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3章 創業艱難百戰多——漢高祖劉邦(12)

  當然,劉邦確實不同於眾,在晚年,他又作出了一件顯示個人魅力的驚人之舉:重病卻醫。劉邦在平定英布之叛時,中箭受傷,凱旋途中,傷病轉危,呂後延請名醫為他醫治。醫生診治完畢,說此病可以治愈。不料,劉邦謾罵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他對自己以平民身份打江山,頗為自豪,認定他的生死都取決於天意,即便是神醫扁鵲複生,也無回天之力。所以,他拒絕醫生施治,賜予黃金五十斤,發遣醫生回去。個人生死已無關江山安危,所以劉邦可以利用最後的機會,向世人顯示他豪爽大度、落拓不羈的性格。雖說有矯意做作之嫌,倒也真有些英雄暮年的悲壯之氣。

  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四月,劉邦病逝於長安的長樂宮中。享年六十二歲。稱帝之後,在位七年。死後安葬於長陵(今陝西鹹陽東)。群臣議上尊號“高皇帝”,廟號“太祖”。後世大多習慣於連稱“漢高祖”。群臣議定廟號的文字:“帝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漢書·高帝紀下》),可謂言簡意賅。它準確地概括了劉邦在秦漢之交曆史轉折時期的特殊地位與貢獻。

  太子劉盈繼承了帝位,他就是孝惠帝。呂雉則“升格”為皇太後。漢惠帝為人仁弱,朝廷大權落入呂太後手中。此後直到公元前180年,呂太後去世、控製朝政的呂氏外戚集團被功臣集團與宗室集團聯合誅殺為止,呂雉以皇太後之名,實際掌握最高統治權長達十四年之久。

  劉邦身後的其他家國之事,在此隻能以粗線條的筆法加以勾勒與概述。

  第一,先說劉邦身後的“家事”禍變。

  劉邦在晚年,對寵妃戚夫人、愛子趙王如意的未來充滿了擔憂,因為他太了解自己的那位皇後呂雉了。她一旦大權在握,其報複之心發作起來,戚夫人母子必定要麵臨滅頂之災。為了盡可能避免這一恐怖局麵的出現,劉邦做了多方麵的安排,力圖為寵妃、愛子保住生命的屏障。

  令劉邦意想不到的是,他生前的種種特意安排,都在呂雉的鐵腕手段之下,歸於無效。掌握了生殺大權的呂太後,就迅速地將戚夫人母子置於死地。而且手段是那般陰狠、毒辣。倘若人死後地下有知,劉邦是無法瞑目的。

  劉邦死後不久,呂太後就將戚夫人囚禁在皇宮監獄內。昔日的皇帝寵妃而今身穿罪人服裝,受盡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折磨。戚夫人還有可以慰藉的一絲希望,兒子如意已經在趙國為王,自己也許有朝一日可以到趙國去安享“王太後”的生活?呂太後心中同樣明白,要徹底解決戚夫人,必須先除掉趙王。於是,她下達旨意宣召趙王入朝。劉邦生前設置的趙王保護人周昌,毫不猶豫地擔負起了責任。朝廷的使者三次前來,都被趙相建平侯周昌阻止,周昌明白無誤地讓使者轉告:“高帝把趙王交付給我,趙王年少,竊聞太後怨恨戚夫人,欲召趙王一並加以誅殺,臣不敢送王入朝。況且趙王也有病,不能奉詔。”呂太後大怒,就改變辦法使人宣召趙相入朝。周昌無法抗命隻得來到長安。周昌謁見呂太後,此時的呂太後已經不是幾年前跪謝周昌之時的態度了,她怒罵周昌曰:“難道你不知我怨恨戚氏嗎?你卻抗命不送趙王入朝,居心何在?”麵對著如此歇斯底裏的皇太後,身在長安的趙相周昌也實在是無能為力了。周昌離開趙國之後,呂太後再度派遣使者宣召趙王,趙國群臣沒有敢於抗命的了,趙王隻能遵命來長安。幸得孝惠帝為人慈仁,心知呂太後對趙王的怒火正盛,怕趙王遇害,就親自迎接趙王於霸上,與之共同入宮,並且親自安排與趙王的起居飲食。呂太後欲殺趙王,竟然一時無法下手。但是,呂太後刻意要做的事情,周昌無法阻止,孝惠帝也同樣無法阻止。孝惠帝元年(前194)十二月的一天,孝惠帝晨出射獵,趙王年少未能早起同行。呂太後得知趙王不在皇帝身邊的消息,使人以毒酒將趙王殺死。呂太後對戚夫人的迫害也隨之達到了毫無人性、慘絕人寰的程度。“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飲喑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使人請太後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史記·呂太後本紀》的這段文字,令人膽寒。戚夫人、趙王母子被殺於宮中,距離劉邦逝世隻不過八個月的時間。

  至於被劉邦寄予厚望、以愛子生命相托的耿直大臣周昌,也實實在在地盡力了,但是在呂太後的淫威麵前,他根本無力回天。趙王被害之後,周昌隻能以“謝病不朝見”的方式,表示自己的不滿與抗議。在鬱鬱不樂之中,他勉強支撐了三年而病逝。呂太後對當年的“恩人”卻隻記得“抗旨”的舊怨了,在他死後依然不讓他安寧,送了他一個“惡諡”——悼侯。如果以周昌的行事擬贈諡號,得一個“忠”、“敬”之類的“美諡”,才符合公正之道。現實世界之中,哪有那麽多的公正可言?周昌如果感覺不公正,大概也隻能在冥間世界向“太祖高皇帝”劉邦訴怨去了。

  另外一位被劉邦器重的大臣趙堯,之所以被破格任用為禦史大夫的高官,是隱含著皇帝保護寵妃、愛子的囑托的。對此,君臣二人均是心知肚明。但是,劉邦死後,連周昌都無法與呂太後抗衡到底,趙堯畢竟威望不足,再加之呂太後處理戚夫人母子的問題,完全是按照“家事”的方式處理,根本不與朝臣商定,禦史大夫也就無法置喙了。趙堯的沉默不語,也無法避禍。趙堯事奉孝惠帝,恪盡職守,直到孝惠帝駕崩。到呂太後臨朝稱製的高後元年(前187),這位女主得知,當年向劉邦獻策重用周昌以保護趙王如意的人,就是趙堯,就毫不客氣地追究趙堯的前罪,罷免了他的禦史大夫之職,並且廢除了他的侯爵之封。

  至此,當年劉邦安排的保護其寵妃、愛子的兩位忠直大臣,不僅沒有完成委托的任務,而且本人也受到了打擊和貶辱。從“天子家事”這個意義上說來,死後的劉邦輸給了在世的呂雉。

  第二,再說國家大政。

  關於輔政大臣,在劉邦垂危之時,呂後詢問蕭何之後的丞相人選安排,劉邦依次答以:曹參、王陵、陳平、周勃。對於陳平和周勃,劉邦還有特別的評語:“陳平多奇計,足智謀,但不可獨任。”周勃,“忠厚有餘,文雅不足,後來能安劉氏天下者必定是周勃,可令為太尉。” (《史記·高祖本紀》)可見劉邦對陳、周二人的信任程度是有不同的,他既欣賞陳平的足智多謀,但又覺得他心計過多,所以隻能控製利用,而不可單獨委以重任;周勃是行伍出身,沒有多少學識可言,在劉邦心中是可靠的“老兄弟”。呂後是完全按照劉邦的遺囑安排丞相人選的,也因此而保證了漢初政權的基本穩定。由此可以證明,劉邦確實有知人用人之能。

  惠帝六年(前189),相國曹參逝世,呂太後遵高祖之囑,任命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周勃為太尉。漢代以右為尊,王陵位居陳平之上。

  王陵為右丞相兩年,惠帝駕崩,呂太後正式臨朝稱製。呂太後有意晉封母家弟侄為王,又自感違背了高祖晚年所定的“白馬之盟”,怕遇到宗室和功臣集團的反對,就首先征求王陵和陳平、周勃的意見。王陵當即表示反對:“當年高祖皇帝與群臣殺白馬而結盟誓,非劉氏不得稱王,有違背者,天下共擊之。封呂氏為王,不符合白馬之盟,不可。”陳平和周勃卻冷靜地意識到,單憑漢高帝的昔日之約已無法改變太後分封呂氏為王的決心,關鍵在於保住手中的權力,為日後的政治鬥爭做準備,於是他倆巧妙地回答:“當年高祖皇帝定天下,分封劉氏宗室為王,現在,太後治天下,想要封呂氏為王,無所不可。”散朝而出,憨直的王陵,當麵責備陳平、周勃,怎能違背與高祖的盟約而曲從太後的私意?陳平意味深長地說:“現在當麵與太後辯論,我不如您;將來保全國家、安定劉氏後人,您不如我。”這是在暗示複安劉氏天下,當在呂太後死後。對這種玄機,王陵卻未曾參透。

  對於“不識時務”的王陵,呂太後心生厭惡,改任為少帝太傅,明升暗降,剝奪了他右丞相的實權。王陵一怒之下,稱病辭職,堵門不出,連朝廷的盛大典禮也不參加,七年之後,病死於家中。王陵忠直固然可嘉,但他的仗節抗議,卻沒有在政治鬥爭中產生實際的作用。他保住了自己的忠直氣節,卻被迫退出了曆史舞台,創造曆史傳奇的隻能是陳平等人了。

  陳平被升格為右丞相,呂太後的寵臣審食其被任命為左丞相。按製度規定,左丞相低於右丞相,但由於審食其與呂太後之間有特殊的曖昧關係,這位左丞相居住於宮中,成為呂太後聯係群臣的唯一橋梁,百官奏事都必須走左丞相的門路。右丞相陳平實際上喪失了政柄。

  同時,太尉周勃與軍隊的聯係也被打斷,他名義上是武官之長,卻沒有調動任何軍隊的實權。甚至,如果沒有皇帝頒給的符節為信物,太尉連京師禁衛軍隊的軍營都無法進入。

  僅有虛名而無實權,對於陳、周而言,都有一種失落感,但他們卻從不流露任何不滿,而是表現得安於現狀,倦於國事。他們懂得,名分有時就是政治鬥爭的砝碼;以謙讓保住既有名位,才有可能日後與呂氏一爭短長。

  較量智詐,陳平自有他的優勢。陳平與張良同為劉邦打天下的智囊人物,張良長於戰略籌劃,陳平善於戰術權變。早在開國之戰中,陳平曾“六出奇計”,幫助劉邦戰勝了不同的對手。現在,陳平必須艱難地周旋於呂太後及呂〖〗、審食其等呂氏私黨之間。他深知呂太後對他素有疑忌之心,而呂〖〗更因他當年為高帝出謀擒捕樊噲而懷恨在心,為了自保,他整日沉湎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國事全由審食其實際掌握。呂〖〗要想報複陳平,多次在呂太後麵前詆毀他:“陳平身為右丞相,不處理政事,每日飲醇酒,戲婦女。”陳平聽到這些讒言,不僅不檢點自己的行為,卻更加放縱,似乎成了一個酒色之徒。呂太後得知陳平的行跡,卻心中獨喜。她為了表示對陳平的信任,召陳平、呂〖〗當麵對質,並對陳平說:“俗語說:‘兒童與婦人的話不可信’,隻要你對我忠貞不貳,就不必懼怕呂〖〗說你的壞話。”陳平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隻能假借酒色以求自保。

  在呂太後分封呂氏為王的過程中,陳平與周勃審時度勢,不強行阻攔,使得呂氏的疑忌之心有所減輕。呂氏稱王,打破了外戚與宗室、功臣三大政治集團之間的微妙平衡,成為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功臣集團雖以陳平、周勃所居官職為高,但初期卻沒有形成穩定的核心。周勃及其一班武將,輕視文官和謀士人物,甚至連陳平也難得到他們的敬重。後來,陳平采納了陸賈的建議,主動交結太尉周勃,他以五百斤黃金的重禮,為周勃祝壽,周勃也如禮回贈。將相二人深相結交,為日後誅滅呂氏,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180年,呂太後病死。死前,她苦心孤詣地安排了政治格局。以呂氏的代表人物呂產、呂祿分別掌握行政、軍事大權,控製小皇帝,控製以陳平、周勃為首的功臣集團,控製宗室集團的核心人物。借以建立外戚、功臣、宗室三方麵“共治”的局麵。但是,呂太後的身後安排,很快被功臣、宗室聯合推翻。呂氏以“謀亂”的罪名被滅族。

  周勃、陳平等人,聯合擁戴劉邦的兒子代王劉恒為帝。劉恒由邊地藩王入繼大統,是為一代明君漢文帝。漢王朝的曆史,至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漢高祖劉邦,在曆史評價上是褒貶相差懸殊的皇帝。作為漢王朝的開國皇帝,他無疑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他能夠集思廣益、能夠破格用人。這一點,西漢後期的一位正直官員梅福說得非常透徹,原文引錄《漢書·梅福傳》如下:

  昔高祖納善若不及,從諫若轉圜,聽言不求其能,舉功不考其素。陳平起於亡命而為謀主,韓信拔於行陳而建上將。故天下之士雲合歸漢,爭進奇異,知(智)者竭其策,愚者盡其慮,勇士極其節,怯夫勉其死。合天下之知(智),並天下之威,是以舉秦如鴻毛,取楚若拾遺,此高祖所以亡(無)敵於天下也。

  愚意以為,此言可以視為對劉邦雄主之才的“蓋棺論定”。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