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六章 西夏

  六賊亂政

  元符三年正月(公元1100年),宋哲宗病死。哲宗沒有兒子,皇位由宋神宗的第11個兒子、哲宗的弟弟端王趙佶繼承,這就是宋徽宗。

  徽宗即位以後,並不是立刻就掌握了政權的。向太後總管國家大事半年以後,認為徽宗可以掌握政權治理國事了,這年7月才把皇權交給了他。

  宋徽宗做了25年的皇帝,整天花天酒地,不理朝政,是個昏君。他有6個非常寵信的人,就是察京、王黼(fǔ)、童貫、梁師成、李彥和朱勔(miǎn),這些人陷害忠良,剝削壓迫老百姓,做盡了壞事,老百姓非常恨他們,把他們叫做“六賊”。

  宋徽宗經常不關心朝政,對六賊的行為也不加管束。在徽宗的縱容下,六賊把整個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北宋已經走向滅亡。

  蔡京是六賊之一。他原來也是變法派,徽宗當皇帝以後,他曾經被貶到杭州去做知州。蔡京是個反複無常的人,司馬光上台後反對變法,要廢除免役法。這時蔡京任開封知府,他在5天裏就把開封府所管的各縣的免役法廢除,恢複了差役製度。後來,司馬光死了,蔡京便去討好新掌權的變法派了。他就是這樣變來變去,想保住他的官位。

  在杭州做知府,蔡京整天在想怎樣才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正好,這時童貫被朝廷派到杭州辦公事,蔡京認為機會來了,就使勁地討好童貫。實際上童貫是到杭州為皇帝采辦書畫和古玩的。蔡京得知徽宗喜歡書畫,便憑借自己會畫畫的手藝,畫了許多圖畫,並且收集了一批名人的書畫。冒充他自己畫的,讓童貫帶給徽宗。

  童貫回到京城,在徽宗麵前便不斷地說蔡京是個能幹的人,應該重用。與此同時,童貫還讓徽宗身邊的一些人幫蔡京說話。蔡京又送了許多東西讓童貫去收買宮裏的太監和妃子。這樣一來,人人都說蔡京是個好人,徽宗也相信了。於是,徽宗讓蔡京當了大名府知府,靠近了京城。但蔡京的野心很大,一個知府是不可能滿足他升官的願望的。蔡京和朝廷裏的一個姓鄧的人是好朋友,就請他替自己向徽宗推薦,讓徽宗答應他做宰相。徽宗果然提拔蔡京做了宰相。

  蔡京靠著卑鄙的手段當上了宰相,為了報恩,極力地讓徽宗高興。而且,那些為他做宰相立下汗馬功勞的人,都得到了他的重用。為排擠不利於自己的人,蔡京對和他不相和的守舊派和變法派同時進行打擊。蔡京還舉行隆重的封建尊孔孟活動,大祭孔丘孟子,重修孔廟、孟廟,甚至給孔丘孟子的後代封官,以此討徽宗的歡心。

  徽宗迷信道教,蔡京因此就建議編道史,設道學,讓道士參加考試作道官。於是,開封和全國許多大城市裏都修建了許多道觀,還設置了道官26等,和政府官員同樣拿官俸,享受大官的待遇。這樣一來,本來多得不得了的官員就更多了,在徽宗當皇帝以後不過七八年,就比以前多了近10倍。北宋政府支出的官俸和兵餉,在神宗元豐年間每月是36萬貫,到了徽宗宣和二年(1102年)每月已經達到120萬貫了,這使人民的負擔更加沉重了。

  “六賊”對皇帝的脾氣很熟悉。他們知道徽宗根本不理國家大事,一心享樂遊玩,就趁機打著皇帝的旗號,做了許多壞事,實際上掌握了北宋政府的實權。

  “六賊”提出了一個“豐享豫大”的口號,就是要把政府以至宮廷的場麵搞得富麗堂皇,以滿足徽宗腐化奢侈的生活習慣。為此,他們在蘇州、杭州等地設立了“造作局”,集中了幾千個能工巧匠,製造各種工藝品;不久,又設置了“應奉局”,向東南各地居民搜刮花石竹木和珍奇的物品,“應奉局”由“六賊”之一朱勔主管。朱勔本來是蘇州的一個流氓朱衝的兒子,朱衝起初因犯了罪被關起來了,後來從監獄裏逃出來,回蘇州開了一座專賣膏藥、藥丸的店鋪,慢慢地成了一個大富人。他用錢廣泛地結交有權勢的人。蔡京被貶到杭州以後,一次到蘇州去,認識了朱衝父子倆。朱衝幫助蔡京討好皇帝,成了蔡京的爪牙。

  朱勔把搜刮來的花石,用大船載往京城開封,規定每10隻船編成一綱,稱為“花石綱”。“花石綱”為“六賊”賺取老百姓的錢財創造了機會,但是由於他們奢侈浪費,使國家的財政出現了入不敷出的局麵,政府一年的收入隻夠八九個月的使用。為了更多地搜刮錢財,蔡京恢複了“榷茶法”和“鈔鹽法”,就是由賣茶賣鹽的大商人先向政府購買“茶引”、“鹽鈔”(買茶、買鹽的憑證),然後才能去買茶買鹽來賣。這樣,商人們的利益受到打擊,他們就提高茶葉和食鹽的價錢,把負擔轉嫁到老百姓頭上。

  蔡京還設置了一個“西城括田所”,明裏是政府要把一些沒有主人的田地沒收,作為公用,實際上是要強占老百姓的肥沃的土地。除此之外,“六賊”還向老百姓征收各種苛捐雜稅,靠殘害百姓發財致富。

  “六賊”打著皇帝的旗號,從國庫裏領錢,向老百姓強製掠奪,實際大部分的錢財都被他們自己拿走了。他們在廣大人民饑寒交迫的時候,卻在自己的家裏過著腐化奢侈的生活。

  方臘、宋江起義

  徽宗在位的時候,公元1102年~1105年,全國許多地區鬧蝗災,蝗蟲吃光了莊稼,人民難以生存。公元1117年,黃河突然決口,有100多萬人奪去了生命。自然災害的橫行,再加上貪官汙吏搜刮民膏,致使百姓生靈塗炭。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縣)地方,出產各種花石竹木,朱勔的應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裏,搜刮花石。當地有個聽方臘的人,家裏有個漆園。方臘平時靠這個園裏出產的花石勉強度日。自從朱勔辦了花石綱以後,方臘家也遭到勒索。方臘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當地農民兄弟受盡花石綱的苦,就決心把大家組織起來,造官府的反。

  公元1120年的一天,幾百個苦大仇深的農民聚集在方臘的漆園裏,方臘激動地跟大家說:“現在官府賦稅勞役那麽重,那些大官們還要敲榨勒索。老百姓好容易生產了柴漆、紙,也被他們搜刮得精光。我們一年到頭勞苦,結果一家老小受凍挨餓,連一餐飽飯都吃不上,你們看怎麽辦?”大夥兒高聲嚷起來說:“請您下命令殺官賊吧,我們要爭個公道!”

  方臘受到農民的擁護,就打起殺朱勔的旗號,發動起義。方臘擔任起義軍的統帥,自稱“聖公”。將士們帶著各色頭巾,作為標誌。憤怒的起義將士,殺死那裏的官吏,焚燒他們的住宅。青溪附近一帶的百姓都被官府害苦了,紛紛響應方臘起義軍。沒到十天,起義軍就聚集了幾萬人馬。

  當地官軍將領派兵鎮壓,被起義軍打得落花流水,兩名宋將被殺死。起義軍乘勝攻進青溪縣,趕跑了那兒的縣官。接著,又接連打下了幾十座縣城,很快打到了杭州。戰報傳到東京,把宋徽宗嚇昏了。宋徽宗趕快派童貫帶領十五萬官軍到東南去鎮壓起義。童貫到了蘇州,知道花石綱引起的民憤太大,立刻用宋徽宗的名義下了一道詔書,承認錯誤,並且撤銷了專辦花石綱的“應奉局”,把朱勔撤職。東南的百姓看到朝廷取消了花石綱,罷免了朱勔,總算出了一口氣。童貫卻在這時候,加緊部署鎮壓起義的兵力。

  童貫集中各路大軍進攻,方臘不得不退回青溪,據守在山穀深處的幫源洞堅持戰鬥。官軍不知道山路,沒法進攻。不料,起義軍裏出了奸細,給官軍引路。官軍終於摸到幫源洞,方臘沒有防備,被俘虜了,沒多久,被押解到東京,慘遭殺害。

  方臘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給了北宋王朝一次沉重的打擊。和他同時期,在北方也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起義領袖宋江等三十六人從山東起兵,在青州、齊州、濮州(都在今山東省)流動作戰,每次都痛擊宋軍,威脅著宋朝廷。

  宋江起義也被稱為京東起義,發生地點在鄆州梁山泊(今山東梁山縣)。梁山在鄆州壽張縣南35裏。北宋初年,黃河決口,淹沒了梁山附近很多田地,形成了一個方圓數百裏的大湖泊,被稱為梁山泊。附近的農民紛紛來到這裏,靠打漁、采蒲為生。

  宋徽宗時官府強占土地良田,梁山泊被朝廷收歸“國有”,規定凡農民到湖中打漁、采蒲均要繳租納稅,且數額巨六遇荒年也不例外。當地的農民無法正常生活下去,隻得起來造反。梁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交叉縱橫的梁山泊水路又是天然的屏障。於是很早就有人上了梁山,占山為王,求一條生路。官府不斷鎮壓,農民不斷地往梁山上跑。終於,造反農民的勢力越來越大,有36位身懷武藝的農民首領都聚到了梁山泊。他們推舉宋江作為總首領,舉起了起義的大旗。

  宋江這個人的名字在史書上多次被提到,被稱為“準南盜”、“京東賊”,但沒有生平的詳細記載。據說他曾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小吏。宋江雖本人不是農民,但在農民中的號召力很大,他拉起梁山起義的大旗後,附近許多農民都投到他的旗下。

  以宋江為首的36位農民首領被當地人稱作梁山好漢。他們以梁山之險,湖泊水路之縱橫作為保護,建立了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官兵來時,他們憑著對水路的熟悉穿梭誘敵,以少勝多,出奇製勝。梁山起義軍還四處出擊,打官府、殺豪強,劫富濟貧,主要活動地點在現在的山東、河北一帶。北宋朝廷大為震驚,連忙派人鎮壓。沒想到起義軍以36位首領為核心,一直保持少量人數,采取流動作戰的方式,並且每到一處都受到當地農民的擁護和支持。北宋軍隊人數雖眾,卻被這種流動戰術搞得暈頭轉向,疲憊不堪。

  結果起義軍越戰越勇,越戰越富經驗。而前來鎮壓的官兵沒有占到任何便宜,而且產生了恐懼心理,生怕梁山好漢們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從身後殺將出來。梁山起義軍就這樣用他們特殊的方式堅持戰鬥,聲名越來越顯揚。

  宋徽宗不斷聽到官兵吃敗仗的消息,心中既惱且煩,這時候,有一個叫侯蒙的官員向徽宗獻上一條計,他說:“陛下,宋江以36人橫行河朔之地,官兵雖萬眾竟不可抵擋,可見宋江頗有些本領。陛下不如對宋江實行招安政策,讓他去打在江南起義的方臘,如果取勝,不追究以往造反之罪,給宋江加官進爵。”徽宗同意了。於是,徽宗特命侯蒙親辦此事。但是侯蒙未到任即病死,沒能實施他借刀殺人的計策。不過,宋徽宗心裏卻有了招安宋江的主意。

  這時候,宋江起義軍仍在繼續殺敵。他們在兩年多時間裏進攻了濮、單、齊、青州,又從青州打到沂州,一路取勝。公元1121年初,起義軍自京東駕船渡海,先後進攻沐陽和淮陽,繼而向海州、楚州進發。

  梁山起義軍已進入海州境內,他們搶到了十幾隻大船,裝滿了糧草衣物等,正準備啟航。張叔夜派人刺探到起義軍的行蹤,設下埋伏,決定用聲東擊西之計拿下起義軍。夜裏,一隊官兵首先向海邊起義軍滿載貨物的大船襲來。宋江下令殲滅這支官兵以保護船隻。起義軍向官兵圍過來,雙方交戰片刻,官兵敗陣而逃,起義軍追將過去,愈戰愈勇。沒想到這時埋伏在海邊的另一些官兵乘起義軍追擊之時悄悄點燃了起義軍的大船。宋江回頭見到衝天火光,急呼“中計”,無心戀戰令大隊人馬掉頭返回海邊。

  結果,四麵埋伏的官軍刹時間殺了出來。起義軍被團團圍住,完全亂了陣腳。起義軍與官兵在人數上寡眾懸殊沒有突圍的可能。這時,張叔夜拿出了徽宗招安的旨諭高聲宣讀。

  宋江無奈,為求生存,隻好接受招安,向宋朝屈膝投降了。在宋江降宋後梁山泊的起義軍仍然堅持鬥爭。漁民張榮後來領導梁山泊起義,曾形成過一支有數百隻船隻的水軍,不懈地與官府戰鬥。到金朝南侵時,梁山泊仍是農民起義的根據地,並且還曾向女真貴族的軍隊發起過攻擊。

  金將擒遼帝

  公元1118年,宋遼金三國並立。這年宋徽宗趙佶打算與金聯合,共同滅遼借以收複幽雲十六州,他派使臣前往金的都城會寧見阿骨打,阿骨打也願意與宋通好,兩國商定:滅遼時,如果宋軍攻下遼南境的州城,州城就歸宋。

  遼一次次遭到金的攻擊,大片土地淪陷,境內又鬧起饑荒,真是天災人禍岌岌可危,天祚帝為了緩和同金的關係,封完顏阿骨打為“東懷國至聖至明皇帝”,可阿骨打並不領情,以沒封他“大金皇帝”為由親率大軍攻打遼國。天慶十年(公元1120年)遼上京失陷,天祚帝慌忙逃到西京。

  保大二年(1122),繼續北逃的天祚帝與南京失去了聯係。奸臣李處溫便以“主上蒙塵在外,朝中不可一日無君”為由擁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耶律淳做皇帝後自稱天賜皇帝,改元建福,任李處溫為太尉,把天祚帝降為湘陰王。這時候,宋為收複失地,同金聯合後,派宦官童貫為宣撫使,率軍自雄州北進。不久宋徽宗又派蔡攸為河北、河東宣撫副使去助童貫,這兩人妄自尊大,以為收複幽州是輕而易舉的事。童貫分兵兩路,直取幽州。

  遼是宋的北鄰,本已結盟多年,如今宋乘危攻遼,引起遼人憤怒。耶律淳派耶律大石和蕭幹分別迎戰兩路宋軍,遼軍士氣振奮,結果宋軍大敗,慌忙班師回朝。耶律淳原是天祚帝的叔輩,年已六十,打退宋兵後不久就病了,恰在這時得到天祚帝要發兵討伐他的檄文,年老體弱的耶律淳,病情加重,很快命歸黃泉了。耶律淳死後,耶律淳之妻蕭氏為皇太後,參攝朝政,改元興德,李處溫怕萬一天祚帝真的殺回來自己性命難保,便和兒子商量,要挾持蕭太後降宋,蕭太後知道此事後把李處溫父子全殺了。

  耶律淳的死訊傳到宋朝後,宰相王黼準備發兵再次攻遼,朝中宇文虛中、宋昭等有識之士都上書指出遼宋澶淵之盟後,遼並無違盟之處,今宋助金滅遼是宋先背盟,並且金野心勃勃,若滅遼後恐對宋不利,王黼隻想收複幽州,那還聽得進這些話,幹脆貶了他們的官。又對金許諾:滅遼後,宋便把給遼的歲幣全部給金。宋派10萬大軍再次出師殺向幽州,劉延慶任主帥,郭藥師為先鋒。劉延慶並未從上次宋軍的失敗中吸取教訓,自恃兵多,軍紀散慢,在良鄉縣蕭幹率兵來戰,一開戰就被蕭幹擊敗。先鋒郭藥師是遼國降將,對幽州形勢比較了解,他請求劉延慶派5000精兵去偷襲幽州,劉延慶答應了並派大將高世宣、楊可世一同前往,可惜偷襲失敗,郭藥師和楊可世逃了回來,高世宣被斬,5000人馬被殺得落花流水。蕭幹為了全麵擊退宋軍又設下一計,他故意讓宋軍俘虜聽到遼30萬大軍將至,以火為信號攻打宋軍的消息,然後又讓他們逃走,消息自然很快傳到了劉延慶耳朵裏。這時隻見遼營火光衝天,劉延慶以為是遼營30萬人馬殺來了,趕緊下令,放火燒營、迅速撤退。蕭幹見宋軍中計,又一路追殺,宋兵死傷無數。

  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兵緊逼,一路逃亡,在途經桑乾河時竟把傳國玉璽給弄丟了,這時他才明白當初不該聽信蕭奉先賜死晉王而惹起內憂外患,可為時已晚,一怒之下趕走了蕭氏父子,蕭奉先父子沒走多遠就被金兵抓了去,金兵殺了蕭奉先的兒子,把蕭奉先打入囚車,準備交給阿骨打處理,可巧途中又碰到一夥追尋天祚帝的遼軍把他又搶了回來,天祚帝知道許多人對蕭奉先都恨之入骨,不能再放他,於是賜他自盡了。蕭奉先雖然死了,可天祚帝的境況並沒有改觀,西京已被金攻占,他節節敗退,還得繼續跑。保大二年十二月阿骨打已攻占南京,耶律大石押著蕭太後追天祚帝去了,蕭幹則帶著一隊人馬到了西部,自立為帝。

  第二年正月,天祚帝率殘部到了天德軍(今內蒙巴彥淖爾盟五原以東,烏拉特前旗之北)耶律大石押蕭太後在此見到了天祚帝,天祚帝殺了蕭太後,念在耶律大石帶兵前來,沒給他定罪。金兵對天祚帝仍是緊追不舍,在青塚的一場血戰金兵把天祚帝的家眷、從臣給俘虜了,天祚帝隻好繼續西逃,跑到了西夏境內,西夏國王李乾順很歡迎他,天祚帝終於暫時有了個棲身之所。還有一件令他高興的事是那個自稱皇帝的蕭幹被部下殺死了。保大四年,天祚帝得到陰山宣韋部首領謨葛失的援助,他覺得加上耶律大石和自己的人馬已經有足夠的力量收複失地了。耶律大石勸他先養精蓄銳,若冒然出擊恐會再次受挫。天祚帝不聽,耶律大石看透了天祚帝根本沒有治國安邦的才能,於是心裏暗自盤算離開天祚帝到遼北大漠地域重整河山。他召來心腹蕭翰裏刺、耶律鬆山、蕭刺阿不和耶律術薛商議,得到他們的支持,當晚便帶200精騎,向西北進發。

  天祚帝聽了耶律大石離開的消息,氣得直哆嗦,說:“沒他我照樣收複雲燕。”天祚帝出兵陰山,倒也收複了一些失地可沒多久就應了耶律大石的話,碰上了金軍勁旅被殺得丟盔解甲,大敗而逃。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天祚帝在應州餘覩穀被金將完顏婁室擒獲,最後死在金國。

  耶律大石到漠北後,自立為王,他憑借自己的精明才幹,擴充疆域,並派出官員治理所管轄的各個地方。公元1131年,38歲的耶律大石在守思幹西的起兒漫受百官冊立做了皇帝,號葛兒汗,漢尊號為天佑皇帝,改元延慶,天佑帝耶律大石在守思幹建立河中府,定都於入刺沙袞,這就是曆史上的西遼,是遼的延續,西遼的疆域很大,東接西夏,西至阿姆河。天佑帝的統治開明,西遼的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各族人民安居樂業。

  天佑帝死後,感天皇後、遼仁宗、承天皇後、遼末主先後執政,天禧三十四年乃蠻部屈出篡位,當了七年皇帝。公元1218年,西遼被元太祖的軍隊所滅,從此遼便在曆史上消亡了。

  靖康之恥

  從公元1118年起,北宋以向金國買馬為名,派人渡海與金國統治者接洽,表達自己聯金伐遼的願望。金感到此舉有利於滅掉遼國,便同意了北宋的要求。北宋大臣中有人向宋徽宗提出了女真是虎狼之心,不可結交,不如早作防範準備的建議,但被宋徽宗當作了耳旁風,一心去結交野心極大的金國。公元1120年,宋金訂下所謂“海上之盟”,即:宋、金同時出兵攻遼;滅遼後,長城以南州縣歸北宋管轄,而宋將以前貢獻遼國的歲幣如數轉交金國。“海上之盟”實際使北宋繼續處於屈辱地位,但宋徽宗卻應承下來。

  金兵攻占燕京後,宋、金雙方開始交涉燕雲地區的歸屬問題。按照“海上之盟”這一帶應歸北宋所有,但金以北宋沒有發兵兩麵夾攻等種種借口為由,不願履行約定。最後,由於考慮到新占領的大片地區還處於動蕩之中,各種不穩定因素隨時都可能爆發,如果貿然對宋宣戰沒有取勝的把握等幾方麵原因,金答應把燕京和涿、易、檀、順、景、薊6州歸還宋朝。但是,金乘機向宋勒索巨額歲幣,隨後又將6州之地的財富外加二三萬居民席卷而去。

  宋朝自開國以來一直抱定收複燕雲16州的心願,現在卻名義上收回了燕京及6州土地,實際上卻隻得到了7座空城,北宋哪還有半點顏麵可言?但是徽宗卻認為自己勝利了,回朝以後大肆慶賀,並給童貫、蔡攸加官進爵,甚至立“複燕雲碑”表功。徽宗一如既往地揮霍無度,無心加強邊防,整治軍隊。北宋已走上了窮途末路。

  金國阿骨打死後,其弟吳乞買即位,是為金太宗。金國穩定下來後,把目標瞄準了北宋。終於,公元1125年,金以宋招納金的叛亡之徒為借口,分兵兩路大舉南侵。

  金兵一路勢如破竹,顏宗望率領,攻燕京。先後攻下太原、燕京兩城,直奔東京逼來。毫無準備的宋徽宗不得已之下,他依照大臣李綱的建議宣布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趙桓,也就是宋欽宗,自己則做了太上皇,南逃躲避戰亂去了。

  新即位的宋欽宗也是個不中用的皇帝,幾次想棄東京南逃,多虧了抗戰派大臣李綱等的多方勸阻才被迫留下。李綱被封為“親征禦營使”,帶領東京軍民痛擊攻城的金兵。由於宋欽宗並沒有真正抗擊金兵的決心,北宋很快又去找金議和,被金索以500萬兩黃金,5000萬兩白銀等,並要求宋稱金國皇帝為伯父。宋欽宗不僅接受了金的要求,還聽信讒言罷免了李綱。

  消息一傳開,東京城內群情激憤。太學生陳東等上書皇帝要求罷免奸臣李邦彥,恢複李綱的官職,許多軍民前來聲援,還痛打了準備上朝的李邦彥。宋欽宗怕擴大事態,隻好恢複了李綱的官職。李綱複職後立刻下令痛擊金關,軍民們鬥誌昂揚地準備迎擊金兵的來犯。金感到形勢不利,撤退而走。

  金兵撤走後,南逃的宋徽宗又回到了東京,繼續他享樂無度的生活。李綱被排擠出京城,各地趕來的援軍也被朝廷遣散回原地。半年之後,金太宗再次集結大軍,南下侵略北宋。金兵仍分作兩路,攻城拔寨,分別渡過黃河,一起進逼東京。宋欽宗仍想和第一次一樣投降乞和,不作積極軍事準備,結果更便利了金兵的進攻。公元1126年底,金兵再次將東京團團圍住。

  這時東京城內還有7萬宋兵,但宋欽宗依舊沒有放棄求和的幻想。並且他不讓開封軍民應戰,反而任命一群市井無賴組成的所謂“神兵”守城。結果,這群烏合之眾一開城門出戰,就被金兵擊潰。金兵乘機登城,東京失守了。城破之後,東京軍民仍有和金兵展開巷戰,一拚到底的要求。但軟弱的宋欽宗卻派人前去金營求和。金兵首領宗翰、宗望說:“我們沒想滅掉宋朝,但要退兵,宋欽宗必須來商議割地之事。”

  宋欽宗竟然真的帶上幾個大臣,親赴金營,交上降表。他心裏想,隻要能退兵,什麽條件都可以答應。然而,金收了北宋降表後,並沒有撤兵的意思,這時才提出早已決定下來的要求:廢除欽宗帝號,另立宋國國君。宋欽宗這時才明白,金國要的不隻是金銀布帛,還要他北宋的江山!他失聲痛哭,後悔不該屈膝求和,將好端端的北宋拱手送與他人。

  東京完全置於異族的鐵蹄之下。金兵不斷進行大肆掠奪,北宋百姓生活在恐怖之中。東京城內的米一升暴漲至300線,許多人靠吃樹葉、野草求生。天氣又正值寒冬,凍死、餓死街頭的屍首比比皆是,無人收殮。北宋統治者的投降政策使國家蒙受滅頂之災,人民飽嚐欺淩之苦。

  公元1127年春天,金兵把宋徽宗、宋欽宗關押至金營。金太宗下令廢掉徽宗、欽宗二帝。隨後,徽宗、欽宗、太後、皇後、妃子、公主、駙馬、親王大臣等共3000多人被裝上囚車,運送回金國當奴隸。

  經曆了152年的北宋被金國滅亡了。這個事件發生在北宋靖康年間,因而在曆史上被稱為“靖康之恥”。宋徽宗、欽宗因為昏庸、軟弱和屈膝投降被後世人永遠地恥笑。徽宗和欽宗掠到金朝後,受盡屈辱,分別於1135年和1161年先後死於金朝。

  宗澤三呼“過河”

  北宋滅亡以後,原來留在相州的康王趙構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公元1127年五月,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康王趙構是宋徽宗的第9個兒子,他的年號為建炎,這就是宋高宗。這個偏安的宋王朝,後來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曆史上稱做南宋。

  宋高宗即位以後,在輿論的壓力下,不得不把李綱召回朝廷,擔任宰相。但是實際上他信任的卻是黃潛善和汪伯彥兩個親信。李綱提出許多抗金的主張。他跟宋高宗說:“要收複東京,非用宗澤不可。”

  宗澤是一位堅決抗金的將領。他自幼豪爽有大誌,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登進士第,曆任館陶尉、龍遊令、知掖縣和通判登州。北宋滅亡之前,宋欽宗曾經派他以少卿當和議使,到金京議和。宗澤跟人說:“我這次出使,不打算活著回來。如果金人肯退兵就好;要不然,我就跟他們爭到底。寧肯丟腦袋,也不讓國家蒙受恥辱。”

  宋欽宗一聽宗澤口氣那麽硬,怕他妨礙和談,就撤了他和議使的職務,派他到磁州去當地方官。

  金兵第二次攻打東京的時候,宗澤領兵打擊金兵,一連打了十三次勝仗,形勢很好。他寫信給當時的康王趙構,要求他召集各路將領,會師東京;又寫信給三個將領,要他們聯合行動,救援京城。那些將領卻不願出兵,宗澤沒辦法,隻好單獨帶兵作戰。有一次,他率領的宋軍遭到金軍的包圍,金軍的兵力比宋軍多十倍。宗澤對將士說:“今天進也是死,退也是死,我們一定要從死裏殺出一條生路來。”將士們受到他的激勵,以一當百,英勇作戰,果然殺退了金軍。敵軍陣亡數千人,被迫後撤了十餘裏。仗雖然打贏了,但金軍數倍於我的實力並未改變。倘若敵人再戰,那可就危險了。宗澤毫不遲疑,黃昏時便帶領部隊迅速轉移,安全撤出重圍。當天夜晚,金兵集台大批鐵騎向宗澤發動了突襲,但衝進他的駐地一看,方知是一座空營。自此以後,一提起宗澤,金人就害怕,再也不敢輕易同他交鋒了。

  宋高宗早就了解宗澤的勇敢,這次聽了李綱的推薦,就派宗澤為開封府知府。這時候,金兵雖然已經撤出開封,但是開封城經過兩次大戰,城牆全部被破壞了。金兵經常在靠近開封的黃河北岸活動。開封城裏人心惶惶,秩序很亂。

  宗澤在軍民中有很大的威望。他一到開封,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搶劫居民財物的,一律按軍法嚴辦。”命令剛發出去時,城裏仍舊發生了幾起搶劫案件。宗澤殺了幾個搶劫犯,秩序就漸漸安定了下來。河北人民忍受不了金兵的掠奪燒殺,紛紛組織義軍,打擊金軍。李綱竭力主張依靠義軍力量,組織新的抗金隊伍。宗澤到了開封之後,積極聯絡義軍。河北各地義軍聽到宗澤的威名,自願接受他的指揮。

  河東有個義軍首領王善聚集了七十萬人馬,想襲擊開封。宗澤得知這個消息,單身騎馬去見王善。他流著眼淚對王善說:“現在正是國家危急的時候,如果有像您這樣的幾個英雄,同心協力抗戰,金人還敢侵犯我們嗎?”王善被他說得流下了感動的眼淚,說:“願聽宗公指揮。”其他義軍像楊進、王再興、李貴、王大郎,都有人馬幾萬到幾十萬。宗澤也派人去聯係,說服他們團結一致,共同抗金。

  這樣一來,開封城的外圍防禦鞏固了,城裏人心安定,存糧充足,物價穩定,恢複了安定的局麵。但是,就在宗澤準備北上恢複中原的時刻,宋高宗和黃潛善、汪伯彥卻嫌南京不安全,準備繼續南逃。李綱因反對南逃,被宋高宗撤了職。宗澤十分焦急,親自渡過黃河,約河北各路義軍將領共同抗擊金兵。他在開封周圍,修築了二十四座堡壘,沿著黃河設立營寨,互相連接,密集得像魚鱗一樣,叫做“連珠寨”,加上河東、河北各地義軍民兵互相呼應,宋軍的防禦力量,越來越強了。

  宗澤一再上奏章,要求高宗回到開封,主持抗金。但是奏章到了黃潛善等人手裏,這批奸人竟取笑宗澤是個狂人,把他的奏章扣了下來。過了不久,宋高宗就從南京逃到揚州去了。沒有多久,金兵果然又大舉進攻宋王朝。金太宗派大將兀術(又叫宗弼)進攻開封,宗澤事先派部將分別駐守洛陽和鄭州。兀術帶兵接近開封的時候,宗澤派出幾千精兵,繞到敵人後方,截斷敵人退路,然後又和伏兵前後夾擊,把兀術打得狼狽逃走。

  在宗澤帶兵與全兵衝殺時,有一個叫李景良的將領因為戰敗逃跑了。後來,宗澤派兵捉拿到李景良,責備他說:“打仗失敗,本來可以原諒;現在你私自逃來,就是目中沒有主將了。”說完,下令把李景良推出斬首。

  有一位貪生怕死的將領郭振民向金軍投降之後,宗翰派了一名金將跟郭振民一起到開封,勸宗澤投降。宗澤在開封府大堂接見他們,對郭振民說:“你如果在陣上戰死,算得上一個忠義的鬼。現在你投降做了叛徒,居然還有什麽臉來見我!”說著,喝令兵士把郭振民也斬了。

  宗澤又回過頭對勸降的金將威嚴地說:“我守住這座城,早準備跟你們拚命。你是金朝將領,沒能耐在戰場上打仗,卻想用花言巧語來誘騙我!”金將嚇得麵無人色,隻聽得宗澤吆喝一聲,幾個兵士上來,把金將也拉下去殺了。

  宗澤一連殺了三人,表示了抗金的堅定決心,大大激勵了宋軍士氣。他號令嚴明,指揮靈活,接連多次打敗金兵,威名越來越大。金軍將士對宗澤又害怕,又欽佩,提到宗澤都把他稱做宗爺爺。宗澤依靠河北義軍,聚兵積糧,認為完全有力量收複中原,接連寫了二十幾道奏章,請高宗回到開封,但沒有回應。

  宗澤已經是快七十歲的老人了,朝廷敷衍了事,他焦灼得背上發毒瘡病倒了。部下一些將領去問候他,宗澤病已經很重。他張開眼睛激動地說:“我因為國仇不能報,心裏憂憤,才得了這個病。隻要你們努力殺敵,我死了也沒有遺憾了。”

  將領們聽了,個個感動得掉下熱淚。大夥離開的時候,隻聽得宗澤念著唐朝詩人杜甫的兩句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接著,又用足力氣,呼喊:“過河!過河!過河!”才闔上眼睛。時為建炎二年七月。開封軍民聽到宗澤去世的消息,沒有一個不傷心得痛哭流涕。

  宗澤去世後,宋朝派杜充做東京留守。杜充是個昏庸殘暴的人,一到開封,把宗澤的一切防守措施都廢除了。沒多久,中原地區又全都落在金軍手裏。

  八字軍奮起抗金

  公元1128年,金軍開始向南宋的江淮地區進攻,金太宗吳乞買還下令要捉拿趙構。這時候,宋高宗和奸臣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正在揚州尋歡作樂,一點都不管國家大事和人民的死活。

  在這個國家大亂的時候,有一些貪圖功利的人卻想乘機撈一把。山東的劉豫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想利用這個時候,把金國當作靠山,自己來做皇帝。

  劉豫本來是南宋的濟南知府,這時候,他就把濟南的宋將關勝殺掉,暗中投降了金國。他請求金國讓他做皇帝,答應要死心踏地地為金國服務。這很合金國的心意。就讓他在大名府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叫做大齊。這時正是1130年9月。南宋百姓知道劉豫投降了金國並做了大齊國的皇帝之後,非常痛恨他,罵他是賣國求榮的可恥漢奸。

  就在金軍入侵的時候,黃河南北的很多南宋的百姓都自動地組織成一支支的起義軍,在各地勇敢地打擊金軍。使金軍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抗擊金軍的著名將領李綱和宗澤都聯合起義軍一起和金軍打仗。他們發給起義軍錢和武器,還把起義軍編成正規軍。起義軍和南宋的官軍配合很好,一起打了很多勝仗。

  抗擊金軍的起義軍都是由各種各樣的人組成的,有農民、逃兵、小商人、小工匠、還有和尚和道士。因為金軍總是欺負他們,所以他們也起來反對金軍。這時候,參加起義軍的人很多很多。他們打仗很勇敢,金軍非常害怕。

  在眾多的起義軍當中,太行山的八字軍最厲害。他們的首領叫王彥。他很善長指揮戰鬥,曾經立過功勞。帶領一支幾千人的軍隊和金軍打仗作戰,取得了多次勝利。金軍對八字軍非常害怕。

  王彥領導的八字軍紀律嚴明,作戰很勇猛。戰士們的臉上都有這樣的八個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這八個字都是用針刺出來的,然後再塗上一種墨,就再也掉不了。它的意思是說戰士們要與金軍戰鬥到底。

  王彥很關心他的士兵,和他們同甘共苦。所以,士兵們都很愛戴他,願意和他在一起打金賊。八字軍的隊伍人數多,作戰又勇敢,所以金軍很怕他們。有一次,金軍的首領把他們的將領叫到一起,要他們去攻打王彥的八字軍,還要活捉王彥。將領們一聽,都嚇得趕快向首領求饒,說:“王都統的營地就像鐵一樣堅固,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攻破它,您就放了我們吧。”金軍的首領沒辦法,隻好另外派出一支很厲害的精銳騎兵,要想把八字軍運輸糧食的的通道切斷。王彥一聽到這個消息,就親自帶領起義軍去攔住金軍,很快就把他們殺得大敗。

  在汴京的宗澤,一聽說王彥打了個勝仗,就主動邀請他到汴京來,和他一起商量怎樣打敗金軍,宗澤還寫了一份奏書,向宋高宗匯報了王彥領導的八字軍打敗金軍的情況。他請求宋高宗召見王彥,還推薦他親自到汴京來指揮戰鬥。可是,對懼怕金軍的宋高宗這時候已派人去和談了。他沒有召見王彥,也不詢問黃河流域百姓抗金的情況,隻封給王彥一個沒有實權的空頭銜,叫禦營平寇統。王彥聽說禦營的頭領範瓊是個投降過金後的人,非常生氣。他假裝生病,請求回家養病。

  八字軍一直在太行山區和金軍作戰,使得金軍隻得留下大量的兵力和八字軍打仗。這樣,金軍就沒辦法全力向南麵進攻,他們也就沒辦法把南宋消滅掉。

  後來,有個叫張浚的大將軍讓王彥做了他的軍隊的前軍統製。王彥就把太行山的八字軍的一些人帶到四川和陝西地區,去和金軍打仗。這樣,八字軍就分別在東西兩個地方和金軍打仗了。

  和八字軍一起抗擊金軍的起義軍,還有紅巾軍、五馬山義軍和梁山泊水軍等,他們也很勇敢。紅巾軍的戰士頭上都包著一塊紅布,所以叫紅巾軍。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和敵人分開。紅巾軍打仗很英勇。有一回,紅巾軍偷偷地去攻打金軍的大寨,差點把金軍的左副元帥宗翰活捉回來。從這以後,金軍也很害怕紅巾軍。他們出動大軍去攻打紅巾軍,但都沒法把紅巾軍的主力消滅掉。

  當各地起義軍都在和金軍打仗的時候,宋高宗趙構卻和一幫奸臣逃到南方去了。他們在南方尋歡作樂,一點都不把國家的事情放在心上。

  嶽飛抗金報國

  在南宋風起雲湧的抗金鬥爭中,嶽飛和他的“嶽家軍”戰績特別突出。“嶽家軍”是一支紀律嚴明,能征善戰,深受百姓愛戴的抗金軍隊。

  嶽飛(1103~1142),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嶽飛生活的年代是在北宋被金所滅,南宋守著半壁河山不斷受到金國侵犯的時期,嶽飛把他短短的一生,都獻給了抗金鬥爭。

  嶽飛字鵬舉,出生在相州湯陰(今河南省北部)一個以務農為業的家庭。少年嶽飛雖沉默少言,但誌向遠大。他隨義父周同學習武藝,研讀兵書。因為刻苦勤奮,很快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本領。

  公元1122年,19歲的嶽飛懷著他的少年壯誌投軍,當了一名敢死戰士。他在隊伍中初顯身手,做了小軍官,還參加過決定北宋命運的太原保衛戰。隨後,嶽飛還鄉看望母親。嶽母是一個性格堅強,深明大義的女性。她鼓勵嶽飛不要牽掛家裏,要為了那些死難的鄉親去前線抗擊金兵。嶽飛在家中逗留了一段時間,便從此踏上了報國的征程。臨行前,嶽母在嶽飛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嶽飛先後投靠過河北招撫使張所,張所部將有王彥,東京留守老將宗澤等。嶽飛參加了河北西線作戰,曾在胙(音zuò)城、汜水大破敵軍,擊退過夥同金兀術南侵的宋叛將李成。嶽飛跟隨宗澤時所受的教誨,對他日後的治軍起了一定的影響。

  公元1129年,金軍舉兵南侵。宋軍丟失了江北的大片領土。金兵隨後分東、西兩路大舉過江。嶽飛在被動的局麵下孤軍奮戰,退守鍾山後以寡敵眾,斃敵數以千計。這是嶽飛在江南抗擊金兵的開端。金兵渡江後占據了建康,嶽飛領兵繼續戰鬥,自成一軍,從此開始了獨當一麵的抗金活動。

  嶽飛獨自領兵後,首先取得的一次大勝利就是在牛頭山(今南京市南)設伏,大破從臨安回撤的金兀術,收複了建康,迫使金兵北退。至此,嶽飛聲望與日俱增,並被朝廷授予通、泰鎮撫使之職,地位陡然提高。

  從公元1130年至1133年,嶽飛的部隊愈戰愈勇,捷報頻傳,戰鬥實力不斷增加。嶽飛的名字在百姓中已廣為傳頌。由於在南方抗金的功勞顯赫,高宗召見了嶽飛,並親筆手書“精忠嶽飛”四字,加授他為鎮南軍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製置使,後改神武後軍統製。至此,嶽飛已從一個普通的將領升為一個抗金大將,統領4萬人的軍隊,號稱“嶽家軍”。

  公元1134年,金與其設立的傀儡政權偽齊共同南下。宋高宗與大臣們對是否北伐猶豫不決。嶽飛主動請戰,得準。這年4月19日,嶽飛第一次率軍揮師北伐,從武昌渡江,進軍郢州。北伐是嶽飛和將士們多年的願望。嶽飛麵對滔滔江麵動情地說:“這次如果不能打勝仗,我決不再渡回江南去!”全軍將士聽了群情激昂。威猛擅戰的嶽家軍一舉攻下郢州,又乘勢收複襄陽、鄧州和唐州。嶽飛率軍繼續擴大結果,一年多以後,收複了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的廣大地區。這是南宋立國以來第一次取得局部反攻的勝利。

  公元1136年,嶽飛第二次北伐,攻下虢州,獲糧10萬石,降金兵數萬。進而嶽家軍在唐州大敗偽齊的部隊,直奔蔡州境內,離東京已經不遠了。嶽飛躊躇滿誌著籌劃收複北宋故都,他對將士們說:“總有一天,我要直抵黃龍,與諸君痛飲!”。

  北伐戰局對南宋十分有利,但高宗卻在這時下詔,不許嶽飛率兵繼續北進。公元1137年,金國向南宋誘降。高宗本來就隻想保住自己手中的半壁河山,立刻答複說隻要金兵許和,一切條件皆可接受。並任命秦檜作右相,準備向金投降。秦檜是南宋有名的賣國求榮的奸臣,他上台後,便開始謀劃除掉嶽飛的陰謀。

  嶽飛數見高宗,請求不要與金議和,再商北伐之策,並說:“金人不可信,通過與金和好來保全南宋是靠不住的。”可是,嶽飛的進諫不僅沒得到支持,還使宋高宗從此記恨於他。公元1139年,宋金達成議和。嶽飛看著自己出生入死收複的河南等地又落入了金人手中,不禁痛苦地仰天長歎。

  公元1140年,金統治集團發生內訌。兀術執政後,破壞議和,集金國全部兵力向南宋撲來。宋高宗隻得派嶽飛統兵迎敵。宋、金之間在郾城展開了空前的激戰。兀術的部隊中有一隊士兵個個身穿重甲,看上去如鐵塔一般,稱“鐵浮圖(鐵塔)”。左右兩隊騎兵,三人一聯,稱“拐子馬”。兀術指揮著“鐵浮圖”、“拐子馬”向嶽家軍撲來。嶽飛命令將士手持長斧上砍敵兵,下斬馬足,頓時打亂了金兵陣勢。嶽家軍將領嶽雲、楊再興等衝入敵陣欲捉兀術。兀術拍馬而逃,待回頭看時,自己多年訓練的“鐵浮圖”、“拐子馬”已潰不成軍,死傷慘重,不禁痛哭流涕。金兀術製止不住敗退的兵士,他一邊逃,一邊不由地感歎道:“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嶽飛乘勝進軍朱仙鎮,距東京隻有45裏。就在這勝利指日可待的時候,高宗卻在秦檜的指使之下,連下12道金牌,令嶽飛撤兵。在兀術密信的指使下,秦檜和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上殺害了嶽飛父子和張憲。同時韓世宗也被罷職免官,含恨離朝。嶽飛父子死後,嶽家軍不久就解散了,抗金力量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嶽飛為恢複中原,抵抗外族侵略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鼓舞著後世之人。杭州嶽飛墓永遠受到追慕和憑吊嶽飛而修建的,而跪在墓前的秦檜夫婦隻能永遭世人的唾棄。

  女詞人李清照

  金兵南下的殘暴掠奪及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許多家庭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也有同樣的悲苦遭遇。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曆城(今山東濟南)人,我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個文學家,在宋徽宗時期做過著作佐郎等官,因為為人正直,又是蘇軾的學生,受到蔡京的打擊。李清照從小受父親的熏陶,十分愛好文學,喜歡吟詩作畫,特別在作詞方麵,有很高的造詣。十八歲那年,她與太學士趙明誠結了婚。夫妻倆誌同道合,除都能詩善文外,還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銅器和石碑上鐫刻的文字書畫)。這些文物既是我國古代的精湛藝術,又保存著豐富的曆史材料。

  趙、李兩家雖然都擔任不小的官職,但不是豪富人家,沒有多餘的錢讓他們購買文物。這並不影響他們對金石的追求。每逢初一月半,趙明誠請假回家,就拿了些衣服到當鋪裏去押半吊錢,到大相國寺去。大相國寺是東京最大的佛寺,那裏經常舉行廟會,在廟會上,擺滿著各種商品,也有賣書籍、古玩和碑貼字畫的。趙明誠在那裏,看到中意的碑文字畫,就買下來。回到家裏,和李清照一起細細整理、欣賞。夫妻倆把這件事當作他們生活上的最大樂趣。

  過了兩年,趙明誠當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幾乎全花在購買金石圖書上,他的父親有一些親戚朋友在國家的藏書閣裏工作,那裏有許多外麵沒有流傳的古書刻本,趙明誠通過這些親友,千方百計把它們借來摹寫。這樣日積月累,他們家收藏的金石書畫越來越多。李清照建立了書庫大櫥,編好目錄整理好。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努力,趙明誠完成了一部記載古代曆史文物的著作,叫《金石錄》。

  在國家動蕩的年代,要埋頭整理文物已經不可能了。東京被金兵攻陷的時候,李清照和趙明誠還在淄州(在今山東省)。不久,風聲越來越緊,李清照跟著趙明誠到了建康。夫妻倆把最名貴的金石圖書,隨身帶走了十五件。後來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幾間文物,竟被戰火燒成一堆灰燼。

  到了建康以後,趙明誠接到詔令,被派到湖州當知府,那時候,兵荒馬亂,李清照不可能跟他上任。臨走時候,李清照問丈夫說:“萬一金人再打過來,我該怎麽辦?”趙明誠堅定地說:“瞧著辦吧。實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棄了;再不行,把書畫古器丟了;但是有幾件珍貴的古代禮器,你可一定得親自保護好,要看作自己的生命一樣。”

  想不到趙明誠這一去,就得了一場瘧疾死去了。李清照失去了丈夫,她非常傷心。但是最要緊的還是繼承丈夫的遺誌,把文物保護好。趙明誠有個妹婿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那時候李清照身邊還有圖書二萬卷,金石刻本二千卷,就托人帶到洪州。沒有多久,金兵打到洪州,這些文物又不知去向。

  趙明誠病重的時候,有個名叫張飛卿的學士來看望他,隨身帶著一個玉壺。李清照是善於鑒別文物的人,一眼就看出那玉壺並不真是玉製的,而是一種玉石製品。後來,張飛卿把那個壺帶走了。趙明誠死後,有人捕風捉影說趙明誠把名貴文物送給了金朝人。這種謠言使李清照大為冤屈,她想找朝廷申訴,但是宋高宗的小朝廷已經逃之夭夭了。

  李清照為了逃難,到處奔走。到她在有固定居所的時候,她身邊的文物散失的散失,被偷的被偷,隻剩下一些殘簡零篇了。

  國家山河的破碎,珍貴文物的散失,對李清照的打擊實在太大了。她把國破家亡的痛苦寫成了許多詩詞,她的詞在藝術上有很高成就,有的還富有愛國精神。她在一首詩裏表達了她對南宋統治者渡江南逃的不滿。詩中說: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現存的作品有詞78首、詩15首,她在文學史的地位與南宋詞人辛棄疾齊名。

  黃天蕩大捷

  宋高宗和黃潛善、王伯彥軍投降派不僅不讓李綱、宗澤等人領導南宋官軍抗擊金軍,他們也不讓各地的起義軍和金軍打仗。並強迫他們解散。這樣,由於南宋投降派的破壞,起義軍一個個地失敗了。宋高宗軍投降派的這些行為,使金軍很高興。公元1129年,金國軍隊在兀術的帶領下大舉向南宋襲來。高宗聽到金國已大兵壓境的消息,急忙從建康跑到鎮江,又從鎮江逃到常州,最後,來到杭州。

  南宋小朝廷出逃之前,著名抗金將領韓世忠曾極力諫阻,說“國家已失兩河、山東,如果再放棄江淮地區,哪裏還有存身之地呢?”韓世忠等抗戰派將領的話沒能改變高宗逃跑的主意,但是卻迫使高宗被迫下令做出一些防禦準備。隻是防禦活動準備得太倉促了,又逢金國南侵初期士氣正銳,南宋的守軍一與金兵交戰便接連吃敗仗,沿江防線很快崩潰。

  江南戰場的金兵分作兩路南下,準備渡江。西路金兵由黃州渡江,江東宣撫使劉光世望風而逃。金兵順利進入江西、湖南、湖北,橫行幾千裏,如入無人之境。東路是兀術親率的主力軍,由建康府西南的馬家渡過江,並占領建康。

  高宗聽到消息,又慌忙從杭州逃到越州,從越州逃到明州,從明州逃到定海,然後乘船在大海上漂泊。南宋小朝廷哪還有顏麵可言。金兵對退避逃跑的南宋政權窮追不舍,先後占領杭州、明州,直奔高宗而去。

  金軍在進兵過程中一路燒殺掠搶,使江淮一帶這個宋朝最富庶的穀倉遭受無情的戰火,損失極其慘重。

  金兀術的軍隊自渡江以後遇到愛國將士和人民大眾的抵抗,逐漸成了強弩之末。兀術怕出現意想不到的局麵,遂決定揮師北撤。嶽飛、韓世忠等此時開始布兵設伏,準備阻擊金兵,予敵人以重創。其間,發生了韓世忠和他的夫人梁紅玉共同指揮下的赫赫有名的黃天蕩大戰。

  韓世忠,字良臣,綏德(今陝西延安)人。他18歲從軍,氣力過人,英勇擅戰,在戰鬥中屢建戰功,曾受封武勝昭慶軍節度使。他的夫人梁紅玉,是個女中豪傑,通曉兵書武藝,能夠協助韓世忠指揮軍隊,共同作戰。

  韓世忠聽說金兀術北撤的消息以後,開始思索戰鬥計劃,截擊金兵。當時,韓世忠手中部隊不過8000餘人,不能硬拚,隻可巧戰。韓世忠冥思苦想之後,心中生出一條妙計。他把軍隊分作三部分,一部分進駐青龍鎮(今江蘇青浦縣北),一部分進駐江灣(今江蘇寶山縣南江灣鎮),一部分進駐海口。其實,這是一個虛設的布置,韓世忠的策略是誘惑金兀術,逼其從鎮江撤退,然後調集自己的軍隊至鎮江,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阻擊。

  公元1130年元宵節,韓世忠得知金兵已到,命令手下張燈結彩,慶祝元宵,以麻痹敵人。同時,不動聲色地將主力部隊轉移到鎮江,在那裏設下天羅地網。

  兀術聽了探子的報告,果然中計。他決定從鎮江渡江北上。一方麵,他不想讓處在急於撤退時的己方軍隊與宋兵過多糾纏,所以取道鎮江,以為那裏沒有韓世忠的部隊。另一方麵,他手握10萬重兵,想即便碰上韓世忠的區區8000軍隊取勝也不在話下,輕敵思想十分嚴重。

  金兵大隊人馬上了船,來到鎮江境內。兀術出船一看,猛吃一驚:江麵上到處是韓世忠的戰船,船上旌旗密布。但一想到對方兵士數目與自己相差懸殊,兀術又很快穩住情緒。他下令金兵開船衝過去。可不料韓世忠早已將戰船層層排開,萬箭齊發。金兀術看到一時無法衝破宋兵防線,自己反而一下子損失了不少兵將,便下令收兵。兀術隻想盡快撤兵,他修書給韓世忠,願留下掠奪來的金銀財寶,讓韓世忠放他過江,遭到嚴詞拒絕。金兀術隻得與對手議下交戰日期。韓世宗和夫人梁紅玉商議後,聽取了梁紅玉的建議,把金軍引到黃天蕩予以殲滅。

  第二天,宋金雙方如約在江上對陣。隨著“咚咚”的戰鼓,宋軍箭矢疾飛,無數金兵中箭落水。宋兵又把點著的火把扔將過去,許多金船冒起了濃煙。金兀術見此狀,已無心戀戰,慌忙之中向一條岔河駛去。他哪裏知道,這條路是韓世忠和梁紅玉特意為他留的,岔河後麵,就是黃天蕩。

  金兀術領兵進了黃天蕩,以為找到了逃路,拚命向更深處開船駛去。但船駛了一段時間,金兀術一看周圍地形才如夢方醒,大呼上當。原來,這黃天蕩是個斷頭港,形狀如梨一般,那條岔河是進出黃天蕩的唯一通道。韓世忠、梁紅玉此時早已率軍把岔河堵得嚴嚴實實,金兀術這回是插翅難逃了。

  金兀術無奈當中,再派人到宋軍中求和,說隻要放金兵一條生路,多少財寶都樂意奉獻。韓世忠聽了一聲冷笑,他對使者說:“回去告訴你的主帥,金兵侵犯中原,毀我江山。放你們過去,隻有兩個條件:一還我徽、欽二帝,二還我中原疆土。否則,從我這裏,你們休想過江!”。

  金兀術聽說之後很沮喪。他身邊的謀士出了一個主意,用重金懸賞當地村民,說不定還能找到出黃天蕩的方法。金兵悄悄派人潛上岸,帶著財寶向附近村民求計。萬萬沒想到,村民之中真有一個卑鄙小人,為了錢財向金兵獻計:“黃天蕩還有一條小岔河,隻因日久淤塞,早已廢棄。如果將其淤泥挖開,可以出去。”

  金兀術大喜過望,用錢打發走獻計之人,隨即令士兵連夜暗中開通那條舊的河道。就這樣,被困黃天蕩48天,傷亡慘重的金兀術之軍逃了出去。韓世忠本想困死金兀術,沒想到功虧一簣,後悔莫及。

  黃天蕩一戰,韓世忠以8000兵士重創金兀術10萬大軍,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扭轉了南宋一味逃竄的頹勢,意義非同尋常。梁紅玉在戰鬥中擂鼓戰金兵,巾幗不讓須眉,成為我國古代女將的一個代表人物。梁紅玉的故事後來被改編成戲曲,多年來盛演不衰,她的英勇抗敵的精神更是被後人敬仰。黃天蕩一戰後,韓世忠又接連在幾次戰役中擊敗金軍。之後,韓世忠駐軍楚州十餘年,金人不敢南犯,但他手下的軍隊,其實僅隻有三萬人。

  韓世忠後來官拜樞密使、福國公。他為人憨厚正直,嶽飛遭冤枉,被捕入獄,朝廷大臣無一人敢於出來替他辯白,惟獨韓世忠曾親自質問過秦檜。韓世忠一生久經戰場,曾多次負傷,十個手指頭僅保全下了四個完整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