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沿海技術人才西遷,近代蘭州工業起步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半個國土淪陷,中國整個重心向西南作戰略轉移,首都遷到重慶,淪陷區的一些機關、團體和學校也紛紛避難遷蘭。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使邊遠閉塞的蘭州變成了流亡同胞避難的場所,加上蘇聯援華的物資和戰機把這裏作為中轉站,一時間,戰略地位變得驟然重要,蘭州成了支持抗戰的大後方。

  同時,沿海工業的一些設備、資金與技術人員紛紛西遷蘭州,以尋求安全生產地。隨著內地工廠大舉遷蘭,平、津、滬、杭及其他各地大批商業團體也紛紛遷往蘭州,淪陷區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的難民也大量投奔這裏。人口的驟增,使商業呈活躍態勢。蘭州一時間店號林立,商貿興盛,人口隨之大幅度增加,出現了蘭州現代第一次移民高潮,抗戰時期人口由1935年的96000餘人,增加到1944年的170000人,增長近一倍,荒涼的蘭州突然間變得熱鬧起來。

  在這部分移民中,東北籍人占到了很大一部分。

  東北軍於學忠部駐甘時,其所屬51軍部在蘭州,於學忠還一度擔任省政府主席(1935年11月—1937年3月)。日寇占領東三省後,東北軍撤退到大後方陝西、甘肅,“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次年於學忠部東調,部分軍政人員及其眷屬滯留蘭州,從事各種職業,內中有不少高級人才。如蘭石廠高級工程師李介年原籍遼寧昌圖,父親李正陽是張學良的首席日語翻譯,張學良被扣囚禁,他們便在蘭州落戶。當時流落到黃河北廟灘子的東北籍軍人就有好幾戶,其中有一位專治跌打損傷及刀槍傷的“東北沈陽關大夫”,牌子做得氣派醒目,但由於家中人口多,故生活仍然十分拮據。

  原蘭州市副市長任震英就是抗戰時期來蘭的大批東北移民的優秀代表。任震英,“中國規劃設計大師”,城市規劃專家和建築學家,畢生致力於蘭州城市規劃建設和我國城建規劃事業,是白塔山公園的開拓者、設計者。1937年1月,任震英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同年3月逃過日本憲兵的封鎖線,翻牆到侯竹友家避難。接中共地下黨組織命令後他和侯竹友化妝為新婚夫婦乘車到達北平,並為掩耳目舉行了一個基督教婚禮。“七七事變”後,在組織的安排下,他們迅速轉移,離開北平到天津英租界後轉西安,又奉董必武指示以工程師身份攜妻來蘭州從事黨的地下工作。謝覺哉、伍修權在互助巷八路軍辦事處熱情接待了他們並下達了任務。從此,任震英夫婦便在蘭州紮下了根,為蘭州的城市建設貢獻了畢生心血。

  抗戰的開始,使政府與社會各界人士開始注意到西北地區的重要性,沿海工業的一些設備、資金與技術人員隨之西遷蘭州,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建設資金、交通工具及其他條件,相應得到改善,蘭州近代工業的發展出現新的契機,促使工業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工廠數目迅速增加,工業類別初步健全。蘭州近代工業在抗戰前僅有製革、紡織、冶煉,印刷、火柴、紙煙等幾個行業。但在抗戰爆發後,不僅原有行業得到迅速發展,而且機械製造,玻璃、化學、造紙、製藥、麵粉、水泥、電氣等工業應運而生。特別是沿海大批技術人員的湧入,為蘭州近代工業的奠基發揮了重要作用。從1938年1月至1944年6月,蘭州的工廠數由27家猛升到246家,增加8倍多。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毛紡業、麵粉業、機器製造業、製藥業、製革業、造紙業、化學工業、建材業、燃料及動力工業。重要企業包括:甘肅製呢廠(前身是蘭州織呢局)、蘭州紡織廠(今蘭州第一毛紡廠前身)、西北毛紡廠(今蘭州第二毛紡廠前身)、蘭州麵粉廠、西北麵粉廠、蘭州機器製造局、蘭州機器廠、西北製藥廠、甘肅省衛生材料廠、蘭州製革廠、建國製革廠、甘肅省銀行造紙廠、富隴造紙廠、甘肅化工材料廠、蘭州實用化學廠、甘肅水泥廠、明華玻璃廠、錦生玻璃廠、阿幹鎮煤礦、窯街煤礦、蘭州電廠等。

  當時,蘭州近代工業手工操作的基本麵貌雖然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但是,比起戰前的狀況,卻有了很大改進。據統計,1938年1月至1944年6月,蘭州工業資本總額由1476萬餘元上升到1億多元,淨增8601萬元之多;工人數目,從幾百人增加到3380餘人。

  西遷的大批技術人才中,蘭州西北毛紡廠創始人劉鴻生就是一個傑出的代表。劉鴻生(1888—1956年),浙江定海人,曾留學加拿大,1906年回到上海,任英商開平礦務局推銷員、買辦,1918年後創辦民族工業。他以火柴工業起家,成為聞名全國的“火柴大王”。在同外國洋行的鬥爭中,他的企業從買辦資本轉化為民族資本,他也由此成為我國民族工商業的傑出代表。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麵侵華戰爭,上海民族工商業遭到嚴重摧殘,他離開上海前往香港,香港淪陷後,又到了重慶,並在重慶、蘭州等地創辦火柴、化工、毛紡、水泥等工業。他對甘、寧、青三省得天獨厚的羊毛資源早有興趣,親自或派人多次進行考察,決心在蘭州創辦毛紡工業。1940年,他與國民政府財政部在蘭州開辦“複興商業公司西北分公司”,合資開辦了西北洗毛廠,使之成為蘭州第一個現代毛紡工業企業。其成就和品德,恰如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胡厥文賦詩稱頌的那樣,“明察秋毫,恢恢大度。創業惟新,不封故步。細大不涓,勤攻所務。愛國心長,義無反顧。”

  還有王雲海,字蓬秋,1891年生於河北省高陽縣。早年在中學讀書時就參加了同盟會保定分會,在保定師範參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赴美勤工儉學,畢業於辛辛哀特大學機械係和福特汽車公司專科學校。1926年回國後,先在上海一私人汽車公司當工程師,1929年至1935年在南京赫金汽車公司任代經理,並負責開辦汽車學校。“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北。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使他的“實業救國”夢想完全破滅。他於1935年冬毅然攜帶家眷來到蘭州,擔任蘭州市電燈局局長,1937年春在榆中縣任縣長。為蘭州近代工業的起步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