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一個新西蘭人落戶大西北這裏成了中國“工合”大本營

  新西蘭總理戴維·朗伊對中國工合作了這樣的評價:“工合運動為飽受戰禍的中國提供了極其需要的物資。”遺憾的是對於工合的主體工業合作社以及抗戰時期活躍在蘭州的工合運動,人們知之甚少。

  “工合”是一個國際性組織。中國工合是“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的簡稱。而蘭州“工合”實際上成了中國工合的大本營。

  工合運動就是“經濟民主運動”。工合曾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為苦難中的中國作出過重要貢獻。要說抗戰時期的蘭州工業舞台,工合扮演著一個特殊的重要角色。

  中國“工合”之光在黃河之濱閃爍。

  這裏且不說世界各國合作運動的發展曆程和蘭州工合為支援抗戰織了多少軍毯和民用土布,應該先聽聽曾經回蕩在黃河水車旁的工合之歌:

  工合好,協會的貸款買原料,紡線織布把機器造,幫助抗戰有功勞。工合好,國際友人真不少,個子大來鼻子高,啃完包穀還要吃山藥。工合好,合作的道理要記牢,平等權力沒有剝削。

  工合辦的生產合作社社員及半工半讀的培黎學校的學生,天天唱著工合之歌。人們隨著歌聲去追溯蘭州工合的源頭。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中國,東南沿海大片國土淪陷。為堅持長期抗戰,為供應抗戰物資,必須實行生產自救。中國工合運動應運而生。

  1938年,由國際友人斯諾、艾黎、戴樂仁及宋慶齡、胡愈之、廖夢醒等發起,成立了中國工業合作協會。最先提出創辦中國工合的是海倫。海倫是以寫《西行漫記》而聞名的美國人埃德加·斯諾的夫人。她的創意得到斯諾讚成,艾黎表示協助。

  新西蘭人路易·艾黎是1927年4月來中國的。當時他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任職,為創辦工合他辭職了。斯諾夫婦和美國記者史沫特萊等國際友人也都為之奔走。

  很快,一份中國工合的《章程》被提交到上海的“星期一聚餐晚會”上。工合運動由此起步。工合的宗旨是:在大後方建立合作社,爭取國際援助,組織生產自救,支援抗戰。通過群眾教育,促進聯合勞動。

  中國工合由國際友人發起,其具體工作都是由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梁士純、盧廣綿、孟用潛、張官廉等負責開展的。中國工合一開始就在西北紮下了根。工合創辦人之一的盧廣綿帶領工作人員由漢口出發,經鄭州、西安到達寶雞,立即召集流亡的難民和當地手工業者,宣傳工合的意義,組織起寶雞鐵器生產合作社,這就是西北的第一個工業合作社。盧廣綿出任中國工合西北區辦事處主任,將工合運動向陝甘寧青等省推進。

  1939年,斯諾第二次去陝北,途徑寶雞,見盧廣綿和艾黎住在兩間破房子裏,他臨行留下幾百元錢,讓他們在西門裏蓋了幾間房居住,並在此接待國際友人。

  不久,離寶雞最近的天水工合事務所相繼組織起機器、火柴、麵粉、棉毛、紡織、皂燭、造紙、榨油、印刷、油墨等工業合作社。在清水、張家川、甘穀等地組織起羊毛編織生產合作業務。

  蘭州是工合運動推行最好的地方。蘭州工合事務所創立於1939年3月,地址在東稍門下東關街路北(今慶陽路東段)。第一任主任是畢業於燕京大學的薛覺民。薛是一個富有才華的社會活動家,辦事能力很強,一直投身抗日救國運動,是蘭州工合事業的先驅者。人們詼諧地稱他是西北工合的邊疆大使。

  蘭州工合的出現,給沉寂多年的蘭州工業帶來了新的活力。旺盛時期蘭州工業合作社有38個,從業人員800多人,儼然是一支生產大軍。

  為蘭州工合立下汗馬功勞的一對夫婦名叫張官廉、王賢琳。他倆是路易·艾黎的親密夥伴,從1941年起直到蘭州工合的最後一天,這一對夫婦始終與工合同呼吸共命運,用生命之泉澆灌著“工合”的花朵。

  張官廉,山西汾陽演武鎮上達村一個農民的兒子。靠勤工儉學和美籍女傳教士甘美恩的資助考入北平名校,一舉成為燕京大學的高材生。其導師是美國人夏仁德博士,時任心理學係主講教授。夏仁德主張他的學生應服務農民,改造農村。王賢琳本是一個寧波姑娘,畢業於天津中西女中,在這所教會學校中,她接受了為勞苦大眾服務的基督教義。

  這兩個人均有一顆愛國之心,且雙雙多才多藝,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張官廉大學時代曾在未名湖畔用英語演出莎士比亞的《王子複仇記》,由他飾演男主角哈姆雷特。王賢琳中學時代即在天津青年會飾演過《雷雨》中的繁漪,還創作過劇本《五年之後》。這一對愛國青年在北京西山臥佛寺的河北基督教徒夏令會上相識,並相戀相知,於1934年結為伉儷。婚事是由夏仁德操辦的。周恩來稱夏仁德是“紅色教授”。

  1938年秋,就是這個夏仁德博士,把斯諾夫人寄給他的有關成立“工合”的意見書,從紐約轉給了張官廉。並說,他已將張官廉和葉德光介紹給了工合負責人。夏仁德知道張官廉一家在戰亂中到處流浪,特寄來50元美金接濟。

  張氏夫婦出於實踐為農村服務的理想,此時剛從河北定縣研究平民教育轉到貴州定番縣從事五大學(燕京、清華、南開、金陵大學和協和醫學院)創辦的鄉村建設協進會實驗工作。接到導師夏仁德的來信,又收到葉德光從重慶打來的電報,張官廉就於1938年底赴重慶參加了工合。在工合總會任專員。

  葉德光是張在燕大時的同學,又同在平民教育會共事,也是讀書會中人,抗日戰爭前即加入共產黨。

  張官廉奉派擔任四川榮昌縣工合事務所主任後,妻子王賢琳於1939年1月,懷抱出生不久的第四個孩子,坐“滑杆”過蜀道,來到榮昌隨夫投入工合事業,擔任義務會計。他們認為,國難當頭,前方在流血,後方開展工合運動就是經濟抗戰,工合的宗旨與自己的追求完全一致。

  榮昌工合從無到有,事務所很快組織起失業工人,成立了印刷合作社、婦女紡織生產合作社、瓷器生產合作社、夏布生產合作社。

  榮昌工合引起中國工合領導者的關注,工合創辦人路易·艾黎、工合顧問戴樂仁、燕京大學英籍數學教授賴補吾,先後到榮昌參觀。賴補吾以張官廉的社員教育計劃向美國援華會為榮昌申請了專項教育基金。後又讓張擔任了工合訓練班副主任,同時在金陵大學研究生院任課。

  1941年冬,著名合作理論專家英籍戴樂仁教授帶訓練班人員到各地工合講合作理論,第一站是西北區,由張官廉當翻譯。

  戴樂仁,清朝時即來華,曾在天津開辦新書學院,後執教於燕京大學。1939年他在蘭州開辦了甘肅科學教育館。1940年擔任中國工合顧問。張官廉隨戴先生來蘭州辦合作理論訓練班,恰巧蘭州工合事務所主任薛覺民離開工合到貿易公司工作。西北區主任盧廣綿硬是把張留下主持蘭州工合。

  王賢琳又隨夫帶著老母和子女北上,來到了陝西鳳翔縣雙石鋪工合西北區辦事處。時任婦女股長的盧廣綿夫人薑漱寰熱情接待王賢琳,讓她擔任雙石鋪工合事務所婦女股長兼任雙石鋪培黎學校教導主任。在這裏,王賢琳認識了路易·艾黎。

  雙石鋪培黎學校座落在河對麵的山坡上,艾黎就住在學校附近的窯洞中。艾黎在窯洞中接見了新來的教導主任王賢琳。得知她的經曆後,顯得很高興。艾黎為她煮咖啡,並對她說:“你是教會學校的畢業生,相信你一定會愛勞苦的學生們,一定會和我一起辦好培黎學校。”

  艾黎告訴王賢琳,這個學校是以他的好朋友培黎的名字命名的。因為培黎是一位傳教士,曾為中國金陵大學創辦了農學院,為中國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後來回到美國,晚年窮困潦倒而自殺。所以艾黎以此紀念其老友培黎。培黎主張培養中國的中級人才。這個學校就用半工半讀的方法培養學生手腦並用,使他們既有文化也有技術。王賢琳聽了艾黎講的一席話,覺得很符合自己要為勞苦大眾服務的理想。很願意與艾黎合作。

  艾黎每天必到培黎學校和同學們打球,與王賢琳商量如何辦好學校。這是王賢琳初次與艾先生協力辦培校。她看到學生們穿得單薄,就趕緊從事務所借錢,到鎮上買布買棉花,請縫紉合作社連夜為學生們趕製棉衣,每人一套,使學生們暖暖和和度過北方寒冷的冬季。

  由於張官廉就任了蘭州工合事務所主任,王賢琳於1942年春舉家到了蘭州。雙石鋪培校的教導主任由工合西北區的英文秘書何克接任。

  何克是英國著名基督教社會服務家M。萊士特女士的侄子,畢業於牛津大學,抗戰時期來到中國。來工合之前曾到過晉察冀和晉東南等抗日根據地。何克後來也到了蘭州。

  蘭州工合是薛覺民開創的。他與張官廉是燕京大學同學,又是同鄉、好友。1941年冬,張官廉接任蘭州工合事務所主任以來,把工合運動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蘭州工合事務所設主任1人,下設機構先後有合作、宣傳、技術、婦女、總務、會計等股。還附設了軍毯管理處、蘭州工合供銷處、工合運輸站、工合實驗廠、毛毯紡織廠、彈毛廠、合紗廠、工合聯合社、工合倉庫、醫務所、蘭州工合研究所、工合培黎學校等專業機構。工業合作社的社員以本地閑散人口為多,大都是聽了宣傳,認識到合作事業的好處而來的失業工人和生活困難的小手工業者。

  蘭州工合的毛織、瓷器、皮革、化工、服裝等合作社,分布在西郊的費家營、孔家崖、劉家堡,黃河北的穆柯寨、趙家莊、鹽場堡,東郊的寧臥莊、岸門街、張家灘,市內的顏家溝、中街子、中山路、西城巷、橫街子、東稍門、下東關等處。各類合作社生產範圍廣泛,規模最大的是毛紡織社和棉紡織社。日本飛機轟炸後,市內的有些合作社遷到費家營或榆中金家崖。

  事務所主任張官廉,學識淵博,談吐舉止文雅,一派學者風度。他在燕大學的是心理學專業,但為了實踐為勞苦大眾服務的理想,大學畢業後,他用半年時間到北平華北工程學校及自力機器毛織廠學習毛紡織技術,白天與工人同做工10小時,夜晚與工人同住潮濕的地下室。在那裏,他學會了選毛、洗毛、紡毛線、織毛毯等操作方法。來到蘭州工合,根據甘肅盛產羊毛的資源優勢,他把合作社的重點放在毛紡織業上。組織社員洗毛紡紗,織製軍用民用產品,光費家營就有3個紡毛社。

  前方抗日,後方生產。蘭州工合生產了大量的軍毯、提花毛毯、粗毛線平布、條子布。還有皮鞋及各種木器家具、機器零部件。把這些產品及時發運前線,供應市場。

  蘭州成了工合的大本營,其主要原因是新西蘭人路易·艾黎落戶甘肅和外國名人加盟。

  “啊!是什麽力量吸住了這些出色人才?那裏一定有塊磁鐵!”這話是燕京大學美籍教授夏仁德講的。這位身材頎長、清瘦弓背的老教授所說的磁鐵,就是蘭州工合。而支撐蘭州工合的優秀人才薛覺民、張官廉、熊正廉、曹天慶等都畢業於燕京大學。

  蘭州工合作為中國工合的閃亮窗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為是一個國際性組織,蘭州工合受到國際上的關注。當時蘭州新關合作社的經理名叫王毓秀,人稱王老漢,他雖然年紀大,但待人誠篤,熱心合作事業,業務經營有聲有色。他的先進事跡被一家國際刊物登載,使蘭州工合的社員深受鼓舞。

  一些大人物到蘭州工合參觀訪問,進一步提升了蘭州工合的知名度。

  1942年,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華來到蘭州。華萊士到蘭園看籃球賽,到箭道巷文化會堂看京劇《霸王別姬》,都是請工合的王賢琳當翻譯。華萊士特意參觀了工合的費家營等地的一些合作社,在下東關的一個廠子裏,工合500多婦女紡線的壯觀場麵,使華氏感動不已。他對隨行的張官廉和王賢琳說:“你們這樣組織起來才是真正的抗戰。”華萊士的隨員、美國遠東問題專家拉鐵摩爾也對蘭州工合大加讚賞。

  1943年,英國劍橋李約瑟博士以中英科學合作館長的身份來西北考察。同時受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和英國工合發展委員會之托,給蘭州培黎學校帶來一批儀器和一架分析天平。李約瑟是艾黎的老朋友,剛來時住在城裏一位英國傳教士家裏,後來就搬到下東關工合事務所主任張官廉家住。

  李約瑟把捐助的儀器送到黃河北穆柯寨的蘭州培黎學校,看到這裏的窮苦學生穿著粗布衣衫,卻一個個精神快活的樣子,大發感慨:“我參觀過世界上許多大學,但我卻愛上了這個小學校。我定盡力援助。”李約瑟又搬到培黎學校住下。到了晚上,李約瑟和他的秘書廖鴻英女士同艾黎、王賢琳等一起看黃河落日,山南海北地聊天。師生們也愛上了李博士。在教室裏舉行的周末聚餐會上,李約瑟欣然為同學們唱英國民歌,跳英國民間舞。李約瑟還資選兩位培校學生赴英國留學。

  1943年12月9日是李約瑟43歲生日。經艾黎一說,工合的張官廉主任就在自己家中備好生日飯菜為李博士祝壽。艾黎、班以安(英國駐成都領事)、廖鴻英、黃興宗等都來為李氏祝壽。

  李約瑟特意穿上中國服裝過生日,古銅色綢棉長袍,套黑緞馬褂,更顯得儀表堂堂,風度翩翩,煞有紳士氣派。

  席間,中外朋友舉杯祝酒,李約瑟高高興興起立,一飲而盡,甚是豪爽。他說:“我將永遠記住,我的43歲生日是在中國蘭州一夥好友中間用中國的傳統方式過的。”李約瑟和大家同吃王賢琳做的中國火鍋、芝麻醬涼拌粉皮,吃長壽麵。李約瑟很興奮,即席用漢語背誦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1944年7月,英國工黨議員胡特,代表英國援助工合事業團,偕工程師弗拉格專程來蘭州考察工合。把帶來的20多套精密儀器捐贈給蘭州培黎學校。胡特對培校半工半讀,手腦並用的教學方針表示讚賞。在參觀婦女識字班和破廟改建的幼兒園時,這位中等個,50多歲的英國議員為孩子們的歌舞熱烈鼓掌。他撫摸孩子們的頭動情地說:“如果沒有孩子和音樂,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麽枯燥無味。”

  胡特還特別邀請工合的女員工在黃河北穆柯寨的一片草地上舉行野餐狂歡會,以示鼓勵。他說,中國婦女肯走出廚房參加社會活動,值得讚揚。胡特很佩服蘭州工合的婦女,尤其對王賢琳讚美有加。說她是個了不起的社會活動家。勇敢的女人,不簡單的女人!工合人代表了工合精神。

  英國人戴樂仁是工合國際委員會副主席,又擔任蘭州工合研究所主任,多次在蘭舉辦合作理論訓練班,親自講課。

  戴樂仁又是中國學者楊憲益的嶽父。後來楊憲益因把《紅樓夢》翻譯成英文而聞名世界。戴氏夫婦來蘭州後住在小溝頭一個四合院的五間平房裏。戴夫人的帽子上插一根美麗的羽毛,走起路來羽毛一跳一跳的,讓街坊鄰居的蘭州女人覺得怪有意思的。因為戴家的廚師不懂英語,由工合的王賢琳每天去小溝頭寓所為之安排飯菜。戴夫人很喜歡王賢琳,一去就讓她又是喝咖啡,又是吃餅幹,還給她講莎士比亞劇作,真是親如一家。

  在“工合”旗下,蘭州的中外工合成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蘭州工合聲名鵲起,從1942年至1946年五年時間裏先後有25位國際友人到蘭州參觀訪問或加盟工合事業。當地一些上層人士和社會賢達鄧寶珊、張治中、裴建準、水梓等也對培黎學校給予支持聲援。

  抗戰時期來甘肅視察的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參觀政府在蘭苑舉辦的工業品展覽會時,對工合參展的地毯、布、皮革、肥皂、毛巾等產品表示讚賞。其中一個織有百鳥朝鳳圖案的提花地毯被蔣介石看中,要買。這個地毯是蘭州培黎學校的老李師傅帶領學生織成的,準備出國的。

  艾黎告訴培黎學校教導主任王賢琳:“蔣委員長喜歡工合織的毛毯,就送給他吧。”並讓王賢琳把百鳥朝鳳等共5條軍毯送到蔣介石下榻的九間樓去。艾黎還附了一封親筆寫給宋美齡的信,同時送去,艾黎希望宋美齡支持工合。

  王賢琳把地毯送到九間樓客廳裏。當時宋美齡不在,是秘書接待的。其實王賢琳在榮昌工合時見過前來參觀榮昌工合的宋氏三姐妹。艾黎與宋氏三姐妹彼此很熟,宋美齡稱他路易dear。而艾黎與周恩來也是朋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