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章 殷殷女兒情

  趁召開“世婦會”契機,在巍立於京都東二環的港澳中心拜會了榮膺香港“僑友社”第八屆理事長不久的林華英女士。我與林女士應不屬陌生,彼此不僅在幾次中國僑聯召開的“僑代會”上有過接觸,而且去年還承蒙盛邀到其祖籍福建省福清市融僑開發區參觀,其間還陪同她憑吊兩年前長眠在位於溪頭村洪春陵園的慈母陳春宋老人。返京後,抑或因“情”所動,揮筆撰寫了篇拙文《那座陵園那片情》,刊發後,殊不料林華英女士及其家人讀罷禁不住淚如泉湧,居然引發出一腔緬懷逝母的兒女情懷。

  這次與林華英女士晤麵沒有出於客套的寒暄,也沒有采訪式的謙恭及煞有介事,卻是如嘮家常似的展開心照不宣而又直麵主題的交談,就像陽光下的小溪必然是抖金亮銀,氤氳如端莊、熱情、開朗的林華英女士開門見山地講,她七月份曾三度涉足北京。先是應中國僑聯邀請率香港“僑友社”幾位有識之士到“東三省”考察投資環境,接著馬不停蹄地到了山東,待踅轉回京便急如星火地“飛”到福州,接著又掠影般從福州轉乘汽車於十六日準時趕到了福清。她這樣行色匆匆又不懼疲憊,是到其父母的墓地(其父林洪寬的屍骨已於去年底從印度尼西亞運回祖籍與陳春宋合葬)為她母親逝世三周年的忌日祭祀。

  三年來,每當這一天,林華英無以倫比的夙願和企盼就是到溪頭村洪春陵園,來到媽媽的墓前,就像兒時撲進媽媽溫暖的懷抱,盡情享受媽媽雖然心力交瘁但也盡情傾注給她的母愛,並且期寄將這一短暫的享受成為永恒。

  那年,父親突然撒手西去,對媽媽的打擊不啻於滅頂之災。一個孤苦無依的女人,一個身居異國他鄉既目不識丁又舉目無親的女人,除了丈夫留下的過去勉強可以養家餬口的一爿店鋪,就是四個尚未成年的孩子。這樣一付殘酷的重擔對於身體羸弱的陳春宋怎麽能承受得了呢?但是陳春宋憑著母愛硬是支撐過來了,並且把林華英他們兄妹都培育成人……

  林華英每次肅穆地站在陳春宋老人那用黑色大理石鑲砌的墓地前,都覺得在與媽媽進行無言的心靈溝通,於靜謐的交流中繼續得到媽媽諄諄善誘的教誨,繼續得到媽媽無微不至的關切和撫愛。陳春宋經常告誡兒女,人窮不能誌短,人富不能忘義。對人要有愛心。中國是禮義之邦。作為一個血脈相承的中國人,什麽時候也不能忘了祖德。她常常給兒女們背誦家鄉一條俚語:“窮幫窮,親幫親,斷了骨頭連著筋。”深入淺出解析“血濃於水”的箴言。陳春宋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長子林文鏡在為之奮鬥的事業上獲得驚人的巨大成功後,不忘造福桑梓和義澤故裏,昔日彈丸之地的溪頭村如今變成了10平方公裏的洪寬工業村,由窮鄉僻壤而成為富甲一方的僑鄉重鎮,父老鄉親們的生活都提前進入了“小康”,則是以管窺蠡測!陳春宋對小女兒華英最嬌愛又最嚴格。華英年方十八歲,陳春宋就硬下心來叫從來沒有離開自己膝前的愛女肩負行囊、孑然一身,到國內來讀高中。一個女孩子,雖說是回到祖國,但周圍畢竟都是陌生的麵孔,姑且不講更大的難處,就是有個頭痛腦熱的誰會像當媽媽的那樣體察入微地噓寒問暖呢?但是為了讓女兒了解祖國,養成獨立生活的能力,她還是把華英這隻“小鳥”在母巢中放飛了,放飛到祖國廣袤的天宇,去搏風擊雨,去迎接閃電雷鳴,將翅膀練得矯健堅硬。華英在國內從讀高中到讀大學,從步出校門到走上教育崗位,十二年陽光雨露滋潤,十二載風風雨雨洗禮,她成熟了,也成材了。在華英身上,凝聚著陳春宋老人許多品行。她熱心公益,對人博施愛心。華英在被推選為香港“僑友社”第五屆理事長後,對“僑友社”成員的生老病死,都事必躬親,被人們稱譽為“大家姐”。在北京曾擔任過周恩來總理秘書的常任俠老教授,每當提起與他原本素昧平生的林華英女士對他的體恤,便不禁老淚縱橫。林華英是前些年間接地了解到常老教授年青時為了國家利益與日本籍妻子離散,到耄耋之齡體弱多病的景況,深表同情。於是,她每次到北京,都撥冗或去醫院或到其宅第探望常老教授,常老教授動情地說:人間有愛心在,華英女士對老叟勝親人。至於林華英在負責“僑友社”的聯絡和宣傳工作上傾注的巨大熱情,更是為人所稱道。大凡了解林華英家境的人都知道,她有一個巨富的兄長,可是生性要強的林華英不依賴哥哥,用她的話說“邁開自己的腿走自己的人生路”。不僅如此,她還與丈夫鄭成隆先生各立自己的生意門戶。她雖然在生意場上並非“春風得意”,但她說:“人生的價值貴在對逆境的體驗和勇於征服。”在華英身上,清晰地看到陳春宋老人生命的延伸。

  林華英每年惦念七月十六日這一天,可她又詛咒三年前這一天的無情,並且常常悔恨不已。

  那年的七月十一日,年雖八十又二但身體依然硬朗的陳春宋老人猝發心肌梗塞被緊急送進新加坡伊莉莎白醫院急救室。林華英聞訊後立刻與丈夫及兩個兒子從香港飛到新加坡,徹夜守候在媽媽身邊。華英的兩個兒子智偉和智駿親昵地依附在外婆病榻前,見外婆蒼老的手上紮著輸液針頭,一邊輕輕撫摸著一邊輕輕地問疼不疼。陳春宋老人慈祥的目光溢出欣慰和安撫的笑意。華英看到這一切,急忙背過身擦幹抑製不住的淚花。智偉和智駿出生時,都是陳春宋老人趕到香港給華英伺候的“月子”。本來給初生的嬰兒洗澡、喂奶這些既煩瑣又累人的活計用不著年邁的陳春宋老人幹,可身為“外婆”的陳春宋老人說,嬰兒細皮嫩肉胳膊腿的嬌貴,動作生硬了會傷著。堅決不讓別人剝奪她的“專利”。她那撫料“外孫”的仔細程度,比當初照料她親生的兒女勝過十倍。陳春宋老人疼愛“外孫”,關心“外孫”,每年都要到香港住上二三個月。就在陳春宋老人八十歲高齡那年,智偉要到加拿大讀高中,她堅決要同華英一起將外孫送到多倫多。“外婆”對“外孫”這樣的關懷備至,“外孫”怎麽會不對“外婆”情深如醪?愛的構成,首先是給予,是付出,才會出現“投桃報李”的過程。

  林華英守候在母親病榻旁,仔細端詳著媽媽那承受了太多的苦難而又給予了兒孫們太多的愛的慈祥麵容,覺得又熟悉又陌生,仿佛直到今日她才感到媽媽的確是老了,老得已經是風燭殘年了。華英隨同媽媽信奉基督教,她一遍遍地默默祈禱:仁慈的主啊,保佑我媽媽痊愈吧!

  不知是“主”真的布施了恩澤還是的確陳春宋老人的生命力難以被病魔征服,陳春宋在急救室治療的第四天,果然痊愈如初,精神矍爍,食欲正常。

  經過苦水裏泡過的人變得再富有也往往注重節儉。覺得自己已經好了的陳春宋老人執意要搬到普通病房,說是再用“特護”花錢多,自己還獨自占著一間病房,用不著。兒女們勸她在急救室鞏固幾天再說,她卻堅持說這樣太鋪張,騰出急救室還可以讓給需要搶救的人使用。

  兒女們怕不依從惹得母親生氣,於是就攙扶陳春宋老人搬到一間普通病房。

  翌日清晨,陳春宋老人精神異常的好,目光炯炯,臉色紅潤,一夜過後好像年輕了許多。她漱完口,洗完臉,便開始用餐。她叫華英扶她下床,在床邊的桌子上吃。這頓飯她吃得分外香甜。吃了一碗米飯,還吃了魚和其他可口的蔬菜,又喝了茶,還將從家裏帶來的奶茶和蘋果汁都喝了,最後叫女兒瑞英和華英給她擦擦身子,梳梳頭,還在身上噴了些香水,說是七點鍾有客人來看她,幾天不洗澡了,身上味道不好,不禮貌。瑞英和華英都照辦了,而且將她的頭發梳理得又規整又光亮,身上的衣服噴得清香四溢,沁人肺腑。

  突然,陳春宋老人一陣昏厥,還沒有來得及搶救,便於七點半鍾溘然長辭。

  後悔莫及的林華英講當時悔不該沒有阻止住媽媽不要搬到普通病房,又悔不該過去不多學習一些有關冠心病的常識,不然的話,媽媽不會就這樣離開她的兒女,離開她分外疼愛的孫男孫女……

  林華英總覺得媽媽沒有死,總覺得媽媽不該就這樣走了,因為在她那飽經滄桑的心靈裏難以割舍的東西太多,太重,太具體,又太濃厚。

  又一次要從洪春陵園離開媽媽了,林華英在胸前畫完十字,雙手合十,啜泣唏噓地說:媽媽,媽媽呀,您老人家醒來看看吧,洪寬工業村建設得像一座氣派的新城,坐落在村中心的由您捐資修建的教堂每天都有教徒聆聽牧師唱誦聖經,還有您的外孫智偉已經到美國的洛杉磯去攻讀大學,還有,還有……今天,女兒又一次在您的墓地懂得了,您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愛,還有善良、忠厚、剛直、無私,還有永不屈服於命運桎梏的進取精神,還有熱戀故土的炎黃子孫的濃濃情愫……當我結束與林華英女士的麵談,搭乘返家的“的士”,貌似濃重的夜幕籠罩了北京燦若星河的夜空,然而那不羈於抑製的流光異彩,正孕育著一個新的更加炯澈的黎明。

  1995.6.22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