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黃河邊的水磨

  一聽水磨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南方的專利,似乎和幹旱缺水的蘭州沾不上邊兒。但是,有一條大河硬讓南方的專利投資到了北方,就如同她把南方“筒車”搬到自己的家裏一樣,而且就在她的身邊“吱溜溜”地轉了起來。這條大河,就是黃河。

  據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記載:公元536年,東羅馬帝國衛戍部隊的首領貝利薩留將帶有水輪的磨安裝到停泊在羅馬台伯河邊的船上,磨出了麵粉,解決了士兵的吃飯問題。如此看來,羅馬人才是發明水磨的鼻祖。羅馬人發明水磨的時候,正是中國曆史上的北朝,這時候,離開通絲綢之路的西漢已經幾百年。水磨很可能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蘭州的。

  蘭州的明朝肅王府就有三架水磨,明肅昭王《觀船磨詩》曰:“一板隔深淵,雙輪夾小船。勢長衝急碨,水正係孤舷。波浪隨消長,機關自旋轉。薰風堪遣興,夜雨卻驚眠。用盡人間巧,心中未晏然。”從明肅昭王充滿讚美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水磨是何等的壯觀。

  清光緒時張國常在《重修皋蘭縣誌》卷十八《古跡上》記載:“拂雲樓(今市委招待所所在地)俯臨黃河,樓下艤船二隻,中置石磨,外設板輪,水激輪旋轉而磨自轉,麵羅亦撥以輪,不用人力。其製創自前明。同治初猶存,今廢。張家河灣尚有仿造者。”從張國常的記述可以看出,雖然拂雲樓下的水磨在光緒時已經廢棄,但蘭州其他地方的水磨並沒有絕跡。但令張國常沒有想到的是,直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蘭州黃河兩岸仍然有水磨不辭辛苦地勞作著。

  1934年夏,上海《申報》記者陳賡雅來蘭州采風,在西固新城黃河岸邊意外地發現了一簡易的水磨。他在所著的《西北視察記》中寫道:“抵新城,避暑黃河邊,見一水上磨坊,建築簡易,構思可取。”

  1935年夏的一天,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邵元衝赴河西考察路過蘭州,在金城關下的白馬浪中驚訝地發現了一正在運轉的水磨,其隨從立即拍照,後刊登在邵元衝所著的《西北攬勝》中。

  蘭州水磨的興起離不開黃河,滔滔不絕的黃河水是它用之不竭的動力。大多數水磨是被裝在船上的,船被繩索及錨將其泊定於水流湍急的黃河岸邊。船體較寬,在船上建有船艙。船艙內正中置一石磨,上扇石磨被固定,下扇石磨之下置一水平齒輪。磨左右兩舷各開一孔,孔中插一橫木,橫木正中置一垂直齒輪,使之與石磨齒輪橫直咬合。橫木兩端穿出左右舷,端上各置一具木輪,輪緣與輪軸之間鑲嵌板葉,稱板輪。類似風車的板輪半沉入黃河水中,水流衝擊板輪,橫木隨之跟著轉動,引得齒輪旋轉,帶動下扇石磨旋轉,轟隆隆飛速轉動的石磨便將小麥、穀物等糧食磨得細爛。大多數水磨還同時配有水羅,也是根據同樣的原理製成,用來篩羅水磨磨下的麵粉,經過幾道循環工序,最後的麵粉就非常細膩了,完全可以用來拉“拉條子”,蒸“白麵饅頭”了。

  蘭州水磨是當時較為先進的動力工具,有平輪、立輪和船磨之分,在蘭州地區使用廣泛。明代有93盤,清道光年間有265盤,1941年有215盤。蘭州水磨除加工麵粉外,還用於榨油、造紙、釀造等行業,可以說用途廣泛。

  水磨在蘭州地區的銷聲匿跡,與農業電力機械的興起有關,當電動“鋼磨”、“碾米機”等高效機械一路殺來時,水磨默默地選擇了退役。如同它的興起一樣,它知道自己的曆史使命已經完成,當年的迅速崛起,是因為自己省工、省力等諸多優點受到了蘭州人的青睞。它清楚“後生可畏”,它也明白“後來者居上”的道理,畢竟,“優勝劣汰”是大自然無情的規律。

  水磨離開我們的生活已經很久了,但許多老蘭州還是非常地懷念它。據說,水磨磨出的麵粉比現代機械磨出的麵粉味道更香,色澤更鮮,風味更純。雖說如此,我們卻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這一點,可能是現代工業的汙染讓人們產生恐懼心理,也可能是老蘭州的懷舊情結。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