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人的心理與行為研究

  人類的任何行為都不是無理由發生的,是一種隱藏的心理活動給予指示而發生的人的心理活動,都會從你的行為得到解釋和表現。人們對人心理的觀察分析也正來自於人們表現在外部的行為。心理的表現和行為是密不可分的,隻有通過仔細地觀察、研究人的外部的行為,才可以更好地去規律化分析和揭示他人的內心活動。

  第一節 行為與社會行為

  一、社會行為的概念

  什麽樣的行為是社會行為?有的人認為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人的所有行為都是社會行為,即使是人用來滿足自己的饑渴的行為,也打上社會的烙印,因而人的所有行為都是社會行為。但是如果人的行為都是社會行為,那麽當人們的手碰到火而縮回,是社會行為嗎?這隻是一個生理反應(本能)。人的行為不一定全都是社會行為,社會行為僅僅是人的行為中的一部分。

  人的有些行為屬於社會行為,有些則不是,人還有一些引發別人的行為或對別人行為作出反應的行為。人的行為的本質是社會行為,這和動物行為有根本的區別,即使是人的某些腺體反應(嘔吐、便秘)也可以由社會情景引起的緊張狀態而發生。

  從分析的角度看,後一種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狗的行為刺激人,引起人的恐懼導致逃跑,人的行為刺激狗,狗逃跑或攻擊,那麽這個行為也不是社會行為,是由社會情景引起的緊張狀態而發生的行為。

  社會行為究竟是什麽?它的標誌、特征又是什麽?社會行為是在社會交往中產生的,特別是在人際關係中產生的,由心理現象所支配的,並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的行為。可以明確地看到,人的社會行為的標誌就是人與人的關係,即人際關係。小孩把玻璃杯打破了,他因害怕而哭,因為媽媽要打他、訓他,他可以立即承認錯誤再收拾,可以撒謊說是貓打破的,也可以將碎片掃到茶幾底下,從他的行為中可以明顯看到人際關係。這種行為就是社會行為,他意識到了自己和媽媽的關係。

  二、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的關係

  有人認為社會行為就是社會心理,用社會行為就可以取代社會心理,實際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將這兩個概念混淆同用,或用一個替代另一個都是錯誤的,對於科學來講是不嚴謹的。那麽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的關係如何呢?

  首先,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它們是同一現象的兩個方麵。社會行為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反映社會關係的心理,是反映人與人關係的心理表現,所以沒有社會心理就不會有社會行為;同樣,社會行為是社會心理的客觀表現,沒有社會行為就無從了解社會心理。但並不是說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是一對一的關係,同一種社會心理狀態往往引起各種各樣的社會行為,而相同的社會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心理所引起。比如,有的同學見到自己的老師會產生一種躲避行為,這種行為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甲、乙都躲開,但動機不同,甲可能對老師有意見,乙可能怕別人嘲笑自己討好老師等。不論怎樣,社會行為都是由社會心理引起的,而且任何社會行為、社會心理都是在人際關係中、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人們的交往過程中產生的。

  其次,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又是相互區別的兩種現象,表現在社會心理上是內隱的活動,是主觀的、在頭腦中的,而社會行為是外顯的活動,客觀存在的、物質的東西(社會行為是可以被人直接看到、覺察到的現象,而社會心理是看不到、覺察不到的,它往往通過人的社會行為這種外顯的活動去觀察和說明人的社會心理)。

  不是產生一個心理,就產生一種行為,有時一個人可能有某種社會心理,卻沒表現出相應的行為。這種心理對人的生活、人際關係不可能產生什麽影響,但是一旦某種心理轉換成行為,那麽這種行為就構成了社會物質生活的一部分,就構成了一定的社會責任,人們就必須去研究。

  因此既要研究社會心理,也要研究社會行為,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深入了解社會行為產生的原因,以便使人們把對社會心理的研究所獲得的事實和理論應用在調解、控製和預測社會行為方麵,促進正確、有益的社會行為產生,避免錯誤、消極的行為產生,為解決社會生活的實際問題服務。

  第二節 社會行為的各派理論研究

  解釋社會行為的各派理論產生於20世紀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它的派別很多,主要表現在對社會行為的解釋上,他們以各自的理論對社會行為作出了不同的解釋,也產生了分歧和爭論。了解各派理論可以幫助人們深入理解各種具體研究及其性質,任何一種理論都不可能是完善的,隻有通過對各家理論的了解,才能對其進行鑒別,吸取完善的理論,摒棄不正確的東西。了解各派理論還有助於人們進行科學研究,為研究提供目標和方向。因為理論具有指導性,能使人們找到和發現科學研究中需要填補的空白,同時理論具有概括性,可以使各種研究擺脫零散性和偶然性。

  一、理論涉及的概念

  (1)強化:經過反複學習某種行為使之成為自己熟悉的、習慣性的行為,也指獎勵、社會肯定。

  (2)刺激:與“反應”相對,凡作用於有機體並引起反應的因素都稱“刺激物”。

  (3)反應:與“刺激”相對,泛指一切有生命的物質在受到周圍環境條件刺激時,所產生的變化狀態。

  (4)社會相互作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在一種社會環境中所發生的相互作用,可以是在個人之間進行,也可以是在團體之間進行。

  (5)參照群體:也稱榜樣群體或標準群體,是指將某個群體的意識、目標和行為規範,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導和評價社會現象的準則,以此作為參照,這個群體隻是人們心目中想象的群體,並非真實存在的群體。例如,文學藝術中的榜樣或典範,想象中的“英雄形象”。

  (6)本能:它是動物遺傳的,具有保證個體和種族生存的複雜的反射活動。人本身具有的一些活動不是經過後天學習的。

  (7)人格:人格也就是個性,是指在個人的生理基礎之上,受到家庭、伴侶、學校教育和社會環境等的影響,逐步形成的氣質、能力、興趣、愛好、習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總和。人格和個性所不同的是,人格顯示個體之間行為的風格差異,人格也指人的尊嚴、自尊心。

  二、解釋社會行為的各派理論

  1.S-R(刺激—反應)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人的行為的獲得是S-R之間牢固連接的結果。這一理論運用到社會心理上指社會情況、現象不斷刺激、影響人類,使人類不能再依靠常規和習慣來反應外界的刺激影響、適應社會的要求、解決社會的問題,而是要通過不斷學習對變化著的外界作出適當的新行為、適應生存的新方式和扮演適合社會生活的新角色。下麵介紹三種在社會心理學方麵關於這一理論的運用。

  (1)模仿論。創始人為米勒和多拉德。他們認為人類特別是兒童的社會行為基本是通過模仿得來的,而模仿本身也隻能通過學習得到。他們認為人有兩種行為:複製行為(指一個人忠實地按另一種方式去做)和依樣匹配行為(指一種可按照“榜樣—追隨者”行為來做的行為。追隨者依靠榜樣的行為為自己追隨的行為,以榜樣的行為作為指導自己行為的線索,使自己得到報償,如所追隨的行為得到社會公認、好評。

  (2)社會學習理論。創始人是班杜拉和沃爾特斯。這一理論的主要論點是,人的一切社會行為、道德行為、抗誘惑等都是通過學習獲得的,也是可以改變的,決定人的社會行為是環境、社會文化、人際關係、客觀條件、榜樣強化等。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可以由觀察他人行為而去學習,被觀察的對象被稱之為榜樣。一個人的觀察學習往往是看到他人的行為受到強化,就會去模仿,並作出同樣的行為,這種模仿行為往往表現出延宕性。

  延宕性是指如果兒童看到、學到了榜樣的行為,那麽他有時模仿這個榜樣,有時不模仿。他模仿這個榜樣是因為這個榜樣受到獎勵,如果這個榜樣受到懲罰,他就不去模仿這個行為,但不能說他什麽也沒學到,隻是沒有立即表現出來,而是拖延表現,這就是模仿行為的延宕性。比如,小孩甲看到乙打人,被罰站。他學會了,但沒有當時表現出來。因為這樣做要受到懲罰,等到他與別的小孩發生衝突時,雖然明知道要受罰,也照學會的方式打人。

  (3)社會交換論。這一理論是由社會學家喬奇·霍曼斯提出。他采用經濟學的觀點解釋社會行為,認為社會行為不僅是物質商品交換,而且還是諸如讚許、聲望等非物質的交換。這一理論認為人類的各種關係實際上是一種報酬和代價的關係。就是說,要是一個人在社會互動中給予別人多了,那麽就要想辦法從別人那裏多取點兒作為報酬。所以,人們總是試圖保持賬目上的平衡,和別人打交道時從一種關係中得到的可能是報酬,而別人付出的可能是代價。在社會互動中個人總是千方百計地不讓他人取得比自己大的報酬,如果我得到的少,他得到的多,那麽這種互動就不會繼續下去。除非雙方都得利,否則任何交換都無法進行下去。但是,在社會互動中一個人的行為給另一個人帶來了好處,迫使其作出互惠行為,使雙方得益平衡(相互得益),形成一種公平關係,這樣人與人的相互作用就會繼續發展下去。因此有人將這一理論稱為社會公平理論。

  隨後,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又發展了霍曼斯的社會交換論。他們認為如果互動的雙方都感到自己所得大於所失,那麽兩者的互動就能夠維持。假如其中一方感到所得小於所失,那麽兩者的關係就不會繼續維持下去。

  2.角色理論

  這一理論出現較晚,但不夠成熟,是行為科學中新的理論傾向,是從人類學、社會學、行為學中共同產生的。

  (1)角色的含義。角色原來是戲劇方麵的通俗名詞,大約到20世紀30年代,社會學家米德、莫雷諾、人類學家林頓以及心理學家紐考姆在他們的學術講演和著作中引用了角色這個詞,才使其成為學術概念,而且被引進入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領域。因為它跨入各學科領域,所以其意義顯得十分含糊,隨著學者所持的學科立場不同,含義也有所不同。台灣學者郭為藩對角色的定義歸結為以下四點:

  1)角色是由一套結構性的行為模式或一組行為模式所表現的。

  2)角色涉及某一類人共同的行為特征,而不是個人的行為特征。通常角色代表具有某種社會地位和身份的人的共同的人格屬性和行為特征。

  3)角色是在社會互動中表現的。

  4)角色所涉及的行為期待,代表社會結構的部分。

  根據上麵的定義,可以了解到角色是一個概念化的社會單位,是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所不可避免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是被社會群體所期望、許可的,而且與其他角色形成互補的、雙向的關係(有老師,就有學生)。嚴格來說,人既然要從事社會生活,就不能離群索居,必須扮演各類角色去從事社會所賦予的任務。人生隻是一連串的角色扮演(行人、顧客、學生、戀人……),每個人如果要想做一個符合社會要求的、合格的社會成員就必須學會角色的扮演。角色理論認為人類社會隻有角色存在,沒有人的存在,一個人注定要走向死亡,然而角色卻亙古長存。

  (2)角色理論的基本思想和假說。角色理論和其他理論相比,發展得不夠成熟,因而隻能看做是聯係鬆散的假說網絡和一套相當概括的理論。同時,角色理論和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理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弗洛伊德強調個性,個體內部自身的決定因素,而角色理論不考慮社會個體化因素,隻是企圖按照角色(角色期待、角色需求、角色技能、角色衝突)在社會相互作用中參照群體的作用表示人的行為。

  要扮演角色,就要學做角色,就要對所扮演角色的種種行為與標準有準確的概念和認識。

  1)角色學習指兩方麵的學習:

  ①學習角色的責任和特權。學做角色,應盡什麽義務,擁有什麽權利。

  ②學習角色的態度和情感。比如,一個領導應該學習怎樣做好工作,不斷體驗上級的意圖,關心下級的需要,從而鞏固被肯定的行為方式,摒棄被人討厭的角色。

  2)角色期待通常指在特殊的社會關係中,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人所表現的行為模式和適當的行為指責。角色期待是下麵的過程中形成的,並且在個人沒有正式演出這個角色之前就已經規定好了。

  一個人的社會行為是由他的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決定的。比如,某人在有什麽樣的地位、身份、扮演什麽角色,別人就會期望他以這個地位的人應該有的行為方式來行動。被期待的行為是一種社會規範化的行為。角色期待就是他人對自己提出符合其身份的希望,同時本人也必須領會他人對自己提出的希望。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別人對他的期待,那麽就達不到角色期待的效果(學生這個角色,人們對他的期待就是上好課,德、智、體全麵發展,如果他上課的時間在街上閑逛,那麽他所扮演的學生這一角色期待就沒有達到期待的效果)。所以,一個人為完成期待的角色,就必須知道自己所充當的角色應該有什麽樣的行為模式,這一點正是他根據周圍人的期待而得到的。

  3)角色衝突指某個角色在內心產生的衝突所發生的內在矛盾。

  ①角色間的衝突:當一個人同時兼有幾個互不相同的角色,並且感到自己無法滿足各方麵的人們對自己的要求期望時,就導致了角色間的衝突(妻子期望丈夫愛惜身體,能幹多少幹多少,而領導期望她的丈夫多幹些,丈夫要麽服從妻子的勸告,要麽服從領導的分配)。

  ②角色內的衝突:當一個人處在某個角色地位時,不同的人對這個角色會提出不同的期待和要求,這樣就導致了角色內的衝突(對於學生這個角色來說,班主任要求其上課,而父親身體不適,要求其回家)。

  ③角色人格和真實人格:一個人真實人格和所扮演的角色人格要求的人格會有不一致的情況(管理幹部職業要求幹部善言、頭腦靈活、反應敏捷,如果真實人格不愛講話、沉默、反應慢,就產生了角色人格和真實人格之間的衝突,導致管理幹部沒有能力完成其角色的任務)。

  4)鏡中自我:人們知道鏡子給自己一種實際形象,通過鏡子可以很實在地看到自己的樣子和所作所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你代表著其他人看著你自己的形象,鏡子中的“我”也就是通過鏡子引起的自我意識。這裏的鏡子指他人,並非是指自我感覺。

  進一步說,一個人如果不能適當地認識本身的角色,那麽他的行為就偏離了別人對他的角色期待,這時就會引起別人對他的異議和反對。因此,這個人往往會從參照群體中、從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中看到自己,從而出現鏡中自我。這個觀點是由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提出來的。他指出兒童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臉色來了解自己的,一個人對自己所形成的觀念是從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中形成對自己的看法。一個人周圍的參照群體就像一麵鏡子,反映出他所表現過的事情。通過別人的反映和態度形成的自我觀念就是鏡中自我。他人的態度行為給另一個人帶來相應的活動。鏡中自我有三個因素:想象他人心目中的自身形象、想象他人對這個形象的評價和由這個形象而產生的自我感(驕傲、得意、慚愧、自卑)。

  3.精神分析理論

  這一理論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創立的,是作為探討精神治療的一部分發展起來的,在對社會的適用性上有很大價值,猛烈地衝擊了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如同哥白尼發現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一樣,弗洛伊德的發現使我們知道,人竟然和潛意識及不能控製的性本能生活在一起,這個衝擊使人們對人的看法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1)對人和社會的看法。這一理論對人和社會的看法如下:

  1)它把人看做是一個能量係統。好比人是一個水利係統,人的能量可以從係統中流出來,也可以從係統中轉移出來,同樣也可以用堤把能量阻攔起來,人用於文化、科技等方麵的能量是從用以性本能的能量上抽出來的。如果能量在某個通道上受阻,就要尋找另一個途徑來釋放能量。人類所有的行為目的在於享樂,在於能量的釋放。

  2)人和動物一樣,行為受本能策動,而本能的本質就是性和攻擊。性的本質和攻擊本能不能時刻表現出來,如果表現出來,就會與社會發生衝突,這是不允許的。它的表現要符合社會倫理道德規範,不能隨便去尋找各種欲望的滿足。弗洛伊德認為本能和社會衝突的一種結果導致社會的科學活動,全部文化都是性和衝動本能的表現和升華。另一種結果導致痛苦和神經官能症,這是由於本能得不到釋放、受到限製的原因。

  (2)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如下:

  1)他認為人格的發展主要有兩方麵:個人以生理的發展為基礎,經曆著人格發展的不同階段;強調早期經驗對於成年後的一切行為的重要性,即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成人的人格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他認為5~6歲是人發展最重要階段,決定人一生的人格發展。總之,他指出童年時期對今後人格發展起決定作用。

  2)人格的組成部分及其協調。弗洛伊德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的,這三個部分代表了不同的層次。

  本我:(本能)代表人的生物本體,是一切行為能量的來源。人們為了尋求興奮、緊張而產生能量釋放,依據快樂原則來活動。本我就好像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孩子,想要什麽就必須得到什麽,無法忍受挫折,不顧現實去尋求本能欲望的滿足。本我是不講道理的、衝動的、盲目的、自私的、非理性的,怎樣快樂就怎樣去活動。

  自我:自我是人格活動中樞部分,是本能得到滿足的手段。自我的功能是根據現實的原則和超我的要求來表現和滿足本我的欲望的。自我是理智的,可以尋求適當的方式來滿足本我,又為社會所接受,使得本我需要的衝動在社會規範下進行。

  超我: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文化、道德部分,代表著社會行為。它一部分是良心,另一部分是自我理想,超我的功能在於控製行為,使行為符合社會規範,而且對好的行為進行獎勵,使人產生驕傲感;對不好的行為進行懲罰,使人產生罪惡感、自卑感。

  本我、自我、超我之間是互相協調的。如果本我想隨便活動、與社會產生衝突,那麽自我就對衝突加以適當的處理、調查,使衝突中的緊張、不愉快得到緩解。一般它的處理和調整采用自欺欺人的方法蒙騙自己,或以篡改事實、歪曲事實的手段欺騙和安慰自己。也就是說,自我相當於一個自我防禦機製,當本我與社會衝突時,就以掩飾、壓抑、補償、宣泄等方法調節衝突,使之不至於造成心理變態、焦慮和緊張。

  3)人格理論和心理學。社會化過程、家庭結構、社團心理等都受人格理論的影響。規範、服從、參照結構等也是以人格理論中的超我為依據的。人格理論對於心理學的作用在於它指出了個體的欲求及能夠意識到的社會文明的衝突,這個衝突影響著個體和社會團體之間的關係;也在於它指出了家庭、社會、教育在兒童人格發展中的作用及防止變態心理、變態行為產生的可能性。

  (3)新精神分析學派的若幹理論。隨著心理學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許多學者對弗洛伊德的理論提出了質疑,甚至認為他所謂的本能引起行為,倒不如說是社會製約的結果。因此,一些學者開始背離他的理論,而建立新的精神分析理論。

  1)向上意誌和補償說:這一學說是由弗洛伊德的弟子阿德勒提出的。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受向上意誌支配。一個人生來就有一種內驅力,它不都是性的驅力,而主要是向上的驅力。這一驅力把人的各方麵匯合成總的目標,即優越感,要求高人一等,而且人的一切目的都是朝著一個方麵——追求舒服、追求優越、追求成就和自我實現。伴隨這種向上意誌而產生的就是自卑感,他認為自卑感是人的行為的原始決定力量或基本驅力。這種自卑感一般與身體缺陷相一致,身殘的人感到受別人歧視,那麽他就努力去補償自己的缺陷,越是意識到缺點、軟弱,越是奮鬥,使其他方麵得到發展,得到補償。這個向上意誌不允許人心理自卑,而且時常使人被一種追求優越的精神所支配,去滿足一種需要,為戰勝自卑和不安全感而進行補償活動。這個活動永不停止,因此也就促使了人格的不斷發展。

  2)文化因素說:它是由社會學家霍妮提出的,她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論和本能的動力說,而是強調文化因素和社會行為對人的影響。她認為兒童的焦慮基本來源於家庭中父母對待兒童的態度和行為(比如,父母管教太嚴或行為脾氣古怪、動手打罵都可能導致兒童焦慮)。如果兒童生長在缺乏父愛、母愛的家庭中,那麽這個兒童就會變得不近人情,不會體諒人,非常懷疑別人對他有敵意,容易發展成精神病型焦慮,但獨立性較強。她認為婦女有一種自卑感,認為女不如男也是由社會文化背景造成的。

  3)人格發展的八階段理論:它是由社會心理學家埃裏克森提出的。他認為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壞,有向任何一個方麵發展的可能性。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階段發展的過程,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任務,每個階段要完成特定的任務都要受文化發展的影響。這個任務包括要解決這一階段的矛盾,解決得好,會產生積極發展,人格就發展到下一個階段;解決不好,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就不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人格也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這八個階段是:學習信任階段、成為自主者階段、自我對羞恥的懷疑階段、主動性對內疚階段、勤奮感對自卑感階段、承擔社會義務階段、顯示創造反感的階段和達到完善階段。

  4.格式塔理論和認知理論

  格式塔理論是與S-R理論完全對立的。它的基本假設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S-R理論將人的行為分析成具體的S-R聯結,失去了對行為本質的了解,也忽視了人的經驗的整體性,而格式塔理論強調從整體的角度、關係的角度研究人的行為問題。它開始側重於知覺的研究,後來又觀察了動物的頓悟學習和人的創造性思維,提出了心理物理場概念,並且成為了當代認知心理學的來源之一。

  認知理論:從廣義上講,它是研究高級心理過程(思維、語言等)特別是認識過程的新興學科。從狹義上講,相當於信息加工的心理學,即把人的認識看做是信息的載入、變換、減縮、存儲和使用的過程,相當於計算機係統。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西方出現的一些人格理論、認知協調理論、歸因理論等都是從早期的認知理論、格式塔理論中繁衍出來的。

  以下是近期的幾種理論:

  (1)內隱人格理論。它認為每個普通人都心照不宣地認為別人所具有的一些特點、品格和行為表現之間是相互聯係的。如果掌握了一個人的一種品質和行為表現,也可以推知他的另一種行為表現。其經典實驗研究是所羅門·阿希的關於社會知覺的研究。他給兩組被試提供兩張描述一個人品格特性的表格,甲組包括聰明、靈巧、謹慎、勤奮、熱情等,乙組以上描述沒變,隻是將熱情轉換成冷淡。他讓兩組被試拿到表格後據表格上的描述來想象一個人的品格特征。

  結果兩組被試形成了對一個人的不同印象。甲組想象這個人慷慨、大方、快活;而乙組想象這個人斤斤計較、勢利眼、無同情心。

  這說明人們對別人的印象的形成,取決於最重要、最核心的品格特征。它表明人格當中的許多品格是相互關聯的(知道這個人勤奮,推斷他學習好),而且在一個人的許多品格中,有一個品格起重要作用(中心品格——熱情、冷淡就屬於此)。人總是從中心品格推斷其他品格,因而形成對這個人的印象。這也就是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研究的暈輪效應。

  (2)認知不協調理論。它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的。他認為人的認知係統(或稱認知結構)中所具有的各個認知元素之間有著一定的關係:不相關關係、協調關係和不協調關係。正因為出現了不協調關係,人處在認知矛盾中才出現了不舒服、緊張、壓迫、不愉快的感覺。

  1)認知不協調產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種:

  ①由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當兩個以上有關係的認知元素之間存在著矛盾時,就產生了不協調。

  ②認知元素對個人的重要性:有兩個對個人都十分重要的認知元素,而它們又存在著不一致的矛盾時,認知不協調程度很大。

  ③不協調的程度大小還隨著處於不協調關係中的認知元素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人類心理產生了不協調,就感到緊張、不愉快,壓力越來越大,大到不能承受的時候,人就要努力排除矛盾的因素,來解除、減輕壓力,避免緊張、不愉快,從而趨向於一種輕鬆愉快、舒服的狀態。

  2)減輕不協調的程度有以下三種方法:

  ①改變某種認知元素,使它與其他元素之間不協調的關係逐漸協調。

  ②增加新的認知元素,加強協調關係的認知係統。

  ③強調某種元素的重要性。

  (3)歸因理論。社會心理學家對一些社會現象提出了疑問,如為什麽要做這件事?為什麽他比我得到領導更多的寵愛?他為什麽在這種場合發笑?等等。他們就要對這些問題尋找原因,探究到底是為什麽。歸因理論就是對於人們如何理解、解釋造成這樣一種行為結果的原因的探討,就是尋求某些行為結果的原因。這個理論最早由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提出,近年來得到發展,成為眾多外國心理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1)歸因。一個人總是要對其他人的行為和自己的行為尋求理解。歸因指人們對他人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行為)進行分析,提出這種行為的性質,推論這種行為的原因的過程。

  歸因理論假設:人們強烈地要理解為什麽在自己的生活中會發生某些事情,從而對自己的行為和環境之間的因果關係、對他人的活動和環境的因果關係作出解釋和推斷。歸因現象時刻都在發生,一個人作出某種行為,認知者就對這種行為加以分析。為什麽會發生這種行為?它出於什麽目的、動機?有什麽情境壓力才作出這種行為?

  2)歸因理論中的若幹主要研究。一個人的行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者決定於外界環境或者決定於主觀條件。如果推斷一個人的行為的根本原因來自外部力量,那麽就稱為情境歸因。如果推斷一個人的行為的根本原因是個人本質的特點,那麽就稱為本性歸因。

  什麽條件下進行情境歸因,什麽條件下進行本性歸因?社會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人的行為有成功的希望時,行動者一般把成功的原因歸屬於自己,作本性歸因;而失敗時則是把原因歸屬於他人,作情境歸因。當旁觀者看到別人取得成功時,往往把功勞歸於外部因素和情境特征,而當看到別人失敗時則把原因歸屬於內部因素和本性特征。

  3)凱利的三度理論。他是美國的一個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對人的行為進行歸因時,首先,可以從環境來尋找解釋;其次,從客觀刺激物來尋找解釋;最後,可以從行動者和周圍情景的關係中來尋找解釋。從這三個獨立的方麵來檢驗、尋找、解釋因果關係,叫做三度理論。要從這三方麵進行因果歸因,還必須符合下麵三個標準。

  ①特殊性:這個人的行為是否是特殊的,在這種情況下作出這種反應,在另外一種情況下是否以同樣的方式作出這種反應。

  ②連續性:一個人做某件事是一貫的還是偶然的,不同時間、地點是否表現出同樣的行為。

  ③一致性:一個人的行為表現是否和其他人一致,其他人在同樣情況下也會表現出同樣的行為方式嗎,有沒有普遍性。

  4)對成功與失敗的歸因傾向。美國心理學家韋納通過研究提出了成功與失敗歸因傾向的三維度模式。他認為應當從能力、心境、任務困難、運氣四方麵來衡量一個人行為的成敗是內部因素造成的,還是外部因素造成的。這四方麵可以按內外因素、穩定性、可控製性三個程度來劃分。

  從內外因素上看,能力、努力屬於內因;任務難易,運氣屬於外因。能力、任務屬於穩定因素;努力、機遇屬於不穩定因素。努力的程度是可以控製的,而能力、任務難易、機遇是不可控製的。這個模式說明,對成功和失敗的歸因可以是內部的或外部的,可以是穩定的或不穩定的,也可以是可控製的或不可控製的。

  總之,對成功與失敗的歸因表明,人們總是願意獲得勝利、滿足和榮譽,從而將成功歸為自身因素,將失敗歸為外在因素。

  (4)“控製點”的理論。由社會學家羅特提出的控製點,就是個體在和周圍的環境相互作用中認識到自己生活的心理力量,即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結果的責任的認知和定向(行為結果是由什麽導致的,行為是由什麽決定的)。

  1)控製點的類型分為外控型和內控型兩種。

  外控型:個體通常認為自己行為的結果常常是由外部力量控製的,它可以是運氣、機會、命運、權威人士的擺布及周圍其他複雜而無法預料的力量。其表現是缺乏自信心。

  內控型:個體認為自己所從事的活動的結果是由本身所具有的內部因素決定的,這種人有強烈的自我信念,認識到控製自己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是自己的努力、能力、技能,而不是外界的神秘力量,其表現是充滿自信。

  2)研究“控製點”及其理論目的在於使人們認識到自己控製點的類型,以及兩種不同控製點的意義和價值。

  外控程度高的人不僅缺乏自信心,而且焦慮、多疑、獨斷,有更多的攻擊性,對社會交往的需求少,對有關的成就活動缺乏興趣;內控程度高的人能積極探索影響自己生活的各種信息,喜歡向有困難的任務挑戰,在失敗麵前仍然能夠堅持,還趨向於有更高的目標和成就。了解控製點的類型可以改變不利的因素,使其向好的方麵發展。比如,把外控型轉變為內控型能增加自豪感和對未來的期望。了解控製點的意義和價值在於改變不利的控製點類型,知道內控、外控對自己和社會所帶來的消極的和積極的影響及作用。

  一個人的控製點的類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年齡增長和環境改變的。

  5.各派理論在分析單位上的不同

  刺激—反應理論:隻要分別觀察行為的具體反應和習慣性表現,就可以了解和解釋社會和教育界了。

  角色理論:通過觀察角色所代表的個人的職能、身份、地位以及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來考察分析、解釋社會行為。

  格式塔理論強調人的認知結構和經驗,注重從整體和直觀的綜合來考察、解釋社會行為,認為隻有這樣才能理解人的行為的本質。

  精神分析理論:從人格的三個組成部分來作深層分析。

  6.各派理論關於人性的設想

  刺激—反應理論:認為人的行為隻是按強化原則作出一定的反應而已,通過強化人可以形成各種行為。

  角色理論:認為人的行為由外在的職業、地位決定,扮演的角色不是由個人決定的,而是由外在社會的環境決定的。

  格式塔理論:認為人性是積極的、主動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獨創性的,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精神分析理論:把人性看做是被本能所控製的,是本能在社會生活變化中的發展和壓抑,強調本能和自我,不重視理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