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4章 澹台滅明

  澹台滅明(前522—?),姓澹台,名滅明,字子羽春秋末年魯國人。其年齡,《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少孔子三十九歲”,《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說“少孔子四十九歲”。有人據子遊的年齡小孔子45歲和子遊曾對子羽作過的評價來推斷,認為其年齡以小孔子49歲為宜。其籍貫雖沒有直接的文獻記載,但可從其他材料作出推斷:《論語·雍也》篇記載,子遊做武城宰時,發現澹台子羽有才並向孔子推薦;《左傳·哀公八年》說澹台滅明的父親與武城長官交情甚厚。因而子羽籍貫當屬魯國武城(今山東平邑縣南)。據澹台子羽之父與武城宰有很好的交情來看,子羽家庭並非一般平民之家,應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在子遊向孔子推薦後,子羽才拜學孔子,是孔子晚年弟子。《論語·雍也》篇惟一記載到澹台子羽:“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嚐至於堰之室也”,說明子遊很欣賞子羽,稱讚他走路不插小道,不是公事從不到子遊屋裏來。由此可見,澹台子羽是一個不貪近利,注重自身修養的人。從非公事不到子遊屋裏去來看,澹台子羽得到子遊的信任尊重,井被委以職事,為人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不借重權勢謀取私利。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引楊氏雲:“為政以才為先,故孔子以得人為問,如滅明者,觀其二事之少,而其正大之情可見矣。後世有不由徑者,人必以為遷,不至其室者,人必以為簡。非孔氏之德,其孰能知而取之於”即是說,為政以得才為首務,所以孔子以是否得到人才來問子遊的為政情況。像澹台滅明這樣的人,觀察到他“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至於室“兩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他為人的光明正大。後世有的像子羽那樣行為的人,人們必定認為他遷腐可笑而且怠慢無禮。不具備像孔子德才的人,是不能發現這種人的價值的。”

  朱熹進而倡導人們持身應“以滅明為法”潔身自好關子澹台滅明的容貌與才品,史籍記載截然矛盾。《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說:“有君子之姿,孔子嚐以容貌望其才。其才不充孔子之望。”《子僻見》篇也說:“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勝其貌。”是說澹台子羽相貌堂堂,但才能菲薄,不能與長相相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則說他“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才薄。既以受業,退而修行,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司馬遷說他形相醜陋,孔子先以貌取人,後才發現此人相貌雖醜,但才品俱佳,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為政良才。從上文所述子羽確有相當才品來看,司馬遷所記當更接近事實後來,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澹台子羽“南遊至江,從弟子三百人,沒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孔子聞之,日: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說明諳台子羽從先生學成後,南遊江楚,廣泛招徒授學,名聲顯赫。孔子聽說,深感從前以貌取人很不妥當,自責“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去世後,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尹此時“澹台子羽居楚”(《史記·儒林列傳》)繼續在楚國授徒講學,為孔子學術思想南播江南起了很大作用。澹台滅明雖形相欠佳,但未因此自慚形穢,而是嚴於修身,潔身自好,持政廉潔。死後受到後人的推祟。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澹台子羽受到皇帝的祭祀,此後,曆代封祭不斷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封澹台滅明為“江伯”。宋真宗大中樣符二年,又封為“金鄉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