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18章 媒神月老(3)

  一日正午時分,母子二人來到一座峻嶺之上,烈日炎炎,口渴難耐,母親讓藥王去找點水解渴。藥王說,山高無水,叫我哪裏去找,再忍耐些,下得山後找水不遲。母親渴得實在無法忍受了,便說,人說你是一位孝子,你也說你有一番孝心。為娘有病,你帶娘出來尋找能治娘病的藥,也算是一番孝心。如今娘口渴難忍,讓你去找點水來,你卻推三阻四。你不去找水,我說什麽也不走了,就死在這裏,也無人知曉,還能全了你的孝子之名。藥王聽了也很無奈,安頓好母親後,便於四周找水去了。

  山上哪有水源,藥王轉來轉去也找不到水。忽然來到一處陰涼處,見一個人頭蓋骨內有一些水,有兩條蜈蚣在裏麵爬著。藥王也顧不了許多,用柴棍將蜈蚣挑去,端著人頭蓋來到母親麵前。母親也不忌諱這些,隻要有水喝就行,一口將水喝下後,不渴了,母子二人繼續行路。不知走了多少路,母親的病完全好了,二人又回到家鄉。

  “偏方王”聽說藥王回來了,就上門拜訪,並詢問藥王給母親治病的情況。藥王說,也沒有找到什麽奇藥,病就好了。“偏方王”說,那你一定是用了什麽偏方。藥王說,沒有用。偏方王說,如果沒有鳳凰蛋和二龍戲珠水,你娘的病是決不會好的。藥王一聽此言,猛地想起那位姑娘給他米粒時說了一句鳳凰蛋,給娘找水時,人的頭蓋骨不正是“珠”,兩條蜈蚣不正是“龍”。想來想去,自己這個“藥王”還不如一個“偏方”,一氣之下,拿了藥布袋,駕起雲頭起到半空,將藥一把一把從天上撒下來。當來到巴蜀上空時,索性將藥布袋倒提了,把所剩之藥全都倒下來。自那以後,巴蜀多藥,成為天然藥庫。

  藥王孫思邈有這麽多的傳說,既給人治病,也給龍虎治病,又有藥袋子,唐太宗又親自將他封為藥王,在他成仙以後,被人們奉為藥王神是當之無愧的。

  陝西耀縣是孫思邈的家鄉,城東有藥王山,藥王孫思邈的神像就供奉在山上的藥王殿裏。山上有百餘通石碑,刻著藥王的醫學著作。藥王不僅是我國曆史上卓有成就的名醫,又被後人奉為神,他的名聲遠近聞名,各地也紛紛建起了藥王廟,向他祈求治病良方。各地的藥王像大都是慈眉善目,銀發長髯,方巾長袍,一般是坐像。有的還在藥王身邊站著唐朝大將尉遲恭,有的在藥王跟前站一隻虎。

  小兒神

  小兒神就是傳說中孔子的“老師”,古代著名神童項橐。

  項橐,又叫項橐。說他七歲時就成為孔子老師的說法最早見於《戰國策·秦策五》,其中說:文信侯(呂不韋)欲攻趙以河間,使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質於秦。文信侯因遣張唐事燕,張唐辭。甘羅曰:“臣行之。”文信侯叱曰:“吾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戰國策》中並沒有說項橐為何能成為孔子的老師。但後漢時期的不少著作中也有這一說法,如《史記》卷七十一《樗裏子甘茂列傳》中說:“夫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淮南子·修務訓》中說:“夫項橐七歲而為孔子師,孔子有聽其言也。以年之少為閭丈人說,救敲不給,何道之能明也。”《說林訓》中又雲:“呂望使老者奮,項橐使嬰兒矜。”

  高誘對這些說法的注疏是:項橐因“窮難孔子而為之作師”,使“孔子有以聽其言”。是說項橐之所以能成為孔子的老師,是因為與孔子詰難論辯了一番。但“窮難”了些什麽內容,也沒有說明。

  晉代嵇康在《高士傳》中說:“項橐七歲為聖人師。孔子問項橐曰:‘居何在?’曰:‘萬流屋是也。’言與萬物同流匹也。”這可能是“窮難”的內容之一,但“萬流屋”一說,既顯得很隱晦,又顯得過於簡單了一些。

  到了魏晉時期,流傳著孔子與兩個小兒辯論日之遠近的故事。這一故事被收在《列子·湯問》一書中。

  隋時期又出現了《孔子項橐相問書》,是在吸收了有關孔子和其他人的故事,如《子羽與孔子辯論》的基礎上,經過千餘年的豐富、充實和發展而定型的。《孔子項橐相問書》也並非就是一部書,而是一篇約有兩千字的文章,前半部是近於賦體的敘事,後半部是近於唱詞的七言“詩曰”。

  作品中說,孔子東遊時,路上遇到三個小兒,其中兩個正在打著玩,另一個沒有“參戰”。這個小兒就是項橐。孔子怪而問之,於是引起了一場智鬥。孔子向項橐提出了四十多個問題,涉及天文地理,自然風物,乃至冶遊博戲,人生家庭,倫理道德等。項橐卻對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聽後佩服得連說了六個善哉!接著,項橐問了孔子三個問題,孔子卻回答不上來。最後隻說了一句“後生實可畏也”。

  現摘作品中幾節:

  項橐有相,隨擁土作城,在內而坐。孔子語小兒曰:“何不避車?”小兒答曰:“昔聞聖人有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從昔至今,隻聞車避城,豈聞城避車?”夫子當時無言而對,遂乃車避城下道。

  夫子問小兒曰:“汝知何山無石?何水無魚?何門無關?何車無輪?何牛無犢?何馬無駒?何刀無環?何火無煙?何人無婦?何女無夫?何日不足?何日有餘?何雄無雌?何樹無枝?何城無使?何人無字?”

  小兒答曰:“土山無石。井水無魚。空門無關。神車無輪。石牛無犢。木馬無駒。斫刀無環。螢火無煙。仙人無婦。玉女無夫。冬日不足。夏日有餘。孤雄無雌。柘樹無枝。空城無使。小兒無字。”

  夫子曰:“吾車中有雙陸局,共汝博戲如何?”小兒答曰:“吾不博戲也。天子好博,風雨無期;諸侯好博,國事不治;吏人好博,文案稽遲;農人好博,耕種失時;學生好博,忘讀書詩;小兒好博,笞撻及之。此是無用之事,何用學之。”

  《孔子項橐相問書》問世後,以其有趣的內容,通俗的語言,活潑的形式,贏得了群眾的喜愛,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

  項橐能夠成為小兒神的原因,不僅因他是個能難倒聖人的罕見神童,而且還因為他的早夭引起了人們對他的惋惜。據說,項橐隻活了十歲便夭亡了。項橐死後被人們神化,成為“先聖大王”和“小兒神”。《孔子項橐相問書》在書後說:

  二人登時卻覓勝,誰知項橐在先亡。

  夫子當時甚惶怕,州縣分明置廟堂。

  到了秦漢時期,就有州縣為項橐立廟了。到了明代,項橐受到廣泛的奉祀。

  明人黃瑜在《雙槐歲鈔》卷六中雲:“保定滿城縣南門有先聖大王祠,神姓項,名橐,周末魯人,年八歲,孔子見而奇之。十歲而亡,時人屍而祝之,號‘小兒神’。”

  明人董斯張在《廣博物誌》中雲:“項橐,魯人,十歲而亡。時人屍而祝之,號小兒神。”

  “屍祝”是古代祭祀中擔任屍和祝的人,即祭祀時司告鬼神的人。

  項橐是一個難得的神童,他夭亡後,理所當然地受到人們的崇拜,並被樹為少年兒童崇拜的偶像。

  收在《曆朝故事統宗》和《東園雜字》等書中的明代《小兒論》一篇,在後世的影響亦很大,其結尾部分雲:小兒曰:“天上零零,夫子知有幾星?”子曰:“適來問地,何得談天?”小兒曰:“地下碌碌,知有幾屋?”子曰:“隻論眼前,何得談天說地。”小兒曰:“若論眼前,眉毛數得有幾莖?”夫子不答而去。故有後生可畏之語。詩曰:

  休欺年少聰明子,廣有英才智過人。

  談話世間無限事,分明古聖現其身。

  福神

  福在世俗觀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們祈福的目的在於享福,那麽,福指什麽?指福運、福氣、運氣、幸福等。福有幾種呢?自古以來就有“五福”之說,而“五福壽為先”,所以五福是說:“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見《書·洪範》)桓譚的《新論》中又說:五福是指“壽、富、貴、安樂、子孫多”。

  福神源於福星。所謂福星,指的是歲星,也就是木星。術士們聲稱,歲星照臨能降福於民。福星信仰又是源於“三官”信仰。東漢時期的張道陵始創了道教,他死以後,其子張衡不僅繼承了道教教義,並且大力提倡“三官”信仰。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的合稱。三官信仰就是每當信徒有病時,就由張衡為他們“處方”醫治,不用服藥,隻需向三官作祈禱即可。方法也簡單,張衡用一張紙“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份),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見《三國誌·張魯傳注》)也就是說,一份告於天即掛在山上,一份埋於地下,一份沉入水中。三官信仰宣稱:天官可以賜福,地官可以赦罪,水官可以解厄。這種信仰自從張衡倡導以來,一直流傳至今,尤以天官賜福的說法最受人們的歡迎,於是,人們便把天官作為降福的福神來信奉,這一信仰在民間是根深蒂固的。

  天官在三官信仰中本來是一位福神,可是在民間又將他稱做福星或福判。他的形象也很似吏部官員,一身朝官裝束,紅色袍服,係繡龍玉帶,足登朝靴,手執大如意,慈眉悅目,五綹長髯,一派喜顏悅色,雍容華貴的氣派,給人一種和氣生財,富貴滿門的感覺。在民俗畫中,有的天官像旁邊還有一位童子,手捧花瓶,瓶中插有玉蘭、牡丹,它的寓意是“玉堂富貴”,還有一種天官圖是天官笑容滿麵地抱著五個善童,善童手中分別捧著仙桃、石榴、春梅、佛手和吉慶鯉魚燈等吉祥物,這些吉祥物在民俗信仰中表示長壽、多子、喜上眉梢、鯉魚跳龍門等,都是人們美好的願望。民間認為,在年節多貼這種年畫,向天官祈求,天官也一定會給人帶來好運。

  因為“福”中也包含著財運,發財的意思,故而在有的民俗畫中又把天官視做“賜福財神”,天官圖中的天官執如意坐在元寶之上,上方又繪著金山銀山和鬥大的“福”字,下方是聚寶盆,兩側為和合二仙,招財童子,利市仙官。

  天官被稱為“福星”,是有其衍化過程的。天官是福神,說明人們對天官的信仰是從對神的信仰開始的,而不是對星宿的信仰。木星是星辰,是天體,人們要對木星產生信仰就得將其由天體衍化為星宿,即歲星。古人信仰,歲星是福星,將歲星與能夠給人帶來幸福的福神,即天官相結合,木星就被衍化成了“福星”。其實,對“福星”的信仰就是對神的信仰與對星辰的信仰的結合體。

  福神現在的模樣很和藹慈祥的,但據現存最古老,繪製於一千三百年前,唐代開元時期的星官畫像從《五星二十八宿》裏所描繪的星神像來看,福星長著一副怪獸模樣,他的頭似虎非虎,一雙豹目圓睜。他的代步工具居然是一匹碩大的野豬。

  福星的這副模樣怎麽會給人帶來“福”呢?既然人們將木星與天官賜福的福神相結合,天官又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沒有具體的形象,而民間信仰不僅有理念,還要有偶像,在這種觀念下,人們就要尋找偶像,將其人格化。又有誰可以充當這一偶像呢,唐朝時期的一位楊成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福星的形象轉變也從這時開始了。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中對福神的記載是:

  福神者,本道州刺史楊公諱成,昔漢武帝愛道州矮民,以為宮奴玩戲。其道州民生男,選揀侏儒好者,每歲不下貢數百人,使父母與子生別。省刺史楊公守郡,以表奏聞天子雲:“臣按《五典》,本土隻有矮民,無矮奴也”。

  武帝感悟,省之,自後更不複取。其郡人立祠繪像供養,以為本州福神也。後天下士庶黎民,皆繪像敬之,以為福祿神也。

  此文所說,漢武帝很喜歡道州矮人,每年都要從道州挑選幾百名侏儒作為他宮中的玩偶。楊成做了道州刺史以後,對此事極為不滿,便以《五典》之律上疏漢武帝,漢武帝由此而感悟,不再要道州貢矮人了。道州百姓因此感謝楊成對他們的拯救之恩,於本州立廟祀之,供奉楊成為降福解厄之“福神”。後流傳天下,被天下人奉為“福祿神”。

  《搜神大全》所載諸神事跡大都雜取小說、民間的口頭傳說以及釋道諸書,雖是曆史人物,不作“正史”來用。但道州刺史抵製進貢矮民的善政在曆史上的確有其人其事,不過,正史中已不是楊成,而是陽城了。陽城也不是漢武帝時期的人,他是中唐時人。陽城也曾經做過道州(今湖南道縣)刺史。《新唐書·陽城傳》中說:“道州產侏儒,歲貢諸朝,(陽)城哀其生離,無所進。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盡短,若以貢,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罷。州人感之,以‘陽’名子。”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首《道州民》詩雲:

  道州民,多侏儒,長者不過三尺餘。

  市作矮奴年進送,號為道州任土貢。

  任土貢,寧若斯?

  不聞使人生離別,老翁哭孫母哭兒。

  一自陽城來守郡,不進矮奴頗詔問。

  城雲臣按六典書,任土貢有不貢無。

  道州水土所生者,隻有矮民無矮奴。

  吾君感悟璽書下,幾貢矮奴宜悉罷。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從此得作良民身。

  由《新唐書》與白居易詩可以看出,《搜神大全》中的楊成很可能是“陽城”的訛傳,兩人相差九百餘年。陽城身為刺史,是一位高官,道州百姓繪像以祀之,給他所繪之像必然是一個吏部官員之像,又尊他為“福神”,這就更與神祇信仰中的“福神”或稱“福星”的天官之所以是一位官員模樣之間有著密切聯係,因此,天官也就不同於其他神或星宿的形象,而同於陽城。

  福神與壽星信仰的產生年代久遠,並且以獨立信仰存在於民間。後來,又出現了一個“祿星”,成為福、祿、壽三位一體的信仰對象。三星信仰作為群體出現在民間信仰中,究竟始於何時,已不好作出判斷,但至遲在明清時期已盛行於社會。

  三星形象在民俗畫中,中間是賜福天官,手執如意;右邊是祿星,是員外郎的打扮,頭上插戴著富貴牡丹花,懷抱嬰兒;壽星在左邊,壽星也就是南極仙翁,他廣額白須,拄杖捧桃,笑容可掬。這三位星官分別象征著幸福、官祿和長壽。

  與福、壽二星不同的是,祿星很少單獨出現在民俗畫中。又因他的打扮是一副員外形象,所以有些地方又將其視為福神。

  到了宋代,民間還有以真武大帝為福神的,但這一神像是人們用於掛在床頭之上,而不是貼在牆壁上的。這位福神沒有普遍流行開來便從民俗信仰中消失了。

  供奉福神的廟觀主要是“三官殿”或是“三官廟”。

  三星信仰是人們祈盼幸福、官祿和長壽的願望,三星對聯很能說明人們的這一理想。

  三星共照善門開,人有好心福自來。平安是福合家樂,積些陰功勝吃齋。

  莊農是福收成好,買賣是福大發財。勤儉是福黃金本,步步登高上天台。

  祿星

  祿,指官職祿位。祿神來自祿星信仰,祿星原來確實是一顆星。《史記·天官書》中雲:“文昌宮……六曰司祿。”說文昌宮的第六星是專門掌管司祿的祿星。後來逐漸將其神化並賦予人格。有將其附會給張仙的一位神仙。張仙,有說是四川眉山的張遠霄,五代時遊青城山後成道,得“四目老翁之弓彈,擊散人家災祲”。(見《集說詮真》)也有說他是《送子張仙》的,即後蜀皇帝孟昶。(見送子張仙)故而在傳統戲曲中有了“祿星抱子下凡塵”的說法。

  祿在民間是很受歡迎的,因為人們認為,有了官位就有了權,有了權也就有了錢。有俗語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是人們對祿所追求的,也因此有了“加官進祿”、“官上加官”、“加官晉爵”、“馬上封侯”、“平升三級”、“福祿壽”等題材的民俗年畫,用以反映人們追求祿的欲望心理。還有用傳統諧音的方法來借代祿的寓意,如以“鹿”代“祿”,又如,在福祿壽三星圖中,老壽星騎著鹿(寓“祿”)跟隨著一位捧著仙桃的侍從(寓“壽”),空中飛著蝙蝠(寓“福”),又如,“加官晉爵”圖是一位束帶高冠(寓“加官”)的官員正撫摸著一頭鹿(寓“受祿”或“進祿”)。

  祿星在民俗畫中是一位員外,員外是員外郎的簡稱。員外郎原指設於正額以外的郎官。唐宋以後才成為中央官吏中的要職。明清時期的中央各部均以郎中、員外郎、主事為司官的三級,得以遞升。員外郎簡稱外郎、員外。因員外可以納錢捐買,後來便漸漸用於對地主富豪的一種稱呼。在宋代以來的白話小說和戲曲中可以常常見到。清代翟灝在《通俗編·仕進》中說:“所雲員外者,謂之正員之外,大率依權納賄所為,與今部曹不同,故有財勢之徒,皆得假借其稱。”所以,員外本是官名,並非財主,有些地方認為祿星的形象是員外,便以為員外就是財主,有財就有福,故而以祿神為福神是一種錯誤。也由此可以說,員外郎的形象就應是祿星的形象,他是表官祿的,這是對祿星的正統說法。

  壽星

  壽星在民俗畫中是一位身量不高,彎腰弓背,一手拄著龍頭拐杖,一手托著仙桃,慈眉悅目,白須飄逸,須長超過腰際的形象,最突出的是那碩大的腦門。他是一位活脫脫的老人形象,從他身上根本看不出一點“星”的味道來,就是一位慈祥和善的長者。所以,他又被稱做“南極老人”、“南極仙翁”。他是長壽、吉祥的象征,從古流傳至今,沒有一點衰退的跡象。

  壽星崇拜源於古人的星宿崇拜。壽星,角亢也。在《爾雅·釋天》中雲: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中的頭二宿,所以,郭璞注釋說:“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司馬遷說過,在西宮天狼此地有一顆大星,叫“南極老人”。老人星出現治安;老人星不見,兵起(發生戰爭)。唐代學者張守節對此解釋說:“老人一星,在弧南(天狼星東南),一曰‘南極’,為人主占壽命延長之應。見,國命長,故謂之壽昌,天下安寧;不見,人主憂也。”司馬貞也認為:“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祀之,以祈福壽。”(見《史記·天官書》正義,《史記·封禪書》索隱)

  在天象中的二十八宿裏的東方七宿,依次排列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成蒼龍之形。其中角星有兩顆,以其形似羊角,故名“角”,在東方蒼龍七宿中猶如龍角;亢星有四顆星,呈直上高亢狀,故名“亢”,在東方蒼龍七宿中猶如龍頭。現代天文學測出,每年五月初的傍晚時分,東方蒼龍七宿在東方低空出現,大約在晚上七點以後顯得更清楚了。南極老人星坐在船底,是一等以上的亮星,因為它的位置處在南緯五十度以南的天空,所以,在我國北方是不易看到的。但在長江以南,尤其是嶺南地區,是很容易看到的,在二月間的下午八點以後,它出現在南天的低空,周圍又沒有比它更亮的星,所以更顯眼,更容易被人觀察到。據傳說,康熙皇帝曾經在南京登高仰望時看到過此星。

  周、秦時期所祭祀的壽星,實際就是“南極老人”星。東漢時期,朝廷將祭祀老人星的禮儀與敬老活動相結合,於每年仲秋之月(即農曆八月)“祀老人星於國都老人廟”。在這一月裏,對所有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人,“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上端以鳩為飾。古人認為“鳩鳥”是一種“不噎之鳥”,它的用意是讓老人不患噎病,即“欲老人不噎”。唐朝時期,朝廷下令,“所習特置壽星壇,宜祭老人星及角亢。”(見《通典·禮四》)可見,那時已將二星合而祀之。

  壽星信仰自周秦以來,曆代王朝都將它列為國家祀典,直到明朝才罷其祀。

  壽星信仰不僅是民間信仰,一些文藝作品中也有壽星內容。在元明時期的戲劇中,有一本叫做《南極登仙》的戲,和一本《群仙祝壽》戲,還有一本叫《長生會》的戲,都與壽星有關。戲中的壽星是“如意蓮花冠,鶴氅,牌子,玎璫,白發,白髯,執圭”。這與現在流行的壽星模樣有些不同,不是光腦袋,大腦門,也沒有拄龍頭拐杖。長頭大腦門的壽星形象大概在明末時期還未定型。定型後,便流傳下來,沿用至今。

  民間常把壽星與福星、祿星合在一塊,稱為福祿壽三星。民間在為長者做壽時,常在屋內正中的牆上掛上福祿壽的中堂,兩側再掛以對聯雲: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名高北鬥;壽比南極。

  民間常將那些高壽者稱做“壽星”、“老壽星”、“壽星老兒”。

  我國民間對做壽也有一些講究,比如:“二十不做壽”,隻能說“過生日”,但也有些地方在小孩到了十歲時,家裏老人會給小孩做“生日壽”的,叫做“愛子壽”。還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講究,因“十”在有些地方方言中與“賊”諧音,“九”與“鳩”諧音,是不吉利的。還有“四十不做”的說法。因為“四”與“死”諧音,所以人們忌諱“四”。壽誕之日一定要吃長壽麵。有錢人家還請戲班唱“祝壽戲”。

  民俗信仰中的這位壽星並不是天象中的“南極老人”或“南極仙翁”,他是被民俗化了的叫法,他真正的叫法應是“角亢”二星。但民俗化後的老人形象是人們祈望長壽的心理反映,這種心理並不能給人帶來長壽的結果。

  壽星手中的手杖做何使用?從《漢書·禮儀誌》所載史料來看,東漢明帝在位期間,曾經親自主持過一次祭祀壽星的儀式,並且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參加宴會者全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宴會之後,明帝還贈給每一位老人一些酒肉、穀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玉石手杖。魏晉以後,壽星的手杖已由玉杖換成了桃木手杖。這柄手杖的作用,一是表明老人年逾七十,已步入壽星之列。因為玉被我國民俗視做“長壽”的吉祥物,由老人拄著,是祝願老人長壽之意;二是,玉杖上有“鳩鳥”之飾,“鳩鳥”被視為“不噎之鳥”,是祝願老人不患噎食之病,身體健康,更能長壽。魏晉時期換作桃木手杖的目的是,人們視桃木為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吉祥木。

  壽星為何是大腦門兒,這與我國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長壽意象有著緊密的相關聯係。比如,人們認為丹頂鶴是長壽的象征,它的頭部就是高高隆起的;又如,王母娘娘蟠桃會上的蟠桃,它是特供的長壽仙果,就是因為這些長壽意象的融合與疊加,最終創意出了壽星的大腦門兒。

  明朝政府取消了國家祭祀壽星的製度,壽星從此流入民間,成為我國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人們對他信仰不衰。

  麻姑

  在民俗年畫中有一幅“麻姑獻壽”的畫很受人們的歡迎,尤其在做壽時,“麻姑獻壽”與三星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壽堂裝飾畫。但麻姑的來曆卻眾說紛紜。

  晉代的葛洪在《神仙傳》裏說:東海有個叫王遠字方平的人,因舉孝廉當上了中散大夫。他精通“天文圖讖河洛之要”,以後又棄官入山修道去了,後來竟成了著名仙人。他有個妹妹,名叫麻姑,是個很漂亮的姑娘,看上去好似十八九歲,“頂上作髻,餘發散垂至腰”。穿著文彩繡衣,耀眼奪目,天上少有,世間沒有。不過,她雖然長得很漂亮,但“手爪似鳥”。王遠有個徒弟叫蔡經,雖已學道十餘年了,但凡心未泯,一見到麻姑的尖手時,心裏忽發奇想,心想,如果我的脊背發癢時,讓麻姑給我撓癢癢不是太妙了嗎。他的這一念頭剛剛萌發就被王遠和麻姑二位仙人察覺了,將他鞭笞了一頓。(見《神仙傳》卷三《王遠·麻姑》)

  據說,麻姑也沒有什麽驚人之處,《聞奇錄》中說她“生時有道術,能履行水上”,也就是說她能穿著木鞋在水麵上行走。還說麻姑能擲米成丹砂。(見《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二三三)

  在《太平清話》中說:麻姑姓黎,字瓊仙,是“唐放出宮人也”。又有說她是宋朝政和年間人,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被冊封為真人。(見《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相傳麻姑修道是在江西南城縣城西的麻姑山。道教宣稱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麻姑山就是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二十八洞天,全稱叫做“麻姑山丹霞宛陵洞天”。此洞府又為七十二福地的第十福地。晉朝的大道士葛洪就曾在這裏煉過丹。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任撫州刺史時,曾經撰寫過《麻姑山仙壇記》碑文。

  麻姑來曆的另一說法是:她是北朝十六國後趙時麻秋之女。麻秋則是曆史上有名的殘暴將軍,當過後趙暴君石虎的征東將軍。當時民間於夜晚時分,若有小孩啼哭時,母親就拿這個惡魔來嚇唬孩子說:“麻胡(指麻秋,因麻秋是胡人)來了。”這一招還真靈,“啼聲遂絕。”麻秋曾驅趕民夫服徭役,“築城嚴酷,晝夜不止,惟至雞鳴少息。”麻姑十分同情這些民夫,常常學雞叫,她一叫,群雞亦叫,能早點收工。這事後來讓麻秋知道了,要找女兒算賬,麻姑趕緊逃走,“入仙姑洞學道”。後於城北石橋“飛升”。因此,百姓們叫此橋為“望仙橋”。(見《列仙傳》卷四)這位姑娘是一位好心腸的慈悲姑娘。

  此外,在“鬼城”酆都,亦有“仙姑岩”,“麻姑洞”,傳說麻姑曾經在這裏住過或是她修煉過的地方。

  以上有關麻姑的眾多說法,均以葛洪的《神仙傳》為最早,最為流行。

  麻姑是如何成為女壽仙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麻姑自己所說。她曾經說:“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就是說,她已經看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還說現在的蓬萊之水也淺於舊時之一半,恐怕將來也會變為陸地。這就是《神仙傳》裏“滄海桑田”這一典故的由來。滄海變為桑田的這一海陸變遷現象需要千千萬萬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麻姑已經見過三次這樣的變遷了,她該有多大歲數?可從她的長相來看僅是一位十八九歲的姑娘,她的實際年齡是無法計算的。所以,說麻姑長壽是當之無愧的。另一種說法是,民間傳說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誕辰,這日要開蟠桃盛會,上中下八洞神仙們要去為王母祝壽,還有百花、牡丹、芍藥、海棠四位仙子要采摘鮮花為蟠桃會裝飾,她們特邀了麻姑一起前往,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製成酒,作為禮品,獻給王母,並在會上歡宴歌舞。這就是“麻姑獻壽”的來曆。於是,麻姑也就成了民間流行的女壽仙了。

  麻姑的傳說在清代被編成了戲曲《麻姑獻壽》,並成為清代宮廷戲中的常演劇目。一些達官貴人們在做壽或辦堂會時也常演此戲,以為吉慶。

  麻姑的形象為一美麗的仙女模樣,或騰雲,伴以飛鶴;或騎鹿,伴以青鬆;也有直身托盤作貢獻狀者。手中或盤中一般為仙桃、美酒、佛手等。

  民間在做壽中贈送麻姑像的對象一般是用於婦女,男人做壽則是送南極仙翁。

  另外,還有將王母、彭祖作為壽星者,因王母有“不死之藥”,食後不僅使人長壽,還可使人不死。彭祖活了八百八,自然也是長壽的了。

  南鬥星君

  《詩經·大東》中說:“維南有箕”、“維北有鬥”。南鬥六星,北鬥七星。因南鬥與北鬥的位置相對,所以稱做“南鬥”。

  古人在星宿信仰中認為,南鬥主壽命,主爵祿。《星經》中說:“南鬥六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爵祿之位。”道書《上清經》中又把南鬥六星的執掌職能具體化了,它們分別是:第一天府宮,為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為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為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為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是度厄星君;第六天機宮,是上生星君。人們根據自己的心願,可以單獨向某一星君祈禱,也可以向南鬥星君作整體祈禱。

  祭祀南鬥星君的廟宇是“南鬥星君廟”。在民俗信仰中也叫“延壽司”或“延壽祠”。康熙皇帝曾經給無錫的南鬥星君廟題了“光耀南天”的廟匾。自那以後,南鬥星君廟上“光耀南天”成為必書的匾幅。

  南鬥星君在民俗信仰中認為,他可以給人延壽的這一神職功能一直受到民間的普遍關注。所以人們經常對他進行祭祀,希望能夠延年益壽。三國時期的管輅就曾經給顏超指點迷津,讓他去找南鬥,將十九歲的壽命增至九十歲。而管輅卻隻活了四十八歲,可謂英年早逝,說明在生死大限的問題上管輅也是無能的,所以南鬥未給其增壽。

  鬥姆與北鬥星君

  北鬥七星與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合稱為“九皇”,鬥姆就是九皇的母親。

  在傳說中,昔龍漢有一位國王名叫周禦,聖德無邊。國王的王妃也是一位明哲慈惠的女人,號曰“紫光夫人”。夫人發下至願,願生聖子輔佐乾坤,以禆造化。在春日百花榮茂之際,夫人來到金蓮花溫玉池中洗浴,忽有所感,蓮花九苞應時而發,化生九子。九子在玉池七日七夜後,俱化為光明之星,飛升天上。長子、次子分別為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其餘七子即為北鬥七星。紫光夫人也因此號為“北鬥九真聖德天後”。在這一傳說下,後來又有一些新的說法誕生出來。在《北鬥本生真經》中說:“若有信男信女,能於上春日一心齋戒,肅而神明,設九光醮,迎請九光聖母並七元君,虔恭奉獻,縱有多劫十惡重罪,冤家苦極,如九日輪照於冰山,應時消失。上至國王大臣,下及民庶,能奉之者,感獲景貺,福壽增延無量,天真俱來護衛,見世圓滿,子孫昌盛。命終至後,超生大梵真天。世上之士,若能常誦《九光真經》,設九光醮,持紫光明,智慧福壽,如彼甘泉,隨汲隨發,受用無盡。”這段經文把人們對鬥姆與北鬥的信仰推向了高潮。民間也因此信仰北鬥,懼畏北鬥,北鬥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是因為北鬥有著與人相關的社會神職功能。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