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天下文章一大抄

  科舉考試自從隋代建立以來,就一直是進朝為官的重要途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成為學子們不懈的動力。清朝的科舉製度承襲明代而來,它是士子謀求進身的重要途徑。在這個製度下,一個士子一旦進學為生員,國家就免去他的差役,並且不受刑責。生員經過歲科考試取得廩生的,官府發給糧食。生員進為貢生或中了舉人,即可入仕途當官,如果再考中進士,就平步青雲了。由於科舉有這樣優厚的待遇和光明的前途,士子們就紛紛擠到這條道路上來。但士子太多,官職有限,不得不控製中試名額。不要說舉人、進士了,就是秀才(即生員)的名額也極有限。以江南無錫、金匱兩縣的童子試為例,應考者一千幾百人,生員名額僅30人。由此可知科考競爭十分激烈,千軍萬馬過獨天橋。

  為了考中功名,考生往往不擇手段在考場內外作弊,花樣繁多,無奇不有。有的考生事先請人把有關考試的內容,用蠅頭小楷寫在金箔紙上,每千篇厚不到一寸,藏在筆管中,或放在硯台底部、夾底草鞋裏。有的用藥汁書寫在青布衣褲上,上麵塗上泥,進入考場後,把泥拂去,字跡就顯露出來。有的事先買通考場雜役,在考試時把考題隨磚頭擲出場外,場外有“槍手”接應,迅速做好答卷,然後,或遙點竿燈,連放爆竹,或將馴養的鴿鷂係鈴縱放,作為信號,場內雜役看到信號,就到約定的地點去接擲回的磚頭,再把答卷遞給考生。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了防止考生作弊,特別是防止最常見的“夾帶”,清代立有嚴格的場規,從頭到腳規定士子服式:帽用單層氈,大小衫、袍、褂俱用單層,皮衣去麵,氈衣去裏,褲、布、皮、氈禁用,隻許單層。襪用單氈,鞋用薄底,坐具用氈片……至士子考具:卷袋不許裝裏,硯台不許過厚,筆管鏤空,水注用磁,木炭隻許長二寸,蠟台用錫,隻許單盤,柱必空心通底。糕餅餑餑,各要切開。此外字圈、風爐、茶銚等物,無可疑者,方準帶入。至考籃一項或竹或柳,應照南式考籃,編成玲瓏格眼,底麵如一,以便搜檢。褲子必須穿單層的。士子們考試的時候必須打開上衣,脫下襪子,以免有人在衣服裏夾塞。為了考試公正,考試的規章製度不僅針對考生,也有針對考官的,考官臨場時還要對神盟誓,發誓說:“如果心存鬼胎,而壓抑了真正有才的人,或者因為一個人的情麵,接受一人的賄賂,通一字的關節,那麽就讓我被神仙厭惡,拿走我的福祿,鬼來取我的靈魂,我被五刑所折磨,用三木來裹住我的頭,用刀斧來分我的屍體,鳥鳶吃我的肉。”這是標準的毒誓。

  清代場規的完善、苛細,超過前朝,但仍杜絕不了作弊。道光登極後,不斷重申已有場規,並作出新的規定。他多次申諭嚴行查禁夾帶、抄襲舊文、越位換卷等現象,還處罰了企圖改變舊規的禮部尚書祝慶蕃。按規定,考場有回避製度,鄉試、會試的主考官、房官及一切與考試有關的人員,他們的子弟親戚必須回避,不得應試,範圍包括五服之內的所有親屬。道光二十七年三月,禮部尚書祝慶蕃上奏,說本年考試應該回避的士子人數較多,請讓這些士子另外單獨命題考試。道光立即下諭嚴斥,說祝慶蕃身為禮部尚書,明知故犯,實屬沽名釣譽,冒昧瀆陳,交部嚴加議處。結果降二級調用。為了有效地杜絕鄉試中的舞弊現象,道光還規定了舉人複試製度。按舊製,會試有複試,而鄉試偶爾有複試,不成定製,道光二十三年成為定製,規定各省舉人一起到京複試,非經複試,不得參加會試,除丁憂外,托故不參加複試的,永遠不得參加會試和赴部銓選。舉人複試相當隆重,通常在北京貢院舉行,偶爾在正大光明殿與保和殿。

  由於道光對科考舞弊行為的不懈打擊和較為有效的防範,道光朝的科場案少於以往,隻有武科慶廉案震驚一時。慶廉是兵部員外郎容恩的侄子,有殘疾,連走路都困難。容恩利用自己在兵部任掌印司員的身份,為慶廉打通各個關節,以他有“手疾”為名,免除武科首先要通過的外場考試——步射和騎射,結果中了武進士。案發,慶廉被取消武進士資格,容恩和有牽連的官員受到嚴懲。

  道光竭力維護科考製度的嚴肅性和純正性,因為他相信這個製度能夠產生“真才拔萃”,但實際上這個製度沒能為他造就幾個可以倚重的賢才,相反,無時無刻不在扼殺人才。因為清朝雖然繼承了科舉,可也繼承了明朝的八股取士。八股文早就被抨擊的一無是處,它嚴重的扼殺了人的才能,根本不是好的錄取方法。但抨擊盡管抨擊,笑罵盡管笑罵,清朝皇帝們仍然我行我素,死抱著科舉製度不放,他們有他們的道理。乾隆曾說:“國家以經義取士,將使士子沉潛於四書五經,含英咀華,發抒文采,借以可觀察其學力的深淺和器度、見識的淳薄,而風氣所趨,關乎國家命運。”從根本上說,維護科考是為了提倡以三綱五常為內容的四書五經,借以“淳風俗,定人心”。帝王們的用心可謂深矣。

  因此清代的科考與四書五經緊密聯係,不得稍有脫節或破壞。道光二十年山西鄉試,首題出自《大學》,次題出自《中庸》,三題出自《孟子》,而無《論語》題,四書之中缺一書,主試官等因此遭到懲處。考題限於四書,答卷必須以欽定四書五經傳注義疏為根據,時間一久,題也好猜,卷也好抄了。為了不讓考生猜著題,考題就越出越冷、越僻、越奇。道光五年鄉試,道光親自命題“或乞醯焉”,題中隱含“乙酉”二字,當年恰是夏曆乙酉年。這哪裏是考試,分明是猜字謎。皇帝出的考題尚且如此,一般考官更等而下之,無奇不有。一位考官出“及其廣大草”為題,考生一見,如墮霧中,不知所雲,幸虧有一考生早把《中庸》爛熟於心,知道語出《中庸》,原句為:“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不知這位考官是不懂句讀,還是有意和考生過不去,搭截成“廣大草”之題。那位考生當場賦詩一首:“廣大何容一物膠,滿腸文字亂蓬茅。生童拍手嗬嗬笑,渠是魚包變草包。”“魚包”合起來是“鮑”字,這位考官姓鮑。這位鮑考官當場還有一題:“驅虎”。這個題目三歲的孩童也懂,會立刻聯想到武二郎打虎的故事,但它出自《孟子》的“驅虎豹犀象而遠之”一句,“豹犀象”等被截去了。考生又賦詩一首:“世間何物最為凶,第一傷人是大蟲。能使當先驅得去,其餘慢慢設牢籠。”鮑考官還出過“見牛”、“禮雲玉”、“十尺湯”、“七十裏子”等沒頭沒腦的考題,鬧出許多笑話。

  科舉考試外似莊嚴,內實兒戲。八股文空洞無物,而且抄襲成風,考官很難衡文取士,考取與否往往不取決於答案內容,而與其他因素有關。清代重視楷法,可謂以楷法取士。康熙和乾隆都愛好書法,因此書法好的答卷很受青睞。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楷法之風由此大開。考官也願意以楷法衡量,因為省事。林則徐曾說:“江南為人文淵藪,入試士子多至一萬四千餘人,額設同考官十八房,每房約須校閱八百餘卷,而且頭場試卷還未判完,二三場的已陸續送到,在這種情形下閱卷,‘定棄取於俄頃之間,判升沉於恍惚之際’,要做到衡文準確,實在困難。而以楷法取士,一眼可定。”這就進一步助長了楷法之風。科舉又成了書法大賽。

  可憐天下的文人們,為了功名利祿,絞盡腦汁,附庸皇帝的愛好,完全沒了唐宋時期文人的灑脫與才情,成了一個個窮讀書的可憐人,終釀成了萬馬齊喑的可悲局麵。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最後的軍禮
3天下兄弟
4爛泥丁香
5水姻緣
6
7炎帝與民族複興
8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9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10綠眼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

  • 絕對權力

    作者:周梅森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李東方臨危受命,出任某省會城市市委書記,被迫麵對著幾屆前任留下的一堆垃圾政績工程和一團亂麻的腐敗局麵。火炭落到自己腳上,李東方知道疼了,於是絕地反擊,頂著各種壓力,收拾殘局,前任們的垃圾政績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