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6章 壽誕(1)

  壽禮俗信

  壽禮俗信是在民間信仰的基礎上產生的。它以一定的社會基礎、文化基礎以及民族、方言等自然條件作為俗信產生、發展、完善的先決條件。人們渴望長壽,希望通過各種方法、手段得以長壽,就把這種美好的願望與相應的基礎結合起來,形成與完整了壽禮俗信文化,並將它貫穿在人的一生中。比如,人剛剛出生,在孩子“三朝禮”中的“開葷”儀中,人們就祝願孩子能夠長壽。祝詞唱曰“吃了酒,福祿壽”,就是這種美好祝願的表白,因而也成為“三朝禮”俗中的固定用語,被一直沿襲下來。在滿月禮時,人們給孩子戴“長命索”和“長命鎖”成為重要儀程,千百年來被人們所遵循。百晬禮純粹是一種祝願孩子長命百歲的禮儀活動。周歲禮既是對“生”的總結禮儀,又是祝願孩子能夠長壽的禮儀。周歲禮後的禮儀也很多,一直到人的老死為止,“長壽”這一理念始終沒有斷過,即便是人死了以後,人雖然在陽間不存在了,但還活在陰間,因此就產生了做“冥壽”的習俗。相對“陽壽”而言,冥壽又被稱做“陰壽”。做“冥壽”習俗是在祖先亡故以後的逢“十”之年舉行,子孫們要設神像或神位於堂中,對像行以“壽禮”,並設壇請僧道誦經禮懺,以表後人的孝念之心。做冥壽時親朋好友們有送紙紮的,也有登堂拜祝的。

  人們把壽看得很重,都想長壽,所以也把祈盼長壽作為人生的主要內容。如俗語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著”。也就是說,再好的死法也不如賴活著。在這樣的追求下,又產生了各種祈盼長壽的禮俗和與之相應的忌諱。比如有些地區,人們害怕孩子不能長壽,就在孩子十歲生日的時候,由孩子的外婆家給孩子做生日,民間稱為“愛子壽”。人在婚娶以後,到了二十歲生日時,由嶽家為女婿做壽,稱做“親婿壽”。此俗的民間說法是生怕女婿壽夭後女兒要守寡。我國民間一直信仰陰陽太極學說,在這一文化思想的影響下,產生了“做九不做十”的習俗。民間認為,十全為滿,滿則招損,恐怕逢十做壽會損去陽壽,所以,在每逢十的整數時,隻在虛歲九的那年做壽。但也有人認為,九是陽數,十是陰數,男屬陽,女屬陰,因此又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說法,不能陰陽相犯,要陰陽各入其位。有的地方又因方言之嫌認為十和九與賊和鳩諧音,故而又有逢九逢十都不做壽的忌諱,要在跳過這兩個數字以後才能做壽,便產生了六十六歲做壽的習俗。這樣一來,既避過了十和九的忌諱,又討得了六六順的口彩。民間又有四十不做壽的習俗,因為“四”與“死”諧音,人們忌諱死,因此避四,是祈求長壽思想的進一步體現。

  人們在祈盼長壽的過程中,又在不斷地去尋找著各種能使人長壽的途徑。民間認為,行善積德可以使人延年益壽。扶貧濟弱、修路補橋就是一種善事,也是積德的事情。修路補橋既是行善之事,又是一種體力勞動,勞動則可使人健康長壽,所以民間的這種長壽俗信也是不無道理的。長壽從辯證觀念來看,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理解,一是身體健康,使人長壽;一是由於善舉被當世之人稱頌,為後世之人留下名望而流芳百世。這樣的人死了以後,也可視為“長壽”。如扶貧濟弱,修路補橋,既是善事,又可為自己“長壽”樹立豐碑,這是民俗中因果關係理念在“壽”的方麵的具體體現。人們同時又認為,燒香禱告、廟觀施舍、供佛放生、誦經禮懺、抄寫經卷等,也都是善舉和積德之功,都可以增壽。其實,誦經禮懺、抄寫經卷,本身就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不僅是釋道兩教的修身思想理念,也是世俗養性的理念,同時也是醫家所提倡的養性之法。在這些增壽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又將這種思想融入生活中,如舊時壯族的不少地方,凡人一過五十,每家都備有“壽米缸”,將米盛入缸中,並不能使之斷了,以表延年益壽之意。每年一到口嚐新節時,兒女們都要選出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稱其俗為“添壽”,也叫做“養缸”。缸裏的米平時是不能動用的,隻有在做壽時才能從缸中舀出一些,煮成米飯,敬獻給老人,表示兒女們祝願老人能夠健康長壽。

  在增壽這一主觀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民間又產生了“借壽”習俗,民間信仰認為:人的壽命是由天而定,在人出生前,壽數既定後才能投胎轉世。所以民間的星辰信仰認為: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在具體的生死大注中,先由北鬥注人死期,後由南鬥注人生出。所以在民間俗信中常有禮拜北鬥以祈延壽的習俗。民間認為,人該活多大年紀就活多大年紀,將壽數看做是個人財產,是可以出借和轉讓的。“借壽”之俗就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借壽是凡人有病,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人們便認為這個人的壽數已到,隻能從他人身上去借壽才可以為此人延長壽命。出借壽數的人大都是病人的子女或親戚至友,而且還必須是自願的,否則就不靈驗。借壽時,出借壽數的人先要齋戒沐浴,虔誠禱拜,祈求神靈允許他將自己的壽數出借給病人。這時候,病人如果出乎意料地有所好轉,就認為是神靈已經允許借壽,就得馬上焚香許願,以答謝神靈。如果病人一命歸西後,出借壽數的人也應馬上燒香禱告,取消前言,以免閻王判官將壽數誤判給別人。

  民間除了借壽之外,還有“補壽”習俗。毛南族人認為:“吃百家米”可以補壽。補壽又有討糧補壽和添糧補壽之分。討糧補壽就是由老人親自到糧行裏去討米回來為自己補壽,糧行一般也允許老人討米。老人抓米後或留一點錢,或不留錢,都是可以的,凡討來的米專供老人食用。如果將米食用後沒有多大作用時,就要馬上置辦酒茶宴請親友們前來為自己舉行“添糧補壽”的禮儀。這一儀俗由子女們操辦。要選定吉日,備辦酒宴,並用紅紙剪一個大壽字貼在一塊方形的藍布或黑布上,稱做“壽屏”,意為祝壽賀禮。親友們各自帶上七八十斤米,來到主家後倒入預先準備好的籮筐裏並將其拌勻。此時,師公在神台前,手拿符告,打著節拍,口唱“六馬歌”(實為祿馬歌)和“十二月添糧添祿歌”。並將籮筐裏的米按照儀禮舀起,供老人補壽食用。禮儀之後,把壽屏懸掛在香堂上,賓客們才能一起入席就餐,席間,師公還要唱《祝壽歌》,賓客要說一些吉利語,以表給老人補壽的情意。“添糧補壽”一般是在農曆的九月九日進行,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是老年節,民間認為在這日為老人補壽是吉利的,是可以達到補壽目的的。民間也同時認為,人一生隻能有一次的補壽之儀,一般的補壽是在六十周歲那年舉行。但也有一些高壽、上壽的人一生可以有幾次的補壽儀俗,即每隔三五年來一次,以祈求長壽。

  “添糧補壽”與“借壽”的不同之處是,添糧補壽是人們祈求長壽的理念之舉,認為壽數是由命來決定的,命又可以由陰德積攢的多少和陽德積聚的多少有所增損,人隻要多行善事,壽是可以添加的,做了虧心事就會折去陽壽。“借壽”則是人在病中時,不進行“借壽”之舉,就會死去,這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它們共同的願望都是希望長壽。

  陝北民間多采用補壽之舉,一般是小孩或年輕人在久病不愈,醫治無效的情況下,由病人的父母(一般是母親)向村裏的各戶人家討要米糧,供病人食用。這一習俗與我國農耕文化有一定的聯係。人們認為吃五穀生百病。同時又認為五穀為養,可以養活人,所以也就可以將人的病情治好。村中一旦有人求米補壽時,各家各戶也很樂意送給,認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是佛教理念在民俗中的反映,一般以一升為限,因為升有升高,升平之吉祥美意,是一個吉祥的量詞。有的講究要討夠一百家的米糧食用後才有靈驗,最好是一百家人一百個姓,因為陝北民間有“百姓靠百姓”的說法,就是說,老百姓一生中要靠老百姓才能平安生活下去,要靠老百姓的幫襯才能辦事。百姓才是天下,天下盡是百姓。所以陝北民間又有“眾人是聖人,聖人也是眾人”的說法。有些村子較小的,本村討不夠所求之米,還要到外村去討,外村人探明原委後,也很樂意送給。正因為有這種民俗觀念,人們又不吝賜予,所以有些人也借此討要米糧,以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添糧補壽”一般是在少年、青年人群中行之,老年人一般不舉行此儀,尤其是六十歲以上者不行此儀。民間認為這樣壽數的老人已是順心老人了,歿了也沒有什麽遺憾,所以不予補壽。

  祝壽

  舊時,人們對“壽”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六十曰壽”,也就是說,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每逢整生(即逢十)為其舉行的祝賀生日的活動,才能說“祝壽”。不逢整十的生日,雖在六十以上,也隻能叫做“散生”,不能稱壽。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過生日”。我國民間又有“男進女滿”的說法,就是男子做虛歲,女人做實歲。民間又將過壽或過生日的人稱做“壽星公”、“壽星婆”,陝北民間一般稱做“壽星老”。

  六十歲以前做整生的習俗各地有所不同。有的從三十歲時開始做,也稱“做壽”。正因為民間有這樣的習俗存在,舊時的文人墨客寫祝壽紀歲詩的,就是從三十壽誕開始的。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的講究,就是說男滿三十歲、女滿四十歲時不舉行宴請賓客的祝壽活動,屆時應當先期向親友們辭謝,充當辭客,或外出回避,民俗稱之為“躲生”。嬰兒出生,若有來客,謂之“逢生”。如果逢生者年紀與嬰兒的父母相仿或稍大一些,民俗中常將這類“逢生”人認做嬰兒的幹爹或幹媽。

  嬰兒出生的第三天用艾葉或楓球等煮水為嬰兒洗澡,俗稱“洗三朝”,就是民間祈求長壽的習俗。此日還要開筵祝賀,民間稱之為“做三朝”,就是一種“祝壽”的禮俗。三朝宴上要煮很多雞蛋,並須塗上紅顏色,分贈給客人們吃,俗稱“吃紅蛋”或稱“吃滾P股蛋”,就是人們驅除邪魔,保佑孩子長壽的主觀心理表現。因“紅”與“混”音近,吃紅蛋就是把一些“混蛋”吃掉,可使孩子安康長壽。有些地方講究,在“三朝禮”這天時,要把嬰兒的名字定下來,有俗語說:“三天不起名,是個好吃佬。”所以古人常常在孩子還未出生時就將名字起好,生男叫什麽,生女叫什麽。在這一俗信下,在“三朝禮”這幾天有的地方有“送號”的習俗,即由鄰裏鄉人把自己為嬰兒所取的“字”、“號”等,用大字工整地寫在紅紙上,以男左女右的方位張貼在主家堂屋的牆壁上。並且講究,在上號時還要爆竹齊鳴,並誦讀祝詞。有的地方在嬰兒出生的第九天有做“九朝”的習俗。一周歲的生日在民俗中被稱做“華朝”,要宴請賓客。華朝以後的生日,父母都要給孩子買點禮物,以添精神。民俗中將給孩子過生日戲稱做“出尾巴”,出尾巴時要給孩子吃兩個煮雞蛋,以此嬉戲孩子,祝願他(她)的尾巴長得快一些。十二歲時,要給孩子完生。完生以後的生日,再沒有滿月、三朝、百晬、周歲以及十二歲以前的生日那樣的濃烈氣氛了。隻有到了三十歲做壽時,又熱鬧起來。由此可見,人們為了祈求長命,假通借鑒各類吉祥形式,以企達到長壽的目的。

  在壽禮中以銀錢為禮品的被稱做“桃禮”,取“壽桃”之義。以布料為壽禮的稱為“壽幛”,送壽屏的則稱“壽文”。文人雅客所送禮品大都是“壽詩”,摯友所送大都為“壽聯”。如果所送之禮為全壽之禮,即銀錢、壽幛、壽屏、壽聯、壽燭、壽糕、壽桃等等,則稱為“糕桃”、“燭酒”等等。凡送壽禮都是雙數。四件以上者可以使用禮單(帖),禮單用梅紅色作帖為宜。

  壽誕與誕辰禮俗

  我國古人把人生禮俗劃分為兩個重要部分,即誕辰禮俗和喪葬禮俗。這兩個禮俗是人生禮俗的兩個極,誕生禮俗為始極,喪葬禮俗為終極,成年禮和婚禮充當了這兩個極的中介,成為人生的兩個重要段落。在兩個段落之間,禮俗相對少一些,表現出來的僅僅是人在不同年齡段的不同誕辰和壽誕禮俗。然而這些禮俗又不太被人們所重視,隻有上了年紀的老人才將此事看得重一些。所以,無論是誕辰禮俗還是壽誕禮俗,主要表現在“壽”的儀禮上。所謂壽的年齡所指,有多種說法。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二十年為一代、三十年為一世的說法。也就是說,二十年就是人的輩分代的年數,三十年就可視為活了一世。這個“世”實際是從佛教中“劫”的信念中借鑒來的。俗語又說“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就是說,人活一世如同草木一樣。草木從春天的發芽,夏天的生長,到冬天死亡,是一個生死輪回過程。人到了三十歲的年齡,在生理上一切發育都停止了,結束了他“生”的發展,開始了“壽”的綿延,這一生理現象就如同草木一樣。據此,古人又把三十歲的年齡稱做“而立”之年,將三十歲以後稱“壽”是不無道理的。壽的另一種說法就是隻有在六旬以上才可稱“壽”,以下者隻能稱“生”。這一說法是以天幹地支六十年一輪回為依據的。還有說法是人即便到了“壽”的年齡,隻要父母在世,也是不能說壽的。我國自古就有“尊親在堂不言老”的說法。壽與老是相對的,在父母麵前,子女永遠是兒女,隻能說大,不敢言老。這正是陝北民間所說“老子不死兒不大”俗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相對父母在堂不言老的另一種說是,不論年齡有多大,隻要自己有了孫子,就可以將胡須蓄起來,做慶壽活動了。總之,壽禮的舉行在我國古代也沒有統一的規定,從三十歲開始舉辦壽禮也有一定的傳統依據,從六十歲開始舉行壽禮活動更是沒有爭論的。舊時人們一般在四十歲以上舉行壽禮活動,它的規模較之生日禮儀稍大,比起真正意義上的壽典活動要小得多,而且禮儀的規格等級也不同。

  舉辦壽誕慶典是有一定基礎的,我國古代有“五福”之說,隻有五福俱全的人才可以舉行壽典活動。所謂五福就是人一生所追求的五種理念,即福、祿、壽、喜、財。《尚書·洪範》中的五福是:“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將壽排在五福之首,其實,其他四福也與壽有一定的聯係,如康寧,考終命。考終命這一說法被古人解釋為:“皆生姣好以至終老也。”也就是說人一生好好地活到老死。在五福的基礎上舉行壽典活動,確實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

  一般來說,“過生日”與“祝壽”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區別,都是在誕生日舉行祝賀的禮俗,但實際內容和形式卻有很大差別。在有些地區的習俗中,叫法也是有區別的。我國傳統習慣是,凡在三十歲以下者,決不能稱壽,而言“生”。從古人對“壽”的界定觀點來看,三十歲以上者才算進入了壽的行列,但在傳統壽誕禮俗中還不能言壽。有些人雖是德高望重、富貴雙全的知名人物,而且年齡也在五十歲左右,並且有了孫子,但因父母在堂,仍然要在家裏悄悄地“過生日”,而且自謙地說是“過小生日”。可見,壽與生日是有著嚴格區別的。雖然古籍中有將本應屬“生日”者稱之為“壽”,但民間多不采用。由此可以說明,壽不僅是一種年齡的標誌,更是別人對壽者的尊敬稱謂,而生日卻是本人及家人的“自謙語”。陝北民間又將三十歲的年齡段稱做“半輩子”,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指六十花甲的一個輪回而言的。三十年為六十輪回的一半,所以稱“半輩子”。陝北民間又將人生的年齡段概括為“三平兩奔”,即平二十,平三十,平四十,奔五十,奔六十,認為人活完這三平兩奔就已達到壽的年齡,六十歲的人死去,就是壽終,六十歲之前死去的人則不能言壽終,而言“失結”。六十歲以後還能活著,就是賺來的陽壽,所以在六十歲以後舉行祝壽禮儀,就是對多賺陽壽的慶賀,民俗認為這是由陰德積來的陽壽。所以我國民俗文化中認為,隻有那些德高望重,年紀大,子孫有為,或者壽翁本人的德行高尚,才可以稱“壽”。如果是一些叛逆之徒,愚人惡棍,雖然已達到“壽”的年齡段,也是無人將其稱“壽”的。一般而言,壽有幾種說法,六十歲以上者稱壽,七十歲以上者則稱大壽、高壽。壽要做,大壽更應做。我國自古就有“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說法。古時,七十歲以上的人很少,所以被稱做“大壽”。七十歲做大壽是怕老人過不了“檻”,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陝北民間則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叫你商量事”的說法。閻王叫人商量事,無非就是“死”的事情,所以人們要在閻王不請自己去,或者是閻王與人商量事之前給老人做壽,以表兒女對老人的一番孝心。七十三、八十四在我國民間又被稱做“聖人檻”,是因為孔老夫子活了七十三歲,孟老夫子活了八十四歲傳下的民俗信仰。聖人尚且過不了這兩個檻,何況凡夫俗子,從不信邪的毛澤東也沒有跨過此檻。早在一九六一年,毛澤東會見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時就說:“中國有句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此時的毛澤東離孔夫子七十三歲這道聖人檻還有四年時間,就已想到過檻的事情,但幾年後,他過去了。一九七六年,他八十四歲了,孟老夫子的這道檻他沒有跨過去,謝世了。正因為民間、民俗中有很多人生的坎坷之途以及無法逾越的生理因素阻礙著人的長壽,壽也被人們看得很重,尤其是大壽,其禮儀規模有的不亞於婚禮慶典,成為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壽而言,生日則被父母看得重一些。

  我國民俗中一般將六十歲以前的誕辰稱做“生日”,其慶典活動叫做“過生日”。三十歲以前是不能稱“壽”的,更不能做壽。民間認為,小孩和年輕人如果做了壽,不但不會長壽,反而會折壽。所以,民俗意義上的壽一般指的是六十歲以後的年齡段。民間一般將“過生日”安排在家裏,以家宴的方式表示慶賀。亦有在飯館舉行筵席的,但其規模則與家宴相同。過生日不邀請親友參加。我國有許多地區將給小孩過生日俗稱為“長尾巴”,如山東一些地方,與陝北所說“出尾巴”相類似。一般將三歲以內的小孩戲稱為“出尾巴”,三歲以上的小孩則被戲稱為“長尾巴”。這一稱謂是對小孩的親昵表示。無論過生日還是做壽,一頓長壽麵是必不可少的,陝北民間還講究吃糕,即用黏米碾軋成麵後進行蒸製,最後用油炸。雖然要吃用米做的糕,但不能吃米,民間信俗認為,如果生日這天吃了米,會把福漏掉,也不能喝米湯,喝了將來會迷迷糊糊。也不能吃餃子,吃了餃子,就把小孩的嘴捏住了,會成為啞巴或說話不利。生日這天也不能打罵小孩,如果打了小孩,小孩就長不高了,罵了小孩,小孩就會學壞。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