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章 承載曆史、傳承文化——為《陝北民間文化廣記》序言

  薛占祥

  民俗文化自它產生以來就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和傳承性。正是因為它的適用性,才使它的傳承性顯現出延續不斷的勢頭,沿襲至今,沒有絲毫衰敗的跡象,並且越來越被人們普遍重視和廣泛運用,這是它的民族性所表現出的文化精神魅力。

  民俗文化在它產生之初雖屬民間性質,但在傳習過程中有些習俗為國家所重視,通過法律形式使之上升為國家禮製。比如十月初一的祭祖節,原本是道教的“五臘”之一,被民間借用後成為“祭祖節”,後被封建王朝依禮確定為“民歲臘”,後成為封建禮製中民間法定的“祭祖節”,俗信以“送寒衣”的方式來緬懷先祖。又如清明節,清明原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不是“節”,因為民間流傳已久的寒食祭祖習俗與清明這一節氣相差僅一天的時間,從唐代就已開始流行的清明踏青與掃墓習俗流傳至清代以後,清廷以法律形式將寒食祭祖與清明踏青習俗結合後確定為“清明祭祖節”。這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慎終追遠”思想在國家意誌中的體現。另如五月初五的端陽節、八月十五的團圓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都被曆代王朝確定為節日,放假休息,以體現民族文化的特點和民俗文化的民間性。我國政府在原來僅於春節這一民俗節日放假的基礎上,又決定從今年開始,於清明節、端陽節、團圓節等這些為民間所看重的重大節日放假過節,這不僅是傳承民俗文化的重大舉措,也是體現民族文化的國家意誌。因為隻有體現民俗文化,才能體現民族精神,體現民族精神,就是體現國家意誌。民俗文化雖然是民間文化意識,但它最能體現民族情感。四川大地震中死難了不少同胞,國家降半旗為他們誌哀,全國同胞用放河燈這一傳統方式為他們祈禱,這種情感是任何方式都替代不了的,隻有民俗方式才能表達得淋漓盡致。

  民俗文化需要傳承,但民俗文化大都散落在一些典籍中,傳承有所不便,以致一些文化精髓被人們所遺忘或是曲解,給原本聖潔的深刻含意塗抹上一層灰蒙蒙的曆史塵埃,令人惋惜,使人惆悵。

  王永勝先生從各種典籍和文獻資料中為讀者找到了民俗文化的淵源脈絡,並將具體的民間習俗結合進去,編寫了《陝北民間文化廣記》一書,不僅給人們提供了中國民俗文化產生與繁衍的曆史依據,還給人們展現了地方文化沿襲和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麵貌,並將其他民間文化門類也囊括進去,是一本資料性、適用性很強的書籍,也不失其傳承性。在本書將要付印之際,作此序以概述之,祝賀之。

  2008年5月28日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