這艘航船在中國曆史上“航行”了一千三百年,行駛至清末,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在強勁的歐美堅船利炮的衝擊之下,到清光緒三十一年下諭廢止科考,科舉這艘“破船”就這樣“沉沒”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