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五章 當代畢昇王選

  王選1937年出生於上海。王選祖籍是山清水秀的無錫。他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畢業於南洋公學(現上海交通大學),後在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當會計,母親是出自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是典型的賢妻良母。王家有五個孩子,王選上麵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哥哥,他排行老五,是父母的“麽兒子”,哥姐們的“寶貝弟”。

  王選家教好,學校環境也好。王選的整個童年及少年時代,是在上海南洋模範學校(俗稱“南模”)度過的。他四歲進入“南模”的附屬幼兒園,五歲正式上南模小學,而後升入南模中學,直讀到高中畢業,一貫13年之久,“南模”以“勤、儉、敬,信”為校訓,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基礎紮實,管理嚴格,學生以生活儉樸、品學兼優著稱,培育了許多國家棟梁之才。

  王選在小學、中學時,能自覺地嚴格遵守校規校紀,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他並不是個大門不出、隻學不玩的書呆子。他愛玩好動,愛好打乒乓球、踢毽子,甚至喜歡趴在地上和同學們比賽彈玻璃球,而且練就了一些“絕技”,常常是遊戲場上的勝者。

  但他堅持一條:玩的時候盡管瘋,學的時候專心致誌。他上課時總是全神貫注,放學回家後,每天必定認真做約一小時的作業,然後才出去和小夥伴們玩。王選認為“這些戶外活動,培養了同學間的友誼和集體精神”,對成人成才都有好處。

  17歲時王選考進了北京大學數學係,在大學二年級下學期,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抉擇:選擇計算數學專業。這是決定一個19歲的青年將來幹什麽的重大抉擇。當時,班上最熱門的選擇是純數學,力學次之。計算數學,是一個分支學科,北大剛建立這門專業,連教材都還缺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冷門。然而就在此時,王選看到了我國1956年1月剛剛製定的《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看到規劃中把原子能、自動控製、計算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所以,他毅然選擇了計算數學專業。

  1958年王選大學畢業,時值我國掀起研製計算機熱潮,由於計算機人才奇缺,而王選當初選擇的正是這個專業,這使王選未受“右派”父親的株連,被留校當助教,並成為設計硬件的主力之一。

  1961年,王選做出了他成年後的又一次重要扶擇:“從硬件轉向軟件,但不放棄硬件,而是從事軟硬件相結合的研究。”這其實是選擇了“跨領域”研究。24歲的王選很快看到了這次抉擇所帶來的好處。“我已經搞了三年的計算機,本來,我以為自己是懂計算機的,現在忽然發現,隻有了解軟件,才真正懂得計算機,有種茅塞頓開之感。”王選把這當做“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擇”。

  設想到就在這年夏天,饑餓加上連續的勞累,終於把他擊倒。他為治病輾轉幾家醫院,持續數年,卻久治不愈,身體一天無虛弱。然而在病中,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卓越的總體設計,與北大許卓群、朱萬森等人一起,進軍計算機高級語言編輯係統的研究,為我國推廣計算機高級語言做出了寶貴的貢獻。這一貢獻被載入了中國計算機發展史。

  1975年,王選對國家正要開展的漢字激光照排項目發生了興趣。當時國外已經在研製激光照排四代機,而我國仍停留在鉛印時代。我國政府打算研製自己的二代機以及三代機。

  王選大膽地選擇技術上的跨越,直接研製西方還沒有產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係統。當時他正病休在家,可是為了盡快了解國外的研究狀況和發展動向,他經常拖著多病的身子去擠公交汽車,來到中國科技情報所查閱外文資料。由於既沒有課題經費,車費也不能報銷,王選經常為節省五分錢的公交車費,提前一站下車走過去。為節省複印費,許多資料他都是手抄的。在此後長達18年的時間裏,王選放棄了所有節假日,連大年初一都在工作,埋頭進行艱苦的科研開發。當時王選技術跨越的決定不能得到周圍人的理解,人們甚至認為他“夢想一步登天”,在“玩弄騙人的數學遊戲”。他忍受譏諷,不考慮出國留學、寫論文、評職稱等最現實的利益,在清貧中度過了6000多個日日夜夜將近17年的時光,為中國的激光照排係統而奮鬥著。

  針對漢字的特點和難點,他發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和高速複原方法,率先設計出相應的專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參數描述方法”描述筆畫特性,並取得歐洲和中國的發明專利。這些成果開創了漢字印刷的一個新紀元,引發了我國報業和印刷出版業“告別鉛與火,邁入光與電”的技術革命,徹底改造了我國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技術。

  國產激光照排係統使我國傳統出版印刷行業僅用了短短數年時間,從鉛字排版直接跨越到激光照排,走完了西方幾十年才完成的技術改造道路,被公認為畢異發明活字印刷術後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王選兩度獲中國十大科技成就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獲1987年我國首次設立的印刷業個人最高榮譽獎——畢昇獎,被譽為“當代畢昇”。

  從1981年開始,王選致力於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係統從1985年起成為商品,占領國內報業99%和書刊出版業90%的市場,以及80%的海外華文報業市場,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1988年後,他作為北大方正集團的主要開創者和技術決策人,提出“頂天立地”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模式,積極倡導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闖蕩出了一條自己的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道路。

  1993年春節王選閉門搞設計。當他把設計給他一個學生看時,學生說:“王老師,你設計的這些都沒有用。IBM的PC機主線上有一條線,你可以檢測這個信號。”王選苦苦鑽研了兩個星期的設計,被學生一句話否定了,這促使56歲的他作出人生中又一重大決定:退出一線,全力扶持年輕人,以期超出自己的創作水平。

  1993年他推薦肖建國、陽振坤、湯幟這三位年輕人擔任研究室主任。這三個人後來都研製出了重要的科研成果,有的還超越了王選的成果。王選以甘為人梯的精神實現自己“老驥伏櫪”卻“誌在千裏”的雄心壯誌。他培養了一批批敢於創新、勇於拚搏的青年科學家,並以傑出的科技成就和人格魅力,匯集了一大批年輕的科技工作者為我國的計算機信息處理事業奉獻青春和才智。沒有人能想象,沒有王選的方正會是怎樣!

  2002年2月1日,王選獲得了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江澤民總書記在獎勵大會上親自給他頒發了獲獎證書和500萬元獎金。一個多月後,在3月18日這天,王選所在的學校北京大學也拿出500萬元重獎王選,這一獎勵在金額上創下了中國高校史上學校獎勵老師的最高記錄。

  站在北大的領獎台上,麵對這接踵而至的榮譽和獎勵,王選卻顯得非常謙虛和平靜。他說:“平心而論,我的個人成就遠不如同時獲獎的黃昆先生,我之所以能夠獲獎,是因為我領導的團隊在報業和印刷業的技術革命中做出了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