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76號”魔窟

  李士群年輕時曾在莫斯科大學留學,回國後加入中統,抗戰前在上海做秘密工作,曾被租界捕房逮捕,不久獲釋。上海、南京淪陷後,撤回重慶。至1938年,隻身來滬,與日方搭上了關係,為日方刺探情報,從事間諜活動,同時拜上海青幫有名人物季雲卿(名瑞庭,無錫人)為老頭子,利用青幫門徒,增強自己的勢力。這時他住居大西路67號,平日深居簡出,行蹤詭秘,不大在外露臉,但日本憲兵隊便衣警探和駐滬領事館人員,常出入其門。

  當時滬西環境相當複雜,成為各種犯罪分子的孳生場所。

  李士群與開設好萊塢、華人俱樂部(六國鈑店)、榮生公司、利生公司等大賭窟的流氓惡霸朱仁林、顧文達、錢國棟、吳四寶、潘三省等,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做下許多危害人民的罪惡勾當。

  不久,李通過日方關係,獲得日本內河輪船株式會社的許可,在蘇州北路998號開設大福運輸公司,代客裝運上海、無錫、常州之間的貨物運輸,自任董事長,經理為馬叔濤,業務由陸鴻泰主持。幾個月後,大福結束,改歸陸鴻泰負責,更名為大福駁運公司,每月盈餘,仍然送至李處。

  比李士群稍晚一些時候,中統特務丁默邨從香港到了上海。他和李士群、唐惠民都是抗戰前的朋友,當下三人密謀組織秘密機關,從事政治活動。因李士群原與日方有淵源,遂於1939年春,由李士群之妻葉吉卿出麵,向上海銀行經租處租到滬西越界築路地區憶定盤路(現江蘇路)95弄10號大洋房一座,對外稱作“葉公館”,雇用大批流氓作警衛,由日本憲兵隊撥給槍支,專為日方刺探情報,迫害愛國人士。他們對外並無正式名稱,內部由丁默邨主持,李士群與唐惠民副之。

  葉公館成立後,開始招兵買馬,各色各樣的亡命之徒,紛紛投奔門下,土匪、惡霸、慣竊、強盜應有盡有。吳四寶的門徒張國震、沈忠美、邱大寶等尤為活躍。他們除收集抗日情報、暗殺愛國人士外,仗勢興風作浪,綁票勒索,販毒走私,到處尋釁滋事,魚肉人民。當時租界裏層出不窮的綁架暗殺案件,就是他們幹下的罪惡,著名的《大美晚報》、《華美晚報》等報館被炸,也是他們一手造成。租界當局明知這些案件出自葉公館主使,但一則該處屬越界築路區域,管轄權力受到限製;二則他們有日本憲兵隊作後台,投鼠忌器,奈何不得,雖然租界當局經常把紅色警備車停在弄口,無非掩人耳目而已。

  不久,葉公館擴大組織,日本憲兵隊撥給軍管的極司菲爾路76號(現萬航渡路435號)大花園洋房作為新址。這所洋房,原屬國民黨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所有,淪陷後由日軍管理。於是他們正式成立“特工總部”(簡稱“76號”),由丁默邨任主任,李士群、唐惠民分任副主任。又成立“警衛總隊”由李士群兼總隊長,吳四寶(改名世寶,字雲甫)為副總隊長,張魯為參謀長,葉吉卿為財務主任,吳四寶之妻佘愛珍為經理主任,“76號”前沿馬路華村20多幢三層樓房以及對麵75號五層大樓的居民,全部被逼遷移,這些房屋即占為特工總部的辦公處和宿舍。

  警衛總隊的槍械來源有兩起。一是由日本憲兵隊用大皮包裝來,都是二、三號駁殼槍和6寸手槍,約有60支,由李士群轉交張魯接收,經範雨人造冊後撥給警衛總隊使用。又有一起是在偽警政部成立後,由部撥交舊式步槍100支,在南京三叉河裝上惠民兵艦,由特工總隊常駐南京區的日本憲兵曹長大橋護送至滬交給“76號”。

  日本憲兵隊還在“76號”裏成立了一個名叫“梅機關”的指揮機構,對外稱為顧問。特工總部南京區則由南京日本憲兵隊本部特高科長(後調上海北四川路憲兵隊長)的藤岡英雄負責指揮。這裏常駐日本憲兵特務班一班,有班長馬場準尉和曹長、軍曹等七八人,南京區每天收集的情報,都要向特務班匯報,對外行動,事前要和他們取得聯係,才得執行。

  偽國民政府“還都”時,漢奸大員都由他們協助保護。南京區的職員宿舍,由日方供給,門上懸掛“南京日本憲兵隊特務班宿舍”的牌子。南京區直轄的蕪湖、鎮江、蚌埠三個特工站,則由特務班各派憲兵一人常駐。

  被一般人目為魔窟的“76號”,大門日夜敞開,武裝守衛,戒備森嚴。頭道二道大門,砌成牌樓,上書“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院內高豎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民黨國旗,內部另辟一室,懸掛國民黨黨旗和孫中山遺像,這些都是做幌子的。

  “76號”的主要工作對象是鎮壓淪陷區的抗日誌士。被捕的人,先由吳四寶手下的亡命之徒非刑逼供,慣用的有灌水、抽打、上老虎凳等酷刑。其他區、站、組的情況也是如此。

  特工總部成立後,為避免租界當局注意,請領汽車執照時,都用私人名義,內有用嶽光烈(財務科長)名義領照的一輛,1940年春,“76號”人員乘該車在租界內有所行動未遂,執照號碼為捕房抄去。某次嶽光烈乘該車去戈登路(現江寧路)立泰銀號途中,為戈登路捕房連人帶車關進捕房。嶽的同事孫時霖前往探詢,也被扣留,並將司機名老李者用電刑逼供,要他招出在租界內的綁架案件。後由“76號”向捕房疏通,才取保釋放。事後聽說,“76號”曾被戈登路捕房敲去一筆很大的竹杠。此後,“76號”有幾輛汽車出事,無法再在上海行駛,曾運至南京區使用。

  這一時期,重慶也有軍統中統的“上海區”人員留駐上海,與“76號”勾心鬥角,互施報複。季雲卿(李士群的老頭子)、曹炳生(法租界捕房督察處長)、陳明楚(特工總部南京副區長)、餘王介(特工總部無線電台長)等,都因與“76號”關係密切,被對方暗殺。季雲卿被殺地點,即在成都路季宅附近,算是給“76號”的一次示威行動。季死後,一應喪儀都由李士群負責,並對季妻金寶師娘始終敬如上賓,可見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同尋常。

  1938年12月,汪精衛離開重慶,轉道昆明到越南河內,發表豔電,主張“響應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的三原則,停戰言和”。這時日方一手扶植的南北兩個傀儡政權(以王克敏、王揖唐為首的“華北臨時政府”和以梁鴻誌、溫宗堯為首的南京“維新政府”)因資望不孚,作用不大,因此以“南北統一,恢複國民黨政府”為餌,誘汪上鉤,派人與汪秘密接洽,一拍就合,即由日方護送汪秘密來到上海。汪在來滬前,先派陳春圃到上海,與丁默邨、李士群等聯係,布置汪精衛來滬後的安全和警衛問題。陳春圃住在“76號”,李士群乘機大獻殷勤,極力招待。不久汪精衛到上海,住在愚園路1136弄內,對外嚴守秘密,李士群命張魯兼任警衛總隊第一大隊長,挑選身強力壯的警衛人員100餘人,駐在該弄弄口洋房內,負責汪精衛的安全。

  汪精衛到上海後,首先發動宣傳攻勢,進行輿論準備,不久汪係機關報《中華日報》即在滬複刊。該報在抗戰前本由曾仲鳴主持,曾隨汪離開重慶,在河內被暗殺,此次則由林柏生主持。複刊後的《中華日報》大量散播漢奸言論,汪本人也不時為該報寫文章。他在所寫的《舉一個例》一文中,曾公開宣布,南京未陷落前,蔣介石通過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試探日方媾和條件,現擬繼續尋求和平途徑,以此證明國民黨的主要目標是和平,和平未到絕望關頭,決不放棄和平等等。這篇文章的發表,曾在淪陷區人民中引起很大的反感。

  隨汪精衛一起脫離重慶的周佛海、褚民誼、陳公博、梅思平等,都是在南京時的“低調俱樂部”人物(這名稱是周佛海起的,他們認為抗戰前途無望,和平才是唯一出路)。他們伴汪來到上海,赤手空拳,在日軍卵翼下生活,而丁默邨李士群等握有一定的實力,因此,在汪精衛籌備所謂“還都”的活動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當然內中還有日方的牽線關係)。

  汪精衛在上海召開了“國民黨六中全會”,決定“還都”和“組府”方針。會議是在“76號”召開的,一班漢奸新貴,為了避人耳目,不走正門,都從“76號”的後門開納路(現武定路)進出。汪在上海期間,還開了一個“和運遇難烈士追悼會”,追悼在河內被暗殺的曾仲鳴和上海的季雲卿等人。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