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雄文一篇諫“逐客”

  秦王嬴政對呂不韋的憤恨,一是政治路線的不同,他們分別選擇的是用嚴刑酷法和仁政德義來治國,這導致二人形同陌路。但更為關鍵的還是權力之爭,新崛起(可能已經隱忍多年)的秦王要專權獨斷,呂不韋也不會輕易放棄權力,兩人隻能拚殺到底,為了自己的利就必然對別人要有所害,其他親情在權力和利害麵前也是可以棄如敝屣的。結果秦王嬴政取得了勝利,秦國政壇實現了新陳代謝。李斯原是呂不韋門下的舍人,呂不韋對他有知遇和提攜之恩,並且李斯長期在丞相手下工作,兩人的私人關係應該不錯,所以呂不韋的葬禮上絕對少不了李斯的身影。現在逐客令一下,那些宗室貴族又趁機煽風點火,逐客的範圍逐漸擴大,變成對所有的東方人一刀切,統統要離開秦國。來自楚國的李斯也不得不打點行裝。但他很清楚,秦國這種褊狹短見的舉動,不僅對他本人,尤其是對秦國的發展前途極其有害。於是李斯就在被驅逐的途中上書秦王,力陳“逐客”之弊,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諫逐客書》,曾被後代的《文選》、《古文觀止》等書收為典範之文。

  李斯在上書中指出:“我聽說秦國要趕走所有異國之客,這是錯誤的決定!”接著他從秦國的發展史談起,曆數異國人對秦國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春秋時代的秦穆公,是強秦的奠基之君,他重視求取人才,從西戎迎來由餘,從宛地(今河南南陽市)得到百裏奚,從宋國招來蹇叔,從晉國選用丕豹和公孫支。穆公重用這五人,兼並大小國家二十個,稱霸西戎,而這五人卻都不是秦國人。戰國中期的秦孝公,任用衛國人商鞅進行變法,使秦國移風易俗,人門繁盛,兵強國富,百姓樂於為國家所用。秦國威望大大提高,諸侯無不親服,征楚擊魏,擴地千裏,至今秦國仍承用其製度,稱雄於諸侯國。接著秦惠文王用魏國人張儀的計略,向東拔取三川(戰國郡名,治今河南洛陽市東北,因此地有黃河、洛河、伊水之會而得名)之地,向西吞並巴蜀(巴郡和蜀郡的統稱,包括今重慶市、四川省全境)之國,向北收複上郡(治今陝西榆林縣東南)十五縣,向南由楚國手中取得漢中(戰國郡名,治今陝西漢中市東)之地六百裏。張儀任相期間,秦國包抄九夷(泛指多種東夷族群),控製楚圈的首都郢(今湖北荊州市江陵縣北)和重地鄢(今湖北宜城縣),向東據有著名的險要之處成皋(令河南滎陽汜水鎮西,一麵臨黃河,一麵在山頂築軍事要塞),迫使別國割讓肥沃膏腴之地給秦國;他又縱橫捭闔,拆散了六國的反秦“合縱”之盟,使他們一個個恭敬地奉事秦國。張儀的種種功績使秦國至今受益。到了秦昭王時,又用魏國人範雎。範雎高瞻遠矚,以計去除秦國王庭上專權的外戚親貴大臣魏冉,驅逐了華陽君,加強了王室,削弱了私門。範雎提出的“遠交近攻”之策,不斷蠶食各諸侯國,奠定了秦國帝業的基礎。上述四位秦國國君,都是靠任用客卿而為秦國的發展建立了功勳。由此看來,異國之來客,實在無負於秦國!假如這四位君主,也像今天這樣拒絕外客而不納,疏遠才能之士而不用,那麽就等於讓秦國沒有今天的富足實利,讓秦國沒有今天的強大威名了!

  李斯又說:“今天秦王到處去搜羅昆山(今新疆和田東北四百裏的昆崗以出產玉石著名)之玉和隨和之寶(昔日隨侯路遇靈蛇口銜徑寸之明珠,絕白而有光,因獻隨侯,號稱隨珠;楚國卞和得美玉治成玉璧,號稱和氏璧)。秦王的身上懸垂著昂貴的明月之珠,佩帶著價值連城的太阿之劍(傳說楚王召歐冶子幹將做鋼劍三把,一為幹將,二為莫邪,三為太阿),乘駕北狄引進纖離、蒲稍之類的駿馬,建樹起用鮮豔的風羽製成的大旗,旗幟的旁邊是用靈異的鼉(音tuó)龍(即今天珍稀的揚子鱷)之皮蒙起的令鼓。這些多種多類的珍寶,沒有一樣是秦國所產出的,但是陛下卻非常喜歡它們,甚至一刻也離不了它們,這又是為什麽呢?假如一定是秦國所生出的物品才可以在秦國容身,那麽夜光之玉璧就不應該作為裝飾品擺設在朝堂,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工藝品也不應該作為王公貴族的完好之物放在身邊,鄭國和衛國的美女不能再充斥後宮,駿馬良騎如駃驍之類再也不會塞滿秦王的外廄,江南所出產的銅和錫、西蜀所出產的丹砂和諸種紅色青色的顏料也不能被秦國所利用。假如裝飾後宮、充當陳列物品讓人們能夠開心意、悅耳目的東西都一定要出於秦國才可以的話,那麽韓國宛(今河南南陽)地所產之珠做成的簪珥和齊國阿(今山東東阿)所產之錦縞製成的衣物就不會再出現在秦國,而高雅多藝、姿容優美、歌舞妙曼的趙國女伎也不會再站立在秦王身邊。那麽,就隻能剩下敲瓦擊缶、彈吹箏芋等簡單樂器,並伴之以手擊腳踏、大聲呼叫的樂歌,這樣一些所謂真正的‘秦聲’了。鄭國和衛國的桑問濮上之聲,以及古典的韶樂、大武,本都是別國的音樂舞蹈,現今秦國為什麽拋棄那種敲瓦擊缶的傳統,而采用鄭衛的舞音呢?為什麽不彈吹箏芋而取韶樂、大武呢?這還不是後者更能讓人精神愉悅、更適合於美的觀瞻嗎?對聲色珠玉等玩好之類,陛下並不因其非秦所產而擯棄,為什麽偏偏對士人就‘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呢?這樣做,隻能說明秦王重聲色珠玉而輕視人才,這決不是想要‘跨海內、製諸侯’的君主所應采取的態度!”

  最後,李斯正麵陳述自己的論點。他指出:地廣者糧多,國大者人眾,兵強者士勇。泰山再大也不拋棄細小的土壤,所以能成就其宏大;河海再深也不拒絕細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其深遠;成就天下王業的聖人,絕對不會不接納眾多的普通人,所以才能使其仁德光耀千古,為萬人敬仰。要建帝業的君主,就必須要有泰山和河海一樣的博大胸襟。地不論四方,民不論本國異圜,都必須廣為容納,這樣他才能長久擁有最多最好的資源,天帝鬼神都會為他降福,這就是過去的五帝三王(五帝是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和虞舜,三王是指夏禹、商湯和周文王、武王)之所以無敵於天下的原因呀。而秦國今天拋棄黔首,無異於給我們的敵國以資助;秦國今天逐出賓客,無異於給周圍的諸侯供給人才。由此使得天下的士人退出關中,像裹足一樣再也不敢向西進入秦國,這不正是給敵寇送上兵器,給強盜獻上糧草,幫敵人的大忙嗎!把天下的智謀之士推給敵國,使天下的民眾為敵國所用,這對秦國來說不是太危險了嗎?其實,正像異國的物產雖然不出產於秦,卻可以為秦國所用一樣,異國的士人能忠於秦國的還是很多的。如果把他們統統推給敵國,使親者痛而仇者快,不但會造成秦國的人才危機。而且又為自己多樹怨敵,這樣一來想要使國家沒有危險,就再也不可能了。

  這就是李斯著名的《諫逐客書》。這篇上書環環相扣,一氣嗬成,鞭辟入裏,文質俱佳,具有極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不愧為上乘佳作。秦王嬴政讀後,立刻改變主意,取消了逐客令。這時李斯已經向東走到了驪山附近的驪邑,也被秦王嬴政派人追回,並讓他官複原職。

  秦國重用異國客卿的政策,既是傳統的,又是獨異於關東六國的,即所謂“唯秦不用同姓”。曆史證明,這種用人政策每每使得雄才大略的秦國國君能夠不拘一格,廣羅人才,以為我所用,從而保證了對內治理和對外戰略的成功。這一政策對秦國可持續地發展強大,產生了重大影響。而逐客之舉,明顯的將是一次可能產生嚴重惡果的決策失誤。李斯的直言進諫,不僅使秦國保持了這種正確政策的連續性。使秦王嬴政周圍聚集起一大批當時第一流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加速了秦統一的進程,而且也最終奠定了李斯在秦國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快,李斯便被任命為主管司法的廷尉,成為秦國的重要卿土之一,進入了核心決策層。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