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時代音符注入百年情結世紀橋梁成為城市標誌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戰火在黃河鐵橋上燃燒,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把指揮部設在“三愛堂”。深夜,彭大將軍找來蘭州地下黨負責人羅揚實,說:“鐵橋是我軍西進的唯一通道,必須立即組織搶修。蘭州有共產黨員工程師嗎?”

  羅揚實說:“有,有,有個姓任的,我找他去修。”

  夜色中羅揚實敲開了西北新村16號任震英的家門。二人很快商定了一個搶修方案,去見彭總。彭德懷操著濃重的湘音問:“工程師同誌,你造過鐵橋嗎?”任震英說:“沒有,我蓋過樓房,修過公路橋。”彭德懷一揮手:“就由你領著幹!”

  任震英連夜找到四位工程師,集結了200多個工匠奔向鐵橋。

  任震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高材生,其夫人侯竹友是大家閨秀。夫婦二人均為中共滿州省委地下交通員。1937年農曆三月初八,他倆衝破日本憲兵的大搜捕,穿上結婚禮服,扮成新婚夫婦逃往山海關,輾轉來到蘭州,找到了互助巷八路軍辦事處的謝覺哉。從此,任震英的公開身份是建築師,夫人侯竹友的公開身份是蘇聯外交官的中文教員。

  任震英帶領工匠在鐵橋上苦幹八個晝夜,被炸損的鐵橋修複通行。其間彭總兩次到橋上視察慰問。當西進的解放軍大隊人馬渡過鐵橋之時,彭老總緊緊握住任的手:“你為搶修鐵橋立了一功!”

  這個任震英,就是描繪出新中國第一張城市規劃藍圖,後來擔任過蘭州市副市長的國家建築規劃設計大師。蘭州人對他的評語是:“不愛功名愛石頭。”

  1950年,發現鐵橋的橋墩出現裂縫。西北公路局立即派工程技術人員查明裂縫原因,用鋼筋混凝土把裂縫箍上。並用30噸千斤頂把橋頂起來,取出滾軸除鏽後再裝上,以防橋墩再裂。從這一年起,鐵橋嚴格控製行車速度和載重量。同時將加固方案上報交通部。

  看樣子,這回得找蘇聯老大哥幫忙。1951年冬天,一個名叫別路包諾夫的蘇聯專家,在視察了鐵橋後,提出四種加固意見。蘇聯專家的第四方案被采納,但實施起來並不那麽簡單。因為當年承包修建鐵橋的德商喀佑斯和設計師滿寶本沒有留下鐵橋的圖紙。

  1952年夏天,經過26天的仔細度量檢查,弄清了原橋各部尺寸和橋架受損程度,炮彈傷痕等情況,找出橋麵下沉、重車過橋時橋架上下左右擺動的症結,是超負荷造成的。

  交通部核準加固工程費60萬元。蘭州選調技工116人,雇用普工141人。加固工程於1954年4月1日開工。加固期間,在鐵橋下遊用牛皮筏子搭設了一座248米的浮橋供行人過河。當然,這是一座臨時浮橋。

  加固工程進度很快。由於各專業人員流水作業,改進操作方法,工人勞動熱情高漲,工程於6月12日完工,比工期提前了18天。通車典禮熱熱鬧鬧,省人民政府主席鄧寶珊到會祝賀。參與加固的9個單位榮獲紀念錦旗。給34名先進工作者頒發了獎品。

  加固後的鐵橋,將原橋上的梯形鋼架增置了弧形鋼架梁,提高了橋梁剛度,更換了橋麵木板,鋪設瀝青橋麵,修茸一新。可以雙車對開,載重由8噸增加到10噸,震幅由6厘米~8厘米減少到4厘米—5厘米,達到了設計要求。

  人類社會,天天有旅行者通過水路、陸路,通過小徑和橋梁,使自己和攜帶的東西到達目的地。光榮的蘭州黃河鐵橋,在中斷了73天之後,又呈現一派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

  又過了27年,黃河鐵橋遭遇特大洪水“挑戰”。清末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包修蘭州黃河鐵橋的合同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保固八十年限期之內,無論冬夏,倘因起蛟,河水漲發,水勢過大,水已進城,因蛟水神力將橋衝壞,與泰來行無幹。這個蛟,是古代傳說中所說興風作浪,能發洪水的蛟龍。

  1981年8月,黃河鐵橋72歲華誕之際,蘭州人發現身邊的黃河水大漲了。到9月3日,黃河浪花已撲打橋墩冒頂。很快,水文站的監測報告稱,黃河蘭州段流量由2050秒立米漲到2950秒立米,已達到警戒水位1515米。這一天,蘭州報頭版刊出一條獨家新聞,標題是《黃河水位達到警戒線》。此前各媒體沒有獲悉官方透露的任何消息。

  晚報的洪水新聞,引起各方高度關注。9月4日下午,由安寧區委返回蘭州市委的一輛乳白色麵包車駛過十裏店黃河橋,坐在車子裏的市委常委們望河驚呼:“啊!又漲了!”市長武修亮當機立斷,一次特別常委會在行進的麵包車上召開,一個蘭州市非常防汛指揮部就此誕生。一份緊急防汛通知的腹稿由副市長竇明海在車上擬就。

  9月7日,黃河中山橋流量由2950秒立米猛增到4360秒立米。這個流量給蘭州亮出了一張黃牌。因為平時流量在300至1000之間,枯水期最低流量是60秒立米。

  黃河蘭州段流量是以中山橋流量為準的。因此這裏的浪濤成為抗洪搶險關注的焦點。

  發生這次洪水的根源在於黃河上遊流域麵積18萬平方公裏內陰雨綿綿,連降中到大雨,各個支流河水猛漲,黃河幹流出水量大,龍羊峽、劉家峽入庫流量很大,9月7日劉家峽水庫流量已超過自1968年蓄水以來最大值。為防止平壩、垮壩,為防備龍羊峽施工圍堰潰決或漫決,劉家峽水庫被迫加大泄流量。

  如果出事,從甘青到山東,沿河災情不堪設想,蘭州黃河鐵橋的命運可想而知。因此國務院發出緊急通知,要求蘭州市保住劉家峽水庫保住蘭州,讓洪峰順利通過。

  蘭州軍民奮起抗洪搶險。

  黃河委員會蘭州水文站是黃河上遊主要水情控製站。可見蘭州戰略地位之特殊。每天公布的水情報告,都是黃河中山橋的流量。中山橋與洪水緊緊連在一起。水文站的工作人員不顧浪大流急,時刻監視,每2小時向防汛指揮部報告一次實測中山橋水位和流量。發報精度達到99.6%,並將洪水情報及時發往中央防總和沿河各省區及蘭州各交通工礦企業。蘭州報及時公布水情,還發號外。

  黃河抗洪搶險的口號是: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好最壞的準備。

  9月14日,大流量到來,鐵橋橋墩淹沒,浪花濺上橋麵。據史料,1946年9月13日流量5900秒立米,鐵橋橋墩淹沒,濺水浪花噴上橋麵。

  此時的蘭州,共淹良田18638畝,倒塌房屋307間,衝毀堤壩3169米。搬遷社員、居民891戶,4435人。

  9月14日,接國務院緊急電報,上午10時,省市防汛指揮部發出第一號命令,號召軍民緊急動員,做好迎戰6000立方米/秒特大洪水的準備。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全市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安全。此命令從當日12時起執行。

  1號命令特別提出,流量達到5500秒立米時,中山橋實行戒嚴。

  從西柳溝至桑園峽,沿河百裏有5萬多軍民抗洪搶險。蘭州警備區派出80名戰士保護黃河上的5座大橋:中山橋、城關大橋、新城橋、十裏店大橋、西沙橋。武裝警戒,公安配合,日夜看守。當日深夜,蘭州軍區司令員李兆亭到中山橋等橋上視察。工程技術人員連夜拿出了搶險加固中山橋的措施。

  9月15日,中山橋戒嚴,禁止車輛行人通行。這一天是此次洪水流量最大的一天,達到5640秒立米。

  由於軍民團結奮戰,嚴防死守,加上老天幫忙,第三次洪峰順利通過蘭州。9月16日,洪水開始回落。但抗洪沒有鬆懈。

  9月26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來賀電,祝賀黃河上遊抗洪取得決定性勝利。

  10月8日14時,黃河上遊洪峰安全瀉入渤海灣。此時,才說一聲洪水結束。

  這次洪水來勢猛,流量大,持續時間長。4500秒立米的大流量持續了16個晝夜,5000秒立米以上流量6天6夜。從數據看,實測流量5640秒立米,但由於河床多年變化因素,實際流量相當於6000秒立米。水位1516.85米,是自有實測資料以來最高的。

  回望曆史,黃河蘭州段發生過大小水災18次。史料記載:公元183年,秋,金城水溢,出40餘裏,成災甚久。1827年7月,蘭州黃河水溢,漂沒諸灘廬舍,田禾居民無所棲止。1904年6月,蘭州發洪水,東川水湧,東稍門城牆塌丈餘,登碑遙望,幾成澤國,災黎連萬。但那時候還沒有黃河鐵橋呢。1964年,蘭州大雨,黃河泛漲,最高流量5660秒立米。但時間短暫,沒有威脅到鐵橋安全。

  戰亂,洪水,地震,經曆百年風雨的洗禮,蘭州黃河鐵橋風采依舊。

  20世紀80年代初,鐵橋上走過一位北京來客,他叫陳占祥,是建設部規劃司總工程師,曾是留學英國利物浦大學的高材生,在國內外頗有名氣。當時他就覺得白塔山兩側山坡上的簡陋房舍與鐵橋與山上的古建築格格不入。他說,在北麵的山上建些漂亮的民居式賓館比高層樓賓館有趣得多。見多識廣的陳占祥建議,利用黃河鐵橋的鋼架,在橋的5個拱上修建卷篷屋頂,卷篷下設茶園,就像威尼斯和英國巴斯的愛登姆橋一樣,品著茶,望腳下滾滾東流水,那可是萬裏黃河之上隻此一家的獨特享受。不論這個建議是否可行,陳占祥早就提出,把鐵橋作為一種文化點綴黃河風情線。

  鐵橋下遊1600米處的一座現代化黃河大橋,稱城關大橋,是1979年修建的,看上去與法國塞納河上的那座橋一模一樣,也是很氣派的。但不知為什麽,人們還是偏愛花費30萬兩白銀建成的這座百年老橋。

  黃河鐵橋成了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的標誌,無論是影視還是圖片,一看見鐵橋就知道這是蘭州。遊客們覺得到蘭州不到鐵橋上走一走就不算來蘭州,隻有在“天下第一橋”的石碑前拍一張照片才會有一種蘭州的感覺。就好比人們看見聖弗蘭西斯科灣灣口的金門大橋,就立馬意識到這是美國西部的舊金山市。

  2005年,黃河鐵橋成為一座步行橋。蘭州市人民政府的這一決策,讓比設計保固期超期服役了16年的這座世紀橋梁,過上了安祥快樂的日子。

  在新世紀的燦爛陽光下,天下黃河第一橋的旋律中注入了現代音符,每當夜幕降臨,大橋輪廓五光十色閃閃發光,為蘭州人彈奏著一支古老的凝固的小夜曲。

  §§第三章 抗戰帶來蘭州工業特殊發展機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