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努爾哈赤為何讓愛女嫁有婦之夫?

  努爾哈赤生有十六子八女。其愛女東果格格(後被冊封為“固倫公主”)生於萬曆六年(1578年)二月二十二日,不僅是長女,而且是努爾哈赤諸子女中之最長者。

  然而,東果格格剛滿十歲,就被父親努爾哈赤做主嫁給了一個二十七歲的有婦之夫,做了其側室。

  作為一代蓋世英雄的努爾哈赤,為何在女兒還沒長大就這麽著急地讓其出嫁,還做人家的偏房?

  原來,這是一場政治聯姻,這個娶了東果格格的二十七歲的有婦之夫何和禮確非等閑之輩,當時是建州女真五大部落之一棟鄂部落的首領,隻比努爾哈赤小兩歲。此人的歸順,有利於努爾哈赤盡快完成統一女真的大業。

  其時,努爾哈赤已用武力統一了建州女真族大部分地區,他與女真五大部落之一的棟鄂部之間雖然互有爭戰,但後來雙方關係又大為緩和。努爾哈赤知道武藝高強、內斂而富謀略的何和禮所率的棟鄂部作戰實力強,兵精馬壯,因此一心想將棟鄂部招納在自己的勢力之下。萬曆十六年(1588年)四月,努爾哈赤納海西女真哈達貝勒王台的孫女納喇氏為妃,欲前往迎娶,特邀何和禮率兵扈從,何和禮便親率三十騎侍衛隨行,兩人得以長時間近距離接觸。

  何和禮早就敬仰努爾哈赤,認為其為女真一代豪傑,此番接觸和晤談中,他更感到努爾哈赤不但具有雄才大略,而且禮賢下士,將來必為英主。努爾哈赤要完成女真各部的統一,進而問鼎中原稱霸天下,尤其需要棟鄂部的支持和何和禮這樣難得的將才,而何和禮“性寬和,識量宏遠”,則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如能將其招至門下,何愁大業不成?

  扈從之行結束後,努爾哈赤將其請到佛阿拉(今屬遼寧新賓永陵鎮),並以貴賓之禮相待。兩人縱論今古,推心置腹,均對女真各部紛爭的局麵表示擔憂,努爾哈赤趁機向他表露出招納之意,希望何和禮能與自己合兵一處,共圖大業。何和禮慨然應允。何和禮返回棟鄂後,力排眾議,毅然率領本部軍民萬餘人馬投奔努爾哈赤的駐地佛阿拉城,正式歸附努爾哈赤。何和禮及棟鄂部的歸附,使努爾哈赤實力陡然大增,如虎添翼,並為統一女真各部和對抗明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何和禮的歸附,努爾哈赤十分開心,他授予何和禮為一等大臣以示恩寵,還采取了和親的懷柔政策,特將自己的長女東果格格冊封為“固倫公主”,嫁給何和禮為妻,並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東果格格乃努爾哈赤和元妃佟佳氏所生,時年隻有十歲,被努爾哈赤視若掌上明珠,將其屈尊嫁給已為人夫的何和禮,足見努爾哈赤對何和禮的喜愛和器重。

  何和禮本有妻室,其原配夫人賽堪不僅長相漂亮,還騎射一流,擅長統兵征戰,早年她沒出嫁時就擔任過牛毛寨酋長,與何和禮成親後,立即被推選為棟鄂城的女首領,專門管理本城的婦女工作。她在棟鄂部的威望不在何和禮之下。聽說丈夫在外又娶了別的女人,賽堪十分憤怒,於是率領留在棟鄂部的人馬,殺向佛阿拉城,要與何和禮決戰。何和禮聽說妻子前來,便率人馬出迎,並向妻子說明緣由。可是妻子根本不聽丈夫的解釋,竟然要以兵戎相見。努爾哈赤對賽堪誠懇地說:“我把女兒聘給何和禮不僅是為了兒女私情,而是要通過聯姻的方式把我們的部落聯合起來。我不想霸占你的丈夫,你還是大福晉,東果就算個側室吧!你把她當個妹妹看就行。”

  經過努爾哈赤的當麵勸諭,何和禮的妻子賽堪不僅罷兵,而且也歸順了努爾哈赤。何和禮與努爾哈赤成翁婿後,自然也就成了努爾哈赤的親信,人們都稱其為“棟鄂額駙(額駙即駙馬)、“固倫額駙”。

  此後,努爾哈赤對何和禮信賴有加,每處理軍政大事,必先與何和禮密議,然後再付諸實施。何和禮老成持重,足智多謀,很少有失誤之時,因此努爾哈赤囑其不離左右以議軍機。為了方便工作,努爾哈赤特命在赫圖阿拉城內北城城牆外的高埠台地上,為何和禮營造了額駙府。額駙府在通向內城牆之外設有小門,可直入城內,而且額駙府的選址又緊臨努爾哈赤的汗宮大街門和後宮。這樣,便於何和禮隨時可麵見努爾哈赤。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努爾哈赤初定旗製,何和禮率所部隸紅旗,並任本旗總管大臣。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努爾哈赤派長子褚英、侄阿敏率五千兵馬征討烏拉,何和禮率部隨征,破敵有功,特別是在宜罕阿麟(今吉林市)之戰中,建州兵馬大敗烏拉兵,斬殺千人,獲甲三百副,最後攻克了宜罕阿麟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十二月,何和禮奉努爾哈赤之命,與額亦都、扈爾漢率兩千兵馬,遠征東海女真渥集部的虎兒哈路,進圍紮庫塔城,最後攻破該城,共斬殺一千餘人,俘獲兩千餘人。紮庫塔城被攻下後,周圍各路懾於建州兵馬的威勢,紛紛投降歸順,何和禮命他們的首領土勒伸、額勒伸帶領其民眾五百戶,隨軍來到赫圖阿拉。這次遠征全勝而歸,使建州女真統屬的勢力範圍一直延伸到黑龍江、烏蘇裏江一帶。

  何和禮追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功勳卓著,卻受到努爾哈赤長子褚英的欺淩。褚英心胸狹窄,特別忌恨幾位弟弟和五大臣,並放言說,如果弟弟和五位大臣不聽他的話,將來就要被殺掉。何和禮便與各位大臣寫一份舉報褚英為非作歹的情況匯報呈給努爾哈赤,結果褚英受到努爾哈赤的斥責和疏遠,最後被處死。由此也可看出努爾哈赤對何和禮的信任。

  烏拉部長布占泰違背誓言,意欲與葉赫等部聯盟時,何和禮力主出兵烏拉部,並提出了請努爾哈赤親自督率建州兵馬征伐。在何和禮的建議下,努爾哈赤率何和禮等眾將和三萬大軍親征烏拉部。在建州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努爾哈赤對布占泰猶存招順的希望,等待著他能歸降,令其改過,然後撤軍。

  布占泰一麵派使者向努爾哈赤請罪,一麵又親率三萬烏拉兵馬前來抵禦,全部步行列陣。這時,何和禮與眾將堅請出戰,他說:“我軍遠道征伐,利於速戰速決,隻是擔心烏拉不出兵罷了。現在他們既然列陣以待,我軍可利用這平原曠野,一鼓作氣將其擒殺。如果錯過了這個殲敵的機會,那麽我軍厲兵秣馬,到底是為了什麽呢?”在何和禮等諸將的要求下,努爾哈赤方命將士舍騎步戰。何和禮隨努爾哈赤身先士卒,衝向敵陣。一時間,矢如風發電落,聲似狂飆雷鳴。建州兵鼓勇奮擊,烏拉兵亦拚死力敵。經過激烈搏殺,烏拉兵馬遭到重創,死傷十之六七,剩餘的都紛紛逃散,建州兵馬乘勢攻下烏拉城。布占泰隻身逃往葉赫,烏拉從此滅亡。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滿洲八旗製度,何和禮及所部被編入正紅旗,隸屬於努爾哈赤次子、正紅旗旗主貝勒代善。次年正月,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改元天命,設置議政五大臣,同聽國政,何和禮、額亦都、費英東、安費揚古和扈爾漢位列其中。凡軍國大事,先由五大臣拿出處理意見,再交四大貝勒複核。

  何和禮和額亦都、費英東、安費揚古、扈爾漢一起作為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忠心耿耿可昭日月,跟隨努爾哈赤起兵一直到死,始終團結一致,沒有發生過分裂,為大清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天命四年(1619年),何和禮率部參加了標誌著後金政權的崛起、奠定了大清之基業的薩爾滸大戰。在此役中,何和禮及所部兵馬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史料稱“薩爾滸之役,率敗明師者,皆公(指何和禮)之力也”。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兵馬接連攻克沈陽、遼陽,“何和禮皆在行間”。據《滿文老檔》記載,此時的何和禮轄有渾河音格五個牛錄,博爾輝五個牛錄,雅爾瑚、蘇完八個牛錄。粗略估算,當有五千四百名軍士。後金攻下沈陽、遼陽二城後,何和禮又以戰功被授予世職三等總兵官。

  何和禮追隨努爾哈赤征戰三十六年,勤勞政事,馳騁沙場,在後金崛起中居功至偉,深為努爾哈赤所倚重。天命九年(1624年)八月,何和禮因積勞成疾,病逝於官署之中,享年六十四歲。何和禮去世時,五大臣中的其他四位已病故在先,僅何和禮尚參與後金的軍機大事。

  努爾哈赤為失去何和禮這樣的忠勇大臣而痛惜不已。何和禮死後備極哀榮:清太宗時,追封何和禮為三等子。順治十一年(1654年),追諡何和禮為“溫順”,並勒石記功。內有“追述往事,軫念前勳”,稱讚何和禮“乃能益勵忠誠,封疆攸賴,始終盡瘁克襄王室”。雍正八年(1729年),加封號“勇勤”。其妻東果格格於順治九年(1652年)七月卒,享年七十五歲。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