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姓名學概論

  凡人必有姓和名。姓名是代表人的符號,是人們彼此相區別相聯係的一個記號。這當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您想知道我國的姓氏、姓名是如何來的嗎?這裏麵大有學問。

  據考證,我國古代是先有姓氏,而後有名、字和別號。姓氏是姓與氏的合稱。據《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通誌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秦漢以後,姓氏不別,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

  據統計,我國見之於文獻的姓氏就有5660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0個,三字姓146個。當然,這裏還不包括四字姓、五字姓和沒上書的姓,以及明清時移居中原的蒙古、滿族人譯改的姓。

  如此之多的姓氏是姓名學的基礎。

  古代人的姓氏及起名、字和別號的方法,一代傳一代,直到今天。當然,今天隻是在一些偏遠或落後地區,人們仍然固守著古人在姓名之外,另起字和別號的習慣,但絕大多數地方的人就隻起名,而不再另起字和別號了。今天的許多年輕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人的姓名之外,還有字和別號這麽一說。

  一、起個好名字不容易

  既然名字隻是一個人的符號,它本身與人的命運並無直接關係,那麽我們是否可以認為,一個人起什麽名字並不重要呢?實際上絕非如此。一個人的姓名將陪伴他走完人生之路。按照姓名學的理論,一個好名字將使您終身受益;一個不好的名字將使您遺憾終身。

  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重視起名。古代賢哲尹文子說過: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驗名。這就是說,觀察辨別事物、人物,必先定名而後才可以成事。而事物的成敗得失,又可以驗其名。古代還有一句名言: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寶也。意思是:符號一定代表了某一事物,有事物就必定會產生代表它的符號即名字;反過來,以符號或名字也可以了解該事物的內容及特征,即所謂“名附於實則見其義”。《說文解字》甚至訓義“名”為“命”,“名自命也”。即人的姓名甚至與其人生命運相關。本書編著者慧緣老師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具有五大因素,也就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名號、五讀書。因此,名字非常重要。前賢們甚至認為賜子千金,不為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根據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給孩子起名,也就是為孩子“定魂”。足見天下父母是多麽看重為子女起名的事情。

  然而,一般人的名字都是由兩三個字組成。也就是說,需要在這兩三個字中求得一種最佳組合。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裏麵的學問太多了。為什麽說起個好名字不容易呢?

  第一,起名字要講究字義、字形和字音。所謂好名字,最起碼的要求就是寫出來好看,叫起來好聽,含義深刻,寓意豐富。

  第二,起名字要有特色,盡可能避免同姓名。名字是人的符號,是人們彼此相區別的記號。從這一點來說,與別人、特別是與很多人同姓名的名字就失去了名字的意義,因而不能算好名字。但天底下芸芸眾生,要避免與別人名字相同,在起名時就非得冥思苦想、別出心裁不可。

  第三,起名字還要顧及十二生肖、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傳統習俗與要求。這裏的學問就更多了。

  起個好名字不容易。對於那些兒女剛出世的年輕父母來說,這種感受一定很深。剛剛為人父母,他們總會翻開厚厚的辭海、辭源搜腸刮肚,絞盡腦汁,試圖為自己的寶貝起個好名字。這個時候,他們往往讚歎那些偉人、名人的佳名,為自己給孩子起不出好名字深感慚愧,搖頭感歎:“兒女易生,好名難起!”

  二、起名要講究字義

  許多人主要是根據字義來取名,即根據各自不同的審美觀念,不同的願望,不同的性格、愛好,起一個文字意義很好的名字。這就是說,講究字義是起個好名字的起碼要求。

  所謂名字的字義,包括兩個方麵。首先是名字的本義,即實實在在的含義。這種含義大多包含起名者對被起名者的希望、追求、祝願,也可能包含起名者的個性特征和愛好。另一方麵,名字的字義還包括寓意,即借其他事物以寄托本義。

  1.不要起帶洋味的名字。我國的漢字大都有實實在在的意思,因此,我們起名時應該通過一兩個漢字表達一個確切的意思。像“約翰”“瑪利”“麗沙”“珍妮”“洛夫”“珠利”等,僅是洋人名字的音譯字,除了帶點洋味外,沒有什麽確定的漢字意義。我們是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我們有悠久的曆史和燦爛文化,我們有屬於自己的道德、倫理和價值觀念,我們是世界上一個偉大而值得驕傲的民族,有什麽道理看不起自己,而去崇拜洋人呢?當然,使用帶洋味的名字,這本是無可厚非,但這種名字在人際交往中,無疑會使對方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感覺,甚至給人一個不好的印象,這就有可能妨礙一個人的事業發展。

  2.不要起太俗氣的名字。名字是人際交往的工具,而名字在很多場合,又往往構成給人的第一印象。正因為這樣,起名用字應盡量避免太俗氣的字及字義,如女的起名“菜花”“翠姑”等,就給人以土裏土氣的感覺,人們很容易根據名字即判斷這樣的女人一定是沒有學問、沒有抱負的家庭婦女。而男的起名“富貴”“有財”“狗蛋”“狗娃”,也會給人以非常俗氣、勢利的感覺。還未與人打交道,就會被人看不起。名字不同於乳名,是要在孩子出生15天內報請戶籍機關登記的本名,要使用一輩子。以後除非具有更改本名條例規定之條件,名字一般是不準隨意改動的。因此給孩子起名一定要慎重,免得後悔和帶來麻煩。

  3.要顧及到姓與名在字義上的組合。起名要注意字義,這裏並不僅僅是講名的字義,實際上還有一個姓與名在字義上的組合問題。例如,“白如冰”這個名字就是姓與名在字義上的最佳組合。作為姓,“白”這個字並沒有什麽意思,但將它與“冰”聯在一起,就構成了“潔白如冰”這一高雅、深刻而又完美的字義。聽到這個名字,會覺得是一種享受,並對之肅然起敬。再如“周而複”這個名字,也是如此,構成了“周而複始”的完美字義。反過來,不考慮姓與名在字義上的組合,起名時就有可能出差錯。例如“胡扁文”這個名字就犯了這個錯誤。

  三、起名要講究字音

  字音,就是一個字讀出來的聲音。起名要講究字音,也就是所起的名字,叫起來要好聽,要響亮。

  起名講究字音最普通常見的方法,是盡量避免不雅諧音。漢字非常豐富,同音而不同義的字又特別多。例如“財”與“材”、“朱”與“豬”、“石”與“屎”、“王”與“亡”等等。這裏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即有的名字看起來意思很好,也很文雅,但聽起來由於字音與另外一個不雅、甚至非常粗俗的詞句類似,就會使人很不舒服。因此應該予以重視。

  四、起名要講究字形

  起名還要講究字形。講究字形,也就是寫出來要好看,好認。

  漢字數量浩繁,康熙字典就收有42114個字,而其中三萬多字是不常見,常人能認識的漢字,一般在三千左右。有的人在起名時,總是喜歡用一些不常見的字,有的字甚至字典上也查不到。或許這些人認為,用一般人不認識的冷僻字起名,能給人一種有學問、有教養的好印象,其實不然。名字是一個人與他人交往的符號,如果別人很難識別,就會給交往帶來不便。而且從心理學講,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名字認不得或讀不出來時,必然會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感覺,甚至不願與他交往。有位心理學專家作過統計,使用比較冷僻的字起名的人,一般社交能力都差,且80%的人性情孤僻。看來,這是頗有道理的。

  五、起名要盡量避免同姓名

  名字是代表人的符號,是人們彼此相聯係相區別的一個記號,簡而言之,是人際交往的工具。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起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盡量避免同名。同姓不可避免,但如果同名同姓,那麽姓名就失去其符號、記號和交往工具的作用,並且會在工作和生活中帶來許多不便和麻煩。

  筆者建議盡量不要起簡單的名字,因為中國的同名率很高。在中國曆史上,漢晉之際盛行單名。其緣由,除王莽複古改製“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外,主要原因是為了便於避諱。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為了強化封建專製與皇權統治,避諱製度曾受到高度重視。所謂避諱,即君主與尊長的名字不能直書直說,必須用其他文字代而替之,如為避劉邦諱,須以“國”字替代“邦”字。避諱製必然造成種種文字麻煩。為了便於避諱,減少諱字,漢晉之際的皇帝大多采用單名(單名所諱之字比複名要少一半)。這樣一來,其他高官貴爵乃至士農工商,為了維護自己在一家之中的尊嚴而又便於避諱(避家諱),也紛紛采用單名。

  六、拆姓為名的起名習俗

  拆姓為名是一種很古老的習俗。以這種方式起名有以下兩個好處:

  1.簡單方便。除了一些不好聽,或不能拆的姓名(如周、王、孫、尤、孔、水、節等等。另外,複姓一般很難拆)外,隻要細心觀察姓氏的各個組成部分,便能很快拆其姓而為其名。

  2.新鮮有趣。名字由姓氏的不同部分組成,無論從字形上看,還是從字義上看,都會給人以新鮮有趣的感受。尤其是在社交場合,在與陌生人打交道時,或是對方發現,或是自己介紹,“拆姓為名”能活躍氣氛,縮短距離,消除隔閡,創造一種融洽的環境。如:林森,國民黨元老,曾任國民政府主席。

  七、增減姓字筆畫的起名習俗

  這種起名方法,充分利用雙字特點,巧妙地改變姓字字形,靈活多變,饒有趣味,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文字遊戲。如:王玉、王豐、王五。

  八、字義上以姓生名的習俗

  字義上以姓生名是一種直接的派生方式。我們知道,姓氏除了表示家庭血緣關係之外,有時它本身作為一個漢字,也有字麵上的字義。著名豫劇演員牛得草,原名牛俊國。李春芳老人給他起名時說:“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可以攀登;姓魚的,有叫魚得水的,魚兒得了水,可以自由自在暢遊;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豬得了糠,可以膘肥體壯。”他接著說,“你姓牛,何不叫牛得草呢?牛兒得了草,負重勁行,辛勤耕作,韌力無窮。”隨後,李老先生繼續說,我還為你想了個字和號,字為“料足”,號為“飲水”。牛得草、牛料足、牛飲水。草、料、水,三者俱得。小牛,你的前途無量呀。可見,“牛得草”這個名就很好地利用了“牛”姓的字麵之義,而配以“得草”,使之組成一個很好的完整意思,真可謂挖空心思!屬於這方麵的佳名還有:馬上飛、馬識途、牛群、黃河水、江水流、江邊翁、江中舟、豐收年、東方君、南宮客、西門子、曾為友、廣而寬、國家旺、空中雲、向前進、邊疆兵、燕南飛、葉落根、白如冰、山中虎、林中花、萬家燈、明天來、金不換、水東流、水裏龍、花正紅、花香遠、賀新年等等。

  從字義上以姓生名還有一種方法,也就是所謂“成語法”,即利用姓名在字義上的內在聯係,將某些成語或典故簡縮而成姓名。這樣的姓名一般顯得很高雅,也很特別,耐讀、耐聽、耐看、耐想。正因為這樣,這種起名方法運用起來比較困難,起名者需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

  這方麵的例子有:石成金(點石成金)、溫知新(溫故知新)、居思危(居安思危)、周而複(周而複始)、成方圓(無規矩不成方圓)、萬長青(萬古長青)、萬更新(萬象更新)、馬成功(馬到成功)、山水秀(山清水秀)、火銀花(火樹銀花)、古色香(古色古香)、古今來(古往今來)、左逢源(左右逢源)、平登天(平步登天)、平近人(平易近人)、安無恙(安然無恙)、龍虎鬥(龍爭虎鬥)、陽春雪(陽春白雪)、任人賢(任人唯賢)、明秋毫(明察秋毫)等等。

  九、諧音以姓生名的習俗

  所謂諧音,就是聽起來字音差不多,但字義並不一樣。這是由漢字一字多音,一音多字的特點而形成的。以這種方法的名字具有含義委婉、耐人尋味、新奇有趣的特點。

  十、字形以姓生名的習俗

  這種方法與拆姓為名不同。它不是簡單地拆用姓氏的某個部分,而是要利用姓氏的某個部分再造一個字而為名。用這種方式起名,靈活多變,給人以有學問、有教養,特別是起名有講究的印象。

  十一、合父母二姓為名的習俗

  這種起名的習俗比較常見。孩子本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將父母兩姓合在一起為小孩之姓名,合情合理,意味深長,並且有利於加深一家人之間的感情。例如:文章、魯楊、馬林、方芳、安康、常樂。

  十二、起女名的一般習俗

  自古以來,男女有別。姓名是根據各人不同的價值觀、審美觀而起出來的。因此,男人與女人的名字,在字音和字義的選擇上,自古以來也有明顯的差別。這些差別,當然首先由於男女自古以來在社會上長期處於顯著不同的地位而造成的。

  1.多用女性字

  這是最基本的方法。古代的女人名,女媧是第一個以女性字出現的,黃帝妃嫘祖,高辛氏妃娥,後人都一律也加上女旁,對性別是最簡單的注釋。

  女性字最本分的是稱娘,也最普遍,與男子稱郎相對。如杜十娘、李秋娘。

  次之為稱女,如類黑女(有一位張黑女,卻是男的)、王玉女。

  次之為稱姑姨姐妹,如梅姑、寵姐、楊八姐、杜十姨。

  自謙稱奴稱兒,如玉奴、紅兒。

  高抬身份的稱姬,如管仲姬;稱妃,如娥妃;稱媛,如黃媛介;稱嬗,如王嬗。

  按姬本周姓,古婦人姓為名,故姬姓出嫁女人一律稱姬,因為她們出身高貴,演變為婦人美稱,如虞姬、戚姬便不是稱姓,而為虞美人、戚美人了。妃為帝妾王妻,嬗為宮嬪,以妃嬗為名的總帶點貴婦氣。媛也是女人美稱。

  女性字形容姿色的,如:靜嬋、慧娟、玉姣、月好、芳娉、淑婷、芳姿、妙常、玉嫩。形容神態的,如:鳳嬌、靜婉、碧嫻……

  現代帶點洋味的女名,如夏娃、栗妲、美妮、麗娜,也被廣泛應用。

  2.多用花鳥字

  選用花字,範圍甚廣,須選擇象征柔美的:春草、湘蘭、荃君、香梅、春桃、馨莉、秋薇……

  選用鳥字方麵,有鳴鳳、彩鳳、春鶯、飛燕、驚鴻、秋雁、紫鵑……

  3.多用珍寶字

  包括珍異的金銀玉寶玩,這是女兒家的命脈。如:婉珍、秀寶、佩金、銀鳳、玉貞、飛環、瑤芳、如芸、美瓔、璧君……

  4.多用彩豔字

  如:曼豔、新秀、黛美、多麗、碧倩、赤纓、玉青、黃綺……

  5.多用柔景字

  如:秋湄、淩波、彩雲、微霞、麗雯、冰心、菊霜、春梅、夏蓮、秋菊、冬英……

  6.多用柔情字

  如:寵姐、愛偕、惠娟、喜嬌、怡紅……

  7.多用女德字

  如:貞秀、淑儀、玉端、麗莊、嫻倩、靜玉、慧心……

  8.選用男性字

  其特色是字麵用男性字,其實隻用來作為比較。或示不如,或望來男,這是父母望男心切的寄托。如:亞男、次男、亦男、勝男、來弟、招弟、宜男……

  9.選用男稱字

  如:子、君、卿等。

  十三、起男名的習俗

  自古以來,我國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男子的地位高於女子,男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似乎比女人更受歡迎,更受寵愛。因此在中國的起名習俗中,絕大部分均是著眼於男子起名。前麵所述各種起名習俗與方法,實際上也是以男子起名為主要內容的,甚至可以這樣說,中國自古以來關於起名號字的研究,主要也是研究男子的名字,而很少顧及女子名字的講究。我們沒有必要詳細討論起男名的習俗,而隻需將一般習俗概括如下,供讀者參考。

  1.多用光宗耀祖之字

  這方麵的詞語是男子起名選用最廣、最常見的。如紹祖、繼祖、孝先、敬先;廣嗣、紹箕、顯祖、亮祖、光宗、念祖、怡孫、悅孫等;

  表示報國救民抱負的,如:建國、振國、興國、愛民、民生等;

  表示誌向心願的,如:景賢、希孟、希周、博學、勇軍等;

  表示操守品德的,如:宗廉、德良、尚德、德福、德友之類;

  表示安康長壽的,如:壽高、長生、長庚、康生、彭壽、延年、龜齡、之類;

  表示做官發財的,如:富貴、有財、盛富等;

  表示威武博大的,如:山虎、大虎、山豹、於宇、萬裏、江山、高山、大海……

  2.多選用陽剛之字

  表示意誌剛毅和力量巨大的,如:誌堅、誌剛、鐵牛、大力、如山、千鈞、鐵柱、勁鬆、浪舟、大春、石峰、浩天、浩然、石泉、百堅之類。

  十四、出生地或父母祖籍地起名的習俗

  以地點起名,也是我國民間起名最常見的習俗之一。以地點起名的情況很多,主要有以孩子出生地起名、以父母原籍地起名、以祖籍所在地起名種種,以表懷念思鄉之情。

  1.孩子出生地起名

  表示出生地的範圍有大小之分,出生的家庭、醫院、村莊,或出生的縣、市、省份,都可以借名稱給孩子起名。如京生、粵生、台生等。

  2.以父母原籍地起名

  這種名字基本上是一種格式,承父姓或母姓,取父母原籍的簡稱而為名。因此,以父母原籍地而起的名字一看便知。

  例如:王魯湘(山東和湖南)、關京粵(北京和廣東)、王滬寧(上海和南京)、劉鄂湘(湖北和湖南)、李蜀秦(四川和陝西)、孫黔滇(貴州和雲南)等。

  3.以祖籍所在地起名

  有以父母祖籍及親戚籍貫給孩子起名的,以寄托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

  例:清代甲午之役,對日作戰喪師,忍痛割讓台灣,當日軍侵占時,台人丘逢甲奮起領導獨立運動,惜受挫於暴力,終告慘敗,揮淚退出寶島。丘回大陸後,太太生下孩子,命名曰“念台”,表示永遠不會忘記鄉土。想不到五十年後,日本侵略者自食其果,台灣回到中國的懷抱,丘念台真的回到台灣,丘老先生雖屍骨已寒,也可含笑九泉了。

  4.以有特殊意義的地點起名

  有些地點對孩子、對父母具有特殊意義,也可以取之為名,以示紀念。

  例:鄭成功小名福鬆,顏興的“鄭成功複明始末”雲:“因產於蒼鬆之下,故取名福鬆。”

  十五、以出生時間起名的習俗

  以孩子出生時間起名,是我國人民最喜歡的傳統起名習俗之一。以孩子出生時間起名,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麵介紹幾種主要的。

  1.以嬰孩出生瞬間的時辰起名

  古人常用十二支表示十二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代的兩小時。近代人把每個時辰細分為初、正,列表如下: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初2313579111315171921

  正24246810121416182022

  “子正”即為夜晚十二點,“申初”即為下午三點,有些人習慣采用這種計時法給孩子起名。當然也還有其他的計時表示法,如:小酉、旭初、淩淩。

  2.以出生日取名

  如:慶春,老舍生於清光緒二十四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即農曆“立春”第一天,父母給他取名“慶春”;國慶,即出生日是十月一日;正一,是正月初一出生。

  3.以出生月或季節取名

  如:臘梅、臘月出生的女兒。

  4.以出生年起名

  我國古代多以幹支紀年,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為六十單位,稱為六十甲子:

  甲子乙醜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醜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醜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醜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甲子”輪完後又重新開始,這種紀年法到今天仍在使用。如1990年又稱庚午年。一些人的名字叫庚辰、辛卯等就是根據幹支紀年而取的,使別人一望而知其出生年份。用幹支紀年起名,有的人隻取其中一個字為代表,如乙醜年出生的叫張乙等。

  計年還可以用生肖來表示: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12年一輪回。如出生在1985年、1973年、1961年的都屬牛,民間喜歡給這些牛年出生的孩子起小名為“小牛”“阿牛”“牛仔”等。這種以幹支、生肖年起名的方法,稱得上是我國獨特的起名法。

  十六、以孩子出生時的狀況起名的習俗

  小孩從娘胎落地時,是最受關注的。這條新生命一出來是什麽樣子?是在什麽情況下出生的?出生過程是否順利?這些都可以作為起名的依據。以孩子出生時的狀況起名,很有紀念意義。

  1.以新生嬰兒的長相性情等特征起名

  2.以嬰兒出生時的重量起名

  舊時在江浙等地有“九斤老太”的說法,“九斤”指的就是出生時的重量。今天人們多用來稱小名,如:六六,表示出生時六斤六兩。有的以諧音字代替嬰孩的重量。

  十七、以仰慕姓名的習俗

  崇拜名人,敬慕偉人,是人們的普遍心理。當這種心理結合在一起時,便自然形成了以仰慕起名的習俗。

  如:司馬相如慕藺相如,嚴武慕蘇武,顧野王慕馮野王,顧祖禹慕範祖禹。

  更有在同姓的先賢的姓名中間加仰慕字的,如:

  張希良孔宗尼顏慕淵周今旦梁式鴻孟敬興蕭仰何李慕白

  十八、表示兄弟姐妹排行順序的起名習俗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多子多福”“兒孫滿堂真幸福”的俗語。因此,在過去獨子、獨女的情況極少,多子女現象倒是極為普遍。再加上近親兄弟姊妹也多,為了表示家族的興旺,總是要在名字上把他們聯係在一起。這樣在起名時,表示排行兄弟姊妹的方法就很有講究。

  1.二名而共用一字以示排行兄弟姊妹

  如:澤蘭、澤信、澤武;達琦、達孟、達山、達誠、達文;國華、建華、振華、興華;德奇、異奇、國奇、建奇……

  2.以字輩表示排行

  例如:榮臻,聶榮臻出生在四川省江津的吳灘鎮,聶姓是個大家族,到聶榮臻這一輩,按家譜排名“榮”字輩,所以家裏給他取名榮臻。

  又如:正權,張大千1899年出生,他父親依祖訓,從張家第十代起,按書譜“正心先誠意”的“正”字輩,給他起學名正權。

  3.以順序或數字表示排行

  除按“字”輩排行,還有以古代人用的伯仲叔季順序或數字排行的。伯為老大,仲為排行第二,叔為老三,季為排行第四。

  表示排行的,還可借漢字的大寫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等,如趙壹。“冠”“亞”字為體育常用術語,表示名次的第一第二,用在名字上也可表示排行或其他含義,如:亞女,為家庭的第二個女孩。今天,許多獨生子女家庭喜歡給孩子起“冠南(男)”的名字,表示家庭或家族所生的第一個男孩。

  十九、隨意巧合起名的習俗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巧中生妙”。起名也是一樣。正如一位文學家說過:思想深刻,但巧合卻新鮮有趣。有時冥思苦想,按部就班,卻不得好名,但有時隨意巧合,靈機一動,隨手拈來,竟得佳名。請看下麵例子。

  如:六曾,作家黎烈文出生時,曾祖父剛好整整六十歲壽辰,曾祖父替他取乳名六曾,表示他是曾祖父六十歲出生的曾孫。

  隨意巧合起名有兩個明顯的優點。首先,新鮮有趣。既然是隨意巧合,就沒有一定之規,因此,這樣的名字往往新奇獨特,其字義或含義一般很難一眼看出,一旦說出來,就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其次,極難同名同姓,這是不說自明的。

  二十、以夢兆起名的習俗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做夢,是一種最常見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古人有一種信仰,孩子未生,如得吉夢,便可預知孩子必為人中俊傑。誕生之前,如獲夢兆,尤是大吉之象,常取以為名。如晉公子黑臀之生。他母親夢神人指著孩子的黑P股道“使有晉國”,便名為黑臀。

  中國文化中有很多夢的典故,如夢熊夢羆,孔子夢周公,燕嬉夢蘭,莊周夢蝶,江淹夢中得彩筆,李白夢筆生花。於是大家的命名,都無夢名夢,如夢周、夢旦、夢蝶、夢蘭、夢筆、夢花、夢龍等等。劉禹錫字夢得,後來名夢得字夢得也很多人效法。如果一旦有個夢字輩的人出人頭地,他要編一套母親夢什麽而誕生的故事,指名為證,則由無夢名夢,進而無夢編夢,也信而有證了。文化名人的例子就能說明這一點。

  二十一、以十二生肖起名的習俗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配合十二生肖與屬相起名的習俗。人有屬相,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以十二種動物配十二個時辰,便形成十二屬相。

  如何配合十二生肖與屬相起名呢?一種是直接以十二生肖屬相起名的方法,例如:王申猴、王子鼠、牛醜牛、孫寅虎、鄭卯兔、李未羊、江午馬、公辰龍、龔亥豬、吳戌犬、黃酉雞。

  這種方法雖然能明確地將十二生肖與屬相體現在名字中,有紀念出生時辰的意義,但有兩個弱點。其一是,中國人口,同姓率極高,用這種方法起名,同樣容易造成同姓同名極高的現象;其次是,這種名字,比較淺顯,沒有反映十二生肖與屬相的內在含義。

  二十二、以數理起名的習俗

  所謂以數理起名,概括地說,就是根據《易經》的“象”“數”理論,依據姓名的筆畫數和一定規則建立起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等五格數理關係,並運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來觀察姓名的凶吉好壞的一種方法。因此,確切地說,它是一種“驗名”的方法。這種方法發源於《易經》和陰陽五行說,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被尊為“群經之首”。古人運用《易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萬物達情,用以探索宇宙人生變化的大道理,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易經》中的八卦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由八卦而推演為六十四卦。

  傳統的五行理論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來分析事物之間內在的聯係。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就好比戰爭,彼此敵對,互相殘殺,意味著艱難,凶災。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五行相克的意思。如:木克土、火克金、土克火、金克木、水克火。

  萬物之根均為數,宇宙也是數。數始於一而終於十。五行也是數,按傳統的五行理論來劃分則有:

  以一二為木,一為陽木,二為陰木;

  以三四為火,三為陽火,四為陰火;

  以五六為土,五為陽土,六為陰土;

  以七八為金,七為陽金,八為陰金;

  以九十為水,九為陰水,十為陽水。

  這就是將“象”“數”與五行結合起來推演變化用以揭示事物變化的內在聯係。

  姓名是由文字組成的,而文字則是由點線組成的,即依據一定順序筆畫而組成的,因此姓名代表著一種數理關係。例如:於右任,其筆畫數依次為三、五、六,再根據一定的規則,就能算出這個姓名包含著突破萬難以取得成功的暗示,屬於挽回家運、再興家業而能富貴發達的數理。因而這是一個好名字。又如:王育京,其筆畫數依次為四、八、八,再依據一定的規則,也能算出這個姓名包凶災的暗示,屬於危難遭惡,有損天壽的數理,是凶災之名,非改不可。事有湊巧,此人確於1961年1月27日在開封乘車時,因風吹落帽子,跳下車去拾帽子,不幸失足摔傷致死。

  怎樣根據五格數理起名驗名呢?請參看本書內五格剖象起名法。

  二十三、起賤名的習俗

  在民間,尤其是農村,起賤名的習俗很常見。不論北方南方,不論是城郊遠鄉,許多人都以“狗”“牛”“虎”“驢”“猴”甚至還包括“屎”“尿”“糞”之類的字給孩子起名,這類名字既俗又醜,是實實在在的“賤名”。

  聽到此類名字,一定會覺得好笑:為什麽要起這種既俗氣又醜的賤名呢?筆者認為,既然是一種習俗,我們就不應過多地指責,而應該給予理解。據筆者分析,民間所以存在起賤名的習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與原始人類的圖騰崇拜有關。“圖騰”為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這是一種最早的,也是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每個民族都與某種動物(例如:虎、龍、狗、貓、鳥、蛇、牛、羊、豬、魚等)或植物、無生物有著親屬或其他的特殊關係,此物(多為動物)即成為氏族的圖騰-保護者的象征。圖騰往往為全族之忌物,禁殺禁食,還要舉行崇拜儀式,以促進圖騰的繁衍。

  2.與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有關。在過去數千年的生活中,勞動人民生活在社會的下層,不僅缺醫少藥,甚至連飯也吃不飽,衣也穿不暖,生活極為艱難,他們養育的後代在社會災難和自然災害的雙重壓迫之下,死亡率極高。在這種情況下,勞動人民自然希望他們的後代能像那些狗、牛、驢、羊等牲口一樣,不管吃什麽,穿什麽,也不管多苦多累,都能賤生賤長,平安度日。

  3.與傳統的十二生肖習俗有關。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為代表的十二生肖是農村一種通俗的計年、計歲方法。正因為這樣,在他們小孩名字中,出現狗、豬、鼠、蛇、兔、雞之類的字,也就不足為怪了。

  4.與封建迷信有關。民間的確有以賤名來欺騙鬼多怪的習俗。他們認為,人的病、凶災,多為鬼怪作祟,而且多為鬼怪特別喜歡的好聽的名字。如果起一個醜陋的賤名,引起鬼怪的厭惡,就會放過他們,這樣小孩就會少病痛,少凶災,少磨難,也就好養多了。

  不論如何,筆者認為,這種起賤名的習俗不值得提倡。現在是科學時代,起那樣的名字,實在與時代太不和諧了。試想想,帶著那樣一些既俗又醜的名字又怎樣進入現代社交圈呢?

  二十四、起小名的習俗

  小名也叫乳名,是小孩出生後至長大成人之前,家人和友人對其的愛稱和親稱。當然,隻要比他(她)大的長輩和友人還在,這種愛稱或親稱在其長大成人之後,還會繼續使用。

  起小名的習俗,因地域或時代而不同。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起賤名為小名

  過去的人,尤其是窮鄉僻壤之人,大都有一個小名,而其小名又大多為賤名,即以狗、馬、牛、羊、豬、貓、兔等動物起小名。

  例如:二狗子、狗狗、狗蛋、小狗、虎子、二虎子、虎崽、小虎、牛伢子、牛崽、牛牛、小牛、大驢子、驢子、驢崽、驢蛋等。

  2.取名的一字冠以“小”字而為小名

  取名的一字(如果是複姓則往往取後一個字)冠以“小”字而為小名的習俗,在時下的城鄉均很流行。例如:小宇、小玲、小花、小蓉、小星……

  3.重複名的一字而為小名

  這種習俗在城鎮中,特別是在文化層次較高的家庭中最為常見。如果是單名,其小名就是雙名。例如:張兵,其小名就為兵兵;胡楊,其小名就為楊楊;曾青,其小名就為青青等等。如果是複名,則往往取名字的後一字重複而為小名。例如:東南曲,其小名就為曲曲;張曉晴,其小名就為晴晴;林青蘭,其小名就為蘭蘭等等。

  4.取名的一字後加“子”字而為小名

  這種起小名的習俗在知識分子家庭中最常見。這樣的小名,既高雅,又親昵。如果是複名,則往往取後一字再加“子”而為小名。例如:林葉,其小名就為葉子;胡一曲,其小名就為曲子等等。

  二十五、起名用字避諱習俗

  經常讀古書的人,會發現古文中,在人名的地方有時空一個字,或者寫“某”,或者寫為“諱”。這就是中國封建社會流行兩千多年的所謂起名用的“避諱”。

  避諱,最初為後代子孫對祖先尊敬的表示,不敢直稱其名。後來發展為維護帝王將相尊嚴和權威,為了維護宗法關係的製度,臣下不得直書當代君王之名,凡人不得直書聖賢之名,子孫不得直書父母之名,必須用別的名字代替。

  曆史上還有不少避諱的笑話。

  五代的馮道,在朝為相。有一天,他叫門客給他講《道德經》。《道德經》起首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門客見一句話有三個“道”字犯馮的名諱,便隨機應變地將“道”字改為“不敢說”。於是這句話就變成了:“不敢說,可不敢說,非常不敢說。”這個故事雖然令人叫絕,但對門客的媚和俗及其窘迫相,總令人有一種苦澀的感覺。

  明末有個湖廣巡撫宋一鶴,有一次,他要去參見總督楊嗣昌。因為楊嗣昌的父親名鶴,為了避諱,他便在名帖上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宋一鳥。

  起名用字的避諱習俗是封建專製的產物,是封建、愚昧、野蠻的表現。作為一種起名習俗,它隨著封建專製的崩潰而逐漸消失了。在科學和民主的今天,在文明和進步的社會裏,人們起名用字再也沒有必要去避諱了。

  筆者認為,好的名字應該是:讀起來好聽,叫起來響亮,寫起來好看,筆畫協調完整;想起來含義豐富,回味起來寓意深刻;新奇獨特,與眾不同。符合這幾條標準,您所起的名字自己喜歡,家人喜歡,孩子長大以後也會喜歡。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名字一定能博得他人好感,獲得眾人的欣賞。與此同時,您也就給新生寶貝送了第一份也是最重要的厚禮!祝您起個好名字!

  §§第一章構思命名法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