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朱熹詩詞題米倉①壁

  度量②無私本至公,寸心貪得意何窮?

  若教老子③莊周④見,剖鬥除衡⑤付一空。

  注釋:

  ①米倉:此指宋代福建同安縣的一處官府糧倉,原為賑濟伊民而設。

  ②度量:均計量器械,度為尺一類,量為鬥一類。

  ③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春秋戰國時楚苦縣人,曾為周藏書室史官。相傳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經》)五千言,主張自然無為。

  ④莊周:戰國宋蒙人,曾為漆園吏。相傳楚威王聞其名,厚幣以迎,許以為相,莊堅辭不就。人稱莊子。

  ⑤剖鬥除衡:老莊認為,要去人的私心,隻有把鬥劈了,把秤廢掉。鬥與衡,均計量器具。鬥以量體積,衡以稱輕重。

  背景:

  此詩寫於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乙亥二月。朱熹任同安縣主簿,上書反對朝廷經總製錢,觸動朝廷倚為命脈的“禁區”,顯示出25歲初入仕途的小小主簿,對南宋社會的敏銳觀察、早熟的思辨才華和犯上直言的道學膽識。在整頓版籍和整頓賦稅都一無結果的情況下,隻好把精力放在整頓吏治上。這是他在米倉壁上題的一首作為他和官吏們共同遵守的座右銘,體現了他既要忠君又要愛民的思想。

  淺析:

  這是一首勸戒米倉管理人員的警詩。詩中奉勸米倉的管理人員要像度量衡一樣大公無私,不可舞弊貪汙;並引用老莊觀點,教育管理人員要自覺拋棄私欲。全詩命意托興,嚴正典雅,別有風味。

  春日偶作

  聞道西園春色深,急穿芒履①去登臨。

  千葩②萬蕊爭紅紫,誰識乾坤③造化④心?

  注釋:

  ①芒履:用麻、草做的鞋。

  ②葩:草木之花。

  ③乾坤:天地。《易·說卦》:“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

  ④造化:指自然的創造化育。《莊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

  背景:

  此詩作於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辛巳。這一年朱熹和南平李侗相見後,麵對“恐聞”,不但有對自己學術上的困惑,更有對內憂外患的國家的擔憂。因此,他在拜師之中,仍呼喚著光複祖國大地的春天到來。他在八月以應詔上封事顯示了他的“應事灑脫”:一是“帝王之學不可以不熟講”,二是“修攘之計不可以不早定”,三是“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他以講學明理、定計恢複、任賢修政三條,從思想、軍事、政治三方麵對趙眘初政的南宋現狀作了剖析。可以說直到宋亡,再也沒有人像朱熹這樣明銳而沉痛地分析朝廷的形勢了。

  淺析:

  詩人采用比興手法,以春色比喻新發現的哲理,以千葩萬蕊比喻理學繁榮興盛、各種學術流派競相出現的局麵。前三句,通過“春色深”“去登臨”,看到“爭紅紫”;末句畫龍點睛,發出了“誰識乾坤造化心”的設問。一方麵把理學昌明這一春天的出現,看作是先聖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即“天地的造化”;另一方麵在興奮中又微寓歎息,感到作為儒學發展新階段的理學沒有多少人能理解,表露了詩人的憂道之心。

  挽①蔬園

  未覺閑來歲月頻②,荷鋤③方喜土膏④勻⑤。

  連畦已放瑤簪⑥露,覆地行看玉本新。

  小摘⑦登盤⑧先餉客⑨,晚炊當肉更宜人。

  卻憐寂寞公儀子⑩,拔盡園蔬不歎貧。

  注釋:

  ①挽:原意為悼念、哀悼,此處作紀念、留念解。

  ②頻:頻繁,此處作迅速解。

  ③荷鋤:背鋤頭。

  ④土膏:田土。

  ⑤勻:均勻,此處指畦整得平整勻稱。

  ⑥瑤簪:玉簪,此處指蔬菜新抽出的嫩芽,下句的“玉本”同此意。

  ⑦小摘:小量采摘。

  ⑧登盤:盛在盤中。

  ⑨餉客:款待客人,供客人食用。

  ⑩公儀子:豪門貴族的子弟。這句的意思是說:公儀子養尊處優,平時很少能吃到蔬菜。

  背景:

  這是朱熹的一首描寫農村儉樸生活的紀實詩,約寫於宋乾道(1165)乙酉初在五夫家居住之時。原載於《伏讀秀野劉丈〈閑居十五詠〉》。朱熹14歲時,父親病逝,15歲時遵父命奉母依劉氏,師事五夫三先生,劉子羽為他築室於潭溪之上,並為之置有園圃,使之“有圃可蔬,有池可魚”,此後長期過著奉母苦讀的生活。這首詩雖為與秀野劉丈唱和之作,實是他鄉居藝蔬自給的生活寫照。

  淺析:

  詩的頭兩句,寫荷鋤整地的情況。三、四句,寫蔬菜生長茂盛,“連畦”“覆地”形容其數量之多,“瑤簪”“玉本”比喻其長勢之美。五、六句,讚蔬菜食用價值之高。“小摘登盤”,用以“餉客”,物以稀為貴,表示對客人的敬重;“晚飲當肉”,形容其滋味之佳。最後兩句,歎惜“公儀子”遠離平民百姓,生活寂寞單調,反襯農家生活的豐富多彩。全詩帶有濃鬱的農村生活氣息,充分表現了詩人安貧樂道、自食其力的樂觀主義精神。乳餅①

  清朝②薦③疎盤④,乳缽⑤有真味⑥。

  不用精瓊糜⑦,無勞爛羊胃⑧。

  注釋:

  ①此詩選自《次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原載於《朱文公文集》卷三。乳餅:豆腐乳。

  ②清朝:比喻艱難、儉樸的日子,或苦日子。這裏“朝”字作日子解。

  ③薦:進獻、供奉。

  ④疎盤:粗陋的菜盤子。

  ⑤乳缽:盛食物的器皿。

  ⑥真味:名不虛傳的美味。

  ⑦瓊糜:像美味的粥漿一類的食物。

  ⑧爛羊胃:典出《後漢書·劉玄傳》:東漢時,有李鐵、朱鮪、王匡等權臣,專橫跋扈,任意封官賜爵,被他們重用的人,都是些無能無恥之徒,被時人唾罵為“灶下養”“爛羊頭”“爛羊胃”。

  背景:

  此詩約為宋乾道(1165)乙酉朱熹家居崇安五夫時所寫。朱熹生平大多寓居鄉村,接近社會下層,生活儉樸。他的詩作題材廣泛,閩北山區民間的蘿卜、白菜、乳餅、竹筍等一類的蔬食,既是他日常生活所必需,也是他詩文中的好題材。《次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就是其生動寫照,此詩為其中的一首。

  淺析:

  詩的大意是說:乳餅裝在粗盤子裏自食或待客,它確有美味,你可別瞧不起。官員們無須另求瓊漿玉液等昂貴的粥糜,儉以養廉可免遭老百姓唾罵為“爛羊胃”。語言生動風趣,寓意深刻。

  苦雨用俳諧體

  仰訴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①。

  九關②虎豹還知否,爛盡田中白死禾。

  注釋:

  ①滂沱:大雨貌。

  ②九關:天門九重。《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背景:

  此詩作於宋乾道四年(1168)戊子,即崇安大水之前。當地久雨成災、禾稻歉收。朱熹鄉居五夫,心裏異常焦慮,有感而發,故寫下該詩。

  淺析:

  該詩引用《楚辭》典故及民間傳說,對“天公”進行了嚴厲譴責,對受災百姓寄予無限同情,體現了朱熹關心民間疾苦、與鄉民休戚與共的心情。詩句通俗易懂,感情強烈,“仰訴天公”“九關虎豹”,不失為一種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雲穀雜詩之《謝客》

  野人①載酒來,農談日西夕。

  此意良已勤,感歎情何極②。

  歸去莫頻③來,林深山路黑。

  注釋:

  ①野人:山野之人、農夫。

  ②極:界限,窮極。“此意”句:這種情意實在殷勤。

  ③頻:頻繁。

  和喜雨二絕

  雨師誰遣送餘春,珍重①天公惠我民。

  且看歡顏垂白叟,莫愁鬢頰②踏青人③。

  黃昏一雨到天明,夢裏豐年有頌聲。

  起望平疇④煙草綠,隻今投筆事農耕。

  注釋:

  ①珍重:愛惜,珍視。

  ②鬢頰:麵容。

  ③踏青人:春日到野外遊覽的人。

  ④平疇:平坦的田地。

  背景:

  此詩摘自《朱文公文集》卷六,為朱熹應詔赴南康任之前的淳熙四年(1177)丁酉鄉居五夫時所寫。

  淺析:

  詩中第一首第一句寫久旱逢甘霖的時間,第二句寫這場及時雨惠及百姓,十分珍貴,三、四句寫雨後白發老人及年輕踏青人都歡欣鼓舞。

  第二首一、二句寫這場雨下了一晚,下得很透,人們做夢也在慶祝豐年來到;三、四句寫雨後平原草綠,大地重現生機,要放下書卷,參加農事活動了。詩中充分表達了詩人與村民休戚與共的思想感情。全詩語言輕快,詩意盎然。德興縣葉元愷家題①

  蔥湯麥飯兩相宜,蔥暖丹田麥療饑。

  莫道儒家②風味薄,隔鄰猶有③未炊④時⑤。

  附:詩慰女兒貧

  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譏。

  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

  注釋:

  ①此詩為朱熹赴任南康軍或者回閩途中,路過德興縣葉元愷家即興題寫。

  ②儒家: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後來泛指讀書人。

  ③猶有:還有。

  ④未炊:無法生火做飯。

  ⑤“隔鄰(前村)”句:隔壁(前村)還有吃不上飯的人家。

  背景:

  這首詩具體寫作時間不詳,卻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逸詩,在閩北地區傳播甚廣。相傳,有一次朱熹去女婿家,女婿黃外去未歸,女兒因家貧拿不出好飯菜孝敬他,隻能以蔥湯麥飯相待,內心感到十分慚愧。朱熹乃賦此詩以表安慰。又據查,朱熹於宋淳熙十年(1183)癸卯,從福州返回時路過女婿家看望女兒,有可能是此時所作。楊青等《朱熹詩詞選注》選自金循華《詩林遺事》。另據(清)吳之振等編《宋詩鈔·文公集鈔》記載,有朱熹的另一版本的詩作。通過詩題和內容分析,這首詩有可能是最初的版本。如屬實,當為淳熙六年三月至淳熙八年閏三月(1179年3月—1181年閏3月),朱熹赴任南康軍或者回閩途中路過德興縣葉元愷家時即興題寫。

  淺析:

  詩詞的前兩句,讚蔥湯麥飯的藥用價值,實為勸慰之詞。後兩句,勉勵人們要體恤時艱,多想想平民百姓。詩句平白易懂、情真意切、發自肺腑,體現了朱熹安貧樂道、憂世恤民的民本思想。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