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韓信是謀反死的嗎

  中國曆史的天窗韓信是淮陰人,就是現在江蘇省淮安市。他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經常東一口西一口的在鄰居家混飯吃,時間長了,鄰居們都有些厭煩,慢慢的就不再接濟他,韓信自己無田無地,又沒有過活的本事,隻好跑到當地的一個亭長家裏繼續蹭飯,這位亭長和韓信原本有些交情,又見他可憐,於是在開始的時候還是盡心竭力的招待他,可是幾個月一過,亭長吝嗇的妻子首先對韓信受不了了,於是便有意把每天吃飯的時間提前,結果等韓信踏著飯點來到時候已經沒飯可吃了。韓信是個聰明人,看到這種情形,馬上意識到亭長夫婦的想法,所以以後就不再去亭長家中討食了。

  為了生活下去,韓信又到當地的淮水釣魚,但是水平有限,魚兒常年不上鉤,搞的韓信常常隻能拿著釣竿餓肚子,這時,有一位靠洗衣為生的老太太看韓信實在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菜分給他吃,一連幾十天,每天如此,韓信於是深受感動,向這個老太太表示:“我一定要重重報答您”。可是老太太卻嚴肅地告訴他說:“你是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誰還希望你報答我!”這些話讓韓信深感慚愧,於是立誌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由於生長在秦朝末年,正是兵戈四起的年代,為了能夠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抱負,韓信在讀書的同時也練些武藝,以期望將來可以以此從軍拜將。雖然韓信武藝比較平常,可是出於練武的習慣,所以韓信在上街時也常常身配寶劍,沒想到這也引起淮陰城內一個少年的反感。這個少年平常就很瞧不慣韓信帶劍出行這種做派,於是找了個機會在鬧市裏攔住韓信,當著眾人的麵對韓信說:“你要是有膽量,就拔劍刺我;如果是懦夫,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旁邊的人都知道這是故意找茬羞辱韓信,於是都停下來看韓信會怎麽辦。結果韓信還真給這個小夥麵子,在考慮了一會後,就一言不發從那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當時在場的人於是哄然大笑,紛紛認為韓信是膽小怕死、沒有勇氣的人。

  公元前209年,韓信投身項梁抗秦的楚軍。在項梁戰死後,又跟隨後來成為西楚霸王的項羽,但未受項羽重用,隻是充當一名執戟衛士。韓信曾多次向項羽獻策,但均不被采納,這使得韓信非常鬱悶,感覺可能在項羽手下不會有出頭之日,於是就在項羽分封諸侯之後,投奔了漢王劉邦。

  韓信剛到漢軍之時,由於沒什麽名氣,隻當了一名小官,後來還和一些同僚一起犯了法,被押赴刑場斬首,監斬官是劉邦的心腹大將夏侯嬰,當與韓信一起犯罪的十三個人相繼被斬之後,韓信恰巧發現夏侯嬰在注意他,於是馬上大聲的對他喊道:“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夏侯嬰聽到韓信的喊聲很驚訝,又看韓信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就私自把他放了,隨後又同韓信進行了深入的交談。在談話之後,夏侯嬰馬上認為韓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迅速向劉邦推薦了他。可惜劉邦並不這麽認為,隻是礙於老朋友夏侯嬰的麵子,就隨便封韓信當了個治粟都尉,就是個管糧食的官職。

  韓信在當上治粟都尉之後,由於隸屬關係,經常要和替劉邦掌管後勤的相國蕭何打交道,在經過幾次交談後,蕭何非常驚異韓信的才華,就再度向劉邦推薦了韓信,不過這次劉邦還是沒有起用韓信,仍然堅持讓韓信繼續當那個不鹹不淡的治粟都尉。韓信見屢次有人推薦,劉邦仍然不肯重用,非常灰心,認為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決意離漢營而去,在逃到寒溪時,因溪水大漲,耽擱了一會,結果被聞訊飛馬趕來的丞相蕭何追上,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隨後,追回韓信的蕭何再次向劉邦推薦了韓信,並表示,如果還想東歸爭天下的話,就必須用韓信,而且得重用,要拜為大將統率全軍才行。劉邦聽到這番話後確實半信半疑,但是想想蕭相國忠心耿耿,勞苦功高,而且素有伯樂之稱,所以就答應蕭何的請求,並命人搭築高台,擇吉日舉行隆重的儀式拜韓信為大將,統率全軍。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後,對韓信的軍事才能仍然抱有相當的懷疑,於是他向韓信問計,韓信倒是很爽快,他首先反問劉邦:“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劉邦沉默良久,表示“不如也”。其實這是廢話,項羽武藝高強、力能舉鼎,基本屬於打遍天下無敵手一類的人物,巨鹿破章邯一戰,更是勇冠三軍、威震天下。而劉邦不過亭長出身,估計武藝充其量也就跟個獵戶相仿,跟項羽自是沒法相比,鴻門宴上,更是被項羽逼得走投無路,落得個脫席潛逃,差點把命都丟了。

  看到劉邦能夠欣然承認自己和項羽的差距,韓信這才為劉邦指出項羽的不足,樹立漢王的信心,並提出了著名的《漢中策》。《史記》記載了這一對話過程,當時韓信就對劉邦侃侃而談:“項王喑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強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坑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鹹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韓信的話很中肯,特別是他明確指出了當時項羽放棄關中建都彭城這一重大戰略錯誤,同時告誡劉邦,章邯等三位降將鎮守關中,實不足慮,相反這正是漢軍北進關中,建立霸業的良機。

  劉邦在聽取韓信的這一番話後,茅塞頓開,大喜過望,於是馬上讓韓信組織人馬收複三秦。韓信也真沒讓劉邦失望,他卓越的軍事才能開始在楚漢戰場上迅速嶄露頭角。“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大將軍仗打的漂亮,在陳倉、壤鄉接連重創章邯的秦軍。不過章邯畢竟是一代名將,他迅速退守自己的都城廢丘,並派兒子章平夥同塞王司馬欣的援軍在漆地進行了果斷的反擊,差點擊潰進攻的漢軍曹參所部,幸虧韓信派遣的援軍周勃及時趕到,穩定了戰局並擊敗了章平,隨後,韓信乘勝追擊,在包圍廢丘的同時,指揮漢軍攻克了櫟陽、鹹陽、上郡,擊殺章平,迫降了司馬欣和董翳,順利地平定了關中大部分地區。

  由於當時項羽所率的楚軍主力遠在山東和齊國的田橫激戰,而且項羽對劉邦和韓信的實力嚴重估計不足,沒能及時從齊地抽身,致使一個重大的戰略機遇擺在了劉邦的麵前,就是項羽的大本營彭城防衛空虛。

  劉邦抓住了這一有利戰機,留下了韓信繼續圍困廢丘的章邯軍,自己則在公元前205年3月率漢軍主力東出函穀關,接連迫降西魏王魏豹和殷王司馬卬,隨後拜魏豹為大將,率諸侯聯軍56萬,在4月南渡黃河,一舉襲占了項羽的都城彭城。

  但是戰場就是瞬息萬變的,任何一方的疏忽大意都會遭至災難性的後果,項羽就是這樣丟了彭城,而劉邦在勝利後也犯了同一個錯誤。

  劉邦占領了彭城後,自以為大功告成,於是跑到項羽的宮殿內開始大肆享樂,天天歌舞相伴,酒宴不斷。而此時項羽則憂心如焚,他迅速做出了一個大膽但是非常正確的決策,以3萬精騎奔襲漢軍。這3萬部隊是楚軍的絕對主力,全是騎兵,可以說是精銳中的精銳,戰鬥力極強。隨後的彭城之戰是一場絕對經典的閃電戰,項羽率領著3萬大軍自魯南向彭城奔襲,先在瑕丘把樊噲打的一敗塗地,隨後又乘夜對蕭邑的漢軍發動突然襲擊,並乘勝追殺至彭城,與倉皇應戰的漢軍劉邦主力展開決戰,結果楚軍以一當十,勇猛異常,大敗漢軍主力,斬殺漢軍10餘萬人,成功奪回彭城。隨後楚軍乘勝追擊,充分發揮騎兵速度快,衝擊力強的優點,在宿縣徹底殲滅重新集結的漢軍殘部,又斬殺漢軍10餘萬。如果不是後來天降大風,飛沙走石,導致楚軍一度視線不清,恐怕後來的大漢天子劉邦在宿縣就被幹掉了。

  劉邦借著大風,帶著10多個騎兵從宿縣戰場狼狽逃竄,不過楚軍的追擊還沒有完,劉邦還得跑,就這樣一路狂奔到了滎陽,總算遇上韓信的援軍,這才穩住了陣腳,不過劉邦的嶽父以及老婆呂後都被項羽抓去了。韓信統率的援軍的出現非常重要,正是由於他率部擊敗了追擊的楚軍,守住了滎陽,穩定了漢軍的戰線,否則估計項羽就已經直取關中了。

  在成功的解救了劉邦後,韓信又統兵繼續圍攻章邯死守的廢丘,這個章邯,還真是對守城很有心得,區區一個廢丘城,他在韓信麵前守了10個月,難怪當年他在定陶的守衛戰中能夠擊殺項羽的叔父項梁。不過廢丘畢竟是孤城一座,6月,劉邦、韓信派樊噲掘開了渭水,灌開了廢丘城,頑強抵抗的章邯見大勢已去,自刎而亡。至此,韓信指揮的關中戰役全麵結束,漢軍穩定了關中地區,並控製了戰略要地滎陽,同項羽的楚軍在滎陽、成皋地區展開了拉鋸戰。

  自從劉邦得到增援後,他親率漢軍主力,在張良、陳平、夏侯嬰、周勃、樊噲的輔佐下和項羽在滎陽、成皋地區展開反複的爭奪戰。仗一打就是兩年半,期間劉邦基本采取守勢,被項羽打得毫無脾氣,中間有一次還差點被項羽生擒。不過劉邦倒是韌勁十足,屢敗屢戰,將楚軍主力牢牢地拖在了這一地區,隨後又在張良、陳平的建議下,派遣謀士開始在項羽陣營中四處煽風點火,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先是說服九江王英布叛楚歸漢,讓楚軍跟英布激戰了7個月,隨後又離間了項羽和謀士範增以及大將鍾離眛的關係,導致楚軍內部大量的非作戰消耗。而項羽由於勇武過人、自視太高,加上在正麵戰場百戰百勝,所以對自己內部的人員分化沒能有效察覺,導致楚軍主力在平叛和與漢軍作戰之間來回奔走,被迫陷於纏鬥。

  不過如果仗要是這麽打下去,項羽雖說不能迅速擊潰漢軍,但是估計也會牢牢占據戰略主動,大獲全勝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在正麵作戰中,這位西楚霸王和他的精銳騎兵無人能敵,所到之處,漢軍將領基本都是采用閉門死守的策略,而且就這樣,還經常守不住,讓項羽打得稀裏嘩啦的。

  不過韓信此時在北方的作戰完全改變了這一態勢,他在這一段時間幾乎席卷了整個黃河以北,魏、代、趙、燕、齊等項羽陣營的附屬諸侯國被他全盤拿下,捎帶手還把趕來增援的楚軍精銳龍且所部20萬人也全殲在濰水河畔。這位得誌青年在經過平定三秦的嶄露頭角之後正式開始大展身手,接連不斷率部打出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而且還治軍有方,增兵有術,自己的部隊非但沒什麽消耗,相反越打越多,從開始的三萬來人居然發展到後來的幾十萬眾。

  韓信的這一輝煌曆程是從公元前205年8月開始的,當時,曾經負責指揮漢軍攻取彭城的西魏王魏豹因對劉邦不滿,叛漢降楚,並且對前來勸說的漢謀士酈食其表示:“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複見也。”魏豹的反叛使正在滎陽同項羽作戰的漢軍主力側翼遭受重大威脅,為挽回局麵,保證主力作戰安全,劉邦拜韓信為左丞相,統率曹參、灌嬰和漢軍3萬人攻擊魏豹。

  韓信接受命令後,審時度勢,聲東擊西,先是在黃河西岸的臨晉渡口調集大批船隻,準備佯渡,誘使魏豹率西魏軍主力屯兵於蒲阪,防止漢軍渡河。隨後韓信親率漢軍主力秘密移至夏陽,用木頭和陶甕紮成木筏,突然渡過黃河,隨後奔襲西魏戰略要地安邑,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夏縣。魏豹得知安邑遭到漢軍主力攻擊的消息後,大驚失色,迅速和部將柏直、項它率西魏軍主力自蒲阪回救安邑,結果在安邑西南被韓信指揮以逸待勞的漢軍伏擊,西魏軍遭到慘敗,魏豹率領殘部東走曲陽、東垣,又被隨後趕至的漢軍追上,兵敗被擒。至此,韓信僅率3萬多漢軍迅捷、輕鬆地平定了河東地區,解除了滎陽漢軍主力的側翼威脅。

  韓信在消滅了魏豹的西魏軍後,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利用平定河東的大好形勢,向劉邦提出“請兵三萬人,願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糧道”的戰略規劃。這是非常有遠見的一個作戰規劃,而且事後證明,也是十分成功的一個戰略規劃,正是由於韓信成功地完成了這一作戰規劃,使得楚漢戰爭的全部進程從根本上得以改變,劉邦集團轉弱為強,由守轉攻,重新奪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公元前205年9月,韓信在得到劉邦許可後,率領常山王張耳以及曹參、灌嬰等將領,引軍5萬向代王陳餘和趙王趙歇發動進攻。韓信先是率部在鄔地擊敗了代軍一部,隨後又攻克了閼與城,俘獲了代國丞相夏說,平定了代地。在經過破魏滅代的作戰後,韓信的部眾增長很快,而且作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時,劉邦注意到了這一情況,為了緩解滎陽漢軍連敗帶來的兵員不足,他派使臣從韓信部隊抽調了大批精銳,補充滎陽前線。

  韓信在被劉邦抽調兵力之後,並沒有借口兵力不足停止對北方諸侯國的攻擊,他繼續率領剩餘的數萬兵力,仍然用張耳、曹參、灌嬰等為副將,出兵河北,準備經過井陘口進攻趙國。

  此時,擔任代王而且兼任趙國宰相的陳餘為了阻止韓信的進攻,集結了近20萬的大軍屯駐於井陘口,他的謀士李左車向他提了一個建議:“聞漢將韓信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新喋血閼與,今乃輔以張耳,議欲下趙,此乘勝而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臣聞千裏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百裏,其勢糧食必在其後。原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彼前不得鬥,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於戲下。原君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禽矣。”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建議,如果陳餘采用了這個建議,堅守井陘,由李左車率領精騎斬斷漢軍的糧道,恐怕韓信的確很難取勝,因為韓信統領的漢軍在人數乃至質量上都遜色於趙軍,而且糧草也少,作戰時間不能持久。身為漢軍統帥的韓信也想到了這一點,他也確實害怕趙軍采取這樣的戰術,所以率領漢軍遲遲不肯前進,生怕被趙軍抄了後路,這和前幾次破魏滅代,迅猛奔襲的打法簡直是天壤之別。

  可惜陳餘書生意氣,很有當年宋襄公隻講仁義,胡亂指揮的風采,居然表示“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真是不知道他對孫武留下的“兵者,詭道也”是如何理解的。陳餘還告訴李左車:“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戰。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不過數千。能千裏而襲我,亦已罷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意思是他比韓信人多,直接打群架優勢明顯,而且這樣痛快,也不被其他山頭的老大輕視,笑他沒膽。

  韓信倒是不怕被人笑話,他原本就鑽過潑皮的褲襠,麵皮已經磨煉出來了。本來嘛,打仗這種生死攸關的事情,當然是什麽招都得使,你要對敵人講仁義,就等死算了。當韓信派人打聽到陳餘不用李左車的計策後,大喜過望,迅速進兵井陘口,同時馬上派部將率輕騎兩千,每人打一麵紅旗,從小路迂回到趙軍大營附近埋伏,隨後主力部隊背水結陣,邀擊趙軍。

  陳餘這個書呆子對韓信的背水陣感到難以理解,他的部將也都譏笑韓信不會用兵,於是在漢軍先鋒向趙軍大營逼近時,傾巢而出,想一戰殲滅漢軍。韓信看到誘敵的目的已經達到,就佯裝戰敗,率領先頭部隊往河邊跑,退入背水陣中,沿途還把物資仍的到處都是。趙軍士卒看到這些物資後,紛紛哄搶,導致陣形混亂,等當趙軍掩殺到背水陣前時,韓信統率漢軍突然發動反攻,雙方在河邊以主力展開決戰,此時漢軍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拚死力戰,趙軍力不能支,開始向大營方向退卻,不想韓信派遣的伏兵已經襲占了趙軍大營,還把紅旗插的到處都是。看到大營丟失的趙軍士卒士氣全無,紛紛傳言趙王已經被漢軍捉住,並開始潰逃,而此時漢軍乘趙軍指揮混亂,士卒四方奔走之際,前後夾攻,大敗趙軍,一戰就把趙軍主力殲滅大半。隨後韓信乘勝追擊,在河北高邑附近再度擊敗趙國殘餘部隊,並斬殺趙相陳餘,俘虜了趙王歇。

  韓信的背水一戰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曆來為後世所推崇,韓信是這樣解釋為什麽看起來違背兵法的背水結陣卻能取勝的原因的:“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意思就是我軍兵少,戰鬥力不強,隻能把士卒放入絕境,激發他們求生的本能,奮勇作戰,做到置之死地而後生。

  韓信在平定趙國之後,馬上派人尋找曾向陳餘獻計的李左車,並叮囑部屬,誰也不許殺害他,能夠活捉到李左車的,賞千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個李先生到底沒跑了,被人抓來獻給韓信。韓信對廣武君李左車倒是非常客氣,不但不殺他,還把他像自己老師一樣侍奉,同時,他還虛心向先生請教攻打燕國的策略。但是李左車表示:“臣聞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今臣敗亡之虜,何足以權大事乎!”就是說自己是戰敗之人,怎麽敢給韓將軍指點呢?韓信趕忙說:“仆聞之,百裏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誠令成安君聽足下計,若信者亦已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就是說如果陳餘聽了先生的話,我韓信早就被先生所擒,這次確實是虛心向先生請教破燕的策略。李左車聽後很受感動,說出了自己對攻燕的看法:“今將軍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閼與,一舉而下井陘,不終朝破趙二十萬眾,誅成安君。名聞海內,威震天下,農夫莫不輟耕釋耒,褕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者。若此,將軍之所長也。然而眾勞卒罷,其實難用。今將軍欲舉倦弊之兵,頓之燕堅城之下,欲戰恐久力不能拔,情見勢屈,曠日糧竭,而弱燕不服,齊必距境以自強也。燕齊相持而不下,則劉項之權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將軍所短也。臣愚,竊以為亦過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方今為將軍計,莫如案甲休兵,鎮趙撫其孤,百裏之內,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兵,北首燕路,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於燕,燕必不敢不聽從。燕已從,使言者東告齊,齊必從風而服,雖有智者,亦不知為齊計矣。如是,則天下事皆可圖也。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此之謂也。”

  韓信聽完李左車的分析,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就按李先生的指點,並沒有揮軍攻打燕國,而是派遣使者帶著書信去燕國勸降,同時,他指揮漢軍在趙國境內抓緊訓練,招募士卒,擺出馬上就要率軍攻燕的架勢。李左車的這個計策非常有效,燕王看到這種情況,果然感到非常害怕,同時自忖無法與漢軍爭勝,所以就向韓信請降,加入了劉邦的陣營。

  燕趙的平定使楚軍側翼門戶大開,項羽對此頗有顧忌,馬上派遣部將率領部分部隊對趙國進行騷擾,意圖減少漢軍側翼的威脅,同時在滎陽主戰場上加緊對劉邦的直接進攻,期望能在主戰線上迅速打開突破口。

  項羽的進攻成效非常顯著,劉邦在滎陽和成皋地區接連遭受慘敗,又像彭城之敗一樣被打的落荒而逃。不過這次劉邦倒是沒有向西逃竄,而是和部將夏侯嬰一起帶著少數殘兵北渡黃河,進至修武,也就是韓信、張耳的營地附近,隨後又趁著天黑,直闖韓信大營,在韓信還沒睡醒之前就奪了他的兵符印信,解除了韓信和張耳對趙國地域的漢軍指揮權。

  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事件,由此也可以看出劉邦對這位已經屢建奇功、名震天下的韓大將軍的忌憚,劉邦在自身遭受慘敗的時候,並不急於穩定漢軍防線,而是直接采取這種方式直接襲奪韓信的兵權,可見當時劉邦已經對韓信動了殺機,隻不過時機尚不成熟,天下未定,韓信還有利用的價值,劉邦還需要讓他繼續為自己服務。

  可惜韓信並沒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因為他屬於那種有恩必報的人,這點從他後來對當年接濟他的漂母的尋找和封賞可以清楚的看出。韓信對劉邦的知遇之恩始終念念不忘,所以在被劉邦奪取兵權之後,韓信更多的是從自身檢討,接受了劉邦對他沒有及時南進攻擊項羽的批評。當然,劉邦在對韓信的使用上還是很有手腕的的,屬於打一棍子再給點糖吃,他奪取兵權之後及時安慰了韓信,接著又拜韓信做相國,統領原來他所管轄的部分漢軍繼續攻打齊國。

  韓信在被劉邦分兵之後,曾經發展壯大到10多萬人的部屬又隻剩下5萬多人,而他這回的對手齊王田廣則兵多地廣,主力部隊多達20萬人,韓信不得不再次麵對以弱攻強、後無給養的局麵。

  齊王田廣在得知漢軍將要攻齊的消息後,把齊軍主力統一部署在山東曆城一帶,由相國田橫進行指揮,準備伺機同漢軍決戰。

  就在韓信指揮漢軍東進平原津的時候,突然接到探報,說劉邦已經派酈食其說服了齊王降漢,韓信於是命令部隊就地駐紮,準備回撤,這時謀士蒯徹向他進言,表示“將軍受詔擊齊,而漢獨發間使下齊,寧有詔止將軍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將軍將數萬眾,歲餘乃下趙五十餘,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這翻話激起了韓信的爭勝的念頭,決定繼續進兵。在韓信不顧酈生繼續攻齊這一問題上,《史記》隻做了上述記載,可能有所片麵,因為韓信作為每戰必勝的卓越統帥,很有可能看到齊軍因為降漢而疏於戒備的情況,這是千載難逢的一戰成功的有利戰機,況且齊國不同於燕國,齊國幅員遼闊,國富民強,而且與項羽的楚國接壤,一旦有所反複,漢軍從北翼包圍項羽的計劃就難以實現,當然從後來韓信邀功請封齊王的情況看,韓信滅齊應該還有建功立業,裂土封王的個人功利目的。

  韓信利用齊軍疏於戒備的有利戰機,揮軍突襲了曆城,一下殲滅了齊軍主力,使得齊王喪失了同漢軍抗衡的根本,隨後韓信又指揮大軍直取齊國都城臨淄。齊王田廣見勢不妙,馬上煮死了前來勸降的酈食其,隨後率領殘兵向高密撤退,同時派人向項羽求救,希望楚軍能幫助齊國解此燃眉之急。

  項羽在接到齊王的求救書信後,對韓信席卷北方,從側翼包圍楚軍的策略同樣感到十分驚恐,因此派出了剛剛率軍擊敗英布的大將龍且,率領周蘭、項冠等指揮20萬楚軍救齊。這是楚軍當時除了項羽親自指揮的成皋地區部隊之外的最大的一支機動力量,是楚軍的絕對主力之一,並且龍且所部跟隨項羽多年,能征慣戰,久經沙場,在對漢軍作戰時屢立戰功,是項羽所倚重的嫡係部隊,由此可見當時項羽對韓信這個執戟侍衛出身的大將的重視。

  龍且在接受命令後,行動迅速,很快就搶在韓信之前和齊王田廣在高密會師,當然,這也是楚軍騎兵機動力量強的優勢所在。隨後龍且馬上統領齊楚聯軍反攻臨淄,在濰水地區遇上了正準備阻擊的韓信,於是,決定楚漢戰爭走向的一場關鍵性戰役就此展開了。

  韓信不愧為一位千古名將,他非常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指揮漢軍不僅在數量上和楚軍存在著明顯的差距,而且在兵員素質上,同樣存在極大的差距。當時,韓信率領的漢軍雖然在破齊之後有所增長,但是也沒有超過10萬人,而且有一半左右是新招募的士兵,而龍且統領的齊楚聯軍多達25萬人,而且能征慣戰,士氣高漲。韓信於是就利用楚軍倚仗人多急於決戰的心態,秘密派遣部隊趁著黑夜帶著大量沙袋趕往濰水上遊去堵塞水流,同時在天亮後利用濰水水位降低的時機,渡過濰水,向楚軍進攻。龍且看到漢軍來攻,馬上率軍出擊,雙方在濰水東岸展開激戰。韓信看到誘敵目的已經達到,馬上組織部隊撤退,並且這回也不在河邊反擊了,而是直接涉水逃回了西岸。龍且見到漢軍不堪一擊,大喜過望,對部屬表示“韓信膽怯了”,同時指揮大軍涉水渡河,繼續向撤至濰水西岸的漢軍追擊。

  當韓信看到龍且指揮的楚軍有少部分已經渡過濰水的時候,就命令埋伏在濰水上遊的部隊掘開阻水的沙袋,結果湍急的河水順流而下,水位暴漲,楚軍轉眼間被濰水分割在東西兩岸。隨後韓信率領主力漢軍轉身殺回,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對少部分渡過河的楚軍發動了圍攻,結果楚軍統帥龍且被漢軍曹參所部當場殺死,副將周蘭則被灌嬰生擒活捉。被河水阻隔的楚軍東岸主力看到西岸楚軍被全部殲滅後,士氣全無,整個部隊開始潰散,這時,韓信則統率獲勝的漢軍強渡濰水,隨後掩殺逃竄的楚軍。

  經過濰水一戰,龍且的20萬精銳部隊遭到全殲,剩餘的齊國殘餘部隊再也無力阻止韓信的進攻,很快,齊國的剩餘城池被漢軍接連占領,齊王田廣也在城陽地區被活捉,隻有齊國宰相田橫帶領少數部隊逃到梁國地區。至此,齊地全部被韓信指揮的漢軍平定,對楚軍主力項羽部隊的北部包圍完全形成。

  韓信在濰水作戰勝利後,決定向劉邦邀功,希望能受封齊王,為此他尋找了一個理由,“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原為假王便。”韓信對王位的渴盼應是他人生的理想之一,也是他認為對自己成就的一種肯定,是多年努力所應得到的碩果。平心而論,就韓信所建立的功業來看,封一個齊王真不算什麽,因為他一個人幾乎為劉邦打下了半壁多江山。不過劉邦可不這麽看,他內心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將領充滿著恐懼,因為韓信幾乎是無敵的,像這樣的人一旦反叛自己,那他劉邦想必以後就寢食難安了。同時,劉邦認為韓信請功的時候也不對,因為現在他正被項羽在成皋打的焦頭爛額,韓信非但沒有主動前來幫助自己,反而邀功稱王,簡直是在仗著有兵,威脅領導。因此劉邦在看到韓信的來信後,勃然大怒,表示:“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這時,謀臣張良和陳平趕忙踩劉邦的腳,同時低聲對劉邦說:“眼下這種情況,根本沒辦法阻止韓信稱王,還不如順勢封了他,到能使他盡心竭力為漢室出力。”劉邦馬上恍然大悟,接口說道:“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就這樣,韓信齊王的待遇就被定下來了。

  韓信受封齊王後,並沒有認識到這是劉邦的權宜之計,相反對劉邦感恩戴德,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後,更加努力的招募士卒,訓練新兵,為破楚做著積極的準備。

  項羽對韓信殲滅龍且20萬楚軍感到非常吃驚,這使得一向對遊說不大感興趣的西楚霸王被迫派出盱眙人武涉去勸說韓信叛漢連楚、擁兵自立,這位武涉先生非常能說,而且言辭忠懇、切中要害,他清楚的向韓信指出劉邦這個人根本不可信,而且始終對韓信抱有戒心,韓信之所以現在還沒有被劉邦加害,全因為項羽尚存。武涉的勸說確實說對了劉邦的想法,隻不過韓信始終是個知恩圖報的君子,他對武涉的說法嗤之以鼻,嚴詞拒絕,表示:“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韓信對劉邦的忠心從話語中可見一斑,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劉邦這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統治者對任何有可能威脅到他統治地位的人是決不可能放過的。

  武涉對韓信的勸說沒有成功,他隻能悻悻離去。不過又有一個叫蒯徹的齊國人不信邪,繼續跑來勸說韓信自立稱王。這回的勸說言辭就更加精辟了,而且還為韓信舉了很多例子。蒯徹對韓信說:“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櫜,熛至風起。當此之時,憂在亡秦而已。今楚漢分爭,使天下無罪之人肝膽塗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勝數。楚人起彭城,轉鬥逐北,至於滎陽,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於京、索之間,迫西山而不能進者,三年於此矣。漢王將數十萬之眾,距鞏、雒,阻山河之險,一日數戰,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敗滎陽,傷成皋,遂走宛、葉之間,此所謂智勇俱困者也。夫銳氣挫於險塞,而糧食竭於內府,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以臣料之,其勢非天下之賢聖固不能息天下之禍。當今兩主之命縣於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臣原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夫以足下之賢聖,有甲兵之眾,據強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而製其後,因民之欲,西鄉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割大弱強,以立諸侯,諸侯已立,天下服聽而歸德於齊。案齊之故,有膠、泗之地,懷諸侯以德,深拱揖讓,則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於齊矣。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原足下孰慮之。”聽到蒯徹的這翻話,韓信仍然不為所動,他對蒯徹表示:“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蒯徹見韓信對劉邦忠心耿耿,馬上指出韓信所托非人,以韓信立下的赫赫戰功,劉邦根本不可能容忍韓信全身而退。他表示:“足下自以為善漢王,欲建萬世之業,臣竊以為誤矣。始常山王、成安君為布衣時,相與為刎頸之交,後爭張、陳澤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項王,奉項嬰頭而竄,逃歸於漢王。漢王借兵而東下,殺成安君泜水之南,頭足異處,卒為天下笑。此二人相與,天下至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於漢王,必不能固於二君之相與也,而事多大於張、陳澤。故臣以為足下必漢王之不危己,亦誤矣。大夫種、範蠡存亡越,霸句踐,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獸已盡而獵狗亨。夫以交友言之,則不如張耳之與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則不過大夫種、範蠡之於句踐也。此二人者,足以觀矣。原足下深慮之。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臣請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之。”蒯徹這次的話語確實有些打動了韓信,畢竟韓信也不想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不過思慮良久,最終韓信還是認為這些辯士隻不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固執地認為劉邦不會加害他的,於是他最終還是拒絕了蒯徹的建議。這位蒯先生看到一片好心被當做驢肝肺,很覺寒心,同時非常害怕以後劉邦對韓信下毒手時會牽連到他,於是就此開始裝瘋賣傻,希望能逃脫災禍。

  公元前202年9月,劉邦撕毀了和項羽簽訂的鴻溝議和協議,率領漢軍乘楚軍撤軍途中麻痹鬆懈同時給養奇缺的機會發動了進攻。項羽對劉邦這種反複無常,背信棄義的做法非常憤怒,親自率領季布、鍾離眛等將領,指揮楚軍對追擊而來的漢軍發動了猛烈的反攻,劉邦的部隊又一次被打的潰不成軍,被迫在固陵一帶修築壁壘,固守待援。

  劉邦這次清楚地認識到,如果沒有韓信和彭越的部隊的配合,擊敗項羽根本就是癡人說夢,於是他聽從張良的計劃,迅速派人告知韓信、彭越他們各自王位的封地範圍,同時命令他們出兵伐楚。

  韓信在得到劉邦給他的齊國封地後,對劉邦更加感恩戴德了,他親自指揮已經發展成為多達30萬的大軍揮師南下,在九裏山一帶大敗楚軍側翼部隊,隨後又命部將灌嬰率軍攻取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俘獲了楚國的重臣項它。

  項羽在韓信和彭越的部隊加入戰局後,無法抵擋漢軍眾多優勢兵力的進攻,隻能自彭城率領軍政官吏和輜重物資向東南方向撤退。11月,當楚軍退至垓下時,項羽和部屬季布、鍾離眛等都認為此處地形險要,可以堅守,於是楚軍就在垓下地區構築營壘,準備與漢軍在此決戰。

  而此時漢軍劉邦、韓信、彭越、英布所部共計50多萬人也齊集垓下地區,至此,一場決定楚漢戰爭勝負的決戰就此展開了。

  在漢軍各路兵力會師後,劉邦任命韓信為最高統帥,直接指揮漢軍各部。韓信則根據楚軍困獸猶鬥、衝擊力強的特點為漢軍製定了一個大縱深的攻擊計劃,其部署如下:韓信的齊軍主力30萬人為第一梯隊,其中孔熙率軍為左翼,陳賀為右翼,韓信自率主力自中路進攻;劉邦的漢軍主力10萬人為第二梯隊;周勃、柴將軍率部為第三梯隊。而楚軍方麵則由霸王項羽擔任最高統帥,季布、鍾離眛為副將,率楚軍主力部隊10萬堅守垓下,伺機反擊。至此,韓信、項羽這兩位楚漢戰爭中的叱吒風雲的不敗之將開始了他們正麵的直接較量,也是決定生死的一次較量。

  垓下大戰開始後,韓信首先率部與楚軍交戰,但是並不順利,楚軍在項羽的率領下,作戰非常勇猛,韓信隻得率軍後撤,同時誘使楚軍追擊,隨後,孔熙、陳賀所部自左右兩麵投入戰鬥,而韓信也回軍合擊,雙方在垓下展開大戰,楚軍由於人數居於劣勢,又遭三麵圍攻,因此遭受失敗,被迫退入營壁進行防守。而韓信則迅速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指揮漢軍包圍了楚軍,同時布下十麵埋伏,準備圍困楚軍。

  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基本耳熟能詳了,四麵楚歌、霸王別姬、烏江自刎,一代人傑的西楚霸王落得個全軍覆沒、身首異處。

  劉邦在得知項羽突圍自刎的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了韓信的軍營,奪了韓信的兵權,他對韓信的忌憚和不信任由此可見一斑。隨後,劉邦又將韓信的齊王改為楚王,封地為淮北地區,建都於下邳。至此,韓信在齊國親手建立的數十萬大軍的指揮權徹底轉到了劉邦的手裏。不過韓信對此並未產生太多顧慮,在項羽這個最大敵人的被消滅後,休養生息,榮歸故裏本就是他的心願之一,而楚國正是韓信的家鄉,能封疆於此,夫複何求。至於麾下的士兵由誰統率,韓信倒是從沒在乎過,做大將的招募士卒、訓練兵丁,原就是為報國安民準備的,他率的部隊,從來都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而且兵權的轉移,對韓信來說也不是第一次了,當年,沒有他不斷為劉邦在滎陽的相持戰中補充兵力,這位漢高祖能不能挺到垓下決戰恐怕還真是個問題。

  韓信來到自己的封地楚國後,找到了自己當年的三位故人,漂母、亭長還有侮辱自己的少年。韓信先是重賞了當年接濟過自己的漂母,隨後又對曾經接濟過自己但不能堅持的亭長也小有賞賜,算是還清了當年欠的飯錢。而在處理那位讓自己鑽褲襠的少年時,韓信則顯得非常大度,以德報怨,讓他做楚軍的一名中尉,並且解釋道:“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

  雖然劉邦奪了韓信的兵權,又改封韓信為楚王,但他內心對韓信的恐懼仍然不能消除。公元前201年10月,劉邦以有人告韓信謀反為由,準備發兵攻打韓信,這時陳平趕忙勸說劉邦,認為現有將領均不是韓信對手,士卒也不如韓信的楚軍勇猛,所以應該以遊覽楚國附近的雲夢為借口,誘使韓信前來拜見,到時候順便拿下就行了。劉邦聽從了陳平的建議,南遊雲夢,並派人通知韓信前來陪王伴駕。韓信在接到消息後,確實對劉邦的真實意圖有些懷疑,同時也了解到有人因為他收留了當年的項羽部將鍾離眛而去告發他,不過韓信還是念及舊恩,不忍反漢,同時認為劉邦不會這樣對待他這位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於是韓信逼死了鍾離眛,然後來到陳這個地方來拜見劉邦。結果一見麵,就被劉邦當場拿下,捆到了洛陽,韓信至此才明白劉邦的為人,感歎到:“‘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在韓信被押解到京師後,劉邦因為韓信謀反的證據並不十分充分,同時也不敢隨便濫殺功臣,怕引起眾怒,就貶韓信為淮陰侯,但讓他必須留在京師,以便隨時監視。韓信因此鬱鬱寡歡,整日稱病不朝。據說就在這段日子裏,由於不能打仗,韓信還發明了流傳幾千年的益智玩具——中國象棋,棋盤上的那個“楚河漢界”四個字就是佐證。不過即便這樣,不問朝政、專心娛樂的韓信還是沒能逃脫劉家的毒手,公元前197年,就是被貶淮陰侯4年後,劉邦的老婆,心狠手黑的呂後到底是找了個理由把他殺害了。

  韓信死了,一個優秀青年就這樣被一個叫呂後的女人給“喀喳”了。幾十年後,一個叫司馬遷的史官用這樣的筆墨記述了他的死亡經曆:“陳豨拜為钜鹿守,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辟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歎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豨曰:‘唯將軍令之。’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後、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後。呂後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強入賀。’信入,呂後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錘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由於這位司馬先生為人公正,下筆從不妄言,而且名氣又大。於是,韓信又被蓋棺定論,他是因謀反而死的,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罪有應得。不過幾十年前的事情,估計司馬先生也不曾親眼得見,怕也是從皇家史官留下的那些故紙堆裏翻出來的。可是那些殺了人的劉邦和呂後又怎麽可能讓有利於韓信的言論流傳下來,自然是人雲亦雲,聖上所雲極是了。

  韓信如果地下有知,看到司馬先生這樣寫,可能倒也心安,因為真的被砍死了,一切也都坦然了,什麽功名利祿,什麽光宗耀祖,隨他去吧,殺人者給於被殺者總要定個罪名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隻定個謀反罪名就算不錯了,畢竟沒給他弄個貪汙受賄,荒淫無恥這些有損個人名節的罪過。

  不過我們倒想替韓信盤算盤算,看看殺人者留下的話語有沒有破綻。

  首先韓信與陳豨手拉手屏棄左右的交談未來謀反事宜的這些話究竟是怎麽留下來的,如此機密的大事,韓信和陳豨想必不會到處向人炫耀,而韓信被誆入宮,旋即被斬,隻留下“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這麽一句,連申訴的話都沒有,想必也不會有空向劊子手訴說當年謀反的往事。至於陳豨則是被劉邦一路追殺,在靈丘被周勃所斬,估計也來不及細說從頭。既然兩位當事人都不曾訴說,但後世又記述的如此有板有眼,則自然應該在當時他們談話的庭院內安裝了攝錄像設備,所以才能出色地完成這樣準確的記錄,看來劉邦當年的監控實力的確不可小視。其次,《史記》記述“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後、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對於一名百戰百勝的千古統帥韓信來說,居然要部署已定,待豨報,這就更難理解了,長安到代郡相隔數千裏,不知韓信等待陳豨遙遠的指揮幹什麽,謀反這種事,既然已經通知家臣,恐怕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而韓先生居然有時間做下來喝口水,唱唱歌,聽聽戲,然後等待家人報告,這的確讓人難以理解,當然,如果韓信是個拿著水果刀搶銀行的蠢賊倒也有這可能,不過偏生這個小子一生又都沒有敗過。再者,當年韓信手握重兵,位居齊王,在蒯通的曉以利害下都未曾謀反,現在居然要靠幾個家臣在劉邦、呂後的眼皮底下長安造反,估計韓將軍怕是被陳豨灌了迷魂湯了,再不就是多年鬱悶,喝的有點多,方才出此下策。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陳豨也不像是能和韓信品頭論足,稱兄道弟的同類,韓信平生眼高於頂,周勃、曹參之流他都看不上,怎麽可能為個陳豨冒此大險。

  唉,還能說些什麽呢,壯哉韓信,悲哉韓信!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