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序言

  在《周禮》“太卜”的記載中,《易》包括:《連山》、《歸藏》和《周易》,而“連山”指的是夏朝的占筮書;“歸藏”指的是殷商的占筮書;“周易”則是周朝的占筮書。可是,從古至今,許多學者對“周”的理解卻是各不相同,因此,這就造成了對“周易”的理解和認識上的分歧。例如:東漢鄭玄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複始;而唐代孔穎達則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還有人認為《易經》流行於周朝,所以稱之為《周易》;此外,還有些學者根據《史記》“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記載,認為《周易》就是周文王所著。凡此種種,各有爭議,究竟孰是孰非,還有待進一步的論證。但是,就目前而言,通常的認識是,《周易》是流行於周朝的易經,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每一卦都增加了爻辭,從而大大的提高了易經占筮的準確性。同時,周朝的易經,即《周易》在卦序排列,以及八卦的方位上都做出了新的改動,使之更加適合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

  《周易》在主要內容上是由“經”“傳”兩部分組成。

  經,包括六十四卦的卦形符號與卦爻辭。

  易經係辭曰:“太極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謂的“六十四卦”,就是由“八卦”兩兩相重而得。

  而所謂的卦爻辭,指的就是卦形符號下的文辭,其中卦辭每卦一則,總括全卦大意,爻辭每爻一則,分指各爻旨趣。

  傳,指的是用來闡述《周易》經文的著作。包括:《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係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計七種十篇,後世統稱為《易傳》。

  《周易》最初的實用價值,是延承了夏商易經的功能,主要用於占筮吉凶福禍。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後世學者在研究《周易》的過程中,產生了分化,形成了兩大派係,即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重點研究周易的哲學理念;而象數派,則重點研究周易的占筮方法和功用。可惜的是,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象數派被冠以了“封建迷信”的大帽子,從而嚴重影響了該派的發展。

  在《周易》漫長的發展道路上,對其有巨大推動作用的,當屬春秋末年的孔子。孔子讀《周易》,曾韋編三絕,由此可見,孔夫子對《周易》的喜愛,並且在他的大力倡導下,《周易》被納入了五經之首,從而奠定了它作為儒家經典的重要地位。

  《周易》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曾說:“我始終懷疑《易經》的文化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留下來的,不是這一個冰河時期的產物,因為它的科學、哲學的道理太高明了。”可以說,周易就如同一場隨風潛入夜的春雨,默默的灌溉著中國的人文及自然科學的發展。《周易》所提倡的陰陽學說,以及和諧變化原則,不僅成功的指導了千年的滄桑巨變,同時,也正在以蓬勃不朽的力量,為現代社會的發展進程貢獻著巨大力量。

  《周易》如同一座豐富的寶藏,我們隻要,哪怕僅是一丁點的攝取,就足以成就偉大的功績。世界若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曾坦言說,他得成績是受到了周易的啟示;據說,德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也是受到了周易的點撥,才產生了二進位製的最早靈感,為後世電腦的誕生,創造了先決條件。所以,《周易》正如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所評價的那樣:“周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

  《周易》對人類文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它以包羅萬象的知識,涵蓋宇宙的大胸懷,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前仆後繼者。但是,由於《周易》用字古奧,文意晦澀難懂,所以很多人對此往往是望洋興歎。就連孔夫子也是五十歲學易,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看不懂。有鑒於此,本書將傾力為讀者打造一本,每個人都能看懂的《周易》。

  首先,《周易》成書於上古時期,所以會出現很多生僻的文字,為了幫助讀者能夠輕鬆閱讀,本書從每一卦中都篩選出了一些這樣的字,予以注音和解析。

  其次,《周易》本身是集義理與象數為一體的著作,但是,在各個不同曆史時期的學者,往往根據自己的偏愛,予以了側重的注釋,所以不能全麵展示《周易》之精神。該書打破了這一慣例,采用了義理與象數並重的模式,重新對其解讀,爭取還原原著之真實麵貌。

  再次,為了幫助讀者能夠對《周易》有個全麵而深刻的科學認識。該書在每一卦的結尾,都安插了一個小故事。這些故事即是對每一卦之精神的延續,也是對每一卦的全新解讀。因為,這些故事,雖然取材廣泛,但是無一不是立足於每一卦的思想之精髓,或是予以正麵例證,或是反麵說明。因此,這些故事絕非狗尾續貂,而是錦上添花的在為每一卦服務。同時,這些故事,還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和知識性。此外,對於那些對《周易》原文不甚感興趣,但又非常急於想了解《周易》內容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提供了一個便利條件。

  最後,該書在整體安排上,盡量照顧到各種讀者的需求。如果,讀者隻對《周易》古文感興趣,那麽不妨就隻看原文部分;有的讀者,雖然對原著本身感興趣,但是,鑒於原文難以理解,那麽不妨就參照字詞意、釋義、結尾以及尾後的小故事;如果讀者對原著本身一點也沒興趣,那麽隻需閱讀充滿智慧和哲理的小故事便足矣。

  《周易》博大精深,很多學者,皓首窮經,到頭來也隻是學到了一點皮毛,所以,筆者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敢隨便妄談。因此,在編著此書的時候,便翻閱了大量的古籍文獻,並充分參考了曆代學者的注釋,最終,在眾多周易學前輩研究的基礎上,恓惶成書。

  由於研究和學習《周易》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艱難之事。所以,筆者雖然希望能盡善盡美把該書呈現給讀者,無奈學識欠缺,能力有待提高。故而,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海涵,或來信予以雅正,筆者感激不盡!

  §§第一部分 易經概論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