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章 智囊全集中(4)

  起初,八春把這些將校軍官逮捕後,西川部隊士兵疑懼重重。驚駭得四處亂跑,等知道軍官們都獲得安全,將領紐鄰奧魯官也被釋放,都喜出望外,人人感動歡悅。"會果,八春也增加了幾千名精銳騎兵,率領著一同向西進軍。

  林興祖林興祖初同知黃岩州事,三遷而知鉛山州,鉛山素多造偽鈔者,豪民吳友文為之魁,遠至江、淮、薊,莫不行使。友人蝦黠悍蟄,因偽造致富,乃分遣惡少四五十人為吏於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輒先事戕之。前後殺人甚眾,奪人妻女十一人為妾,民罹其害,銜冤不敢訴者十餘年。興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救民!"即張榜禁偽造者,且立賞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實斥去;(邊批:須得實乃服。)又以告,獲偽造二人並贓者,乃鞫之。款成,友文自至官為之營救,(邊批:若捕之便費力。)興祖並命執之。須臾來訴友文者百餘人,擇其重罪一二鞫之,獄立具。(邊批:若事事推究,辨端既多,反足紓死。)逮捕其黨,悉置之法,民賴以安。

  (評注:始以緩而致之,終以速而斃之。除凶惡須得此深心辣手。)

  “譯文”

  元至治進士林興祖,初任黃岩州同知,經三次調動,任鉛山(今屬江西)知州。鉛山曆來有不少製造假鈔的人,土豪吳友文是這些人的為首者。這些假鈔遠遠流傳到江、淮、燕、薊等地,沒有不流通這些假鈔的。吳友文狡詐強悍,依靠造假錢暴富,於是分派一些品行很壞的年輕人到官府各部門擔任吏員,探聽到有誰要告發他,就先動手把告狀人殺害。前前後後殺掉了不少人,搶奪別人的妻子、女兒共十一名充做他的小老婆。民眾遭受他們的殘害,十幾年來都含冤不敢告狀。

  林興祖到任後說:"這一禍害不除,還怎麽能救民於水火之中!"立即張榜禁止製造假鈔,並且立刻懸賞召人告發,不久有人來舉報,他假說事情不確實而把這個人責斥而去,此人又來告,抓住了二個造假鈔的人以及販物罪證,於是這才加以拷問。定案以後,吳友文親自來官府營救他們,林興祖下令把他也一並逮捕。很快,來告吳友文的有一百多人,林興祖選擇其中最重要的一兩件罪行加以拷問,官司馬上定案。把他的黨羽都一一逮捕,全部繩之以法,民眾由此得以平安。

  李封唐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罰,但令裹碧頭巾以辱之,隨所犯輕重以日數為等級,日滿乃釋。著此服出入者以為大恥,皆相勸勵,無敢犯。賦稅常先諸縣。竟去官,不捶一人。

  “譯文”

  唐朝的李封在擔任延陵縣令時,吏員犯了罪,他不施加杖罰,隻讓他們裹上綠頭巾來羞辱他們,按他們所犯罪行的輕重以天數劃分檔次,日期一滿就解下頭巾。穿著這樣的服飾出來進去者以此為奇恥大辱,都互相勸勉激勵,沒有人再敢犯罪。賦稅常常比其他縣先收齊。一直到他離任,沒有杖責過一個人。

  耿楚侗耿楚侗(定向)官南都。有士人為惡僧侮辱,以告,公白所司治之,其僧逋。公意第迸遂,下令複係籍本寺。士人心不釋然,必欲捕而枷之。(邊批:士多尚氣,我決不可以氣佐之。)公曉之曰:"良知何廣大,奈何著一破賴和尚往來其中哉!"士人退語人曰:"懲治惡僧,非良知耶?"或以告公,公曰:"此言固是,乃餘其難其慎若此,胸中蓋三轉矣。其一謂誌學者,即應犯不較、逆不難,不然落鄉人臼矣,此名誼心也。又謂法司用刑,自有條格,如此類法不應枷,此則格式心也。又聞此僧凶惡,慮有意外心虞,故不肯為已甚,此又利害心也。餘之良知乃轉折如此。"嗣薑宗伯庇所厚善者,處之少平,大騰物議。又承恩寺有僧為禮部枷之致斃,竟構大訟。公聞之,謂李士龍曰:"餘前三轉折良心不更妙耶?"(邊批:唯轉折乃成通簡。)(評注:凡治小人,不可為已甚。天地間有陽必有陰,有君子必有小人,此亦自然之理。能容個人,方成君子。)

  “譯文”

  耿定向,字楚侗,是明嘉靖進士,萬曆中擢南京右都禦史。有一個書生被一個無賴和尚侮辱,書生控告了他。耿楚侗指示有關部門處理,這個無賴和尚逃跑了。耿公的意思,就趁此算是把這個和尚驅逐,不準他再在本地寺內入籍。那個書生還是咽不下這口氣,一定要把他抓回來帶枷囚禁。耿公向這個書生講道理說:"我們讀書人的良知是何其廣博高尚,怎麽能讓一個無賴和尚攪擾在其中呢!"這個書生退下去後對別人說:"我要求懲治這個無賴和尚,難道不也是有良知嗎。"有人把這話告訴了耿公,耿公說:"他的話固然有道理,但我如此慎重而難下決心懲治惡僧,是心中經過再三考慮了。第一,我認為一個有誌於做學問的人,就應當受觸犯而不計較、遇逆境而不怕難,不然就混同於一般老百姓了,這是出於珍護名譽的考慮。其次,我認為執法部門用刑,自有其條律,象這樣的情況按法律還不應判枷刑,這是出於遵守法律的考慮。再次,我又聽說這個和尚很凶惡,我擔心那樣處理會激起意想不到的禍端,所以不願意從重處治,這又是出自權衡利害的考慮。我的良知就是如此轉折反複斟酌的。"

  後來禮部尚書薑寶因為庇護一個和自己交情好的人,處分時不夠公平,引起一片輿論攻擊。又承恩寺有個和尚被禮部枷鎖致死,竟惹出一場大官司。耿公聽說後,對李士龍說:"我以前從良心出發,再三反轉考慮而不從重處治惡僧的做法不是更妥當嗎?"

  向敏中王旦真宗幸澶淵,賜向敏中密詔,盡付西鄙,許便宜行事。敏中得詔藏之,視政如常。會大儺,有告禁卒欲依儺為亂者,敏中密麾兵被甲伏底下幕中。明日盡召賓僚兵官,置酒縱閱,命儺入,先馳騁於中門外。後召至階,敏中振袂一揮,伏出,盡擒之,果懷短刃,即席斬焉。既屏其屍,以灰沙掃庭,照舊張樂宴飲。

  旦從幸澶淵。帝聞雍王遇暴疾,命旦馳還東京,權留守事。旦馳至禁城,直入禁中,令人不得傳播。及大駕還,旦家子弟皆出郊迎,忽聞後麵有騶嗬聲,回視,乃旦也,皆大驚。

  (評注:西鄙、東京,兩人如券。時寇準在澶淵,擲骰飲酒鼾睡,仁宗恃之以安。內外得人,故虜不為害。當有事之日,須得如此靜鎮。)

  “譯文”

  北宋真宗禦駕親征進駐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陽),向大臣向敏中下密詔,將對付西夏國的全權事務都交給他,準許他見機行事,不必奏報。向敏中得到密詔後收藏了起來,依舊象平常一樣處理政務。這時正遇上舉行大儺(古代舉行的一種驅除疫鬼的宗教儀式),有人舉報說禁衛軍中有士兵打算趁扮演儺戲驅鬼時進行叛亂,向敏中就秘密指揮士兵全付武裝埋伏在廊廡下帳幕之中。第二天,把所有的幕僚和部將都召集來,設酒宴閱兵,下令讓大儺儀仗進來,先在中門外表演。然後,向敏中把大儺儀仗隊召至階前,他把衣袖一揮,伏乓一躍而出,把扮儺戲的士卒盡都擒下搜查,他們果然懷中都藏著匕首。向敏中命人當場將他們斬殺掉,把屍體拖過一邊後,用草灰沙土將庭堂收拾幹淨,照舊奏樂宴飲。象沒發生過事變一樣。

  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的王旦隨宋真宗禦駕親征至澶州。皇上聽說雍王趙元份得了急病,命令王旦飛馳回東京開封,代理雍王的東京留守事宜。李旦急速回到紫禁城,徑直入宮中,命令宮中人不得傳播他已回京的消息。等宋真宗大駕還都時,王旦家中子弟都到城郊去迎接王旦,忽然聽見身後有儀仗喝道之聲,回頭一看,見是王旦從京城中出來,都大吃一驚。

  喬白岩家宰喬公字,正德已卯參理留都兵務。時逆濠聲言南下,兵已至安慶。而公日領一老儒與一醫士,所至遊宴,實以觀形勢之險要,而外若不以為意者。人以為矯情鎮物,有費?、謝安之風。

  (評注:即矯情鎮物,亦自難得。胸中若無經緯,如何矯得來、方宸濠反,報至,喬公令盡拘城內江西人,訊之,果得濠所遣諜卒數十人。上駐軍南都,公首俘獻之。即此已見公一斑矣。)

  “譯文”

  明世宗時,喬字(號白岩)任南京吏部尚書,正德已卯年他參理留都軍事指揮。當時反叛的寧王朱宸濠揚言要從江西南下,前軍已到達安慶。而喬宇每天隻帶另一個老年儒生和一個醫生,到處遊玩飲酒,實際上是在城中形勢險要處視察,而不知情的人覺得他一點也不把緊張的軍事形勢放在心上。人們認為他不喜不憂,穩定人心的作法,大有三國費?、東晉謝安二人的風度。

  韓愈韓愈為吏部侍郎。有令吏權勢最重,舊常關鎖,選人不能見。愈縱之,聽其出入,曰:"人所以畏鬼者,以其不能見也;如可見,則人不畏之矣。"

  (評注:主人明,不必關鎖;主人暗,關鎖何益?)

  “譯文”

  唐代韓愈曾任吏部侍郎。吏部的吏員中令史的權勢最重,因為是吏部過去常關鎖著,等待選補任命的官員不能到吏部來見麵。韓愈上任後,將關鎖放開,任憑候選官員出入,他說:"人們之所以怕鬼,是因為見不到鬼;如果能夠看得見,那麽人們就不會怕鬼了。"

  裴晉公公在中書,左右忽白以失印。公怡然,戒勿言,方張宴舉樂,人不曉其故。夜半宴酣,左右複白印存,公亦不答,極歡而罷。人問其故,公曰:"胥吏輩盜印書券,緩之則複還故處,急之則投水火,不可複得矣!"

  (評注:不是矯情鎮物,真是透頂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譯文”

  唐代晉國公裴度在中書省任職時,一次隨從忽然報告說官印丟了。裴公依舊神色怡然,告誡隨從們不要聲張此事,當時正在舉行酒宴歌舞,隨從們不曉得他為什麽會這樣處理。半夜酒宴正進行到熱鬧處,隨從們又報告說官印又回來了,裴公也不答話,宴飲極歡而散。人們問他為什麽這樣,裴公說:"書辦們偷印去私蓋書券,不急著尋找追查的話,就會再放回原處,追得太急的話就會將印銷毀掉,再也找不著了!"

  郭子儀二條汾陽王宅在親仁裏,大啟其第,任人出入不問。麾下將吏出鎮來辭,王夫人及愛女方臨妝,令持?汲水,役之不異仆隸。他日子弟列諫,不聽,繼之以泣,曰:"大人功業隆赫,而不自崇重,貴賤皆遊臥內,某等以為雖伊、霍不當如此。"公笑謂曰:"爾曹固非所料。且吾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餼者一千人,進無所往,退無所據。向使崇垣扃戶,不通內外,一怨將起,構以不臣,其有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則九族齏粉,噬臍莫追。今蕩蕩無間,四門洞開,雖讒毀欲興,無所加也!"諸子拜服。

  (評注:德宗以山陵近,禁屠宰。郭子儀之隸人犯禁,金吾將軍裴?奏之。或謂曰:"君獨不為郭公地乎?"?日:"此乃所以為之地也。郭公望重,上新即位,必謂黨附者眾,故我發其小過,以明郭公之不足畏,不亦可乎!"若謂者,可謂郭公之益友矣。

  看郭汾陽,覺王翦、蕭何家數便小。(邊批:蕭事見《委?部》。))魚朝恩陰使人發郭氏墓,盜未得。子儀自涇陽來朝,帝唁之,即號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殘人之墓,人今亦發先臣墓,此天譴,非人患也。"朝恩又嚐修具邀公,或言將不利公,其下願裹甲以從。子儀不許,但以家僮數人往。朝恩曰:"何車騎之寡?"子儀告以所聞,朝恩惶恐曰:"非公長者,得無致疑!"

  (評注:精於黃老之術,雖朝恩亦不得不為盛德所化矣。君子不幸而遇小人,切不可與一般見識。)

  “譯文”

  唐代汾陽郡王郭子儀的住宅建在京都親仁裏,他的府門經常大開,任憑人們出入並不查問。他屬下的將官們出外任藩鎮之職來府中辭行,郭子儀的夫人和女兒若正在梳汝,就讓這些將官們拿手巾、打洗臉水,象對仆人一樣役使他們。後來有一天,家中子弟們都來勸?郭子儀不要這樣做,他不聽。子弟們繼續勸說,說著說著竟然哭了起來,他們說:"大人功勳顯赫可是自己不尊重自己,不論貴賤人等都能隨便出入臥室之中。我們覺得即使是曆史上有名的伊尹、霍光這些德高望重的大臣,也不會這樣做。"郭子儀笑著對他們說:"我這樣做是你們所考慮不到的。而且我們家由公家供給五百匹馬的糧草,一千人的夥食費用,位至極品,不能再高了,可是想退隱以避妒忌也不可能。假如我們家築起高牆、關緊門戶,內外密不相通,一旦有人結怨報複,就會編造我們種種越出臣子本份的罪狀,如果有貪功害賢之人從中陷害成功,我們家將九族人都化為齏粉,後悔莫及。現在家中坦坦蕩蕩毫無遮攔,四門大開隨便出入,即使有人想加以毀謗,也找不出茬口來!"這番話說得子弟們一個個拜服不已。

  唐代宗時,宦官魚朝恩暗地派人盜挖郭子儀家族的墓地,未能偷到什麽東西。郭子儀從駐地涇陽回京朝拜皇上,皇上就盜墓之事向郭子儀表示慰問,郭子儀當即哭著說:"微臣長期領兵在外,未能禁止士兵掘毀別人的墳墓,現在有人盜發微臣祖上的墳墓,這是老天爺對我的懲罰,不能怪別人啊!"

  魚朝恩又曾經備下酒宴請郭子儀,有人說這是魚朝思想害郭子儀,部下們聞說願意穿著鎧甲隨從而往。郭子儀不同意,隻帶著幾個家僮前往赴宴。魚朝恩問道:"為什麽隨從的車馬這樣少呀?"郭子儀把聽到的話告訴給他,魚朝恩惶恐害怕地說:"如果不是象您這樣賢明的人,能不產生疑慮嗎!"

  王陽明寧藩既獲,聖駕忽複巡遊,群奸意叵測,陽明甚憂之。適二中貴至浙省,陽明張宴於鎮海樓。酒半,屏人去梯,出書簡二篋示之,皆此輩交通逆藩之跡也,盡數與之。二中貴感謝不已。陽明之終免於禍,多得二中貴從中維護之力。脫此時陽明挾以相製,則仇隙深而禍未已矣。

  【譯文]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反叛的寧王朱宸濠被擒獲後,武宗忽然又想以聖駕親征為名到南方巡行遊樂,朝內外的奸人們對此各懷鬼胎,王守仁(後人稱陽明先生)對此感到十分憂慮。正好有兩個太監來到浙江省,王守仁在鎮海樓設宴招待他們,酒宴進行到中途時,王守仁屏去侍從,並讓人把樓梯也搬掉,然後拿出兩箱信函讓他們兩個看,都是他們和寧王來往的筆跡,他把書信全部都交還給他們。這兩個太監十分感激不盡,王守仁在官場爭鬥中最終能免禍,多虧了這兩個太監從中維護之力。如果在這時候王守仁以這些書信來要挾製裁他們,那麽就結下深仇而禍患不止了。

  王璋羅通璋,河南人,永樂中為右都禦史。時有告周府將為不軌者,上欲及其未發討之,以問璋。璋曰:"事未有跡,討之無名。"上曰:"兵貴神速,彼出城,則不可為矣。"璋曰:"以臣之愚,可不煩兵,臣請往任之。"曰:"若用眾幾何?"曰:"但得禦史三四人隨行足矣。然須奉敕以臣巡撫其地乃可。"遂命學士草敕,即日起行。黎明,直造王府。周王驚愕,莫知所為,延之別室,問所以來者,曰:"人有告王謀叛,臣是以來!"王驚跪。璋曰:"朝廷已命丘大帥將兵十萬將至,臣以王事未有跡,故來先諭。事將若何?"王舉家環哭不已。璋曰:"哭亦何益?願求所以釋上疑者。"曰:"愚不知所出,唯公教之。"璋曰:"能以王護衛為獻,無事矣。"王從之,乃馳驛以聞。上喜,璋乃出示曰:"護衛軍三日不徙者處斬!"不數日而散。

  羅通以禦史按蜀,蜀王富甲諸國,出入僭用乘輿儀從。通心欲檢製之。一日,王過禦史台,公突使入收王所僭鹵簿,蜀王氣沮。藩、臬俱來見問狀,且曰:"聞報王罪且不測,今且奈何?"通曰:"誠然,公等試思之。"詰旦複來,通曰:"易耳,宜密語王,但謂黃屋、左纛故玄元皇帝廟中器,今複還之耳。"玄元皇帝,玄宗幸蜀建祀老子者也。從之,事乃得解,王亦自斂。

  “譯文”

  王璋是河南府(治所即今河南洛陽)人,明成祖永樂年間任右都禦史。當時有人告發說開封的周王府將要圖謀不軌,皇上打算在周王未起事時就發兵討伐,征求王璋的意見。王璋說:"造反之事並沒有跡象,討伐他師出無名。"皇上說:"兵貴神速,等到周王的軍隊出了城,就不好辦了。"王璋說:"以臣之愚見,可以不勞用兵,臣請求派往解決此事。"皇上說:"你需要帶多少人?"王璋說:"隻用三四個禦史隨行就足夠了。可是得有聖旨,派臣為那裏的巡撫才可以。"於是明成祖朱棣命令學士起草了敕文,當天就動身。天剛黎明,王璋就徑直來到了周王府。周王十分吃驚,不知道他來幹什麽,把他請到一間密室,問他前來的目的。王璋說:"有人告發王爺造反,臣正為此而來!"周王嚇得跪了下來。王璋說:"朝廷已命丘大元帥帶十萬人馬,快要到了。臣覺得所告發王爺之事未有實跡,所以先來告訴一聲。此事該如何辦呢?"周王全家都圍著王璋痛哭不止。王璋說:"哭有什麽用呢?請拿出個解除皇上疑慮的辦法來。"周王說:"我愚笨得想不出好法子,隻盼著王公指教我。"王璋說:"王爺如果能把護衛的部隊獻出來,就沒事了。"周王聽從了王璋的建議,王璋派驛站飛馳報給皇上知道,皇上很高興。王璋這才出示了朝廷任命他為巡撫的敕令,並說:"護衛軍中人員三天內不聽命轉移者,一律處斬!"沒幾天,周王府的護衛軍就遣散完了。

  明景泰年間,羅通以左都禦史之銜巡按四川。蜀王的財富超過其他藩王,出入都僭越使用皇帝的鑾駕儀仗。羅通心裏打算將此事約束一下。一天,蜀王路過省府禦史衙門,羅通突然派人沒收蜀王所僭用的儀仗,蜀王感到氣急敗壞。藩、臬兩司官員都來問情況,並且說:"聽說假若報告了蜀王這一罪過,後果將難以預料,現在該怎麽辦呢?"羅通說:"的確如此,大家試著想想辦法吧。"第二天一早,他們又來了,羅通說:"這好解決。可秘密告訴蜀王,隻說黃屋、左纛這些儀仗是過去玄元皇帝廟中的器具,現在是去歸還那裏的。"玄元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亂中逃奔蜀地時追封給老子李聃的稱號。蜀王聽從了他的話,此事才算得以解決,蜀王從此自己也收斂了許多。

  吳履葉南岩國初,吳履(字德基,蘭溪人。)為南康丞。民王瓊輝仇裏豪羅玉成,執其家人笞辱之。玉成兄子玉汝不勝恚,集少年千餘人,圍瓊輝家,奪之歸,縛瓊輝,道笞之,瀕死,乃釋去。瓊輝兄弟五人庭訴,斷指出血,誓與羅俱死。履念獄成當連千餘人,勢不便,乃召瓊輝,語之曰:"獨羅氏圍爾家那?"對曰:"千餘人。"曰:"千餘人皆辱爾耶?"曰:"數人耳。"曰:"汝憾數人,而累千餘人,可乎?且眾怒難犯,倘不顧死,盡殺爾家,雖盡捕伏法,亦何益於爾?"瓊輝悟,頓首唯命。履乃捕笞者四人,於瓊輝前杖數十,流血至踵;命羅氏對瓊輝引罪拜之,事遂解。

  (評注:此等和事老該做,以所全者大也。)葉公南岩刺蒲時,有群鬥者訴於州,一人流血被麵,經重創,腦幾裂,命且盡。公見之惻然,時家有刀瘡藥,公即起入內,自搗藥,令舁至幕廨,委一謹厚廨子及幕官,曰:"宜善視之,勿令傷風。此人死,汝輩責也。"其家人不令前。乃略加審核,收仇家於獄而釋其餘。一友人問其故,公曰:"凡人爭鬥無好氣,此人不即救,死矣。此人死,即償命一人,寡人之妻,孤人之子,又幹證連係,不止一人破家;此人愈,特一鬥毆罪耳。且人情欲訟勝,雖於骨肉,亦甘心焉,吾所以不令其家人相近也。"未幾,傷者平而訟遂息。

  (評注:略加調停,遂保全數千人、數千家,豈非大智!)

  “譯文”

  國朝初年,吳履為南康丞。縣民王瓊輝與同裏的富豪羅玉成結下冤仇,他抓住羅玉成家的人鞭打羞辱了一頓帶走。羅玉成的哥哥羅玉汝和羅玉成的兒子等人不勝憤怒,集合了一千多名年輕人,圍住王瓊輝的家,把他們家的人搶回來,又把王瓊輝綁住,在半道上把他捶打了個半死,才把他放掉。

  王瓊輝兄弟五人告到縣衙公堂,當堂砍斷手指,立下血誓,定要與羅家人同死。吳履考慮到判此案會牽連一千多人,情勢多有不便,於是把王瓊輝召來,發話問道:"隻有羅家的人圍住了你家嗎?"王瓊輝答道:"有一千多人。"他又問:"這一千多人都辱打了你嗎?"王瓊輝說:"隻有幾個人。"吳履勸道:"你恨這幾個人而連累一千多人,這樣做好嗎?而且眾怒難犯,如果這一千多人不顧死活,把你全家都殺掉,即使把他們都逮捕法辦,又對你有什麽好處呢?"王瓊輝聽後醒悟過來,叩頭聽從吳履的判決。吳履將杖打王瓊輝的四個人抓起來,當著王瓊輝的麵打了幾十棍,鮮血一直流到腳後跟;又命令羅家人向王瓊輝陪罪下拜。事情就這樣解決了。

  葉南岩任蒲州知州時,有打群架的人到州裏告狀。有一個人血流滿麵,受重傷,腦袋幾乎打開花,快死了。葉公見狀。心裏艱難過,當時他家正好有刀瘡藥,葉公立即起身回後堂,親自搗藥,命令人把傷者抬到幕賓的一間房子裏,交給一個謹慎厚道的衙役和幕僚,對他們說:"你們要好好看護他,不要讓他得破傷風。這個人死了,我要追究你們的責任。"傷者的家屬也不讓進去看,於是將案情略加審問調查,將仇家凶手關到獄中,把其餘的人都放了。葉公的一位朋友問他為何這樣處理,葉公說:"凡是與人爭鬥的都懷著怨氣,此人若不及時搶救,就會死掉。此人一死,就要有一人償命,使這些人的妻子成為寡婦,子女成為孤兒,又互相牽連,不止一個人破家。這個人傷好了,就隻不過是一件鬥毆案件而已。而且人之常情。都想把官司打贏,即使犧牲了自己的至親骨肉也心甘情願。因此,我不讓他的家屬靠近他。"不久,受傷的人痊愈了,一場官司也平息了。

  鞠真卿鞠真卿守潤州。民有牛毆者,本罪之外,別令先毆者出錢以與後應者。小人靳財,兼以下憤輸錢於敵人。其後終日紛爭,相視無敢先下手者。

  (評注:金壇王石屏都篥初任建寧令,謁府,府謂曰:"縣多'騾夫',難治,好為之!"王唯之,然不知"騾夫"何物,訊之,即吳下"打行天罡"之類,大家必畜數人,訟無曲直,挺鬥為勝,若小民直氣淩之矣。王出示嚴禁,凡訟有相鬥,必恕被打者而加責打人者。民間以打人為戒,騾夫無所用之,期月,此風遂息。此亦鞠公之智也。)

  “譯文”

  鞠真卿擔任潤州知州時,他規定州中民眾凡有鬥毆的人,除按鬥毆罪處罰外,另外還讓先動手的人出錢送給後還手的人。一般人都愛惜錢財,再說把錢送對方也氣不過。從此以後,每天雖然仍有許多紛爭發生,但雙方隻瞪著眼爭吵,沒人敢先下手打人。

  趙豫趙豫為鬆江府太守,每見訟者非急事,則諭之曰:"明日來!"始皆笑之,故有"鬆江太守明日來"之謠。不知訟者來,一時之忿,經宿氣平,或眾為譬解,因而息者多矣。此之鉤钜致人而自為名者,其所存何啻霄壤?

  (評注:李若穀教一門人雲:"清勤和緩"。門人曰:"清、勤、和,則既聞命矣,緩安可為也?"李公日:"天下甚事不自忙裏錯的?""明日來"一語,不但自不錯,並欲救人之錯。按是時周侍郎忱為巡撫,凡有經畫,必與趙豫議之,意亦取其詳審乎?

  陸子靜九淵知荊門軍,嚐夜與僚屬坐,吏白老者訴甚急,呼問之,體戰言不可解,俾吏狀之,謂其子為群卒所殺。陸判"翌日至"。僚屬怪之,陸曰:"子安知不在?"淩晨追究,其子蓋無恙也。此亦能緩之效,然唯能勤而後能緩,不然,則廢事耳。)

  “譯文”

  明宣宗時,趙豫擔任鬆江府知府。他一見到來告狀的告的不是緊要事,就對告狀的說:"明天再來吧!"起初人們對他這種說法都加以嘲笑,因此有"鬆江太守明日來"的民謠。豈不知來告狀的人,往往是逞一時的氣惱,過了一夜氣平了,或者有眾人加以解勸,因而許多就停息不再告了,比起那些費盡心機致人以罪而博取個人名聲的人來,其用心的善惡真不隻有天地之別啊!

  褚國祥武進進士褚國祥,為湖州添設貳守,寬平簡易,清守不淄。北柵姚姓者,妻以久病亡,其父告婿毆死。公準其詞,不發行。下午,命駕北柵,眾役不知所之,突入姚姓家,妻尚未殮也,驗無毆死狀,呼告者薄責而釋之。不費一錢而訟已了矣。

  (評注:趙豫以緩,褚國詳以捷,其以安民為心一也。)

  “譯文”

  江蘇武進進士褚國祥,擔任湖州特置州同知之職。他為人寬厚平易簡樸,為政廉潔有操守,不貪賄賂。州內北柵有一個姓姚的,妻子因久病身亡,他的嶽父告他是將妻子毆打致死。褚公準了狀,但並不審訊。當天下午,命隨從跟他到北柵,眾衙役不知道褚公的用意,突然闖入姚家,姓姚的妻子還沒有殮棺,經屍檢沒有發現被毆打致死的痕跡,把告狀的人叫來數落了一頓讓他走了。沒有花費一個錢,一場官司處理好了。

  程卓休寧程從元卓守嘉興時,或偽為(亻卒)廳印緡與奸民為市,以充契券之用。流布即廣,吏因事覺,視為奇貨,謂無真偽,當曆加追驗,(邊批:其言易入。)則所得可裨郡計不少。公曰:"此不過偽造者罪耳,若一一驗之,編民並擾。(邊批:透頂光明。)吾以安民為先,(邊批:要著。)利非所急也。"乃諭民有誤買者,許自陳,立與換印。陳者畢至,一郡晏然。

  “譯文”

  南宋休寧人程卓字從元。在他擔任嘉興太守時,有人偽造官府副職衙門的空白公文賣給不法之徒,用來做為契約證券使用。這種東西流傳得很廣,書吏們辦公時發現了這件事,認為是重大問題,要不論真假,都一一追查驗看,這樣所罰沒的錢財可增加地方不少財政收入。程公說:"這不過是偽造者的罪責而已,如果一一追查檢驗,本地百姓就一齊受到驚擾。我認為還是安定民心更重要,增加收入的事倒在其次。"於是向百姓宣布,凡有誤買假文書者,允許自己陳報,並立即給換蓋真的官印。凡持假文書者聞訊都自動前來更換,全郡依舊十分平安。

  張文懿公宋初,令諸路州軍創"天慶觀",別號"聖祖殿"。張文懿公時為廣東路都漕,請曰:"臣所部皆窮困,乞以最上律院改充。"詔許之。仍照諸路委監司守臣,親擇堪為天慶寺院,改額為之,不得因而生事。

  (評注:一轉移間,所造福於民多,所造福於國更多。)

  “譯文”

  宋初大中祥符年間,朝廷詔令各路、州、軍,都要創建供奉趙氏遠祖趙玄朗的天慶觀,又稱"聖祖殿"。文懿公張士遜當時任廣東路都漕,他向朝廷請示道:"微臣所負責的各地區都很窮困,請求以當地最好的寺院改建為天慶觀。"朝廷下詔批準了。於是他仍照會各路委派當地監司官員,親自選擇可以改為天慶寺院的的地方,將匾額改換而實行,不得借此生事擾亂百姓。

  張永張永授蕪湖令,蕪當孔道,使客廚傳日不暇給,民坐困憊。章聖梓宮南(礻府),所過都邑設綺紈帳殿,供器冶金為之。又閹宦厚索賂遺,一不當意,輒辱官司,官司莫敢誰何。永於瀕江佛寺,堊其棟宇代帳殿,飾供器箔金以代冶,省費不貲,而調度有方,卒無歡呶於境上者。

  “譯文”

  明嘉靖年間,張永任蕪湖縣令。蕪湖地處交通要道,每天忙著對過往使者客人的招待,給當地百姓造成很大的負擔。章聖皇太後的棺材運往南方葬於興獻王墓時,所路過的各城邑都用綺羅絲綢裝飾了殿堂,供奉使用的器皿都是金製的。送行的太監們又重重地索取賄賂禮品,一有不滿意之處,就要羞辱當地官府,當地官府也無敢奈何。

  張永在臨江邊的一座佛寺中,將殿堂都用白灰粉刷了一遍,所擺設的供器也是用箔金代替金子製品,省去不少費用,而調度安排得很周到,從始至終路過縣境之中,沒有人挑毛病大吵大鬧。

  範希陽範希陽為南昌太守。先是府官自王都院作勢以來,跪拜俱在級下蓬外,風雨不問。希陽欲複舊製,乃於陳都院初上任時,各官俱聚門將見,希陽且進且顧曰:"諸君今日隨我行禮。"進至堂下,競入蓬內行禮,各官俱隨而前,舊製遂複。希陽退至門外,與眾宮作禮為別,更不言及前事而散。

  (評注:忍辱居士曰:使希陽於聚門將見時與眾參謀,諸人固有和之者,亦必有中沮而稱不可者,又必有色沮而不敢前者,如何肯俱隨而前?俱隨而前者,見希陽之前而已不覺也。又使希陽於出門後慶此禮之得複,諸人必有議其自誇者,更有媒?於各上司者,即撫院聞之,有不快者,如何竟複而上人不知?不知者,希陽行之於卒然,而後人又循之為舊例也。嗟乎!事雖小也,吾固知其人為強毅有識者哉!)

  “譯文”

  明朝範湛,字希陽,曾任南昌府知府。起先的府中官員自江西省王巡撫愛擺威風以來,見巡撫時,行跪拜禮都在台階下卷棚外,不論刮風下雨都是這樣。範湛想恢複舊製度,於是在新任的陳巡撫剛上任時,趁府中的官員們都聚在巡撫門前將要進去拜見時,範湛一邊往裏走一邊回頭對眾官員說:"諸君今天隨著我行禮。"來到大堂前,徑直走到卷棚內行禮,其他官員也都隨著走上前來,於是恢複了舊時的拜見製度。拜見畢,範湛退到大門外,與眾官員行禮告別,對先前的事一句話也沒說就走散了。

  牛弘奇章公牛弘有弟弼,好酒而酗,嚐醉,射殺弘駕車牛。弘還宅,事迎謂曰:"叔射殺牛!"弘直答曰:"可作脯。"

  (評注:冷然一語,掃卻婦人將來多少唇舌!睦倫者當以為法。)

  “譯文”

  隋朝奇章郡公牛弘有個弟弟叫牛弼,愛喝酒而且常常酒後鬧事。有一次他喝醉後,將牛弘駕車的牛射死了。牛弘回到家,他老婆迎上去告他說:"小叔子把牛射死了!"牛弘直截答道:"那就做成牛肉幹吧!"

  明鎬明鎬為龍圖閣直學士,知並州時,邊任多紈絝子弟。鎬乃取尤不識者杖之,疲軟者皆自解去,遂奏擇習事者守堡砦。軍行,娼婦多從者,鎬欲驅逐,惡傷士卒心。會有忿爭殺娼婦者,吏執以白,鎬曰:"彼來軍中何邪?"縱去不治。娼聞皆走散。

  (評注:不傷士卒心,而令彼自散,以此馭眾,何施不可,寧獨一事乎?)

  “譯文”

  北宋仁宗時,明鎬為龍圖閣直學士,任並州(治所即今山西太原)知州。當時,邊境部隊的軍官中有許多是紈絝子弟。明鎬挑那些最不知書明禮者給以杖責處罰,那些軟弱無能者都各自解職而去,於是奏請批準選擇其中那些熟悉軍事的人守衛堡砦。軍隊行動時,有不少妓女隨行,明鎬想把她們攆走,又恐怕刺傷士兵的情緒。正好碰上軍中有人因忿爭把妓女殺死了,吏員把殺人者抓來向明鎬報告。明鎬說:"她們來軍營中幹什麽呢?"將殺妓女的人放掉不予處治。妓女們聽說都趕緊走散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