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人生設計通則(2)

  強意誌力鍛練法

  我們把這些鍛練法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實際去做的時候,需要有相當的意誌力才行;第二種是行動本身並不難,但是要每天持之以恒地去做,卻不能沒有意誌力。

  下麵各個項目,是第一種類型的例子:

  ·你很想說什麽,但是忍住不說。

  ·你想馬上做什麽事情,但是按捺下來,延後一段時間,等到將來某個適當的機會再做。

  ·相反地,你本來想把某件事情往後拖延一段時間再做,但是不要這樣,現在馬上就做。

  ·做一些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這些事情本身不一定要多重要,舉個例子來說,你可以故意不在咖啡裏放糖;本來喜歡吃漢堡,卻買了一份火腿三明治來吃;或者是本來渴望著吃肉,卻買了一份素食餐點來吃。

  ·仍然是有關食物方麵的事——有些食物,你以前從來沒吃過,但是認為那些食物不好吃,買一點這樣的食物來吃。

  ·跟完全陌生的人談話,每天至少一次。

  ·再回到食物方麵的事情——走進一家餐廳,問問看,能不能叫一樣菜單上沒有的食物來吃吃。

  ·想想看,有哪些情況是你通常會設法避免的,然後,試著去看麵對那種情況;譬如說,抱怨不良的服務態度(不過要有建設性),或者是抱怨品質不佳的商品。

  ·找個日子穿一下奇裝異服。第二種類型的行動有點不一樣,你自己每天找一件事情做做,有點像是例行公事,但是得持續不懈地做下去,最好是每天找個固定的時間去做,這是需要有意誌力才能辦得到的。其實這行動本身並不怎麽重要,不過還是有必要舉出三個例子來:

  ·短程的散步。

  ·轉動手指上的戒指。

  ·把手提袋中的一枚硬幣,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或者把硬幣從口袋中拿出來,放到另一個口袋中。

  不要失落了自己

  首先,我們看看思想、感覺、意願各欄最後幾個字,那就是要知道、評估自己,不要失落了自己。

  我們在第一節中已經說過,早在從小開始上學的時候,大人就教我們有關其它人的事情,是什麽使得其它人有這樣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麽,哪些人做了些什麽,有些什麽成就,哪些人的想法、理論,和解說是怎樣的。很少有人鼓勵我們替自己著想,或者是想一想自己,找出我們自己的能力是什麽,有什麽樣的弱點,有什麽作為,什麽成就,對於其它人有什麽影響等等。

  同樣地,我們通常都受到這樣的教導,別人比我們聰明,別人知道得比我們多,別人受的教育比較多,別人比較吸引人,比較會做人。簡而言之,和其它人比較起來,我們應該貶抑自己。即使父母、老師、老板,和其它具有權威的人,其實並沒有這樣告訴過我們,我們還是很容易看輕自己,對於自己的形象、看法不佳。每當我們做的事情不盡如意,就準備接受批評。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喜歡受到批評,事實上,為了要更了解自己,必須接受正麵的回饋,也必須接受反麵的回饋。不過,真正重要的是,以什麽態度來接受批評,知道了別人的批評以後,要怎麽辦。自己能不能利用別人反麵的批評,做為自己成長和發展的機會,或者,我還要再讓這批評使自己喪失信心,覺得自己多麽沒有用,多麽不吸引人,多麽差勁。

  最後要談到的是,我們要想成為真正的自己,經常會遇到許多阻礙,因此會覺得氣餒。其它人(父母、老師、老板)都希望照著他們自己的形象來塑造我們,照著他們告訴你的方法去做,照著這兒通行的往例去做,行為舉止要正確,態度要對,要守規矩!

  員工不要留胡子

  一家總部設在美國達拉斯的電腦公司,規定公司員工不準留胡子,吃午餐的時候不能喝酒。這家公司最近在英國購得一家分公司——聯合電腦。聯合電腦的員工,不習慣總公司的規定,情緒都低落下來。

  這家總公司叫做電子信息公司,總公司通知英國分公司的員工,要遵守公司的職業規範,凡是留胡子的員工都得把胡子刮掉。

  蓄在嘴唇上的小胡子,若是修剪得很整齊,倒還可以容許,但是絕對不能穿休閑服,也不能和朋友或同事討論工資方麵的問題。

  女性員工一定要穿貼身襯衣、短上衣和裙子,不論什麽場合,都絕對不能穿長褲。這個規定使許多員工覺得不合意,有個職員說道:“太可怕了。”

  但是昨天,電子信息公司為自己清新的形象辯護,說是公司中大部分的員工都很歡迎這樣的“職業規範”,而且能協助員工和公司認同。電腦業工會的發言人則表示,電子信息公司的規定侵犯了工會的權利。

  其實,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管理的發展過程,往往經曆不同的階段,會逐漸考慮、感覺到自己,並且為了自己采取行動。(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征,決定的方法都有特色,這是和意識層次有關的,所以我們就將這些階段稱為“管理作風”)。你現在先填寫一下下麵的問卷調查,然後我們再敘述各個階段和作風。

  有關於自己管理方法的問卷調查

  下麵有五十條陳述,都是關於你自己或是你的管理方法。我們給每一條陳述分配的點數如下:

  一點——這條完全跟你的情況不一樣;你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沒有這樣相信過,也沒有這樣的行為。

  二點——這條陳述跟你的情況有點一樣;有時候你會這樣想,這樣相信,或者有這樣的行為。

  三點——這條陳述跟你的情況相當符合;你會常常有這種想法,這樣相信過,也常常有這樣的行為。

  四點——這條陳述跟你的情況非常相像,大部分時間,你都會這樣想,這樣相信,有這樣的行為。

  在這些陳述後麵,有一張表,劃分成許多行,每行中都有幾個數字,代表了從1到50的各種陳述,在適當的位置,記下你給自己評估的點數。

  1.我根據現成的規則下決定。

  2.我想法子和權威人士保持良好的關係。

  3.我認為,自己對這裏的事務運作有相當貢獻。

  4.我的心胸很開朗,願意考慮其它人的觀點,尤其是那些跟我的觀點不一樣,或者是互相矛盾的,我都會特別留意。

  5.我覺得自己知道下麵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為什麽會活在這個世界上?”

  6.我覺得不應讓感覺影響到做事的方式。

  7.我要找出我們做事的方法——下決定的是誰,什麽時候決定,為什麽會這樣決定。

  8.經理的工作就是管理。

  9.我設法讓別人對我形成正確的看法。

  10.我相信某一種特定的人生哲學或觀念。

  11.我做不愉快的事情時,會設法忘掉自己的感覺和意願,集中注意力於既定的法規和程序。

  12.我希望,對我們做事的方式,要有個解釋。

  13.我的決定是理性的,合乎邏輯的。

  14.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每件事情和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關聯。

  15.我認為有些事情和原則,比我自己個人的成功和雄心更重要。

  16.我喜歡照著規則行事。

  17.我希望精通某些領域中的事務——“我們是這方麵的專家……”

  18.我願意請教別人,聽取別人的意見。我下決定時,也會考慮別人的意見。

  19.下決定的時候,要考慮感覺,也要考慮事實。

  20.我不知道,自己對世人是不是真的有貢獻。

  21.有時候事情出了差錯,或者是我犯了錯誤,我會檢查一下,或者是請教別人。

  22.別人對我有所期望,我雖然並不同意,仍然會努力去做,決不會弄糟大局冒險搗蛋。

  23. 我喜歡自己想出辦法來,而不是依賴別人的決定或解釋。

  24.當我下決定的時候,會設身處地想一想其它人的立場,並且想像那些人會有怎麽樣的感覺。

  25.我知道必須給這個世界什麽。

  26. 我碰到新的或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時,總會不知所措。

  27.我認為你應該直截了當,爽快地決定事情。

  28.我正在發展自己做事的方法或風格。

  29.我根據直覺下決定。

  30.我覺得有些目標比我自己的發展更重要,我對於那些更重要的目標有相當熱誠。

  31.經理的職責就是,指示並監督屬下執行業務。

  32.我覺得有時候別人很難接受我的觀點,所以我就沒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33.我尋求新的經驗,即使這樣做很困難,甚至有點不妥當,有點冒險,也在所不惜。

  34.經理的職責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管理自己。

  35.有些事雖然和我的事業與發展無關,但是我覺得很重要,我願意為了這樣的事犧牲個人利益。

  36.我向別人請教做事的方法。

  37.碰到事情發生變化時,我會向其它有關的人請教應該怎麽樣做。

  38.有時候事情出了差錯,或者我犯了什麽錯誤,我會設法從其中學得一些教訓,並且決定下一次該怎麽做。

  39.我替自己的發展著想,也替屬下的發展著想,我認為兩者同樣重要。

  40.經理的職責,就是創造比較好的生活環境,好讓別人生活在其中。

  41.我喜歡直接了當的指引。

  42.我發覺自己想要向現狀挑戰,但是卻沒有這樣做,因為並沒有什麽益處,會把生活弄得更糟糕而已。

  43.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容貌和這個環境有點格格不入。

  44.我做某件事的時候,知道自己的感覺、希望和偏見對我有什麽影響,先考慮這幾點之後,才下最後的決定。

  45.我相信我對於社會真的有貢獻。

  46.我做完這個問卷調查以後,希望有人能解釋一下我得到的點數,教我這代表了什麽,我應該怎麽辦。

  47.我做完了這個問卷調查以後,希望能把我得到的點數和其它人的點數比較一下。

  48.我做完了這個問卷調查以後,希望能有機會思考一下,我得到的點數代表了什麽意義。

  49.我做完了這個問卷調查以後,希望能思考一下,這和本節以及其它地方敘述的方法,有什麽關聯。

  50.我做完了這個問卷調查以後,希望思考一下,就以我對社會的貢獻這方麵而論,這代表了什麽意義。

  另外,就以做經理這方麵來講的話,這個問卷調查能讓你知道些什麽?一般人剛剛接下經理職務的時候,都喜歡照章行事,照著標準程序和規則去做,這樣才會有穩固的出發點(階段/作風一)。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比較熟練於口頭指示,應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慣例、傳統、常理、通行的解釋(階段/作風二)。從前表開頭的地方,就可以看出這個道理來。你再看一看那張表,就會發現,雖然有許多經理喜歡保持這種情形,隨波逐流,受到外在因素的控製,遲早有些比較能幹,比較有成就的經理人員,會增加一些新的作風,就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到了這時候,就會開始替自己著想,想要改變一些事情,試行一下自己的主張;這樣的人比較能變通,即使碰到了危機或變動,也能夠管理得妥當。不巧的是,有些人喜歡堅持傳統,為人處事都遵循往例,這樣就會和比較能變通的人起衝突。當然,有時候遵循傳統是有道理的;但是另一方麵,做老板的也經常為了很不適當的理由,而放棄了新主張。(當然,你扮演老板角色的時候,也免不了會犯同樣的錯!思想開通是很重要的,這樣才算是健康的思想。)

  但是,獨立思想的時候,還是可能會碰到危險,那就是熱誠與自信,會妨礙到客觀的看法,常常會變得有點自大。所以,要有謙虛的態度來加以調合,要了解其它人也都有正當的思想、意見、權利。

  所以,等到你變得比較聰明,知道得比較多的時候,你就會學到,以比較寬廣的眼光來看世事。這就是說,你不再隨便下判斷,頭腦會比較開明,願意聽一聽別人說的話,態度不會拘泥不化;別人對於你,或是對於你的主張有什麽意見,你會加以考慮,而且會考慮到,你的建議有沒有更廣泛的效果,不僅能影響你自己或你服務的部門,並且能影響到其它人。

  雖然這看起來是很明顯的進步過程,但是,要察覺出你或其它人已經進展到哪一個階段,並不是那樣簡單的事。舉個例子來說,許多經理都很熟練於運用“職業上的技巧”,例如知道怎樣掩飾你記不起某個人的名字,這類有用的小把戲。如果能很從容自在地這樣做,人家就會有這樣的印象,認為這個人行事的作風是屬於第三階段(階段/作風三),也就是說,為了自己而想出這些點子。其實卻並不是這樣,因為這並不算是真正的思考,而是嚐試錯誤,和找出標準這兩種能力的微妙混合,可以說是介於階段/作風一和二之間的狀況。所以,這就是卡耐基最專精的領域——贏取友誼,創造影響力,而不需要思考(階段/作風四),或實際的人際溝通和心意交流(階段/作風五)。暢銷書《速成經理》所表達的,也是同樣的理念,隻不過更現代化、更具經營技巧。這是因為,許多經理都想尋求打破現狀的方法,所以這本書才會這麽暢銷。可惜的是,因為這些人都相持在階段一或階段二,所以,階段一或階段二的簡單解決方法,從長遠的眼光看來,並不能幫得上什麽忙。沒有多久,這些經理人就會和我們其餘的人碰頭,後者喜歡看一本和速成經理相抗衡的書——《速成員工》(當然,這本書所敘述的是一些能反抗前者的技巧和手法,同樣地,也沒有真正考慮或了解別人,沒有和別人接觸,也沒有替別人的立場著想)。

  下麵統計表簡要敘述了這一切。如果有人需要運用更成熟的作風就要再進展到下一個階段,以達到明確的目的,當然也許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從研究結果由這個問卷調查得到的點數,能讓你從側麵了解,你的管理作風是怎樣的(點數越多,你的行為模式就越接近那個階段)。現在就完全由你決定,認為怎樣,感覺怎樣,要做些什麽。要記住,從下麵你可以看出各個作風好的一麵和壞的一麵,以及要開始進展到下一個階段時,該做些什麽。

  發展階段

  (一)規則和程序

  (二)規範和傳統

  (三)為自己著想

  (四)包括了內在和外在的知性

  (五)目的現在,你能運用這自我管理,那就是人生中的目的。

  這種方法的好處

  固定的程序等等,碰到了某些緊急狀況時,會很管用,這就是說,迅速正確的辦事能力,變得特別重要。這對剛開始的人,也很有用,提供了穩固的基礎,良好的出發點。

  能叫你的行為合乎“正當”方式,這就是說,配合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 理論基礎、解釋,而且社交和政治觀點都會受人尊敬。這樣一來,能和有權勢的人相處得很好,能免於麻煩,人家會認為你相當安全、可靠,可以讓人接受。

  比較能富有創意,能管理新的、暖昧的、變化多端的情勢,不論是在組織中,或是在你生活中的其它各方麵,都同樣具有作用。而且,以“正確”的方式來做事,這樣一來,你就會不受歡迎。

  你現在已經在為自己著想,為自己下決定,並且能完全了解你自己和別人的目標、主意、感覺:這樣一來,會導致別人看來像是“直覺行為”的情形。要達到這個階段,就能夠尋找適當的作風模式,加以運用,這就是說,你現在有了一種作風,能夠有意識地加以選擇。

  滯留在這個階段的影響

  事實上,沒有多少人曾留滯在這個階段,如果留滯在這個階段的話,就隻能在有限的“標準”情況下發揮作用。碰到真正需要管理經營的時候,就很沒有效果了。

  許多經理都停留在這個階段,而且覺得這樣做很快樂,因為這樣可以過著相當滿意的日子。當然還得付出長遠的代價,會覺得不舒服,覺得懷疑,“當然人生一定不止是這樣”,這樣的想法會慢慢爬進腦子裏。因為沒有照著第一章中的大綱來管理自己,結果會遭遇到許多困難,這就是說,會進退兩難,覺得無聊,變得懶惰,變成沒有原則的人,諸如此類的。

  滯留在這個階段,就表示你為自己打算的時候非常精明。但是你會變得太過於自導自演,完全忽略了其他人的思想、感覺、價值觀和目標,也無視於你的行動會對別人有什麽影響。你也可能會誤導了自信心,變成了自大。

  停留在這階段並不算壞,不過,你現在也許會發覺,愈來愈需要、愈來愈希望運用這些技巧,以及這種能力來管理自己,並且是為了明確的目的,你自己覺得這目的很重要。但是,也有誤用能力、誤用這種高度知性的危險,變成了要達到個人野心,操縱別人,對別人相當專製,或者是要達到其它壞的、邪惡的目的。

  下一個步驟

  為了要往前邁進,你必須開始質疑,修正偏離標準的程序,除了指示以外,還要尋求解釋和理由。

  你必須開始質疑,並且向既定的,大家都接受的方式挑戰,做事並不一定要照那樣的方式去做。開始替你自己想想看,你真的認為,這是做某件事的最好方法嗎?你怎樣找出自己的答案,怎樣自己得到結論或下決定?

  所以,你必須開始以謙虛的胸懷來調合自大的心理,把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以及他人的管理綜合起來;尤其要知道其它人的觀點,清楚你的舉措對其它人有什麽影響,然後才下最後的決定。能對其它人的發展貢獻些什麽,這樣對自己也是有助益的。

  要開始尋求特別的目的,要這樣問自己:“為什麽我會活在這兒?我在人生中該作些什麽?”

  現在,你在自我管理的時候,相當了解自己人生中的目的,也知道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麽。希望這個任務,不隻是為了你自己而已;不論你選擇的,願意為之獻身的任務是什麽,最好是對他人有所貢獻,要對你的組織、 你的職業、你的專長、你的社區、你的社交團體,你的家庭,有明確的貢獻。

  不過,這也可能造成相當大的危險,如果是投入於壞的、邪惡的目標,那就會成為狂人或專製暴君。(有的時候很明顯,有的時候卻偽裝成偉大的救世主。)

  不過,你現在可能已經很清楚,本節的目的,是要使你增加知性能力,邁向階段/作風四或階段/作風五。其實,這也並不是說,階段/作風四的舉措,就一定比階段/作風一或二好,重點是在於,為了要充分管理自己,就必須能在任何時候,有意識地選擇並應用最適當的作風。若想把自己管理好,就得能衡量狀況,決定采取哪一種作風,並且將它付諸行動。

  知道關於你自己的一切

  下一節中,我們要你評估自己,並且做你自己。我們對於自我的感覺,可以分成三方麵來說;現在我們要把重點放在第一個方麵,那就是知道你自己。

  這個主題包括的範圍太廣了!也許,想要知道關於你自己的一切事情,未免野心太大了,說實在的,要花一輩子功夫,才能知道自己。所以,我們在這裏要敘述一些方法,運用這些方法,你就能大量增加對自己的了解,不論是現在的自己,或是將來打算進行新計劃時的自己,都有同樣效果。我們有個行話,叫做“獲得回饋”。以富有建設性的方法獲得回饋。先做個小小的測驗,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思考一下,前三、四次你有機會了解自己時的情形,你做了些什麽?你有沒有躲開那些情況?如果躲開的話,是怎樣躲開的?為什麽要躲開?

  或者,你有沒有趁機了解自己,如果有的話,你是怎樣反應的?

  建設性的或者是破壞性的回應?就每一次機會來說,結果怎樣?對於你、你的發展、和自我管理有什麽樣的影響?對於其它有關的人又有怎樣的影響?你對於回饋有怎樣的反應,有多大的影響。有什麽異同?當然,關於回饋這方麵有幾個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你也許會不喜歡那回饋;接受對於自己不好的評價,總是不愉快的,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許多人都想避免獲得回饋的機會。同樣地,我們得到有關於自己的信息時,如果覺得不滿意,總有許多不接受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了否決(那不是真的);逃避(我必須到什麽地方去);找個理由來搪塞(沒關係,因為……);攻擊信息的來源(反正那個家夥是個白癡);以及混合這些和其它方法,來逃避問題。你最喜歡采用的,是哪些方法?

  如果你覺得那批評是正當的,或可能是正當的,就要聽一聽別人的批評,不要否認、攻擊別人,或是逃避;寧可冒險和批評的人溝通,要求對方說出更多想法,並加以澄清。“除了這次之外,其它時候,你有沒有覺得我侮辱了你?”“你能不能多告訴我一點,我做了什麽你覺得不能接受的事?”“關於你說的那種行為,能不能舉出比較實際的例子來?”“我說了什麽使你覺得不舒服的話?”

  當然,有時候某些批評的確是沒有道理的,不過無論如何,批評你的人一定有某些理由。如果你希望和那個批評你的人保持有利的關係,你就會發現,從長遠眼光來看,澄清沒有道理的批評,並加以運用;而不隻是忽略或不管,才會讓你得到好處。

  首先要了解,否認別人的批評、保護自己、反唇相譏,都沒有什麽好處。我們要仔細聽別人的批評,並且想辦法找出批評是從哪兒來的。是不是以前你做的某一件事情,現在才顯示出最後的結果來?(從某方麵說來,發生這種情形是有道理的,但是,你一定要弄清楚真正的原因,然後研究出個道理來。)或者,是因為那天碰到了許多挫折、焦慮、充滿了受到威脅的感覺,或者是還有其它不如意的原因?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必須決定,是這樣讓事情過去就算了呢?還是要麵對事實呢?“聽我說,我覺得你很擔心明天的會議,你的情緒也影響到我,我們可不可以暫時把這件事情擱到一邊去;現在,我們能不能一同想出辦法來,好讓你對明天的會議比較有信心?”

  即使你不同意別人的解釋或批評,你也許仍然能看得出來,為什麽那些人會覺得你、或你做的事情不好。碰到這樣的情形,你最好表示了解對方的想法,就算是隻做到不覺得不舒服的地步也是好的。“也許我該早一點讓你知道。”或者,“也許當時我太過於熱心,進行得太快,忘了請教你的意見。”

  常常發生的情形是,以非建設性的態度接受正麵的回饋。許多人都不願意聽別人對他們說的好話,否認別人說的好話,或者認為那算不了什麽,或者並不怎麽相信那些話(你那樣說,隻是為了表示很友善)。所以,要學著以高雅的態度來聽別人的稱讚。不但要聽,還要聽得出來:

  “是啊!我能夠那樣做,覺得很高興。”“謝謝你,我覺得那天的確做得不錯。”

  另一方麵,你也可能會被好消息衝昏了頭,結果變得自大,一心隻想到你自己了不起,而忘了自己的其它方麵,而盡量避免建設性的批評。另外一種類似的情況,則是老板或領導人的四周充滿唯唯諾諾的人,近年來,我們常常看到這種情況。

  打個比喻來說,日常生活裏,你想要知道頭發看起來怎樣,你會照鏡子,或問一問別人。

  這就是探究自己的基本方法,要以別人,或者是什麽東西做為鏡子。現在,我們就把重點放在人以外的鏡子上。

  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建議你一下子就做這許多事情,要是這樣做的話,你可會累死了!請你記住,我們想要提供的,是各式各樣的方法,這樣一來,碰到了某種場合,你就能選擇自己覺得最適當的方法來運用。

  攬鏡自照

  說實在的,想要開始對自己多了解一點,有個好方法,那就是自己對著鏡子照一照。坐在鏡子前麵,或站在鏡子前麵,愈久愈好,穿著衣服或沒有穿衣服都可以。你仔細看一看自己,平常我們幾乎都沒有真正仔細地看一看自己。

  首先,你看看生理方麵的自己,你的身體看起來怎樣?你對自己的身體覺得怎樣?現在的情況怎樣?你希望從中得到些什麽?希望受到怎樣的待遇?也許這聽起來有點怪怪的,不過你必須試試看,同時要挪出時間來,聽聽看你身體各部分說些什麽。(這並不是說,我們在暗示,你身體的各個部分,真的會對你說話,我們想要告訴你的重點是,你潛意識中幾乎可以確定,你身體的各個部分,需要的是什麽?但是在平常的日子裏,許多噪音和行動把我們弄得很忙亂,所以我們從來沒有聽聽看,潛意識裏想要說些什麽?) 最好先摘要記下你的反應,然後再繼續進行下去。接下來,就要想一想你的技能。同樣地,先看一看自己在鏡子的影像,然後說道:“這個人擅長於……另外,如果能增進……方麵的技能,那就更有用了。”跟剛才一樣,摘要記下答案。然後,仍然繼續注視著你在鏡子中的影像,思考一下,你在這世界上要做些什麽?“這個人完成了……現在正在做,或是打算要做……不過,如果能往外發展,繼續……那就比較有助益了。”

  最後,“這個人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地方……因此,對於自己的感受是……”

  顯然,你可能希望,在虛線中填入許多。這個照鏡子的練習方式,有個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對你自己會了解得比較清楚。當然,同時你也可能會觸發了對於自己的感覺(可能是正麵的,也可能是反麵的);倘若你想進一步探究這種感覺,並且獲得一些處理感覺的主意,可以在以後章節中找到不少主意。同時,也別忘了前麵所談到的計劃和實行方法。

  倒轉回顧練習法

  這是個非常基本的練習,能幫你了解自己。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中做這個練習,不過,在一天快結束的時候,是最合適的時候。

  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你也可以躺著做這個練習,不過這樣一來,你很可能會不知不覺地睡著;如果你有失眠的毛病,這倒是個很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這並不是練習的真正目的!),然後開始回憶當天發生的事情,從最近的時間開始,往回複習。回憶你做的事情,愈具體愈好,把發生的事描繪出來。那個時候,你在想些什麽?你感覺怎樣?你想做些什麽?你事實上做了什麽?還有其它有關的人呢?那些人想些什麽?感覺是怎樣?有什麽意願?想做什麽?

  剛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這是個很困難的練習。倘若是這樣的話,剛開始時,隻回顧過去的兩、三個小時就可以了,然後再逐漸擴大,包括一整天在內。逐漸地,你會愈來愈了解自己,了解你的行為,為什麽有這樣的行為?你對其他人有什麽影響?其它人對你又有什麽影響?

  倒轉回顧練習法,跟前麵所敘述的其它活動和練習一樣,若要產生適當的功用,必須持之以恒地實行,每天不斷練習,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說是一輩子的事)。另外一種方法,是分析重要事件,這就不必那樣持續地、 經常地實行。所謂重要事件,就是對你相當重要的事情。可能是你覺得處理得特別好的事,或者是處理得特別糟的事,或者是你覺得受到傷害的時候,或者是覺得生氣的時候。顯然,這是必須由你自己來決定的。

  分析這樣的事件,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在這裏我們所建議的方法,就是寫日記。

  自己的日記

  拿出一本筆記簿來,在簿子上劃一條線,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邊寫的是發生的事情:除了你自己以外,還有哪些人牽涉在內?

  那些人做了什麽?你覺得那些人感覺怎樣?想的又是什麽?另外一邊寫的是你的行為:你對於這個事件的想法和感受。你想說些什麽?做些什麽?實際上,你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過了一段時間以後(至少要過了一天後),再讀一遍發生過的事情。你看一看發生了什麽事?現在覺得怎樣?認為那件事情怎樣?那件事情使得你想做什麽?有沒有尚未完成的事情?你打算要做什麽?你從這一切學到了什麽?

  經過一段時間,記下來的事情就愈來愈多,這時候,你就可以更進一步地運用一種技巧,來加以解釋,這個技巧叫做貯藏格,也可以稱之為分析鏡,這是個探索你自己的好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假如你已經記錄下來不少重要事件,就會發覺情況愈來愈清楚,有的時候,你對自己能管理得很好;有的時候,卻沒能管理得那麽好。現在,你想要更進一步探索,看看你是不是能發掘得更多一點。

  第一步就是選出大約十件事情來分析,其中有一半是成功的例子,另一半是失敗的例子。然後,以一個字或很短的語句,來分辨或注記各個事件。

  這樣一來,以後提起這些事件時,就比較快、比較方便。

  為了要說明得詳細一點,我們從湯姆的日記中,選出六個事件來。我們把事件簡化,這樣比較好解釋。但是,基本上這些都是真實的事件。

  簡要標示

  商店中大排長龍,原來那家商店要清出一種存貨,於是大做特價品的廣告。(商店)

  向一群經理發表演講,介紹加入自我發展團體的觀念。(演講) 與讚助團體開會,以便取得一項計劃的資金。(讚助人)

  在火車上和管理員發生爭執,起因是時刻表上列明了有餐車,其實卻沒有,管理員說是由於“營運原因”才會這樣。(火車) 給一群接受管理訓練的人上了一堂課。(上課)

  和餐廳的女侍發生爭執,因為那家餐廳所謂的《新鮮水果沙拉》其實是罐頭食品。(餐廳) 你選擇好,並且標示好事件以後,然後把各個事件的名稱,填寫在第一行中,次序並不怎麽重要。另外,再把各個事件的名稱,分別寫在小紙片上。所以,就拿湯姆的那六個事件來說,就要用六張小紙片。像洗撲克牌一樣,把這些紙片混合起來,然後隨便抽三張出來。

  思考一下,這三個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舉例來說,我們找出的三個例子中,火車跟其它兩個都不一樣。什麽地方不一樣呢?首先,這個事件處理得不太好,另外兩個事件則處理得比較好。

  我們就把這種對比,在“特征”欄內登記下來,以技術名稱來說的話,就是結構。下麵是實際的例子:

  右 處理得不好 左 處理得好繼續考慮這三個例子,會發現其中兩個和工作有關,其中一個則否,所以,下一個結構是這樣子的:

  右 和工作無關 左 和工作有關你繼續進行這樣的過程,直到再也找不到這樣異同的對比為止。當然,這些對比未必都是一樣的。舉例子來說,我注意到,其它牽連在讚助人這個事件中的人,年齡都比我大,至於牽連在其它的兩個事件的人,不是年齡比我輕,就是與我同齡。於是,又形成了一個對比結構:

  右 其它人大部分年齡較輕,或年齡一樣大。左其它人大部分年齡較大。繼續在這三個事件上下功夫,進行各式各樣二比一的組合,直到你認為已經想盡了所有的對比結構,然後再把那三張紙片放回到紙片堆裏,混在一起,然後再找出三張紙片來。

  假定這一次,你取出來的三張紙片,分別是餐廳、演講、讚助人。(這三個事件中,其中有一個已經討論了,不過沒有關係,隻要不是三個事件和上次完全一樣就可以了。)我們可以立刻發現到,在處理得好和處理得不好這個項目中,演講和讚助人這兩個事件可以放在一起。另外,你還發現了一個新的項目,那就是在餐廳和演講這兩個事件發生時,你患了重感冒,覺得很不舒服。而在讚助人那個事件發生時,你覺得精神好得很,所以,我們又可以加上一個新的範疇。

  應用問卷調查,獲得有關信息

  獲得和人有關的信息,有個最常見的方法,那就是應用問卷調查。大部分設計問卷調查的人,都是想獲取有關其它人的信息,這些信息是要經由專家來判定的(例如,選擇的過程)。不過,給自己的問卷調查,可以增加對自己的了解,這是毫無疑問的。

  問卷調查可以分為兩種——自由問答式的,和非自由問答式的。前者的問題,是要你以自己的文字寫下答案來,後者的作答方式,則包括了在格子中做記號,選擇適當的答案,按照喜好程度加以排列等等,結果得到的,是以數字來計算的分數,剛才這節裏做的練習,就是屬於這種形式的。

  自由問答式問卷調查的答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需要加以解釋,一般都認為,那得由專家來解釋。但是,為了配合自我管理的哲學,經理應該想出自己的答案來,並且自己加以解釋,我們相信這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我們希望的。當然,若是能和朋友或同事討論的話,也是很好的。其實,你可以直接用自由回答式的問卷調查,來和其它人溝通,把問卷調查當成談話或討論的大綱,互相問問題,並加以討論。本節中有不少這樣的項目,我們這裏就有個和本節主旨有關的,了解你自己,你也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問題中,有不少都是相當複雜的,得花不少時間來研究。我們已經提到過,碰到這樣的問題,最好是先沉思一、兩天,然後再想出正式的回答來。當然,你也許會希望先集中全力於其中一、兩個問題,可以自己和自己討論,也可以和夥伴討論,其它的問題,可以留待以後再討論。以最適合你的方式,來加以處理。

  有關了解自己的問題調查與討論

  (a)個人的信仰、標準、價值觀

  1.你對於以下各個事項的基本信仰是什麽——人群、工作、家庭生活、 政治、道德、你的國家、國籍、種族、你的性別、其它國家的人、其它種族、和你性別不一樣的人。

  2.你對於宗教、精神方麵的事情,生與死的基本信仰是什麽?

  3.你的想法和感覺一直都是這樣子嗎?或者,你發覺自己的思想、信仰、 價值觀,經過一段時間後會改變?如果有改變的話,是突然的改變,還是逐漸的改變?

  4.如果對於這些你一點都不相信,那麽就再思考一下。你一定相信某些東西,至少在潛意識中,也許是暗藏著的假設,但也是一種形式的信仰。

  5.倘若你發現,這些問題之中,有些會使你覺得不舒服,那就是剛才說的那個情形了。

  於是,你要想方法找出不舒服的原因來;知道了原因以後,不妨考慮一下,如果你希望的話,可以決定不去探究那個區域。

  6.倘若你的確認為,自己對任何東西都沒有自覺意識的信仰,那麽你的感覺怎樣?倘若能夠的話,你打算怎麽辦呢?你要做些什麽?

  7.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信仰中,有不一致的地方?也就是說,有沒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8.你的信仰概源是什麽?基礎是什麽?你在決定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時,有誰能影響你?有什麽東西能影響你?

  9.你的信仰和價值觀,怎樣影響你的思想和感覺?你希望做的是什麽?實際上做的又是什麽?

  10.你能不能想起這樣的情形,你做的某件事情,不符合自己的基本信仰或價值觀?事情經過是怎樣的?你覺得怎樣?你為什麽會那樣做?

  11.想想看,你對這些問題該怎樣回答,你認為其它人對你的看法,是不是跟你對自己的看法一樣?或者,也許有的人看法跟你一樣,有的人卻不一樣?

  12.最後再回顧一下,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覺得怎樣?這些答案是不是能描繪出你自己的形象?那些形象是怎樣的?你對於那些形象的感覺怎樣?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你要采取什麽行動的話,該怎麽辦?(現在,如果你說什麽也不想做,也沒有什麽關係,不過,這些必須是有意識的決定,正反兩麵都恰當地考慮過。別忘了,你現在是在自我管理。)

  (b)關於你自己的知識

  13.寫一篇敘述你自己的文章,兩、三頁就可以了,以第三人稱的口吻來寫,好像是在描述其它人一樣。你覺得,哪些方麵是很容易就能描述出來,不會覺得不自在的?有沒有不容易描述出來的方麵?或者是不知道的方麵?

  或者是覺是不自在的方麵?

  14.不妨把這篇自述拿給同事、朋友、家人看一看?看看那些人能不能認得出來?你也可以在文章後,加上幾頁空白紙張,請那些人寫下對你的看法。

  15.最後,回顧一下你給這些問題寫下的答案,你認為怎樣?給你自己描繪出怎樣的形象來?你覺得怎樣?如果你想采取某些行動的話,打算怎麽做?

  顯然,這整編內容中要談的,主要是知道你自己,我們也希望,你會覺得書中的某些練習很有用,你可以自己做練習,也可以和夥伴或一群人同做。

  下一節中,我們要繼續探討,評估自己和做自己的方法。

  我們要在這節中,繼續探討自我的問題,從知道你自己,進展到評估自己、做自己。首先你要知道,目前你評估自己、做自己,要進行到什麽程度。

  所以,你必須先找出下麵這個自由回答式問卷調查的答案來,可以自己一個人做這個練習,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做。

  有關評估自己、做自己問題的調查和討論

  1.你對於自己的感覺怎樣?對於自己的能力、弱點、特征感覺怎樣?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感覺怎樣?對於自己的技能感覺怎樣?對於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做的事情,感覺怎樣?

  2.想像著你自己的個性,寫下一份參考資料,在那資料中,你要說些什麽?

  3.你的感覺怎樣影響到你,以及你做的事情?怎樣影響到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以及其它人做的事情?你能不能想出一些例子來?

  4.你認為,其它人知不知道你對自己的感覺是怎樣的?

  5.你有沒有感覺到人生的目的——你活在這世界上是要做些什麽的?

  6.你的天資是什麽?你應怎樣來運用這天資?為了誰而運用這天資?

  7.誰在影響你?什麽在影響你?你做了什麽?怎麽做的?不妨畫一張影響圖,顯示出各種影響你的力量,是從哪裏來的?這些影響有沒有相互抵觸的地方?你的反應是怎樣?你自我管理的成效怎樣?

  8.你認為其它人對你的看法,是不是和你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一樣?或者,有的人看法一樣,有的人看法不一樣,誰的看法和你一樣?

  9.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你是怎樣回答這些問題的?你認為這些答案怎樣?你的感覺又是怎樣的?你打算將怎麽辦?

  為什麽覺得自己不好

  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不好,可能是由於反麵的回饋,也可能是由於和別人比較的結果,別人似乎比較能幹、比較聰明、比較美麗等等,我們在前麵中已經批判過這種情形。這些不好的感覺,會以兩種方式,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中。首先,這些不好的感覺會創造出一種預言,而這預言本身會逐步實現。

  既然“我很差勁,沒有人會喜歡我”。我就想避開其它人,不想和別人相處,變得退縮,到後來其它人都離開我,隻因為我實在並不吸引人。

  事情變得愈來愈糟,因為即使有一部分的我在告訴自己,我沒有用,其它部分的我卻不相信。所以,雖然沒有其它人忽略我,我卻找出借口來,說這是因為其它人太差勁、太笨、太無聊等等。所以,反正我不想結交那樣的人,避免那些人,不理會那些人,這樣反而比較好。

  於是,這惡性循環就不斷繼續下去,其它人注意到我的行動孤僻,相對地也會和我保持距離,不但加強了我對自己不好的看法,也加強了我對其它人錯誤的、不好的看法。於是這種情形就這樣不斷演變下去……這種行為模式是很常見的,所以有一種心理治療法,就是根據研究這種惡性循環的嚴重後果而建立的。發展出這種心理治療法的,是位美國精神病學家,名叫艾裏斯,艾裏斯治療的對象,都是些深受憂鬱症之苦,或是有自毀傾向的病人,這種治療法叫做理智情感治療法。

  掙脫毀滅性的惡性循環

  本節是為了“發揮思想的經理”而寫的,我們並不是建議,這些經理都該去接受心理治療。不過,我們能修改一下情感治療法的原則,來掙脫這惡性循環;這惡性循環會令我們覺得情緒低落,沮喪抑鬱,仿佛一整天都不順利似的。

  艾裏斯指出,我們都有一種傾向,那就是對於自己或其它人有些不合理的信仰或假定,為什麽會是這樣子呢?我們找不出合乎邏輯的原因來。譬如說,有些人會相信“我在各方麵都應該很行。”這是誰說的?這樣的信心是怎麽產生的?隻要你肯想一想,就知道這種想法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就算我們的父母、老師、老板告訴我們,那是真的,我們也不可能辦得到。可是,隻要我們堅持著那假定,就會常常覺得不快樂,因為在許多場合中,我們常常會發覺,自己並不那樣行。

  問題是,這樣一來我們就開始自我設限。我們本來應該這樣想的:“好吧,若是能做得更好的話,那就好了,但是至少我可以學到一些東西。”我們卻堅持著這樣想:“我太差勁了。”於是惡性循環又開始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那自我設限丟掉,首先,我們要認識那背後的假設,隻不過是胡說八道,然後,要以比較合理的信心來代替。

  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這些不合理的假設。第一號不合理的假設:我在各方麵一定都很行。這等於是個懲罰自己的好武器!事實上,誰也不可能在每個方麵都很行的。那麽,手中握有自我懲罰工具的這些人,會碰到些什麽事情?顯然,這些人一天天地累積經驗,等於是在證實自己不是技術和美德的模範,沒辦法實行這不可能的理想。結果,這些人就自己懲罰自己,壓抑自己,覺得自己不能勝任等等。更糟的是,這些人會這樣想:“我一事無成,一點用也沒有。”一旦落到這種地步,就算做了什麽很不錯的事,也不肯承認!而會覺得本來應該做得更好的。有其他人給予正麵的回饋,這些人也不肯聽,卻會這樣想:

  “你這樣說,隻是為了表示友善而已。”或是:“我隻是運氣好而已”。為了要擺脫這種假設的惡劣影響,就必須以其它想法來代替:

  誰也不可能對某件事情專精得無懈可擊,更別說是每件事情都無所不能了。不過,我也和其它人一樣,還是有能力把某些事情做得相當好,這些事情有……。

  自己想想看,然後寫張清單,列出你擅長的是什麽。克服內心深處不實的謙虛感(其實,這就是內在的敵人,想要阻止你評估自己)。也許你可以和其它人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倘若你和其它人約好了,一同努力找出自我管理的方法,不久之後,有人問起你的專長是什麽,你就能回答得出來,不會覺得不好意思了。

  當然,有的時候你的表現比較好,有的時候表現就比較差。不過,比較不順利的時候,並不表示失敗,而是給予你檢查和學習的機會。所以,你並不是一事無成,你在發展、學習更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

  現在,你已經有了這個新的、正麵的假設,這假設包含了你自己和這個世界,運用一下所謂的肯定法,就更能加強這假設的力量,這是很有效益的。

  以後我們再來討論這點,目前先回到第二種不合理的假設。

  第二號不合理的假設:時刻都要有其它人的愛護與讚同。這等於是自我麻煩,某個人所讚同的,可能是另一個人不讚同的,這樣一來,你會過著緊張的日子,就好像走在搖晃的鋼索上一樣。要不然,你做的事情,人家還是不會讚同。不管怎樣,倘若你的行為需要別人的讚同,等於是受到操縱,你就不是真正在管理自己了,對不對?

  需要別人的愛,也會造成同樣的情形,而且可能甚至更糟糕。如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要爭取愛,或者是避免失去愛,那麽你永遠不可能成為自己。而且,你自己心中也清楚得很,愛並不是這樣的。愛不是商品,是錢買不到的,也不是爭取得來的。

  既然是這樣的話,想要買或爭取愛,就行不通,因為愛的本質是不可能用買或爭取而得的。但是,這不合理的假設,會觸發另一個內在的敵人,這內在的敵人會告訴你:“我一定有什麽地方不對勁。”你又認定自己是:“不吸引人,不討人喜歡的,惹人討厭的。”於是,你又墜入了另一個惡性循環,創造出另一個會自行實現的預言。這樣一來,你的行為在別人眼中看來,的確會變得比較不吸引人。如此一來,要別人喜歡你,就變得困難得多。相對地,這也就增強了你認為自己不討人喜歡的想法。

  同時,你那內在的敵人,還會詭計多端地使你責怪其它人,對其它人不友善、不體諒、不公平、拒人於千裏之外等等。另外,還有一種自我防衛的方法,那就是找借口:“那些人真無聊、愚蠢、不吸引人、邪惡……,所以我並不指望那些人喜歡我。”

  那麽,有什麽好的假設或人生觀,能使你接受呢?下麵敘述的是個例子:有人喜歡我、愛我、讚同我的話,是很好的事。但是一定有些時候是相反的。即使這樣,又有什麽關係呢?是自我管理比較重要?還是設法爭取朋友比較重要?如果有些人不想做我的朋友,那就隨他們的便。其實,若是要說有什麽影響的話,是他們的損失,而不是我的損失。不管怎樣,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我、愛我、尊敬我,包括……。

  現在,把這些人的名字列出來。然後再沉思一番,這些是怎樣的人?既然這樣的人都仰慕你、尊敬你、愛你,那麽你自己應該是怎樣的人呢?那些人喜歡你哪些地方?你能不能跟其中一些人查證一下?

  而且,有些人好像不喜歡我,不愛我,或者不讚同我,但是這並不一定就是因為你不好,惹人討厭等等,畢竟,這個世界有各式各樣的人。

  這也可能是使用肯定法的好時機,待會兒我們再來探討這個方法。第三號不合理的假設:我有權利依賴別人給我想要的。胡說八道!你不但沒法有這樣的權利,而且倘若這樣相信的話,就是和自我管理背道而馳。既然你不可能從他人那裏得到所有你希望得到的東西,所以你會覺得失望,覺得受到挫折,會對不合作的人發脾氣。於是你就會這樣想:“我的運氣真差。”、“我孤獨得很,不知該怎麽辦。”、“我讓人家給出賣了。”而且,你會認定其它人都不肯體諒你,不能幫你的忙,都是自私的混蛋。

  那麽,具有建樹的觀點應該是怎樣的呢?

  常常會有這樣的情形,其它人不能、不願意,或者的確不應該給我想要的東西。那又怎麽樣呢?我並沒有權利期望其它人給我想要的東西,就好像我不會喜歡其它人老是期望我給他們想要的東西一樣。無論如何,這樣地依賴別人,並不是好現象。成熟的人知道什麽時候為自己處理事務,什麽時候尋求別人協助,如果得不到協助的話,又該怎麽辦。當然,有時候能向別人求助,總是件好事。別人會盡力幫忙,但是如果實在幫不上忙的話,也能夠很自然地說出來,而我們仍然能保持良好的關係。這些人包括……

  現在,把其中一些人的名字寫在清單上,考慮一下你和那些人的關係。你向那些人要求的是什麽?那些要求都是合理的嗎?要求如果達到了,你會覺得怎樣?如果沒有達到,又覺得怎樣?你對那些人的人生,有什麽貢獻?有些人不能或不願意幫忙,不能或不願意給予你所要的東西,那是他們的權利。那些人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有他們自己的壓力、憂慮和期限必須應付。第四號不合理的假設:你的遺傳、教養、童年或其它過去發生的事情,會繼續限製我的感覺和行為。換句話說,這都是其它人的錯,我沒有辦法加以改進,所以連試都不必試了。“我被困住了,而且一直被困住,笨拙、不吸引人、孤獨……”、“我完了,而且永遠都沒有希望了”、“我怎麽也改變不了,我也沒有什麽辦法可想”。這樣,你就會因為挫折、沮喪而變得冷漠,並且通常混合著羨慕和嫉妒,嫉妒那些過著舒服日子的人。但是,你有沒有想到,還有其它許多人,似乎都能克服困難和障礙,獲得各種成就,所以你何不改變一下自己的想法。

  你與生俱來的資質,以及教養和其它經驗,塑造了現在的你。但是,你並沒有受到這些東西的限製。首先,如果你希望改變、發展的話,你就能做得到。其次,你可以塑造自己以及自己的個性。你能夠培養自己的能力,想方法從過去到現在的人生中,找出意義來。利用幸運的地方,超越不幸的地方,可以對不幸的處境說道:“這又怎麽樣呢?”而且,你能麵對現在正衝著你而來的各種生活問題的挑戰。

  這時候,你也許能夠把生活中各個幸運的方麵,寫在清單上,並且分辨出現正在衝著你而來的挑戰。不過,探討這個問題,還有個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閱讀傳記,以後我們還會再討論到這個問題。假如你現在就和別人合作,分享別人的傳記,不久你會發現,那些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也有他們自己的問題,但和你的問題相比之下,可能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第五號不合理的假設:你覺得不快樂,是受到外在因素的控製。這可能是所有問題的核心,有時候,你無法掌握自己、管理自己,卻把過錯推到他人身上,把你的感受加諸於他人身上,借以懲罰他人,其實這也等於是在懲罰自己一樣。如果這樣,你就會麵臨許多障礙,動彈不得,不能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也不能達到別人希望你達到的目標。你為什麽不采納下麵的觀點:

  人生中沒有什麽是完美的,不過,我們還是能自由選擇下麵這四種方法中的一種,來麵對不愉快或不滿意的情緒。這可以選擇下麵其中一種途徑:

  1.改變環境

  2.改變自我

  3.脫離那環境

  4.設法適應那環境

  以上所談的,都是對於人生不合理的假設或態度,這些不合理的假設或態度,會使你無法管理自己。想想看,你有沒有這樣的假設或態度?會不會妨礙到你的自我管理?如果是這樣,你內在的敵人正在細聲細語地向你灌輸破壞性的態度,你能不能找到朋友呢?不論是其它人,或你內在的朋友都可以。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