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一章 馬歇爾

  1880年12月31日,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出生在尤尼恩敦。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麵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老馬歇爾是一家焦炭熔爐公司的董事長,在賓夕法尼亞擁有富煤礦。

  馬歇爾小的時候學習不好,考試總得最後一名。他後來承認,9歲時他便認定自己注定是“全班的劣等生”。父親對他很失望,常用柳條鞭管教他。但這也未能使他的學習成績好起來。

  老馬歇爾對軍隊情有獨鍾,希望兒子能成為軍官。聰明的長子似乎可以實現父親的夢想,他以優異成績考進著名的弗吉尼亞軍校。但他誌不在軍隊,畢業後卻改行到一家鋼鐵廠當了化學師。父親隻好將希望寄托在小兒子身上,可小兒子不成器。這麽愚鈍的孩子能考上一所象樣的軍校嗎?

  這時,馬歇爾突然雄心勃發,一再要求父母送他到哥哥的母校弗吉尼亞軍校。他後來承認,他如此想上軍校,並非因為喜歡軍隊或想穿上軍裝出出風頭,而是因為要勝過他那個自命不凡、百般嘲笑他的哥哥。

  1897年9月,16歲的馬歇爾進入弗吉尼亞軍校。他剛入校,便受到老生的“考驗”。老生按例讓他在地板上懸蹲10分鍾,正下方固定著一把刺刀。他剛患過傷寒,身虛體弱,沒堅持幾分鍾便坐到刀尖上,臀部受傷,血流如注。他被抬到醫務所急救,但始終未說出受傷的緣由。他的行為贏得大家的讚許,他受到尊敬,在軍校站住腳。

  馬歇爾漸漸喜歡上軍校生活。他一年級結束時當上伍長,兩年後升為隊長。校內舉行的所有重大儀式,他都擔任學生指揮。他聲如洪鍾,麵色威嚴,發號施令極具威懾力。

  1901年,馬歇爾以名列第8的優異成績畢業於軍校,年底進入陸軍,次年受領陸軍少尉軍銜並被派往菲律賓。行前他與相愛的美麗姑娘伊麗莎白·科爾斯卡特結婚。新娘患有心髒病,未能與他同行,留在了國內。

  這時菲律賓駐有美軍3萬5千人,維持某種“和平”,戰事已緩。年輕的少尉服役兩年,沒有參加戰鬥,但經曆了叢林環境和疫病的考驗。他的老成持重和公正無私很受上級讚賞。

  1903年夏,馬歇爾回到美國,被派往俄克拉何馬地區的雷諾堡。妻子身體不好,仍不能與他同行。馬歇爾在雷諾堡的出色表現受到上級注意。1906年他被選進利文沃思堡進修班進修。進修學員都是上尉以上的軍官,他是唯一的少尉。一年後他以名列第一的成績獲得繼續深造的資格。這時,妻子搬到利文沃思堡與他同住。但是疾病使她無法與丈夫過正常的夫妻生活,也無法生育。雖然如此,馬歇爾與妻子一直相親相愛,外人以為他們的婚姻生活完美無缺。

  不久馬歇爾晉升為中尉。本世紀初美國軍隊晉升機會極少。馬歇爾帶著這個軍銜一直幹到1916年。這時他已36歲,當了14年軍官,換過幾處駐地,兩赴菲律賓,兩進國民警衛隊。無論在哪裏,他都得到上級誇獎。他肯吃苦,精通兵法,足智多謀,忠誠可靠。但他仍是一個中尉。他的上司哈古德將軍1916年在有關軍官能力的報告中寫道:“馬歇爾理應在常規軍中任準將職,推遲一天任命,軍隊和國家就遭受一天損失。”但是,提升軍官委員會隻是任命了馬歇爾上尉職。

  1917年4月6日美國向德國宣戰,站在協約國一邊參加了已延續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塞伯特將軍組建陸軍第1步兵師,調任馬歇爾任參謀部臨時中校銜參謀。第1步兵師在潘興將軍的美國遠征軍編內,最先在法國登陸。

  在法國前線,作為師參謀部參謀,他的任務是向師指揮所報告前沿陣地的情況,檢查部署和給養狀況,維持部隊士氣。他執行任務一絲不苟,大部分時間是在前沿戰壕裏。他常常一人徒步巡視陣地。他漸漸習慣了炮火,學會了放開膽子趕路。聽到炮彈的呼嘯,他會本能地臥倒在泥地上。他也象其他戰士一樣,最害怕一件事,那就是不知哪顆炮彈會把毒氣撒在自己身上。

  馬歇爾因在前沿陣地表現出色,被提升為臨時上校,並調入設在肖蒙的美國遠征軍總參謀部。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戰敗而告終。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成為美國和歐洲的英雄。馬歇爾被調到這位總司令的身邊,當他的助手。他陪潘興在巴黎參加了一係列的慶祝活動。

  在巴黎熱熱鬧鬧地過了10個月,1919年9月1日,馬歇爾隨潘興將軍凱旋美國。得勝回朝的將士們受到一片熱烈的歡迎之後,一切歸於平靜。馬歇爾戰時臨時上校被取消,仍當他的上尉。他留在了潘興手下任職,不久晉升為正式少校。這次晉升並未使他高興,隻是使他感慨,他當了整整18年的軍官,還隻是少校而已。

  1921年8月,潘興將軍出任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作為首席助手隨他到華盛頓赴任。這次他又升了一級,領中校軍銜。1923年潘興任滿離職。馬歇爾決定到野戰部隊任職,以充實自己。1924年秋,他被派到美國駐中國天津的第15步兵團,任副團長。1926年底,他被任命為陸軍學院教官,返回華盛頓。1927年11月,他的妻子病逝。

  本寧堡步校是美國陸軍最大的軍事學校,坐落在佐治亞州哥倫布市數英裏之外。馬歇爾是出色的教官,能夠三言兩語概括複雜的軍事問題。他對學員要求很嚴格。他督促他們,鼓舞他們,激發他們的熱情。從步校出來的許多出類拔萃的將領都把自己日後得以攀上軍階高峰歸功於馬歇爾。馬歇爾在步校建立了一個學員檔案,把他認為有才華的青年軍官的名字一一記在上麵。後來馬歇爾擔任陸軍參謀長之後,這個檔案便成了無價之寶,他常據此選派指揮官。

  1932年底,馬歇爾調到斯克雷文堡帶兵,隨後又被任命為伊利諾斯州國民警衛師的師長。1936年8月,55歲的馬歇爾由中校正式晉升為準將。

  1938年夏,馬歇爾準將被任命為陸軍部副部長。1939年9月1日,羅斯福總統任命馬歇爾為陸軍參謀長,正式授予他少將軍銜,暫領上將軍銜。他上任的第3天,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沒有馬上參戰。國內有人主張全力避免戰爭,有人主張積極參戰。馬歇爾將軍認為,無論願意與否,美國必然要卷入戰爭。而他作為陸軍參謀長,積極備戰更是責無旁貸。他支持羅斯福總統的援英戰略。他認為英國人是在為美國贏得準備時間。

  1941年12月8日,日本襲擊珍珠港(參見珍珠港戰役),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終於卷入戰爭。

  珍珠港事件使許多軍隊領導人受到處分,但對馬歇爾的職位未造成影響。他受到質詢和責難,但沒人想到要撤換他,也不再有人對他就美國參戰的主導設想表示異議。

  為了適應戰爭,馬歇爾上任不久便著手對軍隊進行了整頓。他提出一長串應當退役的軍官的名單。這些軍官並非無能,而是因為年事已高,思想大多囿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甚至有人還用美西戰爭時期的方式思考問題。馬歇爾認為應該是吐故納新的時候了。他自己也提出要辭去職務,因為他與被自己開革的大多數軍官是同代人。他向總統明確表示,自己這個61歲的老人理應讓位給後來人,他們能更好地應付美國麵臨的挑戰。總統批準了馬歇爾所列的退伍軍官的名單,但堅決留住了馬歇爾。

  馬歇爾需要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的軍官填補空缺,但遍數全國各個駐地,這樣的軍官並不很多。這時馬歇爾的那個檔案發揮了作用。檔案裏又添了一些新名字。其中有年輕的上校艾森豪威爾。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模擬戰中是第3軍參謀長,曾展現出卓越的策劃才能,大挫對手的銳氣。第3軍軍長克魯格將軍稱他“目光遠大,不拘陳規,對於軍一級指揮問題的重要性具有深刻了解,積極主動,足智多謀”。由於艾森豪維爾表現出色,克魯格建議給他晉級。馬歇爾觀看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演習,對艾森豪維爾印象至深。回華盛頓後,他立即保薦艾森豪維爾升任準將,並將他調到自己的作戰處任副處長。

  巴頓在馬歇爾的檔案上也榜上有名。馬歇爾對他的評語是:“喬治帶兵所向無敵,無往不勝。但要緊緊勒住他的籠頭。”1941年馬歇爾讓他指揮了一個裝甲軍團。後來巴頓帶兵打仗,屢立戰功。

  1942年初,美英兩國商定在北非登陸,打擊德軍。馬歇爾為這次代號“火炬”的戰役進行了積極準備。他指派艾森豪維爾將軍出任盟國北非遠征軍總司令,全權指揮這次戰役。他與艾森豪維爾商量,選中喬治·巴頓指揮美軍特遣隊在卡薩布蘭卡附近登陸。同時,他還把奧馬爾·布萊德雷推薦給艾森豪維爾。

  沉默寡言的布萊德雷很快便證明他是美軍有史以來最富才幹的將領之一。他曾是艾森豪維爾的同班同學,在本寧堡當過馬歇爾的下屬。馬歇爾極其讚賞布萊德雷的指揮才能,曾打定主意,一旦美軍發動大規模戰役,即委以重任。後來艾森豪維爾很快就將第2軍交給了布萊德雷。再以後布萊德雷指揮了越來越多的軍隊,為打敗法西斯德國立下赫赫戰功。

  1942年7月下旬,美英兩國聯合參謀長委員會開始在倫敦擬定“火炬”作戰的具體方案。經過長時間的爭論,並在羅斯福和邱吉爾的幹預下,於9月20日達成一項折衷方案,確定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和阿爾及利亞的奧蘭、阿爾及爾3處同時登陸。登陸日期最後定於11月8日。

  英美軍按期於11月8日天始實施“火炬”登陸作戰計劃(參見北非登陸戰役)。登陸成功。經5個月的激戰,盟軍於1943年4月9日集中優勢兵力發起總攻。英軍第8集團軍自南向北進行突擊,美英聯軍自西向東發動進攻,經過18天的戰鬥,於5月7日分別攻占了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被擠壓在這一地域的25萬德意軍隊走投無路,於5月13日投降(參見突尼斯戰役)。至此,德意在北非的部隊全部被肅清,非洲戰場的戰事以美英的最後勝利而結束。

  美英盟軍在北非登陸之後,美英兩國便開始考慮下一個主要戰略行動方向了。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羅斯福與丘吉爾率兩國軍事首腦在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議,商討軍事戰略問題。馬歇爾將軍極力主張橫渡英吉利海峽,從法國北部攻入歐洲大陸。丘吉爾不同意。會議未能就此作出決定,實際是將進攻西歐的計劃推遲實施。會議最後決定以在西西裏登陸為最近作戰目標。

  1943年7月10日,盟軍在西西裏登陸(參見西西裏戰役),8月中旬占領全島。隨即向意大利本土進軍,很快進逼羅馬,在納粹控製的歐洲取得立足點。但是盟國決策者和一般公眾在想到光複歐洲時,並不是把目光放在地中海地區,而是著眼於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以及德國本身。大家都知道,隻有英美聯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登陸後,導向最後勝利的大反攻才算真正開始。也正是基於這一簡單而正確的認識,馬歇爾將軍一直主張排除對其他因素的考慮,盡可能早地渡海登陸西歐作戰,全力消滅德軍。

  1943年12月,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最終商定,於1944年5月由美英軍隊在法國北部諾曼底地區登陸。這次登陸戰役的代號定為“霸王”。

  人們普遍認為,指揮“霸王”戰役的盟軍最高司令一職非馬歇爾將軍莫屆。馬歇爾將軍已是眾望所歸的人。此際,美國陸軍的步兵和航空隊同時活躍在世界的六大戰場,戰線極長,但是由於馬歇爾在華盛頓指揮得力,對各路人馬的狀況、需求、配備和軍務緩急了如指掌,應付自如,協調有致,為美軍的不斷勝利創造了良好條件。

  為表彰馬歇爾的功績,美國眾議院和羅斯福總統曾打算特設陸軍元帥一銜授予他。但是馬歇爾拒絕了。他努力實幹,不務虛名。此舉博得許多人喝彩。美國著名作家塞瓦賴德在一次著名的廣播講話中說:“這支捍衛自由的偉大軍隊是世界上體魄最強壯,穿著最漂亮,夥食最好,待遇最高的軍隊。它之所以具備今天的組織、訓練、裝備水準,絕非出於偶然。它是一座豐碑,展示著喬治·馬歇爾的天才、無窮的精力,幾近超凡的遠見卓識及領導才能。這樣一位軍人是不需要元帥權杖的。”

  馬歇爾本人也想指揮歐洲戰役。1943年秋,同盟國首腦在魁北克會議上一致同意他擔任這一職務,這使他非常高興。但羅斯福回華盛頓後,卻無限地延長了馬歇爾的陸軍參謀長的任期。

  羅斯福讓馬歇爾指揮歐洲戰役的決心本是十分堅定的。他在給潘興將軍的一封信中說:“我們準備讓他指揮的是這次戰爭中最大的作戰行動。我認為他將擔負的乃是歐洲戰場的全部指揮任務,而不僅僅關係到某一地區。此外,英國三軍參謀部將同他就一切事宜進行磋商。再者,我認為如果不給喬治一個親臨前線統兵作戰的機會就太不公平了……我所能做出的最好的解釋是,我想讓喬治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潘興……”

  然而,羅斯福總統無疑最後還是同意了潘興將軍的看法。這位身臥病榻的老將軍在給總統的信中說:“……我們在打著一場全球性戰爭,離結束之日尚遠,因此要由最成熟的軍官擔任參謀長一職,以便明智地把握戰略方向。明達的軍界人士一致認為,馬歇爾將軍正是這樣一位軍官。假若把他調往某個地區作戰,則無論這個戰場看上去如何重要,都將使我們因為失去這樣一位深諳戰略、任何其他人擔任參謀長都無法同他相比……”

  不錯,馬歇爾可以極其出色地指揮歐洲戰役,但是誰又能頂替馬歇爾充任美國全球軍事行動的指揮者而且指揮得如此出色呢?羅斯福最終還是把馬歇爾留在了陸軍參謀長的位置上。

  最後,經總統批準,馬歇爾委任了艾森豪維爾將軍任盟軍最高司令,指揮“霸王”戰役。

  1944年1月3日,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麵上赫然登載出馬歇爾將軍的照片。周刊選他為“本年新聞人物”,稱他為“祖國的托管者”,“不可或缺的人”。周刊寫道;“作為一位文明美國人,他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將軍有資格代表死難將士接受本國人民的感激之情。”

  無論何人,隻要去五角大樓走一遭,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麽總統認定必須把馬歇爾將軍留在華盛頓。別人很難勝任此刻壓在參謀長身上的繁重工作。自馬歇爾於1939年接任參謀長以來,這項職務的責任範圍之廣,都大大超過往日。如今,300名官兵直接在參謀長手下工作,他必須每時每刻都能了解戰局情況,盟國的想法,敵方的計劃,總統的打算,國會的意圖。

  馬歇爾在權力下放方麵做得非常徹底。他的原則是:委派最合適的人選負責某項工作,然後就放手任他去幹。如果幹的出色,他會咕噥兩聲表示讚許,如果不稱職,他就請他走人。他了解下屬的全部活動。他要求自己每天掌握手下工作人員厭掌握的所有情況,因此他規定,任何部下都可以直接向他報合任何事情。

  “馬歇爾從不拉幫結夥,”副參謀長湯姆·漢迪將軍說,“人們可以同他爭辯。隻要你完成了工作,一切都好商量,他脾氣上來,也十分粗暴,有時厲聲痛斥,有時冷若冰霜。可是,他能長時間聽人介紹情況,記憶力之強令人吃驚,甚至小事也不漏過。有一次,他去國會參加一個委員會會議,議員們就某些次要但複雜的事項提了一些敏感瑣細的問題。他從容不迫,滔滔不絕地作出了權威性的回答。我問他怎麽竟能記住這麽多細節,他說:‘我是從近幾個星期軍官們所介紹的情況中摘出來的。’”

  馬歇爾掌握情況的主要渠道之一,是每天上午9時準時在他的會議室裏開始的情況介紹會。他頗以他搞的這個介紹會為自豪,也使世界各地美軍和盟軍司令部的指揮官們羨慕不已。馬歇爾後來回憶說:“對於我和其他主要負責軍官來說,掌握世界局勢進展狀況具有越來越大的重要性,因為各戰區同時作戰。國內形勢也是風雲多變。我們有著許多頗具才氣的專家,於是便以一幫口才很好的年輕軍官為基本力量,逐漸搞成了每天上午的情況介紹會。他們每天清晨4點起床,對前一天晚上收到的電報進行綜合整理,9點鍾準備就緒,按時開講。”馬歇爾還說,“他們後來很精於此道,把情況介紹會搞得真是令人驚歎。你可以看到整個戰局的最新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戰局情況變得易於了解了。”

  有一次麥克阿瑟將軍派拉福萊特上校前來華盛頓照例向馬歇爾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馬歇爾請上校參加情況介紹會,聽一聽世界戰局的情況,聽得上校目瞪口呆。會後,拉福萊特上校再沒提麥克阿瑟的要求,舉手給馬歇爾敬了個禮,默默地走了。馬歇爾後來寫道:“情況介紹會使他意識到戰爭規模如此之大,我們的‘全球’需要如此;之多,因此完全改變了他的想法……他開始現實地觀察整個局勢了。”

  在一天的工作時間裏,馬歇爾閱讀報告,寫備忘錄,聽取情況介紹,接見來訪者,出席國會作證;晉見總統,製定影響戰爭進程的重大決策。他不斷用鉛筆在官方備忘錄空白處潦草地寫上各種意見、指示。總統向國會宣讀的戰爭進展情況報告大多出自馬歇爾的手筆。

  馬歇爾的工作繁忙而複雜。他曾對艾森豪維爾說,對於像他這樣一個在世界各地都負有責任的參謀長來說,越是接近勝利,事情越難處理。四處都在發生爭吵,各軍種之間在吵,政府和軍隊之間在吵,盟國之間吵得尤其不可開交。

  1944年6月6日,美英軍隊在諾曼底登陸後(參見諾曼底戰役),美軍將領認為英軍最高指揮官蒙哥馬利一心想唱主角,因而對他十分不滿,雙方矛盾重重。馬歇爾站在戰勝敵人的最高立場上,必須不偏不倚地處理各種矛盾,使盟軍協力勝敵。協調美軍與友軍的關係也正是馬歇爾的主要責任之一。他不斷提醒盟國歐洲遠征軍最高司令艾森豪維爾說,將軍們都容易變得“虛榮自負”,絕不要忘記,“蒙哥馬利差不多是英國唯一的英雄”,所以不要和他找麻煩。

  此時,每個戰場都醞釀著糾紛,許多危機需要平息,許多歧見有待消除。太平洋、地中海、西北歐,每天都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而有些問題決非一天半天所能解決。

  在太平洋戰場上,一路殺回菲律賓群島的麥克阿瑟將軍不斷向參謀長要人要物,而海軍是千方百計不讓馬歇爾去注意菲律賓。這樣,馬歇爾就首先要說服參謀長聯席會議其他成員,承認菲律賓群島是合理的軍事目標,應給予大力支援,而另一方麵他又要讓麥克阿瑟了解,從全局出發,不可能對他有求必應。

  在中國戰區,馬歇爾不得不撤換他的司令官史迪威將軍。這不是因為這位將軍缺乏指揮才能,而是因為他對中國的蔣介石和東南亞英軍司令蒙巴頓蔑視而不恭,口出妄言。馬歇爾隻好忍痛將他革職。

  馬歇爾清楚看到,在抗擊德國和日本法西斯的戰爭中,美軍並非孤軍奮戰,他必須倚重、倚靠甚至倚賴友軍,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在歐洲戰場上,他始終要求艾森豪維爾遵循他的指示,打敗德軍,贏得勝利,同友軍保持良好關係。在歐戰的最後階段,一些美軍將領要求搶在蘇軍之前攻占柏林,丘吉爾和蒙哥馬利也堅決反對放棄柏林,認為這等於西方把宣傳上的一個大勝利白白丟掉了。但是馬歇爾頂住了這股壓力。在他看來,放棄柏林完全是一種軍事決策。在羅斯福總統剛剛去世,杜魯門總統剛剛上任之際,他必須以軍人的方式進行思考,做出這種符合軍事邏輯的決策,由蘇軍攻占柏林。馬歇爾和艾森豪維爾不能忘記,蘇聯還是西方的盟友。

  “是的,我認為我們當時不應當攻占柏林,”馬歇爾後來寫道,“必須記住,我們那時正在努力和俄國人打交道。我們一直同他們並肩作戰。他們是我方武裝部隊的組成部分——非常堅定的一部分。他們在戰爭中起了極大的作用,削弱了德軍力量,對所有這些,我們都要好好加以考慮。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們變得非常敏感,時刻在注意是否有跡象表明英國人和美國人打算背著他們決定戰爭的結局……”

  1944年12月,馬歇爾受領五星上將軍銜。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終於被打敗了,德軍向盟軍和蘇軍無條件投降。這時馬歇爾已快滿65周歲。他雖然體力尚好,但心力卻不濟了。戰爭幾乎絞盡了他的腦汁。自1941年以來,他每天都要拍板決策,而每個決策幾乎都關係到人的生死和國家的存亡。隨著戰事的擴大,他對全世界所負的責任也加重了,煩惱和憂慮更是有增無減。他是參謀長,不敢有絲毫懈怠,不敢露出絲毫的猶豫。無論是誰,無論是總統、國會、盟國、還是美國人民和將士,都需要有這樣一種信心:任憑混亂,至少馬歇爾方寸未亂,能夠作出決策,爭取勝利。在那前景暗淡、形勢險惡的時刻,人們把他視為中流砥柱,相信隻要跟他站在一起,就能化險為夷。正如英國百慕大總督夫人瑪麗·伯利在1945年春天給他的信中所說:“你前往歐洲途經百慕大時,我們曾一道進餐。記得我當時想,你會加速勝利的到來,這使我對一切都充滿了信心。你一定收到過許多類似的信,但是我還是要向你表示祝賀,祝賀傑出的陸軍取得的輝煌戰果?我還要說,我們極為欽佩陸軍的締造者和指揮者,我們完全認為他替我們贏得了渴望已久的勝利。我還有千萬句讚美的話要說……”

  此時,歐戰勝利了,希特勒死了,納粹軍隊投降了,馬歇爾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他一心想卸下參謀長的重任。好像為了提醒他解甲歸田的時候即將來臨。波茨坦會議期間有人捎來一籃子土豆、萵苣、胡蘿卜、蠶豆、卷心菜,都是來自弗吉尼亞州多多納家裏菜園的東西,這是他後婚的妻子凱瑟琳給丈夫的明顯暗示:現在是他回家種花務農的時候了。

  但是,對日戰爭還沒有結束,馬歇爾還不能休息。又過了3個多月,到8月,在中國、美國、蘇聯和其他各國的共同打擊下,日本被徹底打敗了。8月15日,日本天皇在電台上親自宣讀了《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美軍占領了日本。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裏”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的儀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

  這年夏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給馬歇爾將軍寫了一封信,對他在這場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讚揚:“你之所以能夠統率這支浩蕩大軍,絕非偶然。是你,受命於危難,起而創建這支軍隊,組織這支軍隊,激勵這支軍隊。由於你領導有方,不消多日,部隊就建立起來,日臻完善,終於橫掃法德全境。你不僅創建了野戰大軍及輔助部隊,還造就了大批指揮人才,他們駕馭現代化兵種和軍團的龐大有機體,迂回轉戰,以無比的速度調遣運動,幾乎是哪裏需要,哪裏就湧現出這樣的指揮官……這些年來,足下的勇氣和精力在我心中激起的尊敬和,景仰正與日俱增,你的所作所為對於與你共患難的同誌,真是一種絕大的安慰,而且請不要忘記,我本人也希望是其中的一員。”

  1945年8月20日,馬歇爾給杜魯門總統寫信要求卸任:“現在戰爭已經結束,軍隊正積極複員,有關削減軍備生產的重大軍事決策已經作出,戰後軍事計劃也進入相當深入的階段,現在我覺得,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要求辭去參謀長這個職務了。”馬歇爾信中還寫道,“我在陸軍部服務7年有餘,其中6年任參謀長,深知任務之艱辛繁重,如能獲得解脫,則幸甚矣。”最後馬歇爾提名艾森豪維爾繼任參謀長。

  杜魯門總統考慮了一些時候,終於接受了馬歇爾的辭呈,但要求他幹到秋天。

  1945年11月,總統在白宮為馬歇爾舉行了告別儀式,在他佩戴的軍功章旁邊添上一簇橡樹葉章。總統親自宣讀了嘉獎令:“在這場就規模和恐怖程度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戰爭中,數百萬美國公民曾為祖國立下了殊勳,而五星上將喬治·卡·馬歇爾奉獻的則是勝利……他的品格、作為、效率鼓舞了全軍、全國、全世界。美國之得有明日,實有賴於馬歇爾和千百萬人民。他於世間大將軍行列中卓立前茅。”

  儀式結束後,杜魯門總統把馬歇爾拉到一邊,祝他退休生活安適,愉快長壽,還保證說:“將軍,你已經為國家做了這麽多的事情,我不會在你退休以後再來打擾你的,你該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是杜魯門總統食言了。10天後,他給馬歇爾打了電話:“將軍,你願意為我到中國跑一趟嗎?”

  1945年12月,馬歇爾作為駐華特使抵上海,負責“調處”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1946年11月軍調失敗,他返回美國。

  1947年1月,他出任國務卿,6月提出“歐洲複興計劃”,人稱“馬歇爾計劃”。1949年1月辭去國務卿職務。1950年9月至1951年9月任國防部長。195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1959年10月16日馬歇爾病逝。全美國舉哀一日。他留有遺言:“簡葬我,一如軍中忠誠為國之尋常將士。切忌鋪張。典式毋盛。追悼會宜簡,到場隻限族親,尤須悄然為之。”葬禮按其遺言進行。其肅穆、簡樸,有序無嘩,宛若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生平指揮作戰之狀。

  這位為打敗法西斯建立了豐功偉績的一代英才靜靜地長眠於阿林頓公墓。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