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五帝的傳說

  五帝有五說

  ①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②宓戲(伏羲)、神農、黃帝、堯、舜。

  ③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

  ④少昊、顓頊、帝嚳、堯、舜。

  ⑤以黃帝、少昊、顓頊、嚳、堯。

  其中第三種說法最為流行,意指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的天神,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

  另一種解釋為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五位聖王,以第一與第四種說法較為常見。

  秦國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位五帝。按呂不韋十二紀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時和五行之神。黃帝居中,具土德;太皞(hao)居東方,具木德,主春,亦稱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稱炎帝;少昊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稱白帝;顓頊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稱黑帝(《呂氏春秋召類》)

  為什麽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5000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還處於氏族社會階段。那時各部落作為圖騰來崇拜的都是凶猛的動物。夏是中原地區一個較大的部落,蛇是他們的崇拜對象。後來,許多部落都懾於夏的威力,被迫屈服了。於是夏將其他部落的圖騰也吸收過來。這樣夏部落的蛇就長出來了角、鬃、爪子和腳,經過曆史的演變,就逐漸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龍的樣子了。

  數千年的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曆程中,龍的形象不斷為人們所肯定和完善。皇帝作為世俗社會的最高統治者,也希望能借助“龍”來鞏固統治,因此號稱“真命天子”;老百姓將龍作為自己民族的象征,盼望它能呼風喚雨,給大家帶來風調雨順的年景和幸福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成了權力的象征,成了炎黃子孫自尊、自強、自信、自豪的象征,成了中華民族信仰和凝聚力的象征。

  陝西藍田人的發現

  “藍田人”是繼“北京人”之後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又一直立人化石,因發現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的藍田縣而得名。

  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古人員到藍田縣野外考察,在藍田縣西北13公裏的泄湖鎮陳家窩村附近發現了一個完整的老年女性下頜骨,這引起了古生物家的關注。1964年,賈蘭坡又在藍田縣城東北18公裏處的秦嶺北麓公王嶺村發現一個人頭骨化石。經鑒定,公王嶺的人頭骨化石和陳家窩發現的人下頜骨化石同屬一個類型,因此,根據國際慣例,就以藍田所發現的猿人化石命名為“藍田人”。

  在陳家窩除發現一個下頜骨外,還發現有屬於它的13顆牙齒、一件打製較精細的小型砍砸器以及石片和石核等。另外,在此處還采集到大型砍砸器、小型刮削器、石核和有使用痕跡的石片等,製作粗糙。在公王嶺除發現人頭骨化石外,也發現有刮削器、石片和石核等。同時還采集到大尖狀器、多邊或單邊砍砸器、刮削器等10多件石器及在地表采集的石製品50多件。

  從藍田人下頜骨、頭蓋骨和牙齒的標本看,藍田人頭骨的形態既與北京人有相似之處,又在一係列特征上表現得比北京人原始。藍田人的眉間部突出,眶上圓枕比北京人粗大且外側比北京人更向外延伸。藍田人生活的時期處在一個間冰期,當時的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森林茂密,到處是一派亞熱帶風光。在藍田由於沒有發現天然的洞穴,因此推測藍田直立人白天在森林和草原上狩獵、采集,晚上居住在樹上,以保全生命。

  藍田人的發現,對研究藍田地區新生代的構造運動、地層地貌、沉積環境及古人類進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雲南元謀人的發現

  “元謀人”指的是中國西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它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直立人,是在1965年5月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在雲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附近發現的。這裏地處元謀盆地邊緣,盆地內露出一套厚達695米的河湖相沉積,從下到上分為4段28層。元謀人牙發現於第4段第22層中。此後,又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掘出少量石製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元謀人的地質時代屬早更新世,據古地磁斷代分析距今170萬年。

  元謀人化石包括兩枚上內側門齒,一左一右,屬於同一成年人個體。齒冠保存完整,齒根末梢殘缺,表麵有碎小裂紋,裂紋中填有褐色黏土。這兩枚牙齒很粗壯,唇麵比較平坦,舌麵的模式非常複雜,具有明顯的原始性質,被命名為“元謀直立人”,俗稱“元謀人”。

  這兩顆牙齒與北京猿人的門齒相比較,有許多性質是相近的,但也有所不同。據專家對目前現有材料對比研究,認為“元謀人”上中門齒基本上是直立人型的,是我國南方迄今發現的早期直立人的代表,考慮到他們的生存年代比“北京人”早,其形態上與“北京人”的不同之處,反映了他們的原始性和可能具有從纖細南猿向直立人過渡的特點。

  197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雲南省博物館、元謀縣文化館等單位,對元謀人化石產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工作。先後出土的石製品共7件,人工痕跡清楚。原料為脈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們和人牙化石雖不居於同一水平麵上,但層位大致相同,距離又不遠,應是元謀人製作和使用的。所發現的炭屑多摻雜在黏土和粉砂質黏土中,少量在礫石凸鏡體裏。炭屑大致分為三層,每層間距30~50厘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動物化石伴生。最大的炭屑直徑可達15毫米,小的為1毫米左右。在4厘米×3厘米的平麵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達16粒之多。此外還發現兩塊黑色的骨頭,經鑒定可能是被燒過的。專家認為,這些是當時人類用火的痕跡。這一發現,和在距今約180萬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發現的燒骨,如確係人工用火證據,則把人類用火的曆史大大提前了。

  與元謀人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泥河灣劍齒虎、雲南馬、爪蹄獸、中國犀、山西軸鹿等29種,絕種動物幾乎占100%,其中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占38.8%,這表明元謀人的生存時代不會晚於早更新世。有專家根據動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認為當時的自然環境呈森林草原景觀,氣候比現在涼爽。關於元謀人的“絕對”年代問題,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用古地磁方法測定,為距今約10萬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根據古地磁分析和對比,認為是164萬年。但也有專家認為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為距今60萬~50萬年或更晚一些。元謀人的發現揭開了中國古人類史上嶄新的一頁。

  周口店和“北京人”

  “北京人”指的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周口店遺址中所發現的距今70萬~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化石。周口店遺址位於北京西南郊50多公裏的龍骨山上,早在19世紀末德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施洛塞爾就在此地發現了一顆古人類的牙齒化石。1918年,在中國政府內任礦政顧問的瑞典地質和考古學家安特生來到周口店,並找到了一處含有動物化石的地層堆積。1927年,由中國地質調查所組織,在瑞典古脊椎動物學家B·布林和中國地質學家李捷的主持下,開始對周口店遺址進行大規模的係統發掘,並發現了一顆牙齒化石。經加拿大籍解剖學家步達生鑒定,這是一種過去從不為人所知的古人類牙齒化石,他將這種古人命名為“北京中國人”,後來美國古生物學家葛利普將其簡稱為“北京人”。1928年,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和考古學家裴文中加入了周口店遺址的發掘。在經曆了幾百個艱辛的日夜後,裴文中終於在1929年12月2日發現了第一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這個發現震動了世界。“北京人”以及由“北京人”留下的大量石器和用火痕跡,使人類進化的序列得到了肯定,為從猿到人的偉大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1936年,賈蘭坡又連續發現了兩個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周口店的所有發掘被迫中止。1941年,保存在北京協和醫院的“北京人”化石標本被美國人秘密運出北京,但這些標本在運輸途中卻全部神秘失蹤,留下了一個曠世之謎,至今未解。

  1949年,新中國的考古工作者重新開始了對周口店遺址的發掘,並重新獲得了大約屬於40多個個體的“北京人”化石。同時,還出土了10萬件石器,包括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錘等多種類型。另外,在遺址上還發現了大量的骨器、角器和豐富的人類用火遺跡,使之成為世界上研究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的最豐富和最係統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我們知道,“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以前,他們的體質特征介於猿人和現代人之間,同時具有現代蒙古人種的特征,在人類的進化序列中屬於直立人。

  周口店遺址和“北京人”的發現是一座紀念碑,它記錄了人類在東方大陸的起源,記錄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和晚期人類的生活,以及從直立人到晚期智人的人類進化過程,其意義深遠。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春秋時期周天子大權旁落,各諸侯國實力越來越強,其中較大的諸侯國強迫弱國臣服,並互相爭奪,形成了諸侯爭霸的局麵。先後成為霸主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曆史上稱為“春秋五霸”。

  齊桓公繼位後任用管仲為相,實力越來越強。他多次召集諸侯開會,威信越來越高,在公元前679年成為霸主。齊桓公死後,齊國因為內亂而力量削弱,宋襄公趁勢而起,企圖充當霸主。但宋國國力並不強盛,所以其難以與齊國相比。晉文公曾在國外長期流亡,飽經磨煉。他繼位後努力發展生產,使政治清明、百姓安定,同時又注意與各國的關係。公元前633年晉國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霸主。秦國在今陝西一帶,經過多年的發展,力量逐漸增強。秦穆公先向東方發展,後敗於晉國,於是轉而向西,稱霸於西部。楚莊王在位時國力也非常強盛,與晉國作戰而大勝,後又攻宋,成為中原霸主。

  經過春秋時期的兼並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7個國家實力最強,被稱作“戰國七雄”。戰國初期,韓、趙、魏3家曾一度結成聯盟,齊、秦、楚等大國難以抵抗。但很快聯盟破裂,同時齊、秦等國也逐漸強大起來。公元前354年魏國攻打趙國,齊國援助而大獲全勝,這即是有名的“圍魏救趙”。後魏國攻韓國,孫臏又指揮齊軍用減灶之法大勝,即著名的馬陵之戰。戰國後期,在秦趙長平之戰後,秦國越來越強,其他6國都已經衰弱,無力單獨抵抗秦國。最初他們想聯合起來,同力抗秦,但秦國經常離間各國的關係,使六國常難以形成合力,甚至他們各自還親近秦國。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戰略,先滅韓國,然後集中兵力趁趙國遭災之時滅了趙國。接著消滅燕軍的大部,繼而滅魏國。進攻楚國的時候,秦國開始並不順利,後多虧老將王翦方將楚滅亡。後秦又征服齊國,最終統一了天下。

  戰國四大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嚐君、平原君

  戰國時期有四位出類拔萃的人物,被稱為“戰國四大公子”,即楚國春申君黃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齊國孟嚐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

  楚國的春申君最初因為知識淵博、口才出眾而為楚頃襄王賞識,被封為左徒。當時秦國強盛,不斷進攻楚國,占領了不少地方。春申君見形勢不妙,就出使秦國遊說秦昭王,指出天下隻有秦、楚兩國最強,若秦、楚相爭猶如二虎相鬥,反而使別國得利。秦王認為有理,就撤回了軍隊。後來楚國太子到秦國作為人質,春申君隨行,幾年後用計使太子逃回了楚國,太子即位後對春申君十分信任,長達20餘年。後春申君娶趙人李園之妹為妻。李園之妹有身孕後,被獻給楚王,生子被立為太子。李園本為小人,得勢後更加野心勃勃。春申君因為有實權,竟被李園派人刺死。

  魏國的信陵君為人禮賢下士,不管對方地位尊卑,都以禮相交。不少名士都不遠千裏來投奔信陵君,如侯嬴、朱亥等都是足智多謀之士。齊楚兩國相約攻魏,魏國向秦國求援,秦國果然發兵。但魏王因此就準備親秦而伐韓。信陵君則指出秦乃虎狼之國,假如親秦伐韓則魏國也會有危險。後來曆史的發展果然如他所料。秦國攻趙,趙魏唇齒相依,就向魏國求救。但魏王畏秦,不願出兵。信陵君則竊取兵符,發兵救趙,客觀上維護了魏國的利益。信陵君曾居趙國10年,秦國遂不敢進犯趙國而攻魏。後信陵君返回,統領5國之兵大破秦軍,威震天下。但功高震主,魏王並不信任信陵君。他為了避禍,就日日沉迷於酒色之中,很快就逝世了。

  齊國的孟嚐君少年時即深謀遠慮,名聲遠播。秦昭王聽說他為賢士,使人求見卻不得。後孟嚐君不得已而入秦,秦王欲使他為相,遭拒絕後被強留。孟嚐君依靠門客的“雞鳴狗盜”之法脫身,封為齊相,因名高其主、權力過大而被廢。這時孟嚐君的門客出謀劃策,“狡兔三窟”,終於使他恢複了地位。齊緡王三十八年,齊滅宋,又一次準備廢除孟嚐君。孟嚐君隻好來到魏國,擔任魏相,並聯合秦、趙、燕等國大破齊國,占領齊國多座城池。後來齊襄王立國,懼怕孟嚐君,重新寵信於他。孟嚐君死後,他的後代們爭搶地位,齊國和魏國乘虛而入,滅了他的九族。

  平原君趙勝在趙國的諸公子中最喜賓客,門人有數千人。秦國攻趙,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向魏國求援,獲得救兵。但是救兵未至而邯鄲危在旦夕。眼看就要城破國亡,平原君聽從謀士的意見,盡散個人之家財,招募不惜性命的勇士3000人,將秦兵擊退15公裏,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不過在四公子當中平原君是才能較為平庸的一個。毛遂曾在他門下三年,如無“毛遂自薦”,他都不知其人有過人之才幹,可見他不能識人。又,秦曾進攻韓的上黨,上黨守將無力抵禦,就準備將城池獻給趙國。趙王十分高興,征詢平原君的意見,平原君就積極主張接受。趙受韓地,結果惹怒了秦國,遭受了很大災難。平原君服侍幾代君主,後無疾而終。

  秦始皇名稱的由來

  按《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政滅六國之後,告訴丞相、禦史大夫、廷尉等:“寡人以眇眇之身,與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因為戰國時期,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後來就覺得“王”的名號已不夠特殊,於是秦昭襄王約齊泯王共同稱帝,以秦為西帝,齊為東帝。後來又有以秦為西帝,趙為中帝,燕為北帝的活動,但是為時甚短。“帝”字原來是指天帝、上帝,為宇宙萬物的主宰,具有對神格。“皇”字原義為光輝、美麗、偉大的意思。大臣們商議的結果,建議秦王嬴政“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製”,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秦王政決定去“泰”著“皇”,釆上古“帝”的位號,號曰“皇帝”。這就是皇帝名號的開始,也是《史記》所記載皇帝名稱的由來。另一種說法則見於《資治通鑒》卷七: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並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

  秦始皇按照“官僚體製”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他發明了“皇帝”這一稱謂,自稱“始皇帝”,希望他的帝國能夠一係萬世永遠傳承下去。他的這個“創舉”對中國的曆史進程影響至深,這個以“皇帝”為文化符號的封建專製政治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清帝國的覆滅才告結束。

  秦始皇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統製思想文化而采取的兩項重大措施。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把以前分的諸國改為郡縣。博士淳於越反對封建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郡縣製,建議依據古製,封子弟功臣以為枝輔。丞相李斯為杜絕“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的現象,提出建議,除秦國的史書、博士官收藏的圖書和百姓家收藏的醫藥、卜筮、種樹等書外,凡列國史記、百姓私藏的《詩》、《書》和百家語等均限期交出焚燒。禁止私人辦學等。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焚書。

  秦統一六國後的第二年,為秦始皇尋覓長生不老仙藥的方士侯生、盧生,因難以再繼續行騙,便以始皇貪於權勢,以為之求仙藥為由,相約逃亡。秦始皇聞訊大怒,認為儒生多以妖言惑亂黔首,於是下令禦史案問諸生,受株連的儒生達460餘人,全被活埋於鹹陽。焚書坑儒暴露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兵馬俑是如何轟動世界的

  秦始皇陵兵馬俑以其宏大的規模和豐富的文物而轟動世界,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74年3月29日,臨潼縣晏寨鄉西楊村農民楊誌發在打機井時,刨出一塊兵馬俑的陶片,接著又挖出了許多陶俑殘片、銅鏃、銅弩機和磚等。隨後,秦始皇陵秦俑坑考古發掘隊迅速組建並開始發掘。1978年,國家撥巨款建起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隨葬陶兵馬俑的地下坑道建築,目前共見有4個隨葬坑。1號坑平麵呈長方形,麵積達14260平方米;2號坑在1號坑東北側,平麵呈曲尺形;3號坑在1號坑西北部,平麵呈凹字形;4號坑位於2、3號坑之間,未完成而廢棄。俑坑的構築方法大致相同,都是土木混合結構。1號坑部分發掘,東西向11個過洞,四邊各五個門道,推測坑內兵馬俑6000件左右。以步兵為主,長方形軍陣。2號坑是由弩兵、騎兵、戰車和徒卒混編的曲尺陣。由四部分組成,四部分既獨立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大方陣。3號坑由車馬房、南廂房、北廂房組成。3號坑是整個軍陣的統帥部,作為古代軍陣指揮部完整的實物資料,這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唯一一例。兵馬俑坑內發現了數以萬計的青銅兵器,種類齊全,工藝精湛。尤其是青銅劍表麵經過鉻鹽氧化處理,可以防鏽抗腐蝕。

  最早去西天取經的人是玄奘嗎

  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法師西行印度,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取經回國,為弘揚中國的佛教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此而名揚華夏。玄奘其人其事,由於《西遊記》的廣泛流傳而家喻戶曉,許多人誤把玄奘當作去印度取經的第一人。其實,早於玄奘法師228年前,東晉高僧法顯大師就為尋求佛教戒律而西遊印度,法顯大師應是中國曆史上有明確文字記載的赴印度取經第一人。

  法顯(334~420年)俗姓龔,是平陽武陽(今山西 襄垣)人。法顯家中本有兄弟四人,但三個哥哥都在童年夭亡,父母擔心他也會夭折,便在他3歲時送他進佛寺度為沙彌,20歲時受大戒。史稱他“誌行明敏,儀軌整肅”,是晉代高僧。法顯還是一位大旅行家、翻譯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和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65歲高齡的法顯慨歎佛教傳入中土後佛法戒律殘缺,於是“欲令戒律流通漢地”,矢誌西求法,遂與慧景、道整、慧應、慧嵬4人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北線親往天竺(今印度)取經求律,瞻仰佛跡。次年,他們到達張掖(今甘肅張掖),遇到了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5人,組成了10人的“巡禮團”,後來,又增加了一個慧達,總共11個人。“巡禮團”西進至敦煌,得到太守李浩的資助,西出陽關渡“沙河”(即白龍堆大沙漠)。穿過茫茫戈壁,法顯一行又經停鄯善、於闐等西域小國西行,翻越蔥嶺,於402年進入北天竺,後遍曆西、中、東天竺,巡禮佛教故跡。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法顯走到了佛教極其興盛的達摩竭提國巴連弗邑。他在這裏學習梵書梵語,抄寫經律,收集了《摩訶僧祗律》、《薩婆多哥鈔》、《雜阿毗曇心律》、《方等般泥洹經》、《摩訶僧祗阿毗曇》等多部佛教經典。法顯一行在巴連弗邑一共住了3年,道整十分仰慕此間佛門有沙門法則和眾僧威儀,追歎故鄉僧律殘缺,發誓留住這裏不回國了,而法顯卻一心想著要將戒律傳回祖國,便一個人繼續旅行。他周遊了南天竺和東天竺,又在恒河三角洲的多摩梨帝國(印度泰姆魯克)寫經畫(佛)像,住了兩年。東晉義熙五年(409年),法顯離開多摩梨,搭乘商船,縱渡孟加拉灣,去到了獅子國(今斯裏蘭卡)。他在獅子國住在王城的無畏山精舍,求得了《彌沙塞律》、《長阿含》、《雜阿含》以及《雜藏》等四部經典。至此,法顯身入異域已經12年了。

  東晉義熙八年(412年)陰曆八月底,法顯搭乘兩條由大秦(東羅馬帝國)回國的中國大商船,與400餘名乘客同舟蹈海東歸故國。他們回國的目的地是中國著名的港口廣州,船上攜帶了自斯裏蘭卡經馬六甲海峽到廣州航行的50天的口糧和淡水。兩天後,船遇大風,迷失了航向。在海上漂流了105天,到了南海的“耶提婆國”(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在此居住了5個月後,法顯一行啟程西歸。船行一個月後,突遇“黑風暴雨”。商船主認為此行諸多不順的原因是由於船上搭乘了和尚,硬要將法顯推入海中。幸而多位乘客挺身而出,法顯才免於一死。經過兩個多月的漂流,船上糧食、淡水耗盡,船又向西北航行12天,於東晉義熙九年(413年)五月十三日到達青州長廣郡牢山(今山東省即墨縣)南岸。

  從前和法顯一同西行求法的先後10人,其間或半途折回,或客死他鄉,或久留異邦不還,隻有法顯一人最終回到了祖國。法顯回國後,受佛教淨土宗創始人、廬山東林寺高僧慧遠之邀,南下東晉都城建康(今南京)從事佛經的翻譯工作,直至逝世。卒時86歲,一說82歲。他在臨終前的7年多時間裏,一直緊張艱苦地進行著翻譯經典的工作,共譯出了經典6部63卷,計1萬多言。他翻譯的《摩訶僧祗律》,也叫做《大眾律》,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對後世的中國佛教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抓緊譯經的同時,法顯還將自己西行取經的見聞寫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國記》。《佛國記》全文9500多字,別名有《法顯行傳》、《高僧法顯傳》、《曆遊天竺紀傳》、《佛遊天竺記》等。這部書在世界學術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一部傳記文學的傑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曆史文獻,是研究當時西域和印度曆史的極重要的史料,也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史料。

  法顯以年過花甲的高齡,完成了穿行亞洲大陸又經南洋海路歸國的大旅行的驚人壯舉,以及他留下的傑作《佛國記》,不僅在佛教界受到稱譽,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學者的高度評價。唐代名僧義淨曾說過:“自古神州之地,輕生殉法之賓,(法)顯法師則他辟荒途,(玄)奘法師乃中開正路。”近代學者梁啟超也曾說道:“法顯橫雪山而入天竺,齎佛典多種以歸,著《佛國記》,我國人之至印度者,此為第一。”斯裏蘭卡史學家尼古拉斯·沙勒則說:“人們知道訪問過印度尼西亞的中國人的第一個名字是法顯。”日本學者足立喜六把《佛國記》譽為西域探險家及印度佛跡調查者的指南。印度學者恩·克·辛哈等人也稱讚說:“中國的旅行家,如法顯和玄奘,給我們留下有關印度的寶貴記載。”

  中國古代唯一的女皇

  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九月九日,都城長安大明宮含元殿鍾磬齊鳴,百官拜舞,一位頭戴冕旒身穿黃袍的婦女宣布改國號為周,改年號為天授,自稱“聖神皇帝”。她就是中國古代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公元624~公元705年)。

  武則天是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父親曾經做過木材商人,後來追隨李淵反隋,是唐朝的新貴族。武則天長得杏眼桃腮,十分美麗,14歲便被唐太宗選進宮中為才人,賜號武媚。唐太宗去世後,武則天同其他妃嬪一起到感業寺出家為尼。

  公元649年,太子李治(唐高宗)繼位,他將武則天召回皇宮,立為妃子,大加寵愛。六年以後,武則天被立為皇後。唐高宗多病,委托武則天處理朝政。武則天喜讀文史,有權謀,漸漸大權獨攬,與高宗並稱“二聖”。她廢掉太子李弘、李賢。高宗死後,她又廢掉唐中宗李顯,立年幼的睿宗李旦,自己控製了國家大權。武則天以女主的身份臨朝,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遭到各個方麵的反對,被指斥為“牝雞司晨”。徐敬業、駱賓王等人在揚州地區起兵討伐,唐朝皇室成員李貞、李衝父子發動武裝反抗,都被她一一粉碎。她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親自在殿廷上主持考試,采取措施提高考試舉人的地位,並且開設了武舉科目,發展了科舉製度。經她的努力,朝廷上聚集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宰相有狄仁傑、姚崇、張柬之等人,邊將有唐休景、婁師德、郭元振等人。武則天很重視農業生產,下令編寫農書《兆人本業記》,推廣和改進農業技術。同時,她注意興修水利,在陝西、四川、青海、內蒙古等地區修建了很多閘、壩、溝渠。她規定:凡田地開墾多,百姓家有餘糧的州縣,給予地方官獎勵和升遷;凡治理不善,百姓流移的州縣,地方官要受處罰。武則天從32歲以皇後身份參政到82歲,一共執政50年。在她執政期間,國家經濟穩步發展,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做了準備。

  武則天在掌權時期做了一些對國家有利的事,但也任用酷吏,屢興大獄,宗室、朝臣被牽連冤殺者不少。她在初期能夠聽取不同意見,勵精圖治,在晚年卻豪奢專斷,弊政較多。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乘武則天患重病期間發動政變,恢複唐國號,尊她為“則天大聖皇帝”。她就在這年冬天去世。

  成吉思汗的版圖

  成吉思汗(1162~1227年),名鐵木真,姓孛兒隻斤,乞顏氏。著名的軍事統帥,蒙古汗國的建立者,元代追上廟號太祖。其父也速該在鐵木真還是少年的時候,被塔塔兒人毒死,後來,也速該的遺孀月倫帶著鐵木真和他的幾個弟弟過著艱難的生活。少年時期的艱險經曆,培養了鐵木真堅毅勇敢的素質和強壯的體魄。後來,鐵木真投靠當時實際控製蒙古的劄木合,隨他遊牧。期間開始籠絡人心,招徠人馬,最後脫離劄木合,建立起了自己的斡魯朵。1189年,他被部分奴隸主推選為蒙古部的首領。其時,蒙古部的奴隸主互相傾軋、極端腐朽。鐵木真利用奴隸和自由民的力量,不斷與之鬥爭,經過16年的征戰,兼並了塔塔兒、克烈、乃蠻等部落,統一了蒙古草原。

  1206年,由蒙古各部在斡難河畔(今鄂嫩河,在蒙古東北邊境)召開忽裏勒台(首領會議),鐵木真被推為全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成吉思汗即位後,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政治、軍事製度,並開始憑借強大的騎兵力量,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他利用金對蒙古施行民族壓迫政策激發蒙古人民的反金情緒,發動了反金戰爭。為了免受西夏牽製,在攻金之前,先對西夏三次用兵,迫使西夏降服。1211~1214年蒙古軍大舉攻金,“凡破九十餘郡”,並占據金中都城(今北京)。由於金的頑強抵抗,蒙古軍暫時停止攻金,轉而西征。1219年,成吉思汗大舉西征,降維吾爾、西遼(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塔裏木河流域一帶),滅花剌子模(今裏海東、鹹海西、錫爾河南)、亞速(今裏海西、黑海北)、康裏(今裏海東北),伐欽察(今裏海西、黑海北)及斡羅斯(即俄羅斯,今伏爾加河以西、莫斯科、基輔一帶)等國。占領了今中亞直到歐洲東部和今伊朗北部地區,建立起橫跨亞歐的蒙古大汗國。

  經過多年的征戰,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個以和林(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南)為中心的、橫跨歐亞大陸的世界版圖最大的大汗國。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成吉思汗的版圖相當於3000萬平方公裏,是現在中國版圖的3倍之多。著名學者巴托爾德說:“成吉思汗帝國的建立從某一點上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事件,把遠東和前亞的文明國統一在一個王朝的政權下是空前絕後的。”因此,成吉思汗以“世界征服者”稱號被載入史冊。

  孝莊皇後

  孝莊皇後是清朝一位傑出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她的一生先後經曆了4個朝代,輔佐兩位幼年皇帝一統江山。她卒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享年75歲。

  孝莊有從政的能力,也經常向順治、康熙麵授機宜,出謀劃策,但她從不過多出麵參政。據記載,康熙年幼主政,安徽桐城一名叫周南的秀才,千裏迢迢來京城,上書朝廷,敬請孝莊太皇太後“垂簾聽政”,但孝莊婉言拒絕。作為母親、祖母,孝莊投入更多的是對兩位皇帝品行的教育。如康熙有吸大煙的惡習,後來孝莊曉之於理,好言勸告,硬是讓當上皇帝的康熙把大煙戒掉。孝莊一生節儉,在宮中經常身體力行倡廉拒侈。有史料記載,清朝初期,由於戰事頻繁,國庫空虛,孝莊就把後宮節省出的錢財和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犒賞將士。每有自然災害,她在宮裏帶頭捐錢捐物給災區。順治、康熙父子都對她十分孝敬,每及孝莊生日,必大擺筵宴,隆重慶賀。孝莊感到如此奢侈必將造成不良影響,便堅決下令停辦宴席。孝莊的言傳身教,對順治、康熙影響都很大。

  孝莊是一位非凡的蒙古族女性,她13歲進宮,62年間輔佐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三朝皇帝主政,為清初國家的統一和政權的鞏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她的孫子康熙曾這樣評價她:“設無祖母太皇太後,斷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康熙和乾隆各當了多少年皇帝

  清聖祖康熙是清朝入主中原後的第二代皇帝,他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8歲時即位,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四大臣共同輔政,並於康熙六年(1667年)親政。康熙八年,年僅16歲的康熙暗結內大臣索額圖等人智捕鼇拜,奪回大權。之後宣布永停圈地,準許壯丁“出旗為民”,又獎勵墾荒,益錢免糧,任用靳輔、陳潢治理黃河,規定“額外添丁,永不加賦”;設立南書房掌票擬諭旨,加強皇權;又平定三藩之亂;派兵攻入台灣;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鞏固了國家統一;又巡行東北,兩次發起雅克薩反擊戰,沉重打擊沙俄勢力侵略,派索額圖、佟國綱赴尼布楚與沙俄談判邊境問題,行前確定黑龍江流域的廣大領土“皆我所屬之地,不可棄之於俄羅斯”的原則,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界,使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得到鞏固發展。康熙一生苦研儒學,表倡程朱理學、開博學鴻儒科,設館纂修《明史》,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但同時他屢興文字獄,殘酷鎮壓反清思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死於暢春園,葬於清東陵之景陵。享年69歲,在位61年,廟號清聖祖。

  清高宗乾隆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即位,時年25歲。乾隆在位60年,在祖父康熙,父皇雍正兩朝的基礎上,奮發有為,勤於政事,政治上,繼續平定國內叛亂,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並大力整頓吏治。在經濟上,減免賦稅,興修水利,屯田墾荒。在文化上提倡漢學,編纂大量圖書。在他統治期間,我國是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頂峰。乾隆在位60年後,自動讓位給兒子嘉慶,自稱太上皇,但仍舊主持朝政,一直到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死於養心殿為止,實際掌權統治中國達63年又4個月,不僅是曆代封建帝王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同時也是歲數最大的一位,卒年89歲。死後葬入清東陵的裕陵,廟號高宗。

  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所謂的《穿鼻草約》公然侵犯中國主權,清政府對它加以否認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奇怪的是,當義律把條約草案傳送到英國,英國內閣會議也拒絕批準,這又是什麽緣故呢?原來,英國資產階級對武力侵華蓄謀已久,早在發動鴉片戰爭之前,已就如何攫奪在華政治、經濟權益作了精心策劃。而義律送上《穿鼻草約》在內容上遠未達到他們的要求,這使得欲壑難填的英國政府十分不滿。於是,他們召回義律,改派在印度幹了40年侵略活動的璞鼎查為全權公使,發動更大規模的侵華戰爭。這一次,巴麥尊以強硬口吻命令璞鼎查,不達目的,不得罷手。如果清政府對英國提出的一切要求不能完全依允,就決不能停止軍事行動。

  公元1841年8月,戰火在中國沿海再次點燃。英軍步步北上,先後攻陷福建鼓浪嶼、廈門,浙江定海、寧波,竄犯台灣。道光皇帝急派另一皇侄奕經趕赴浙江抵抗。然而,驕奢無度、毫不知兵的奕經在戰場上的表現與奕山如出一轍,一戰即潰。道光皇帝束手無策,又一次從抵抗轉向投降,派人去與英軍交涉和談。

  弱者的乞和隻能助長侵略者的氣焰。璞鼎查對清政府的談判請求置之不理,隻是按既定方針將戰爭矛頭指向中國的長江中下遊——南京。他們深知,這裏是中國最富裕的經濟區,南京控製著長江、運河兩大水道,江南的漕米、稅銀都要匯集南京再轉送北京。如果占領南京,就等於扼住了清王朝的咽喉。

  公元1842年6月,英軍侵入長江。8月,英國戰艦列隊駛入南京江麵。麵對城下耀武揚威的炮口,清政府徹底屈服了。8月29日,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恥辱的日子,欽差大臣耆英、伊裏布和兩江總督牛鑒等人代表清政府在英艦“康華麗”號上接受英國侵略者的全部條件,與英方代表璞鼎查簽訂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又稱《江寧條約》)。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朝統治者為了享受豪華奢侈的生活在北京西郊建造的皇家夏宮。它是勞動人民用了100多年的時間,花費了無數的心血和汗水才建成的。它的建築可說是中西合璧:既有壯麗的宮殿,又有秀美的園林。宮內藏有無數的珍寶與藝術品。但是,公元1860年10月,它卻遭到了英法聯軍的搶劫。搶劫之後,這些侵略者又將它付之一炬。

  公元1856年,英國與法國分別借口“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向中國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公元1857年,英法聯軍占領了廣州。公元1858年5月,他們又北上天津,侵占了大沽炮台。急於息戰的清朝統治者,被迫在6月分別與俄、美、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一年以後中國和英、法之間交換《天津條約》文本的時候,英、法兩國軍隊再次北上。他們拒絕了清政府規定的由北塘進京的路線而去進攻大沽,被駐守大沽的清軍給予堅決的回擊。8月,英法聯軍再次進攻大沽得手後,立即進逼通州。在通州,他們與中方的談判破裂。10月5日,英法聯軍借口中方扣押了他們的人開始進攻北京城。清軍在侵略者麵前兵敗如山倒,侵略者更加有恃無恐。10月6日,他們闖進了圓明園這座藝術宮殿。

  麵對無數的珍奇財寶,他們一個個都驚呆了。英、法軍官率先搶劫,然後又縱兵自由掠奪。

  參加搶劫圓明園的每一個士兵口袋裏有了2萬、3萬、4萬甚至100萬法郎。劫後的圓明園,已經麵目全非,能拿走的東西都被侵略者拿走了,拿不動的都被侵略者毀掉了。為了掩蓋英法軍人的罪惡行徑,侵略者在6日和8日兩次焚燒了圓明園,大火延續了幾個日夜。

  中國各朝代名稱的由來

  我國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確立國號(朝代名稱)。國號就是一個國家的稱號。《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稱是由什麽決定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封號、爵位;源於創建者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係;寓意吉祥。

  具體說: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曆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

  商: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穀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城長安,後期都城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取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曆史上又稱“曹魏”。

  蜀: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其政權幫稱“蜀”。曆史上也稱“蜀漢”。漢指東漢的繼續。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遊一帶,曆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隋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改為遼是因居於遼河上遊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因其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借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複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在宋時女真人受製於契丹人,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而為之。

  中國曆史上發生的大事

  朝代事件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7世紀約公元前21世紀禹傳子啟夏朝建立

  商

  約公元前17世紀~約公元前11世紀約公元前17世紀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元年我國曆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戰國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變法

  朝代事件

  秦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確立郡縣製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鹹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

  西漢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5年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17~18年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

  25年到220年

  25年東漢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官渡之戰

  208年赤壁之戰

  三國

  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國建立

  221年蜀國建立

  222年吳國建立

  263年魏滅蜀

  265年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

  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晉滅吳

  316年匈奴兵攻占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

  317年到420年

  317年東晉建立

  383年淝水之戰

  南北朝

  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開始

  485年北魏實行均田製

  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

  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結束

  589年隋統一南北方南朝結束

  605年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隋末農民戰爭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朝代事件

  唐

  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鬆讚幹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以渤海為號

  同一時期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並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亂

  780年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

  907年到960年

  907年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

  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麵

  1005年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王安石變法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滅遼

  南宋

  1127年到1279年

  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蒙古滅西夏

  1234年蒙古滅金

  元

  1206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元滅南宋

  1351年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朝代事件

  明

  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盟軍攻占大都元亡

  明初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581年實行一條鞭法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占北京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

  1616年到1840年

  1644年清軍入關

  1662年鄭成功收複台灣

  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5~1686年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昭莫多戰役

  1727年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18世紀中期維吾爾貴族大和卓、小和卓發動叛亂

  1771年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皇帝的年號

  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領大軍巡視邊防,見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於是登上泰山祭告天地,並且頒布詔書,將該年定為元封元年。元封即是最早的年號。以後曆代皇帝既用幹支紀年,又各定有年號。最後一個則是清朝末代皇帝的宣統年號。自漢武帝到宣統皇帝溥儀,曆朝曆代包括農民起義、地方政權、少數民族政權,共出現過820餘個年號。

  新皇帝即位之後,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有的皇帝從不更換年號,如唐太宗一直用貞觀。不過年號定了之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有的則更換較多,幾年換一次,甚至一年要換幾次。如漢武帝在位54年,共用過11個年號;武則天年號更多,在位21年,共用過17個年號。改元除了新帝登基的時候,一般是在有天瑞或者天災的時候。如漢宣帝時,因為發生地震,他頒昭書表明自己有罪,得罪了上天,並於次年改元地節。後來因為有甘露降於都城,又改元甘露。明清兩代一般隻用一個年號,如洪武、嘉靖、永樂、康熙、雍正、乾隆、道光、鹹豐等等,所以明清的皇帝可以稱呼年號,這已經成為習慣叫法。

  皇帝死後的兩種稱號

  皇帝死後,除了有諡號,還有廟號和陵寢號。

  所謂廟號,是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追尊的名號,以某祖或某宗來稱呼。廟號始於殷代,如殷王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等。從漢代開始,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比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他的子嗣則一般稱“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等。不過也有例外。元代既稱成吉思汗為太祖,又稱忽必烈為世祖。明代朱棣不是開國皇帝,廟號為明成祖。清代順治皇帝也不是開國皇帝,廟號卻為清世祖,而康熙皇帝的廟號為聖祖。清末光緒帝的廟號為德宗,這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廟號。一般來說一個皇帝隻有一個廟號,但也有特殊情況,如漢代劉邦有高祖、太祖兩個廟號,明代朱由檢有毅宗、懷宗和思宗三個廟號。另外,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比如,漢代皇帝劉盈、劉啟,唐代武則天就無廟號。

  皇帝死後安葬的地方叫做陵寢。開國皇帝的陵寢號一般稱為長陵,以後皇帝的陵寢號則要根據皇帝的是非功過、生平事跡等來定,比如茂、義、康、顯節、高平等。也有以陵寢所在的地方來命名的,比如漢文帝的霸陵、魏文帝的首陽陵、孫權的蔣陵等,不過這不多見。

  古代的監獄

  中國古代的監獄名稱繁多,在夏朝的時候稱圜土,在商朝時叫做圜土、囹圄,在周朝叫做嘉石、司空、圜土、囹圄等,在秦朝時,中央一級的稱做廷尉獄,地方一級的叫做郡、縣獄。漢代以後多叫做“獄”,明朝開始稱“監”,到了清朝,才開始用“監獄”這個合稱。在夏朝的時候,圜土就是監獄,是人犯待訊、待質和待決的臨時關押場所。到了商朝,繼續沿用了監獄製度,此時的監獄已經遍布各地。在秦朝的時候,有了嚴格周密的監獄管理製度。監獄分為關押未決犯和已決犯兩種。在管理方麵,除了專門的獄吏看管犯人外,還讓輕刑囚徒監管重刑囚徒。囚徒的衣著要統一,有的還要戴刑具,外出服役時有許多限製性的規定。在生活管理和勞動管理方麵都有了較為詳細的規定。等級特權製度在監獄管理上有充分的體現,由於身份地位的不同,在監管對待方麵有嚴格的區別。到了唐朝,監獄製度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監獄組織係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完備的體係,各級關押不同的罪犯。宋朝的監獄製度基本沿用唐朝的製度但又有變化。一是大理寺獄的存續不穩定,後來由宋哲宗穩定下來;二是禦史台獄的地位得到提升;三是地方監獄增多。明朝的監獄組織自中央到地方已經係統化。中央監獄有刑部監獄、督察院監獄、軍事監獄、詔獄等;地方上省、府、州、縣都設有監獄,管理監獄的是各級的長官。清朝的監獄體製基本同明朝,總管監獄的是刑部下麵的提牢廳。清朝除中央、地方係統設置監獄外,還設有多種特殊監獄。各級司獄官和行政兼職管獄官相結合,形成了嚴密的監獄管理係統。

  古人避諱的規則

  古人在寫文章或說話時,不直接寫出或講出君主或尊長的名字,甚至連同音的字也不提到,以表示尊敬之情,這叫做避諱。皇帝為天下至尊,他的名字天下人都要避諱。另外父母長輩的名字後代要避諱,老師的名字學生要避諱,上司的名字下屬要避諱。

  唐宋時期避諱製度最為嚴格,元代因為統治者的名字為蒙古語的音譯,不講究避諱。明代重新恢複,清朝剛建時則無此風,康熙皇帝之後又開始避諱。不過明清兩代並不避同音字的諱。

  古代避諱主要有缺筆避諱、同義字或同音字避諱、完全避諱等多種形式。缺筆避諱是將要避諱的字少寫一筆。人的名字有多個字組成,所以,哪個字少寫有明確的規定,而且,哪個筆畫少寫也不是隨意的。同義字避諱是指把需要避諱的字改為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字。如秦始皇名政,秦代就用“端”代替“正”,把正月改為端月。漢光武帝名秀,就將秀才改為茂才。同音字避諱是指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來替代避諱的字。如元明時期的趙元,因為明代開國皇帝名朱元璋,所以他就改名為趙原。完全避諱就是將避諱的字跳過,不讀不寫。

  另外,避諱的形式還有拆字,就是將避諱字拆開來,隻用其中的一部分。還可以在原來字的基礎上構成新字。如孔子名丘,於是古人就在需要用丘字的時候改為邱字。

  古人的謙稱有哪些

  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體現於生活的方方麵麵,在稱呼上也是如此。古人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對自己一般要用謙稱。

  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使用謙稱。《老子》說:“王侯自稱孤、寡、不穀。”“孤”和“寡”是少的意思,在這裏表示自己德行淺薄。“穀”是善的意思,不穀就是說不善。一般人稱呼自己,有愚、鄙、敝、卑等。“愚”意思是說自己比較笨,“鄙”是說自己粗鄙淺薄,“敝”指自己或己物較差,“卑”則指自己地位低下。另外,“竊”有私下、私自的意思,表示有所冒犯、唐突。“臣”指對方地位高而自己身份卑微。“仆”是奴仆的意思,表示自己願為對方效勞。“牛馬走”的意思就更加明白,是說自己願意像牛馬一樣為人奔走。

  人須敬重長輩,但若對他人提起自己的家人時則須用謙稱,常用“家”、“舍”等謙詞。如自己的父親,要稱家父、家君、家嚴;母親要稱家母、家慈。其他長者也須如此,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等。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則要稱舍弟、舍妹。對自己的妻子古代多用謙稱,如內人、內子、拙荊、賤內等。如今則是用愛人、太太、夫人等平稱了。

  古時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表示自己是晚生後輩。有時又稱自己不才、不佞、不肖,這是說自己才疏學淺。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意指自己地位較低。其他謙稱有在下、小子、小可,等等。

  古人的尊稱

  對己用謙稱,對人則要用表示尊敬的稱呼,這叫做尊稱,也叫做敬稱。

  古代稱呼身份高貴者的敬稱很多。對皇帝,有萬歲、聖上、聖駕、天子、陛下等。對皇子、親王稱殿下,對將軍稱麾下。對使節稱節下,對三公、郡守等稱閣下。

  “令”為美好的意思,稱呼別人的親戚時一般要在稱謂前加上此字。如稱對方父親為令尊、稱對方母親為令堂,稱對方的哥哥為令兄,稱對方的伯父為令伯,稱對方的叔父為令叔,稱對方的兒子為令郎,稱對方的女兒為令愛。

  有時也用“尊”字,如稱對方父親為尊上、尊公、尊君,稱對方母親為尊堂。

  “賢”一般用於稱呼平輩或晚輩,如稱對方為賢家,稱對方兒子為賢郎等。

  古人稱呼比自己年長的平輩為“仁兄”,此“仁”字也是尊稱。

  古時候有“先父”、“先慈”等說法,此處“先”字表示已經逝世,用來稱呼地位尊貴或者年長的人。類似的稱呼有先帝,指已經駕崩的皇帝;有先賢,指已死去的有名望的人。

  古代的一些爵稱隨著曆史的發展會轉化成敬稱。比如“君”,原來指天子、諸侯,後來則變成了用途很廣的敬稱。對父親可以稱為家君,妻子對丈夫可以稱為夫君。對別人稱為“某某君”,也是表示尊敬。再如“卿”,原來是官職名,後來也被用作尊稱。

  名字和別號

  今天人們一般隻有姓和名,而古人則既有姓和名,又有字,還有別號。

  名是人的代表符號,在出生時由長輩所取。無論名好還是壞,個人是否滿意,都不能更改。古代規定男子20歲、女子15歲為成年,此時要取字。字或者由自己取,或者由別人送。古時一般隻有士大夫和知識分子才有字,而地位低下者隻有名無字。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中說:“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字與名二者關係密切,字往往是名的解釋或補充。

  字與名之間的關係有三種。第一,名與字的意義相同或相近。比如漢代人班固字孟堅,唐代詩人李白字太白。第二,名和字的意義相反或相對。比如唐人韓愈字退之,宋人晏殊,字同叔。“愈”與“退”、“殊”與“同”意義就相反。第三,名與字的意義相關。如孟子名軻,字子輿,“軻”與“輿”都是車子的一部分。

  別號又簡稱號,是於本人名、字以外,別取一個稱號,故謂之別號。別號不受家族行輩的限製,取起來比較自由,能夠反映出個人的誌趣。從晉代開始一些文人開始給自己取號,唐宋以後文人取號的越來越多。到了明清用號就更為普遍,一些皇帝也有別號,如清乾隆皇帝號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古人有的以地名為號,如宋代詩人黃庭堅號山穀道人,是因為他曾在安徽替山縣山穀寺讀書。有的以室名為號,南宋詩人辛棄疾在江西修建了稼軒,所以他號稼軒居士。有的將自己的字拆開了取號,如南宋人鄭思肖,亡國後號木穴國人,“木穴”二字合起來就是“宋”,表明了對宋朝的忠貞。其他還有以自己的愛好、誌向為號,等等。

  古人的號多少不一,一般隻有一個,也有的人有多個號,如清初畫家朱耷有雪個、個山、傳綮、人屋、驢屋、八大山人等別號;清代作家曹雪芹有雪芹、芹圃、匠溪等別號。

  我國究竟有多少個姓

  中國姓氏眾多,《百家姓》中雖然收了400多個,但距離中國姓氏的總數相差甚遠。1978年,有關部門通過戶籍部門和郵電部門對一些大城市的漢字姓氏的情況進行了普查,統計出2587個姓氏。1984年,閻福卿的《中國姓氏匯編》一書收集單姓、複姓共計5730個。1996年,袁義達、杜若甫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的姓氏多達11929個,其中單字姓5313個,雙字姓4311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71個,五字姓8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1個。近些年的研究對此又有突破,發現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其中包括曆代中國少數民族的漢譯姓氏。隨著曆史的變遷,許多姓氏已經無人再繼續使用,已成為曆史的一部分了。

  在中國的姓氏中,有的姓氏所屬的人口很多,有的姓氏所屬的人口較少,分布並不均勻。據中國科學院的研究,現在有100個常見的姓氏集中了全國人口的87%。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等19個姓最為常見,分別占全國人口的1%以上。其中李、王、張等3個姓,分別占總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總人口達到2.7億,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

  姓的地區性分布

  中國的姓氏並不是隨機分布的,而是有一定的規律性。據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袁義達研究,中國的同姓人群在地區分布是不均衡的,在北方地區,以王姓為第一大姓,約占人口的9.9%,其次為李、張、劉等姓;而在南方地區,則以陳姓為第一大姓,大約占人口的10.6%,其次為李、黃、林、張等姓;在南北過渡型的長江流域地區,李姓則是第一大姓,大約占人口的7%,其次為王、張、陳、劉等姓。另外,在中國每一個省區中,都有一些姓的出現頻率遠遠高於其他省份,比如廣東的梁姓和羅姓,廣西的梁姓和陸姓,福建的鄭姓,台灣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蘇的徐姓和朱姓,浙江的毛姓和沈姓,江西的胡姓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譚姓,四川的何姓和鄧姓,貴州的吳姓,雲南的楊姓,河南的程姓,甘肅的高姓,寧夏的萬姓,陝西的薛姓,青海的鮑姓,新疆的馬姓,山東的孔姓,山西的董姓和郭姓,內蒙古的潘姓,東北三省的於姓。

  姓和氏有什麽區別

  今日說到姓和氏,人們往往將它們作為一個概念。但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有著嚴格的區分,並不能混淆。

  姓源自於母係社會。中國最早的姓,大都是“女”字旁,如:薑、姚、姬、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薑、姚、姬等,就連“姓”字本身也是由“女”、“生”二字合成的。姓的起源比較早,是氏族的族號,形成後也相當的穩定。

  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係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是由姓所衍生出來的,這隻能在父權家長製確立時才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薑姓”時,就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按母係來看,一姓姬,一姓薑;按父係來看,一“氏”軒轅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章澤
4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